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籍前臺東縣長黃健庭18日傳出獲蔡英文提名擔任「監察院副院長」,國民黨火速開鍘,但人事案因綠營內部反彈已生變。去年退出國民黨的無黨籍臺北市議員鍾小平分析,這是民進黨的手法,在執政後利用政府資源和相近的意識形態拉攏本土藍軍。綠要對國民黨招降納叛,一定從本土藍開始,因為本土藍的光譜跟民進黨比較近。
鍾小平,57歲,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曾經加入新黨,2002年後重新加入國民黨。現任臺北市中正、萬華區議員,2019年7月9日退出國民黨,也遭國民黨開除黨籍。
針對國民黨近來的出走潮,鍾小平認為這與他當時退黨的理由不同,「當時是吳敦義(時任主席)要整我」。鍾小平指出,民進黨執政後,有執政資源,要裂解對手有2個利器,一個是抓意識形態比較相近的,另一個就是利用執政資源。對國民黨招降納叛,一定從本土藍軍開始「因為本土藍的光譜跟民眾黨和民進黨比較近」,外省籍就比較困難。
「這些本土藍軍,其實打心裏面也未必那麼討厭民進黨。」鍾小平以嘉義「立委」陳明文為例,過去是國民黨的陳明文,在民進黨陳水扁首次執政後,退出國民黨,改投民進黨,現在儼然成為民進黨派系大佬。另外還有前「臺灣團結聯盟」的臺北市議員陳建銘也是一例「後來臺聯沒了就投靠柯文哲」。鍾小平分析,本土藍與綠營「武功路數」比較近,因為本土藍的概念是「臺灣優先」和「在地派系」,對於正藍來說是有差距的。
鍾小平指出,馬英九執政時與前「立法院長」王金平的「馬王政爭」,某種程度上傷了本土藍軍的心。他也批評,國民黨在路線上一直不明確,「到底是要『大新黨』?還是要統框?」統框應該是直徑最大,把選票都「框」進來。他以民進黨成功切割急獨派「喜樂島聯盟」為例指出,民進黨看出來這群人不成氣候,切割掉之後,就往「中華民國派」邁進,成功的在上次「大選」將原本是國民黨主力市場的選票一網打盡。
來源:中評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