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紳士文化:培養一個英國紳士需要三代人的努力

2020-12-23 什麼都不會猩猩

前幾年一部《王牌特工》使大眾重新燃起對特工片的興趣,與之前經典的上天下海、身手兇猛的肌肉硬漢特工相比,戲中扮演英國皇家傳統特工的科林叔,身披高級定製西裝,手持紳士必備長柄傘,腳踩手工製作牛津鞋,還操著一口純正的倫敦腔,把英國特工演繹的高貴優雅,再加上科林叔一句「紳士是現代社會的騎士」的經典臺詞,使紳士味道的暴力更有魅力。

一直以來,英國紳士都是影視題材中令人津津樂道的話題,與日本人崇拜武士道一樣,英國人對自己的紳士文化充滿了強烈的自豪感。一位叫霍普金斯的英國詩人就曾公開表示:「即便英格蘭民族不能給世界留下別的什麼東西,單憑紳士這個概念,他們就足以造福人類。」

英國紳士聽起來好像由來已久,但其實也不過只有600多年的歷史。任何一種文化都無法一蹴而就,當然紳士文化也經歷了幾次變革。

1414年,英國國王亨利五世頒布法令,要求在訴訟中,需陳述被告的財產和地位(其實這一目的主要是為了保護貴族特權)。為了在法令中表示騎士、男爵家族中年輕的、還沒有貴族頭銜的成員,「紳士」一詞才得以誕生。從此,地位低於貴族和騎士,但有財產和名望的人開始被形容為「紳士」。

從大約500年前的一封貴族信件中可以發現,當時成為紳士的四個必備條件:一是有紳士血統;二是大部分收入來自自己的土地、非工作或高利貸收入;三是擔任官職,四是和貴族有親屬或聯姻關係。當然,這封信還強調了,紳士必須是一個彬彬有禮的人。

到了17世紀,此時紳士的貴族血統開始被模糊起來。17世紀英國發生了內戰,國王查理一世遭到斬首,王室土地全部拍賣。階級的壁壘開始被動搖,貴族階級被打破。英國從此結束了中世紀時代,進入了現代社會的早期。

於是,通過經營農牧業和商業發家致富的精英開始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而一個人的社會地位也不再由血統決定,而是由他的社會成就構成。英國的中產階級開始形成,並逐漸取代之前的貴族成為「上流社會」。

到了17世紀後期,英國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洛克提出了 「紳士教育」。他把那種既有貴族氣派,又有資產階級的創業精神和才幹,還有強健的體魄的人稱之為「紳士」。

此時的「紳士教育」所著重於的培養的是 「有德行、有用、能幹的人」。即必須具有上層社會所理解的道德思想與行為,具有開拓資本主義事業的廣泛能力、機敏與自信,具有高貴的文明的禮貌與儀態,具有多方面的學識,足智多謀。

而把英國紳士文化推向巔峰的則是打造了「日不落帝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在她執政期間,英國在經濟文化等領域,尤其是工業技術方面均都達到了世界級的巔峰狀態。而經典的紳士形象——西裝筆挺,頭戴圓頂硬禮帽,手拿雨傘或者手杖,也正是在此時誕生。Gentleman、Gentlelady等詞就來源於這一時期。

由於維多利亞女王本身就是一位十分注重儀表德行的女王,因此她的舉止投足也深深地影響著英國的中產階級,並成為他們爭相模仿的最高標準。於是,英國紳士的禮儀規範、行為準則就在潛移默化中逐漸成型。一時之間舉國上下,成為「紳士之邦」。

到了19 世紀末期,傳統的紳士概念徹底土崩瓦解,工業社會的快速發展,現代生活方式的變革都使國民從為人處事至思想意識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此時紳士的判斷標準跟家族有關的「徽章」毫無關係。判斷一位男士是不是紳士,只看其行為舉止是不是符合有教養的規範。

無論你是誰,只要你有紳士行為,那麼不論出身高低、貧窮與否,你都可以成為紳士。這種全民性、普及性的紳士觀念,開始紮根於每一個英國國民的強烈意識裡。

19世紀,當公立學校以「紳士教育」為主要教學內容,紳士文化正式成為英國的國民文化。就連劍橋、牛津等老牌大學都將培養紳士作為自己的目標。英國有句諺語:「It takes three generations to make a gentleman」(培養一個紳士需要三代人的努力)。可見英國人對培育紳士的重視。

