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寧打造的這塊金字「沼」牌,每年可為百姓節約2520萬元!

2020-12-12 騰訊網

近年來,睢寧縣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搶抓徐州鄉村振興集成改革唯一試點縣機遇,以「無廢城市」建設為引領,用系統思維統籌推動規模化沼氣建設,形成了以沼氣為紐帶的生態循環農業產業體系,初步取得了農業綠色發展、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農民生活條件提升的多重效益。

目前,全縣已投資1.7億元,建成37個沼氣站,沼氣厭氧發酵裝置總容積4.91萬立方米,國家級「無廢城市」建設試點農業現場會在睢召開,被列入2020年中央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

睢寧縣有使用沼氣的傳統

但以前多為家庭戶用沼氣

整體使用效率不高,達不到沼氣規模化

還需要不斷的探索與實踐

立足「兩多兩全」,推動沼氣規模化

近年來,隨著農業集約化、養殖規模化、居住集中化快速發展,睢寧立足「兩多兩全」縣域實際,因地制宜推動規模化沼氣在睢落地開花。

「兩多兩全」包括:

生產沼氣所需原料產出較多

睢寧不僅是蘇北農業大縣,還是畜禽養殖大縣,每年可產農作物秸稈116萬噸、人畜糞便100餘萬噸、農村易腐垃圾1.8萬噸,可有效滿足沼氣發酵所需原料。

農房改善數量較多

睢寧積極爭當全省農房改善先行縣,已建成新型農村社區82個、改善人口28萬人,相對集中的空間居住形態,不僅方便集中供氣,也為利用沼渣沼液發展有機農業騰出更多空間。

收運體系全

全域實行城鄉垃圾一體化保潔、市場化運營,創新實施垃圾收運與回收再利用「兩網協同」,系統建立秸稈精細化離田和畜禽糞汙集中收運渠道,基本可實現農村各類廢棄物應收盡收。

管理體系全

聚焦農業高質量發展,創建「11841」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縣鎮兩級農業公司專職負責全縣和各鎮農業生產經營、農村資產運作,資產總規模超百億元。將沼氣項目交由縣鎮農業公司統籌負責,既能提高管理效能,還能降低運營成本,實現良性運行。

抓好「三個環節」,統籌建設「一盤棋」

推動規模化沼氣建設,要堅持用系統思維,統籌做好規劃布局、項目建設、要素保障等各環節,確保沼氣建設紮實有序。

01

科學制定發展規劃

宏觀層面

編制全縣沼氣建設計劃,按照「試點推動、有序鋪開」原則,統籌考慮城鄉居住布局、資金投入、原料收運等因素,合理確定沼氣建設階段性任務,選擇人口規模較大、距離城鎮較遠的新型農村社區作為重點建設對象,確保項目落得下、建得好。

微觀層面

在建設之初,提前謀劃站點周邊養殖項目建設、有機農業打造、土地規模流轉等工作,打造以沼氣為紐帶的新型社區循環產業「綜合體」,放大沼氣發展效應。

02

系統融入農房改善

在這方面,睢寧縣農業農村局著眼於讓農民過上城裡人羨慕的幸福生活,將規模化沼氣建設作為農房改善的「特色配套」,統一納入到社區建設總體設計,集中供氣管網路線與社區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同步使用,無縫融入社區設施配套。

03

強化項目要素保障

建設投入上,先後通過試點資金整合、財政比例配套、引入社會資本等方式,累計爭取上級補助2900萬元,地方配套9000萬元,撬動社會資本6000萬元。組織領導上,在徐州率先成立綠色發展辦公室,與省農科院合作組建循環農業產業研究院,統籌行政、科研多方力量,專職推進沼氣循環產業發展。

打通「三條渠道」,實現原料收集「就地化」

堅持從源頭髮力,從收運上破題,暢通秸稈、畜禽糞汙、生活垃圾等原料的集中收運渠道,實現原料就地取材、高效供給。

01

縮短離田到「沼」半徑

搶抓中央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改革試點機遇,推廣秸稈收儲利用社會化服務,發展村級秸稈經濟人,聘用低收入戶任秸稈運輸員,形成「農戶-秸稈經紀人-秸稈收儲企業-沼氣運營公司」閉環,全縣發展秸稈經紀人近400名,每年可提供5.4萬噸秸稈原料。相關做法成功入選2019年度中國「三農」十大創新榜。

02

架起消糞去汙捷徑

投資9860萬元建設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設施,並根據養殖場布局,建立縣農業公司配備設施、鎮農業公司負責收運的畜禽糞汙集中收運體系,推行沼氣處理糞汙收費機制,暢通養殖場與沼氣站收運渠道。全縣規模養殖場糞汙設施配套率達95%,集中收運率達92%。

