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老照片:1947年陝西臨潼影像

2020-12-15 三哥的趣歷史

1947年,陝西臨潼。

1947年,陝西臨潼。北城外幸福的羊倌

1947年,陝西臨潼。從東門城垛口上看延綿不斷的城牆和城牆下的壕溝,臨潼是古都長安的門戶,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1947年,陝西臨潼。從鐘樓看街景,今天是農民進城趕集的日子

1947年,陝西臨潼。村小學操場上三個比賽唱歌的中國兒童

1947年,陝西臨潼。縫紉鋪的裁縫用上了縫紉機,帽子上是中華民國國徽。

1947年,陝西臨潼。關中平原上的農民正在種植洋蔥、豆類、捲心菜和大蔥,這是臨潼南城外的一片田野。

1947年,陝西臨潼。婚宴上喝喜酒的新郎新娘

1947年,陝西臨潼。集市上的大缸

1947年,陝西臨潼。幾個中國女人在城牆外一處泉眼邊洗衣服

1947年,陝西臨潼。街景,背後這座山下埋葬著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的陵墓驪山陵。

1947年,陝西臨潼。郎中正在中藥鋪研磨藥片

1947年,陝西臨潼。老者在小酒館划拳行令,不亦樂乎

1947年,陝西臨潼。理髮店剃光頭的、修面的

1947年,陝西臨潼。買到小玩具的小孩

1947年,陝西臨潼。買完菜的農民在茶館裡面喝一壺,跑堂的穿著很時髦。

1947年,陝西臨潼。民選的縣議長

1947年,陝西臨潼。木匠正在細心工作,做一口棺材。

1947年,陝西臨潼。男子在華清池附近舉行的婚宴前放爆竹,這裡是千年以前唐朝時期的皇家園林中專供貴妃沐浴的溫泉

1947年,陝西臨潼。農民在城裡私人糧店購買小麥

1947年,陝西臨潼。山路上的中國道士

1947年,陝西臨潼。天主教徒們在教會辦的診所候診

1947年,陝西臨潼。鄉村大路上的農民和牛車

1947年,陝西臨潼。鄉村碾坊

1947年,陝西臨潼。鄉村染布匠正在將布料放進染池裡面攪拌均勻

1947年,陝西臨潼。鄉村拾糞者和他的工具,籃子、鏟子。

1947年,陝西臨潼。鄉村屠夫和他剛掛上架的新鮮豬肉。

1947年,陝西臨潼。鹽商

1947年,陝西臨潼。雜貨鋪的小掌柜,店裡出售香菸、火柴、肥皂、電池、招貼畫、草編等

1947年,陝西臨潼。這是懸掛在城中央的報時鐘,它從一千多年以前的唐朝一直使用到現在,只不過報時的更夫換成了縣警-察局的警員。

1947年,陝西臨潼。黃包車夫們懶洋洋地在街口等客

1947年,陝西臨潼。關中平原上的農民正在他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就在臨潼城牆下。

1947年,陝西臨潼。中國工人正在拓碑,這塊石碑叫「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1947年,陝西臨潼。一個老農民笑容可掬地和木匠討價還價

1947年,陝西臨潼。縣法庭的法官在審判大廳留影,他後面是蔣介石畫像及「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的題字。