當然,英國的紳士文化令現代人們最為熟悉的還是紳士們的穿著打扮。其中儀表風範是英國紳士最突出的表現。 定製的合身西裝、牛津鞋、長柄傘、禮帽,還有手錶、眼鏡、鋼筆、絲質領帶、襯衫、公文包等等,一個清單下來,就是一部「英國紳士著裝指南」。當然,無論紳士們穿什麼,從頭到腳都十分注重整潔和搭配。

雖然紳士的著裝看起來體面高雅,令人心生羨慕,但其實紳士的穿著也曾有著十分嚴苛的要求,怕是曾令不少男士「心累」。在紳士風格的全盛時期,紳士的著裝法則甚至被明確定義到了每個細節。

西裝必須由深色的精紡毛料製成,只能有黑色或午夜藍色,並且除了綢緞飾邊和領口,不能有任何裝飾。亞麻色製成的襯衫應該乾淨無瑕,領帶需由樸素的白色細麻製成。領帶要在恰當的位置系好,還要看上去非常服帖。

當然,一個真正的紳士,不應只注重外表,內在的品格與風度也同樣重要。英國傳統的紳士風度主要有三點:第一點就是著裝的得體,既要符合自己的身份,還要適合所在的場合。這種重禮節的風氣源自於歐洲的宮廷。因此紳士文化的衣著自然不能隨意,儀態也更不得輕視。一直到現代社會,這種講究禮貌的風氣也一直被保留並傳承了下去。

第二點便是紳士們幽默的社交方式。紳士們往往性格內斂,但卻妙語連珠。比如《傲慢與偏見》裡的威克姆,就憑藉自己的幽默風趣贏得了在場所有人的稱讚,更是贏得了美麗聰慧的女主人公伊莉莎白的芳心,開啟了一段深情的愛戀。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英國紳士嚴格遵守女士優先的禮儀原則。在英國,男人保護女人是天經地義的禮儀傳統。

就連英國紳士常帶的雨傘也是為了照顧沒帶傘的女士,可以說保護女性是英國紳士的天職。

在電影《泰坦尼克》中,當巨輪沉沒之時,船長愛德華·約翰·史密斯喊道:「男人們,別忘了我們是英國人!」,英國紳士們自覺排在小孩、老人和女人之後等待救生艇,就連身價上億的商業大亨也沒有搶在婦孺之前求生,而是直接在船艙中儀表整齊的迎接生命的最後一刻。

如今,大英帝國的風光已經不在,傳統貴族血脈的紳士也早已不見蹤影,現代文明的高速發展,使人類的靈魂越發趨於自由,而紳士文化也絕不是局限於儀表形象言談舉止的刻板枷鎖,它更像是一種追求高雅、從容不迫的人生態度,約束著每一位高貴的男性,令其魅力倍增。

