1205年起,成吉思汗開始攻打西夏。1211年蒙古鐵騎進攻金朝,並佔領中都。1218年,蒙古大軍滅掉西遼政權。1219年至1222年,成吉思汗進攻花刺子模(今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一帶),攻佔多個主要城池。花刺子模統治者摩訶末素丹逃至裏海孤島病死。1223年成吉思汗派速不臺繼續西進,在現烏克蘭戰勝基輔大公,後撤軍。1226年成吉思汗再次徵西夏,次年成吉思汗在賀蘭山病死。在蒙古大軍的猛烈攻擊下,西夏末代國王投降,西夏滅亡了。1231年,成吉思汗的繼任者、蒙古第二代大汗窩闊臺兵分三路伐金,1234年,蒙古與南宋聯合對金作戰,金滅。1235年蒙古大軍開始進攻欽察、俄羅斯,攻佔莫斯科等城市。1240年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攻佔基輔。1241年拔都率部入侵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直至在奧地利的維也納附近受阻於奧地利、波西米亞聯軍。1242年窩闊臺的死訊傳來,拔都率軍東歸爭奪汗位的繼承權。這是蒙古大軍所到最西的地方。
窩闊臺之後經過貴由的短暫統治,成吉思汗的小兒子拖雷的兒子蒙哥繼位。1252年蒙哥派其弟旭烈兀西徵。1258年,西徵軍攻佔巴格達。1259年旭烈兀徵敘利亞,1260年攻克大馬士革。在旭烈兀西徵的同時,蒙哥於1258年率三路大軍攻打南宋。1259年,蒙哥死於四川前線,汗位爭奪戰爆發。大蒙古帝國分裂為相對獨立的蒙元帝國和四大汗國。
一、忽必烈統治的蒙元帝國。
蒙哥死後,正在進攻湖北鄂州的蒙哥的弟弟忽必烈遂班師,自稱大汗。在戰勝也自稱大汗的弟弟阿里布哥之後,1267年忽必烈定都中都,後改稱大都。1271年改國號為「元」,是為元朝的開始。1267年至1279年,經過對南宋多年的徵戰,元軍終於滅了南宋,統一了中國。其疆域北至陰山以北,南至南海諸島,東北到今庫頁島,西北達到新疆、中亞地區。今天的新疆、西藏、雲南、東北地區、臺灣部分島嶼及南海諸島都在元朝統治範圍之內。
二、拔都統治的欽察汗國
欽察汗國,又稱金帳汗國,大蒙古帝國的四大汗國之一。13世紀上半葉蒙古人建立的封建國家。1225年成吉思汗劃分的長子朮赤的封地。1235年,朮赤長子拔都西徵俄羅斯和東歐,1243年西徵結束,拔都以伏爾加河下遊的薩萊城(今阿斯特拉罕附近)為都,建欽察汗國。因大汗帳色金黃,俄羅斯人又稱其為金帳汗國。轄地廣大,地域遼闊,東起葉尼塞河,西至多瑙河下遊,南起巴爾喀什湖、裏海、黑海,北到北極圈附近。位於現在的匈牙利、波蘭、保加利亞、俄羅斯聯邦的歐洲部分、北高加索、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部分以及羅斯諸公國。欽察汗國建都於伏爾建都於伏爾加河下遊的拔都薩萊城(今阿斯特拉罕附近)。
三、阿魯忽統治的察合臺汗國
察合臺汗國是蒙古帝國的四大汗國之一,元朝的西北宗藩國,統治中亞地區的蒙古汗國,成吉思汗次子察合臺所建,也是其封地。大汗蒙哥去世後,其弟阿里不哥在蒙古本土自稱大汗,他命察合臺三子拜答兒之子阿魯忽為察合臺汗,察合臺汗後脫離阿里不哥,依附忽必烈。最盛時,疆域東至吐魯番、羅卜泊,西及阿姆河,北到塔爾巴哈臺山,南越興都庫什山。
四、旭烈兀統治的伊利汗國
伊利汗國,又稱伊爾汗國,是蒙古帝國的四大汗國之一,為拖雷三子旭烈兀遠徵西亞後所建。1264年,忽必烈大汗正式冊封旭烈兀為伊兒汗。其疆域東濱阿姆河,西臨地中海,北界裡海、黑海、高加索,南至波斯灣、印度洋,首都為大不裡士。今伊朗、伊拉克、南高加索的亞塞拜然、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中亞的土庫曼斯坦部分都由伊爾汗直接統治;阿富汗斯坦西部的赫拉特王國是伊爾汗的屬國;小亞的羅姆素丹國名義上是屬國,實際上由伊爾汗派官治理。
五、海都統治的窩闊臺汗國
窩闊臺汗國是蒙古帝國的四大汗國之一,是成吉思汗三子窩闊臺的封地。由窩闊臺及其兒子貴由及其後人管理,建於1225年,亡於1309年,是四大汗國中壽命最短的汗國。
窩闊臺死後,其子貴由短暫統治後,由窩闊臺之孫、合失之子海都長期統治,成為中國元初西北叛王領袖。從此,雙方不斷發生戰爭。元軍雖始終佔上風,卻無法徹底擊敗海都。窩闊臺汗國是窩闊臺氏族諸汗的世襲領地,疆域包括原蒙古乃蠻部落的廣闊土地和西遼國的部分領土,即額爾齊斯河上遊和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建都於葉密立城(今新疆額敏)。
來源:蒙古百科 微信號menggubaike
關注那達慕風情園微信公共平臺,更多更好的通遼景色、美味的蒙古族美食、獨有的蒙古族服飾、動人的蒙古族傳說……一切盡在你的眼前。趕快推薦朋友關注吧!
公共號:PARKET_TONGLIAO
那達慕風情園接待中心地址:內蒙古通遼市新城區庫倫路與清溝東街交匯處
諮詢電話:0475-888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