1947年,陝西臨潼。縣法院的一處審判庭,縣推事席上法官正在宣判對一起農民土地糾紛的裁決,書記官正在記錄,法警在旁邊守候

1947年,陝西臨潼。一個專心聽課的二年級小學生,她是一個大眼睛小姑娘,手裡拿著毛筆做算術題

1947年,陝西臨潼。中正中學,玩籃球。

1947年,陝西臨潼。中國國民黨陝西省臨潼縣執行委員會暨監察委員會主席站在縣黨部大門口的留影

1947年,陝西臨潼。賣蔥的農民挑著擔子進城趕集

1947年,陝西臨潼。縣警-察局局長辦公室,一座古老破舊的建築,他和兩個衛兵站在門口合影,門楣上是臨潼商家贈送的牌匾

1947年,陝西臨潼。縣警-察局的警員們關上城門,保一方平安,這是延續幾千年的中國傳統

1947年,陝西臨潼。縣警-察局的新警察訓練營地選擇在遠離城區的荒涼的山坳裡,山腰的窯洞就是他們的臨時住所,不與民爭地。

1947年,陝西臨潼。一對新人

1947年,陝西臨潼。中華民國實行免費義務教育,二年級小學生正在專心致志地聽課

1947年,陝西臨潼。小孩表演雜技

1947年,陝西臨潼。中國農民把水倒進汽油桶轉載在他的木板車上,這些新鮮的春天裡的雨水將賣給城市的公共場所。

相關焦點

  • 「老照片」小鬍子,圓眼鏡!民國的算命先生,濃濃的江湖氣息!
    歡迎來到【歷史8點半】的旗下欄目——【老照片】!這是一組1947年5月,美國雜誌《生活》上的舊照片。當作者在陝西臨潼地區拍攝時,他遇到了一位算命先生,當時先生正在幫助人們算命,這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傳統節目!這位外國記者似乎感覺這個很神奇,對此很感興趣。
  • 老照片:1983年的西安市井生活,正宗的臘汁肉夾饃和陝西涼皮
    本組老照片記錄的是1983年的西安。圖為1983年正在修葺中的西安鐘樓。1983年的西安臨潼,華清池附近的街景。華清宮,是唐代皇帝遊幸的別宮。後也稱「華清池」,位於西安臨潼區,華清池因唐玄宗與楊貴妃而聲名遠播。1983年的西安廟后街街景,廟后街是西安蓮湖區的一條街道,其全名是城隍廟后街。廟后街因位於城隍廟身後而得名。1983年的西安街景,大街上的涼皮攤。
  • 珍貴歷史影像:1949年開國大典中的領袖們!
    珍貴歷史影像:1949年開國大典中的領袖們!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分鐘版開國大典彩色影像公布
  • 安徽合肥:民國合肥圖鑑,十五張珍貴影像,一鍵穿越百年!
    編者按關於民國時期的合肥,筆者此前曾有多篇拙作,稍有提及,亦附有多張珍貴影像,令人懷古。時下熱門某視頻軟體,曾有一段時間民國風盛行。如今合肥亦建有銀屏街、半邊街、黌街等特色街區,民國風情頗足。由此,筆者特別精選數張民國影像,加以文字闡述,以饗讀者。
  • 珍貴影像!跟著Ta們的老照片「故地重遊」,這樣的青城山都江堰你一定沒見過!
    △視頻源:@歷史影像回憶錄都江堰不僅是舉世聞名的水利工程,也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
  • 1922年日本學者鏡頭下天龍山石窟被破壞前的珍貴老照片
    天龍山石窟創建於東魏(公元534—550年)高歡時代,高歡之子高洋建立北齊後,以晉陽為別都,在天龍山開鑿了大量石窟。隋代楊廣為晉王,繼續開鑿石窟,唐代李淵父子起家於晉陽,石窟建造達到高峰。天龍山石窟中,有東魏、北齊、隋、唐各代開鑿的石窯二十七窟。東峰八窟,西峰十三窟,山北三窟,寺西南三窟,窟之間山徑相通。現存石窟造像1500餘尊,浮雕、藻井、畫像1144幅,以唐代最多。
  • 豐地孕漢魂 蘇陝千古情:富平、鹹陽、臨潼與豐縣的文化淵源
    豐地孕漢魂 蘇陝千古情----陝西富平、鹹陽、臨潼與豐縣的文化淵源文:王清來01漢太上皇陵在富平漢高祖10年7月,太上皇(劉邦的父親)去世,安葬在「萬年」。「萬年」是吉祥語,劉邦以此作為太上皇的陵名。(圖為國務院和陝西省立的標誌碑)(圖為長陵的全貌)從西端的陵園開始,到東端的涇河南岸,綿延7000多米的範圍內遺存著漢代開國元勳、朝廷重臣以及后妃等人的陪葬墓,尚存36座,最知名的有蕭何、曹參、周勃、周亞夫、王陵、紀信等。
  • 陝西西安:臨潼代王山任村美麗新農村一瞥
    題記:民宿旅遊火熱、石榴火紅甜蜜、火晶柿子更美2020年10月1日,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我們一行在國慶節走進代王辦事處山任村,被山任村美麗的新農村建設所傾倒。山任村附近有秦始皇兵馬俑、華清池、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驪山國家森林公園、秦始皇陵等旅遊景點,有臨潼石榴、石子餅、臨潼火晶柿子、黃桂柿子餅、臨潼醪糟等特產。在山任村黨支部的引領下,在現有石榴1400餘畝、火晶柿子50餘畝的基礎上。依託抱緊「兵馬俑」金字招牌,挖掘鄉村文化元素,大力發民宿經濟。現有民宿示範戶32戶。
  • 100年西藏影像史:時光總在瞬間動人|青木文教|布達拉宮|西藏|影像|...