03

推動垃圾消除乾淨

依託垃圾收運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兩網協同」,推廣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從源頭上將沼氣發酵所需的易腐垃圾剝離出來,形成「戶投-村收-鎮分運-沼站用」的生活垃圾收處體系,並在沼氣站附近建設易腐垃圾堆肥「陽光房」,真正將農村產生的廢棄物處理乾淨。目前全縣已設置分類回收站點11個,建設陽光房69間。

深化「三沼」利用,保障項目運行「效益豐」

創新「三沼」利用方式,提升綜合利用水平,打造「沼」財進寶效益體系。

01

讓沼氣「萬家燈火暖春風」

按照「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多途徑利用」原則,推動沼氣高值化使用。一方面,建立集中供氣系統,按照1.8元/立方米的價格收費管理,相較於罐裝液化氣,農戶每使用1立方沼氣可節省1元,並統一免費配備沼氣專用灶,全面降低群眾生活開支。另一方面,探索推進沼氣發電、沼氣提純天然氣等工作,使沼氣項目滿負荷運行,實現項目利用最大化。

02

沼渣「化作春泥更護花」

布局建設4個糞便處理中心,每年可產出26萬噸糞便有機肥。按照「自用為主+餘量外銷」方式,由鎮農業公司統一收購,合理分配至各村集體合作社發展「沼肥-稻(菜)」等有機農業示範項目,每年可滿足50萬畝綠色有機農業發展。此外,經統一包裝、統一銷售後,餘量沼渣可以按每噸400元進市銷售,真正實現「變渣為寶」。

03

沼液「一水護田將綠繞」

立足沼液「肥中之王」「生物農藥」科學定位,在沼氣項目周邊規劃打造綠色農產品基地和生態循環農業示範區,配套建設大田循環利用設備、沼液池,就近使用沼液開發「沼液-經濟林」等生態種養模式,擴大綠色農業範圍。

創建「三位一體」,力求運營管理有秩序

針對各地以往沼氣常遇的建易管難問題,新建立經營、管控、服務「三位一體」運作模式,形成沼氣管理「一張網」。

01

一家公司總經營

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原則,實行公司化運營機制,依託「11841」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發揮縣農業公司在資源統籌調配、資金技術共享等優勢,建立縣農業公司負總責、各鎮農業公司抓運營的職能框架,牽頭推動沼氣產業串聯集群、高效經營、規模發展。

02

一個平臺總管控

自主研發打造全縣沼氣大數據綜合管控中心,橫向整合全縣各站點廢棄物處理量、「三沼」產出量、故障監測、綜合效益分析等動態數據,縱向構建發現問題、分類交辦、聯動處置的操作程序,形成了集系統概況、資源配置、安全生產等一體的沼氣項目管理「雲平臺」,實現沼氣運營管理信息化。

03

一班人馬總服務

按照「管幹分離」原則,面向市場擇優選擇與沼氣建設運營經驗豐富的公司開展合作,成套引進先進技術和專家技師,保障項目長期穩定運轉。同時,出臺沼氣本土專業人才培育發展計劃,積極與省農業環境保護協會合作開設技術培訓班,累計培訓百餘人次,為沼氣長遠發展做強人才支撐。

做好「三篇文章」,促進參與各方共分紅

遵循市場化效益分配原則,堅持從富民增收的角度出發,建立健全「縣、鎮、村、民」四方利益聯結機制,保障各方參與群體互惠互利。

01

做好多方互利共贏文章

建立「投資分紅、管理分紅、服務分紅」的利益分配機制,按照5:3:2明確「縣、鎮、村」三級利益分配比例,對沼氣、沼渣產生的各項效益及沼氣站周邊有機農業示範項目產生的延伸效益進行分紅,切實做到利益共創共享。

02

做好村集體增收造血文章

在推進沼氣建設過程中,村集體通過土地入股方式,參與到沼氣利潤分配,每年可獲得穩定可靠的收入來源。利用沼渣、沼液發展有機農業項目,更為村集體增加一塊「造血骨髓」。成立村級秸稈合作社參與沼氣的原料收儲,進一步拓寬了增收渠道。

03

做好百姓就業致富文章

積極打造以沼氣循環農業「綜合體」為載體的扶貧產業園,優先聘用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戶,參與「綜合體」務工、沼氣站日常看護等,人均月工資2000元以上。農忙時節,按照每噸300元給予農戶秸稈收購補貼,每戶每年又可獲利數千元。