相關焦點

  • 英國留學UK CULTURE|紳士:我們願與世界溫柔相待
    歷史淵源「紳士」一詞本是源自17世紀中葉的西歐,後由英國盛行的「紳士教育」發展到極致。在中世紀的英國,「gentry」(紳士階級)是一個社會階層,社會地位僅次於貴族,此階層的男性成人時則被稱為「gentleman」(紳士)。
  • 英國紳士是如何養成的
    英國雖不及中國五千年歷史悠久,卻也有上千年的歷史。歷史、文化、傳統代代傳承。在全世界最古老的學校名單中,有60%的學校是英國的私立寄宿學校。英國目前有3000餘所私立學校,同時,英國私立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教育理念深受國際一流大學認可。
  • 《王牌特工》的紳士文化:從"騎士"到"紳士"
    理性內斂的文化氣質,優雅穩重的行事方式,這些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英國人的特質。那麼「紳士」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紳士」可追溯到英國中世紀 貴族文化為紳士文化雛形  電影《王牌特工》中有一句臺詞「紳士是現代社會的騎士」。男主科林說:「每個人都會對紳士這個概念有自己的說法和解讀。
  • 當英國紳士撞上美國西部牛仔
    從一個特工養成到出師,從英倫紳士到美國牛仔,從圓桌12騎士到酒,從金士曼到合眾國,從金凱德的植入式晶片到罌粟的藥品,從死亡到復活,《黃金圈》給了我許多不一樣的東西,最為深刻的是優雅的暴力和確實存在的現實。
  • 英國紳士:如何從貴族家多餘的兒子變為優雅男士的象徵?
    但如果某個貴族又需要在下議院也有個代言人的話,那麼派家族中沒有繼承到爵位、法律上屬於平民的紳士兄弟進入下議院,為家族代言、謀點福利就是很好的選擇。一般那位擁有爵位的貴族老哥也會願意出錢幫忙進行打點。像《簡·愛》中,男主角羅切斯特的父親就為了得到三萬英鎊的財產,設計自己的兒子娶了一個富裕的瘋女人。不過,不管是哪一條道路,紳士們想要成功走通,都必須不斷努力,比如通過學習來提高自己的學識和修養,並時刻注重自己的儀表和舉止,從而彰顯自己的地位、獲得別人的尊重。
  • JOJO幻影之血——英國紳士的沒落以及最後的紳士
    《JOJO的奇妙冒險——幻影之血》故事背景發生在英國。英國貴族出身的喬納森-喬瑟夫天生富足,享受著貴族身份帶來的種種享受,性格上也處處表現出了紳士般真誠,樂於助人,並且其志向便是成為一個紳士,而紳士也不符合時代發展的潮流,十九世紀中後期的英國正處於巨大的社會變革之中,工業革命的發展,資本主義的興起也都驅逐著紳士主義,追求利益的觀念也在越來越多的人腦海中湧動著自私的欲望,迪奧-布蘭度正是這一代表。
  • 如何揭穿虛偽的英國紳士 中國男人才是最好
    要想成為紳士,或是表現紳士的獨特風格,那就要以優雅、品位、機智、口才、自信和細緻來博得別人的注意,還要聰明、熱情、富有 ……所以,作為一名合格的「紳士」,也不是那麼簡單的。它需要你不只擁有恭謙整潔的外表 ,更要表現出廣博的知識,用實際行動來表現自己。
  • 英國紳士,也是足球流氓
    為什麼英國人對足球的喜愛如此的狂熱?足球又在英國人的心中佔據了什麼樣的位置呢?今天我們就借著這個話題來聊一聊英國足球文化當中那些好玩又有趣的故事。英國的足球俱樂部有很多,光倫敦就有4~5支英超球隊,其他級別的球隊也有很多,很多俱樂部的球迷都是世襲的。
  • 英國紳士又丟人了!瑞士要求英國遊客隔離,數百人深夜不告而別
    提到紳士這個詞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英國。通常,這些紳士在英國會手拿文明棍,頭上戴著一頂禮帽,衣著正式,就連皮鞋都被擦得鋥光瓦亮。紳士一詞也常被用於誇讚有素質的人。只不過,英國紳士這次在國外做的事情有些丟人。
  • 阿圭羅搭肩女邊裁,英國紳士們坐不住了