    這是來自喜馬拉雅的第 1125 份禮物●●●在中國攝影史中,我們能夠看到關於西藏的早期原版影像可謂鳳毛麟角。每看一張老照片都如同在時空中穿梭。醍醐君從時間軸裡抽出些許片段,慢速播放,帶來這組百年西藏影像紀實——從黑白膠片裡的貴族婦女,到數位相機裡的進城朝聖的牧民,時間流逝究竟改變了什麼?- 晚清民初 -拉薩的貴族女子這組晚清民初的拉薩貴族女子珍貴老照片,為我們再現了古早年代裡的舊時光美人。
  • 1932年北京老照片 彭德爾頓鏡頭下的民國北京
    分享一組1932-1933年期間的北京老照片,讓我們一起閱覽彭德爾頓鏡頭下的民國北京影像。彭德爾頓30年代初曾經遊歷了大半個中國,拍攝了大量中國當時的老照片,給我們留下了珍貴的影像。1932-1933年北京 昌平1932-1933年北京 昌平1932-1933年北京 門頭溝1932-1933年北京 南口1932-1933年北京 石景山1932
  • 2021年元旦幸福安康 攝行順利暨臨潼人文資料分享
    驪泉庚子年戊子月庚戌日於陝西臨潼代王 今陝西臨潼驪山街道辦胡王村人。1921年,康在上海結識印光法師。經多次交談,康對佛教產生了濃厚興趣,並於當年正式皈依佛門,成為一名佛教居士。在陝西佛教界溝通了陝西佛教與全國佛教的聯繫。康寄遙在社會慈善事業方面也盡力為之。他曾擔任華洋義賑會陝西分會會長、華北慈善聯合會主任監事等職,長期主持陝西賑濟工作。
  • 蔣中正先生珍貴老照片
    蔣中正先生珍貴老照片
  • 100年西藏影像史:時光總在瞬間動人
    這是來自喜馬拉雅的 第 1125 份禮物 ●●● 在中國攝影史中,我們能夠看到關於西藏的早期原版影像可謂鳳毛麟角。每看一張老照片都如同在時空中穿梭。
  • 珍貴老照片:年輕時的宋丹丹很青澀,馮小剛年輕時非常瘦弱
    珍貴老照片:年輕時的宋丹丹很青澀,馮小剛年輕時非常瘦弱 (珍貴老照片:年輕時的宋丹丹很青澀,馮小剛年輕時非常瘦弱)
  • 他要讓紹興老照片恆久流傳 樓立偉,老照片裡的收藏故事
    作為一名資深的老照片收藏愛好者,樓立偉收藏了很多老照片,包括清末民初,新中國成立後各個年代的照片。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與紹興有關。隨著時間的推移,回頭看這些珍貴的歷史圖像,更覺時光飛逝,歷史的厚重。近日,記者來到樓立偉家,看到了一箱箱他多年收藏的老照片。  在紹興第二醫院,當年護士們合影背後的這幢樓已經作為歷史遺蹟保護起來。在1934年,那時紹興城的護士還很稀少。
  • 臨潼首條公交線,手工砸的鐵皮車身,人們坐車顛得東倒西歪卻嘻嘻哈哈
    1、1966年,當了四年兵的小夥田玉成從蘭州軍區退伍,轉業後分配到臨潼的771所。那個年代正值中國經濟史上一次極大規模的工業遷移開始,而臨潼的771所正是三線工程遷移單位之一。▲臨潼老火車站 圖源網絡 剛到臨潼時,整個縣城沒有一棟樓房,全是平房。縣城甚至沒有自己的汽車站,縣裡的人去西安要麼蹬自行車,要麼花5毛錢坐火車,要麼,全靠兩條腿。1965年771所在臨潼徵地建設時,當時的縣政府要求幫助建設汽車站,臨潼這才有了自己的汽車站。
  • 絕密照片,百年陝西的真實面目
    1980年代,西安,學日語。劉一/攝。1985年11月,臨潼火車站,歡送解放軍開赴中越邊境。李少童/攝。1989年,陝西戶縣秦鎮老街。鄭黎崗/攝。1997年,陝西耀縣,流浪藝人的人體表演。趙利文/攝。2000年,陝西寶雞,戲團裡抱著馬的孩子。趙利文/攝。
  • 舌尖上的陝西,臨潼有三寶,其中一寶還出現在《長安十二時辰》中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陝西臨潼三寶,分別是:石榴、石子餅、火晶柿子。大家如果看過《長安十二時辰》的,應該對火晶柿子不陌生,其中主角張小敬喜歡吃火晶柿子。下面小編就詳細的為大家介紹一下這三寶。說到火晶柿子就不得不提臨潼火晶柿子它是柿子中的佼佼者,果形扁圓,果面朱紅色,皮薄無核,皮面細潤而光滑,果肉深紅,果蜜,食味美。臨潼的火晶柿子,個頭和桔產不多,在每年的十月份成熟,成熟的火晶柿子赤如火,亮如晶,皮薄似紙,用指甲蓋輕輕地按一下即有汁液溢出。火晶柿子肉質細密,而且它還不像北方的柿子有硬核,火晶柿子是沒有的。
  • [ 攝影 ] 150年中國地攤影像史
    150年中國地攤影像史 | 1868-2020徐淳剛 | 獨家選編轉載 | 徐淳剛 XU CHUNGANG但就「可見性」而言,地攤自1839年攝影術發明以後才有確切記錄。本期專題收錄自1868年至2020年150年間的中國地攤影像,可以管窺近現代中國地攤文化巨大的發展變遷過程。這是150年中國政治、經濟、文化變革的小小縮影,也會讓一些人想起自己的辛酸史或往日舊事。
  • 五張珍貴歷史老照片:圖二行為怪異,圖五令人憤怒!
    【五張珍貴老照片:圖二行為怪異,圖五令人憤怒!】 圖為1891年6月1日,位於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的大西洋街上,巴恩斯馬戲團的一頭大象出現在街上,吸引了很多市民的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