圍繞「三沼」綜合化利用,傳統農業更旺了

01

釋放出更大的市場經濟效益

構建起的生態循環農業「綜合體」,帶動了稻蟹(蝦)綜合種養、優質食味稻米示範區和經濟林果等綠色有機農業基地建設,既改變了傳統作物耕作方式,又提升了優質農產品供給質量,釋放出更大的市場經濟效益。

▲稻蝦共生示範基地

目前全縣規劃發展20萬畝綠色有機農業示範基地、在建7.3萬畝,擁有經濟林木10.3萬畝、新建2.2萬畝。經測算每畝地生產有機農作物平均可增加4000元收益,20萬畝全部建成後可新增效益8億元。經濟林木多以楸樹、無絮楊為主,以官山鎮為例,利用沼渣沼液測土配方發展楸樹3000畝,一年後成苗銷售,年產值9000萬元。

02

農村面貌在以「沼」增綠中更靚了

沼氣的原料收處,既是一個消納解決秸稈、畜禽糞汙、生活垃圾等廢棄物的過程,也是農村改廁、汙水處理、垃圾收運等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協同推進的過程,全縣37所沼氣站年可就地消納各類廢棄物97.6萬噸,廢棄物產生量減少49%,尤其是每年消處農村易腐垃圾1.8萬噸,幫助節約垃圾處理費711萬元,實現生態與經濟效益雙收穫。

▲官山鎮秸稈收儲中心

03

「村」「民」腰包因以「沼」生財更鼓

村集體通過提供原料收運、效益分紅等,拓寬了增收渠道;農戶依靠參與設備維護、進園務工,每月可獲穩定收入,真正實現了「增收減支、富民強村」。

從直接效益看,目前37個沼氣站每年可在集中供氣上營收584.6萬元,在餘氣發電上獲利2173.8萬元,在沼渣銷售上獲利4080萬元,年可創收1.3億元,為村集體增收2600萬元。

從帶民富民看,全縣37個沼氣站每年帶動就業300人,人均月工資2000元左右,增加群眾收入710萬元。如湖畔槐園沼氣項目,每年通過供氣和銷售有機肥可獲利90萬元,村集體每年按比例分紅超18萬元,帶動10餘戶村民就近就業。

04

宜居質感在以「沼」配套中更強了

一方面通過集中供氣新型社區,以更低廉的價格代替了液化氣、天然氣等燃料,優化了農村能源使用結構,減少了群眾生產生活成本。另一方面為農村垃圾分類、廁所等設施提供了終端處理設備,提高了農村公共服務配套水平。目前已建成的沼氣站可滿足5萬戶群眾用氣需求,年底將再增加2萬戶。據統計目前農村戶均沼氣月用量為30立方,費用54元,如使用液化氣則需84元,每戶每月可節省30元,每年可為百姓節約支出2520萬元。

推廣沼氣模式,助力打造美麗鄉村

沼氣利用關係農村生態與百姓生活非常重要,睢寧縣通過全域推廣沼氣模式,既實現了富民增收,帶動了生態循環農業的發展,又改善了縣域生態環境,推動農田變景區、田園成樂園,激活了鄉村美麗經濟,打造了一批綠色盎然的美麗鄉村。

▲官山水上樂園

▲房灣溼地

▲高黨人家

▲鯉魚山莊

看似簡單的沼氣生態循環利用

卻蘊含著一個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

與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相互關係

促進了睢寧農村環境持續改善

農民幸福指數不斷提高!

來源丨中國網

編輯丨西瓜(實習)

審校丨丁科

責編|邢傳傑 仝勳

監製|劉礫

總監製|樊志海

睢寧人都在看

今年睢寧25個農房改善項目將竣工!