    斯特林進球不過,在比賽上半場的尾聲階段,曼城隊員阿圭羅的一個舉動卻在賽後引來非議上半場第41分鐘,曼城26號馬赫雷斯和阿森納6號加布裡埃爾在角球區附近爭搶皮球,此時阿圭羅眼看自己的隊友和對方纏鬥在一起,就趕忙過來一起幫隊友爭搶,可是還沒等他來到,加布裡埃爾就一個大腳開出去,但是皮球打在曼城球員身上發生折射,出了邊界。
  • 出身戰爭、兼具英國紳士與美式粗獷的沙漠靴,是每個男人必備鞋款
    無論硬漢、紳士還是街頭,正裝、工裝、休閒裝都能輕鬆駕馭。Desert Boot沙漠靴其實是一款靴型,很多鞋靴品牌都有沙漠靴單品。但說到沙漠靴的起源就不得不提英國鞋履品牌Clarks,畢竟人家是沙漠靴的鼻祖。眾所周知對於士兵來說,一雙合適的軍靴是最重要的裝備之一,尤其是在戰爭時期。
  • 現代紳士的起源
    ♦如今讓英國人回頭自己說,維多利亞時代依然是整個英國最輝煌的時代。到現在留下來的大量世界遺產依然以維多利亞的名字命名——維多利亞式建築、維多利亞港、維多利亞省、維多利亞州,維多利亞這個,維多利亞那個(還有維多利亞的秘密,開玩笑的啦~~~)
  • 英國男人|有些人表面是紳士學霸,背地裡是沙雕bot
    由此看來,荷蘭弟雖然年紀小,算是英國男演員中最年輕的一代,但已經具備了英國男人初步的紳士逗比風範。其實任何一代的英國男神挑出來都是紳士與幽默並存的。光是聽到「英國男人」這四個字,身體就開始不自覺分泌多巴胺和荷爾蒙。
  • 紳士風度與騎士精神
    紳士風度是西方國家特別是英國社會公認並推崇的男性禮儀規範,要求細心、耐心,冷靜、周到、正直、勇敢......,儀容端正,舉止優雅,給人彬彬有禮、富有良好教養的形象。這樣的男人有幾個女人不心動呢?(哈哈,小編只能羨慕嫉妒恨了) 那麼,西方社會怎麼會對男性有這麼高的要求呢?
  • 英國女孩失蹤案嫌疑人是個紳士?他的前女友說出了他背後的故事
    據英國《鏡報》報導稱,葡萄牙的沿海小鎮拉各斯居住著各種各樣的人,包括當地人、流浪漢、波西米亞人和遊客,這些人經常會被吸引到陽光明媚、悠閒自在的阿爾加維度假區。但即使在這個群體中,英國小女孩瑪德琳失蹤案的嫌疑人克裡斯蒂安·布魯克勒也是他們當中出類拔萃的。
  • RR·TRNEDS|紳士新法則
    「新」紳士的形象, 同是西裝,不同地域卻呈現出迥然不同的風貌。 英國的紳士 談及英國的西裝,一幕幕經典的銀幕形象就會自然而然地躍然於腦海中,特工詹姆士·邦德又或是夏洛克·福爾摩斯都讓人莫名著迷。我們為你總結了英國紳士的西裝穿法,讓你和他們一樣迷人。
  • 我和一位紳士去英國7天,8個一般人不知道的英國品牌(上篇)
    由於經常為女王定製包包,他們時常會和女王見面,那天也是剛和女王的秘書喝完茶,範主感覺好像間接見到了女王(ω)和大多英國品牌一樣,Launer沒有做過多的宣傳營銷,在國內也沒有專櫃,一共25個工匠,產量非常有限,每一個包款都經典耐看,雖然也要萬元左右,但隨便哪一隻包都不會過時。
  • 英劇《萬物生靈》:紳士風格與英式幽默
    清教徒氣質的英國紳士風格英國的貴族階層以下有一個身份團體是紳士(gentleman)階層,是指那些受過良好教育而不問出身的人,且是「一個真正高貴的人,一個堪當大任的可敬的人,一個正直無私的人,一個能夠為了他所領導的人們挺身而出,甚至犧牲自己的人;他不僅是一個高尚的人,而且還是一個盡責的人,他內在的卓越天資被正確的思想方法所鞏固
  • 「紳士們的野蠻運動」——橄欖球
    「紳士們的野蠻運動」——橄欖球 原標題:「紳士們的野蠻運動」——橄欖球
  • 路虎攬勝行政不負眾望堪稱SUV當中的英國紳士 西裝革履彬彬有禮
    路虎攬勝行政不負眾望,堪稱SUV當中的英國紳士,西裝革履、彬彬有禮,出席各種高級場合在適合不過了。憑藉著一份執著與專注,擁護者遍布全世界,甚至英國女王都拿路虎來「過車癮」。路虎攬勝霸氣又不張揚,厚重又不失優雅。攬勝一直採用雙前燈組的設計,保留了傳統,保險槓和鋁製裝飾件的協調搭配與設計,格外閃耀魅力,無處不彰顯著他的地位與時尚格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