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他吝嗇摳門;有人說他的成功只是運氣和偶然;有人說他偽善;也有人不惜花天價和他共進午餐,只為了吸取投資的秘訣。
他就是「股神」巴菲特,他也是世界上通過股票投資成為世界首富的人。
但是這樣一個投資界的天才卻告訴大家:「最穩賺不賠的投資並不是股市,而是對子女正確的教育。」
2006年6月25日,巴菲特宣布捐出自己財產的85%也就是370億元億美元作為慈善事業,有人問他:「您把您的大部分財富都捐了出去,那給兒女留下了什麼呢?」
巴菲特笑了笑,說:「我已經把最珍貴的東西留給了我的子女」。
對於教育自己的孩子,巴菲特一直堅持這2個原則。
一、引導孩子找到熱愛
巴菲特一生有三個孩子,大兒子霍華德致力於農業,專心研究解決各種糧食問題;大女兒蘇珊如願以償地成為了一名基金管理人;小兒子彼得是著名的音樂家。巴菲特的三個兒女雖然不像巴菲特那樣的成功,但卻都成為了自己想要成為的人,從事自己所熱愛的職業。
這都是因為巴菲特善於引導自己的孩子找到自己熱愛的東西,巴菲特家族教育十分自由,他從小並沒有要求自己的子女看投資或者金融類的書籍,而是耐心地觀察自己的孩子對什麼感興趣,從而給他們時間和自由去接觸這些愛好,給他們自由的選擇權。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立的想法和天賦,也許在我們看來十分幼稚,但是在他們的世界裡有他們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和認知,我們要想讓自己的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和三觀,就需要按照孩子世界的法則來去慢慢引導他們,這也是我們每個父母都應該學習的,而不是盲目的一刀切壟斷自己孩子的興趣和愛好,畢竟孩子的健康成長才是每個父母最大的心願!
二、讓孩子獨立的生活成長
在巴菲特看來,獨立是成長的最高境界,也是判斷一個人是否成熟的標準。
巴菲特一直教自己的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取錢財,這樣才能培養自己孩子的自尊心以及獨立生活的能力。如果一味的毫無底線地滿足孩子的需求,他們就會變得散漫,整天想著不勞而獲。
當剛畢業的小兒子向自己的父親借錢租房時,巴菲特直接拒絕了小兒子的要求,無奈之下彼得只得去銀行貸款借錢,當回憶起那段窘迫的時光,彼得並沒有埋怨自己的父親,他說正是那段還款的時光,讓自己明白了賺錢不容易,在跨越一個個挫折之後更能明白父親的用心,這也使得他更加堅韌地追求自己的音樂之夢。
巴菲特兒女的教育不是一味的溺愛,也不是一味地控制,他把自己和兒女放在了平等的位置上,循循善誘,他的教育既不過硬也不是過於柔軟,他的教育理念和對兒女的教育方法非常值得我們借鑑學習。
如果我們還想學習更多關於巴菲特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又或者想學習他的成功經驗以及投資技巧,都可以來看看《巴菲特給兒女一生的忠告》這本書。
這本書包含了巴菲特對兒女的諄諄教誨,從為人處世到人生智慧,從人生投資到生活技巧,都是在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孩子如何才能少走彎路。我們不僅能學習到巴菲特的教育理念,還能收穫寶貴的人生經驗和投資理念,這能真正培養我們的富人思維,也會使我們的孩子受益匪淺。
點擊上方的商品卡即可購買,讓我們就此開啟我們的賺錢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