相關焦點

  • 面對這場「攻堅戰」,睢寧有信心、有決心,更有實力!
    2020,發展看睢寧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 脫貧成效如何直接關係著百姓的生活質量 今天,咱就來說說睢寧的脫貧攻堅工作—— 在助脫貧、穩脫貧以及防返貧方面
  • 2020中國·睢寧古黃河垂釣嘉年華在徐州睢寧姚集成功舉辦
    10月16日,2020中國·睢寧古黃河垂釣嘉年華在水美物饒的徐州市睢寧縣姚集鎮古黃河畔盛大啟幕。本次嘉年華各項比賽活動於10月17日至18日兩天裡進行。  據了解,古黃河垂釣大賽到今年已經連續舉辦了四屆,這對於響應和普及「全民健身」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被逐漸打造成為徐州睢寧一個響亮的鄉村旅遊和全民健身運動品牌。
  • 西南交大發明電燈自動復位開關 每年節約上萬元
    西南交大學生發明自動復位開關,能在斷電後自動按下開關按鈕,每年能幫學校節約上萬元。  現在,大部分高校都在實行寢室斷電系統,夜間斷電後,許多同學會忘記關掉開關,導致次日清晨來電時寢室的燈一直亮著。據張金鑫的團隊調查,在西南交通大學犀浦校區,僅因為斷電後不關開關而浪費的電每年會超過萬元。
  • 長效扶貧,打造鄉村振興生動範本——訪睢寧縣委書記賈興民
    睢寧縣委書記賈興民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將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信心決心,推進精準脫貧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全面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記者:村集體的發展壯大對決戰脫貧攻堅意義重大,睢寧縣如何通過做強村集體經濟,為高質量脫貧增動力、穩根基?賈興民:2016年之前,睢寧縣村集體收入平均不足5萬元,三分之一的村集體收入為零。
  • 江蘇睢寧縣長當主播賣貨日銷近千萬元
    江蘇省睢寧縣長薛永問電商小二。小二回答:「這個床跟普通床佔地面積差不多,但是多了一倍的使用面積,二層護欄還特地加高,可以防止小朋友掉下來。」薛永接過話茬兒,「線下至少賣1萬元,今天只要2000多元,直播間還有300元專屬優惠券」。
  • 直播帶貨火了,金字火腿一季度利潤超過去年全年
    (文/觀察者網 一鳴)在網紅經濟的加持下,金字火腿今年一季度利潤暴漲。3月4日,金字火腿(002515.SZ)發布2020年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500萬元至550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1.16%至72.53%。
  • 寶可夢No.258,No.259,No.260——水躍魚,沼躍魚,巨沼怪
    水躍魚基於斑泥螈或蝦虎魚科的彈塗魚, 兩者皆為水陸兩棲的水中生物,是屬於兩棲型的沼魚寶可夢,它是四足行走擁有黏滑的藍色皮膚和小巧靈活的身材,身高0.4m,體重7.6kg,雖然看上去小小的,但是水躍魚的身體裡潛藏著巨大的力量。頭上擁有雷達一樣十分敏感高立著的鰭,可以不靠眼睛從空氣或水的流動中捕捉周圍的狀況。
  • 推動「強富美高」新睢寧 建設再上新臺階
    今天的睢寧,現代化立體交通體系日趨完善,觀音機場已開闢 36條國內外航線, 成為淮海經濟區建設國際陸港、連通「一帶一路」的戰略支點;睢寧境內「一橫兩縱」高速路網四通八達,6 個高速出入口快速連接各板塊;沙集港將與連雲港國際大港互通互聯,為產業發展增添強勁後發優勢。
  • 每年節約標準煤1220萬噸
    綠色 每年節約標準煤1220萬噸 從近1800米高的邊坡上方俯瞰烏東德大壩,好似被縱向切開的雞蛋殼,輕輕卡在金沙江V型河谷內。從江面上看,大壩則如一對張開的鐵翼,緊鎖兩岸近90度的峭壁。 眼下的金沙江,一線碧水穿大壩,看似安靜的它,將在未來釋放磅礴力量。
  • 陝西省麟遊縣核桃金字招牌擦得真亮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陝西省麟遊縣2014年被國家林業局中國經濟林協會命名為「中國核桃之鄉」,2018年「麟遊核桃」被原國家質檢總局認證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近年來,麟遊縣高度珍視「麟遊核桃」國家地理標誌這塊金字招牌,堅持把核桃產業作為增收致富的長效產業來抓,按照「典型引領、規模擴張、逐步見效」的發展思路,狠抓核桃良種引進、產業培育、基地建園、精品加工等,切實發揮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優勢,使核桃產業助力脫貧攻堅成效更加顯著。
  • 華星創業:連續8日融資淨償還累計2520.19萬元(12-18)
    摘要 2020年12月18日華星創業連續8日融資淨償還累計2520.19萬元
  • 江蘇睢寧大眾信用劃等級惹爭議 網友:良民證麼
    114萬市民每年根據分數被劃為A、B、C、D四級信用等級,最高的A級可以享受一些優待,D級則會處處受限。就是這套體系,從一誕生就飽受爭議。個人信用信息基本分值為1000分,包括商業服務信用信息150分、社會服務信用信息120分、社會管理信用信息530分、社會信用特別信息200分,此外還有一些加減分事項。  按分值不同,居民信用等級會被分為A、B、C、D四個級別:A級為誠信、B級為較誠信、C級為誠信警示、D級為不誠信。不同信用等級在社會生活中將受到不同的待遇和限制。
  • 蘭州石化質檢部:「1元配件」除故障,節約資金26萬元
    今年,在蘭州石化開展的提質增效專項行動中,質檢部集全員智慧出實招、出妙招,其中,質檢部在線質量儀表室師徒三人用「1元配件」除故障節約資金26萬元的故事成為了提質增效專項行動中一段佳話。    將時間的指針撥回3個月前,8月26日,煉油廠二套硫磺回收裝置升級改造後開車一次成功,這是公司推動高質量發展,打造綠色工廠的關鍵項目之一。
  • 徐州睢寧:「紅色物業」創新「五度工作法」,打造身邊的「小美好」
    小區門口,保安24小時值班,隨時登記出入車輛信息;小區內,垃圾分類有序開展,環境整潔美麗;樓道變身「文化牆」,鄰裡綻放「文明花」……2020年以來,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城市管理局黨組堅持以黨建引領「紅色物業」,優質的物業服務溫暖千家萬戶,創新「五度工作法」帶來了可喜的變化,打造身邊暖人心的
  • 徐州睢寧:人氣明星為鄉村代言 國內一線視頻媒體直播「造浪」
    美麗鄉村,匯聚四海達人   上午9時,由睢寧縣柳琴劇團演繹的《美麗鄉村火起來》集體舞蹈,瞬間引爆全場,展現出美麗姚集喜贊鄉村振興新時代場面,既歡快熱烈,又凸顯出睢寧獨有的韻味   此次演出活動還邀請到歌壇常青樹鄭緒嵐,為大家帶來了耳熟能詳的《牧羊曲》等多首作品。   中國流行樂壇裡程碑人物、作品廣為傳唱的歌唱家周豔泓;以及央視《星光大道》人氣王、直播賣貨達人草帽姐徐桂花等紛紛登臺獻唱表演,讓現場氣氛越來越嗨,音浪一波高過一波。
  • 睢寧縣長直播賣家具「電商第一鎮」再騰飛
    共有睢寧和沙集的11家本地企業參與了縣長直播,在沙集電商產業園內搭起了八個直播展廳。為助力睢寧沙集家具抓住新電商機遇,睢寧縣委縣政府聯合拼多多舉辦了「市縣長直播」活動。一個小時直播後,薛永在直播間為沙集售出了超出1132件沙集標誌性產品「子母床」,直播期間的單日累計銷售額超過400萬,當天帶動全網沙集家具日銷超過947萬元。
  • 擦亮金字招牌,助力鄉親脫貧——陝西省麟遊縣依託地理標誌做大核桃...
    陝西省麟遊縣2014年被國家林業局中國經濟林協會命名為「中國核桃之鄉」,2018年「麟遊核桃」被國家質檢總局認證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近年來,麟遊縣高度珍視「麟遊核桃」國家地理標誌這塊金字招牌,堅持把核桃產業作為增收致富的長效產業來抓,按照「典型引領、規模擴張、逐步見效」的發展思路,狠抓核桃良種引進、產業培育、基地建園、精品加工等,切實發揮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優勢,使核桃產業助力脫貧攻堅成效更加顯著。
  • 睢寧一所新學校開建!就在這個地方!
    睢寧東城區實驗學校項目位於中央大街北側、鋼鐵路西側、渭河東路東、永安東路南,學校建制為6軌9年一貫制。項目總投資18646.93萬元,建設單位為睢寧縣睢城街道辦事處,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小學部教學用房、中學部教學用房、學校教學輔助用房連廊部分建築、配電室、泵房和地下部分建築以及綠化和亮化。
  • 睢寧農企曬出2020年成績單,透視背後看不見的「雲協作」
    今年是決戰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到了年末,江蘇睢寧農產品企業曬出了自己的成績單。,總的算下來一畝地可多收入200-300元。今年訂單達25萬單,完成銷售額2000萬元。另外還有政府發起定期舉辦的書記直播帶貨、通過網店銷售家具而被稱為「淘寶第一鎮」的沙集模式等,推動了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可見農業電商絕非靠某單一方法或一家單位就可吃遍天,而是要有策略性的組合拳,發揮農產品鏈上的「雲協作」優勢。
  • 徐州市睢寧縣委書記王天琦一行到晉工考察(組圖)
    徐州市睢寧縣委書記王天琦一行到晉工考察徐州市睢寧縣委書記王天琦一行到晉工考察徐州市睢寧縣委書記王天琦一行到晉工考察  福建晉工機械有限公司創建於1979年,是一家以生產「晉工」牌ZL系列輪式裝載機及其零部件為主營業務的大型專業化企業,部件產品「雙變總成」自1993年起被評為「福建省名優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