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20年4月30日註冊的百家號,五月份開始斷斷續續寫了一些文章,做自媒體最初純屬喜歡寫作,並沒有去研究標題,熱點等,也沒有參加任何官方活動,僅靠興趣愛好支撐,推薦量和閱讀量都少的可憐。
我當時就在想,是自己的作品不被認可嗎?還是我不適應自媒體這種寫作形式?如果新人的數據前期大多如此,那我還是有信心的,如果是自己的問題,這讓我很有挫敗感,我要用收益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挫敗感激起了我的鬥志,讓我開始認真對待這件事,既然做我就想把它做好,百家號新手期是沒有收益的,想要獲得收益就必須要轉正,於是五月中旬我開始研究如何快速從新手轉正,自媒體寫作技巧,平臺規則,多元變現方式等。
做自媒體,開始是做著試試,但是現在我是認真的!
我最初的目標不是急於出爆文,而是用最快的速度轉正,並開通所有可以變現的功能。
於是按照以往的習慣,我開始給自己制定目標,做計劃。
第一目標,快速轉正。
我是6月23日轉正的。
想要轉正,要麼老老實實的按照平臺規定的三條,第一註冊至少7天以上;第二指數分大於500分,第三信用分為100分。即便這三項符合了,很多人申請轉正也未必能通過,而且每次申請不通過還要等一段時間才可以再次申請,主動申請只有三次機會,超過就不能主動申請了。
有的人半年還不能轉正,有的人三次申請機會用完都不能轉正,既然這麼難,看到平臺也有不少人是指數不到500分就提前轉正了,我希望自己提前轉正,否則萬一申請多次不通過,豈不是很被動?
我在六月初參加了百家號的「新手集訓營」活動,按照活動要求,連續13天每天發布至少一篇圖文,就有機會獲得快速轉正的名額。這個雖然不是百分百能轉正,但是有快速轉正的機會就要爭取,之前動不動就斷更,那段時間就要求自己絕對不能斷更,而且活動對於轉正沒有要求圖文必須獲得推薦,但是我給自己的要求是文章質量要至少達到推薦標準,否則當天再寫一篇。幸好那13篇文章每篇雖然推薦量不多,但是每一篇都獲得了推薦。
那期新手集訓營有三千多人報名,但是最終只有一千多人參與了任務,而真正達到活動規定的只有很少的人,只有一百多人,而這些完成任務的人裡,經過審核,把文字拼湊,搬運,抄襲或其他為了獲得名額,內容不符合要求的剔除後,最終只要認真去做的,都獲得了轉正名額。
很多人說轉正需要指數500分,質量分至少300分申請通過概率才大一些,而那時候我指數只有492分,質量分也不足300分。
活動能參加儘量參加,既然參加了那麼就認認真真去當做作業去完成,大多數人雖然參加了,但是中途放棄了,沒有堅持到最後,有些人是為了達到目標存有僥倖心理觸碰底線,這些都是我們要引以為戒的。
做自媒體在我看來,內容質量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點是堅持。
第二目標,通過原創。
我是6月29日通過的視頻原創,7月14日通過的圖文原創。
網上很多人說圖文原創很難,有些人一年了還是拿不到圖文原創,百家號視頻原創相對來說比較好過,那麼我選擇先通過視頻原創,再去爭取圖文原創。
我是僅靠四部視頻就獲得了視頻原創,第一部視頻是6月18日拍的,那時候不懂,隨手拍。
在6月18日-6月23日期間除了當時在忙轉正,還在學習短視頻製作的技巧。
幾分鐘的視頻從選題到設計腳本到拍攝到剪輯,整個過程加起來可能要3-4小時,有些人的視頻看起來很美,你以為只是拍攝技巧,人家有可能為了拍攝一個流動的雲,一個川流不息的馬路,花了半天的時間去拍攝,花了大量的時間去後期製作,才濃縮出了那幾分鐘。
對於短視頻拍攝技巧很多,這裡不過多談技術問題,而是幾點注意事項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
首先短視頻一定要橫屏,比例為16:9,視頻不能抖動,不要有雜音,手機關靜音。晃動的屏幕,視頻裡頻繁出現的消息提示音,周圍過於嘈雜的環境音都會讓視頻看上去很不專業。
其次一定要做字幕,不然可能挺好的一個觀點,聲音太小,或者有嚴重的方言,沒有字幕導致大家不知道你在說什麼,看起來很吃力。
再次要配樂,選曲要和視頻內容統一和諧,一個嚴肅的視頻配了一個歡快搞笑的音樂那就不合適了。配樂的音量和說話的音量一定要反覆試聽幾次做調整,音樂聲過大,你要表達的內容聽起來就很費力,閱讀完成率自然就低了。
最後視頻一定要剪輯,把一些不必要的廢話,說話停頓卡殼嗯嗯啊啊比較多的地方刪掉,讓你的語言更流暢,觀點更突出。最好加入一些剪輯技巧,比如轉場,畫中畫,貼紙等讓視頻整體看起來更高大上。
對於小白和習慣使用手機剪輯的朋友,我推薦剪映,基本可以滿足字幕,配樂,後期加工等基本需要,如果習慣用電腦,並且有一定剪輯基礎,希望視頻做的更有質量,那麼推薦PR。
經過幾天的學習,我分別在6月24日,6月25日,6月28日又發布了三部短視頻。每一部視頻都融入了新學到的技巧,在剪輯層面,每一部都有進步。
6月29就收到了視頻原創通過的通知。
多學習一定能夠讓你少走很多彎路。
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努力重心,在視頻通過原創後,我的重心又轉移到了圖文原創。
「爆單計劃」有獲取原創名額的機會,我有信心可以做到,於是開始按照任務裡的要求,每天堅持發種草文,發布的天數和數量都要符合要求,而且這次還要求獲得推薦的文章才可以計算在內,經過長達十幾天的努力,每篇參加活動的文章都獲得了推薦,數量和天數都達到要求後,我在活動調查問卷表裡提交了原創申請。
這個活動除了對活動期間提交的原創作品進行審核,也會看之前圖文內容是否為原創,質量如何。我從第一天寫文章就都認真對待,所以在提交申請後,很快收到圖文原創通過的通知。
當時這個任務官方還組建了群,群友裡有不少和我同時參加的,但是沒有在第一次申請的時候通過,原因就是很多人以為達到數量就肯定通過而忽視了質量。
關於圖文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給大家一些建議:
1:字數一般1000字以上,我個人建議1300-1500字左右。
想要優質那就參考百家號優選計劃徵文活動的要求來看,裡面規定字數要求為1200字以上,太少達不到優選標準,太多了讀者看不下去,閱讀完成率就低,就會影響文章的二次推薦量,從而會影響到文章的閱讀量。
2:圖片一般建議6張以上,而且要選擇高清的圖片,千萬不要有水印和外部連結等信息。
有些人寫圖文不配圖,或者隨便配上幾張,都不好,圖片一定要和文章上下文匹配才有連貫性。
3:內容一定不要去做搬運,不要拼湊,不要做偽原創,網上很多教人如何做偽原創的,如何避開機器識別,這種騙的過機器騙的過自己嗎?
如果我們的目標是賺快錢,那我無話可說,如果我們的目標是做大V,是打造自己的個人IP,打造自己的影響力,那麼記住欲速則不達,前期沒必要追求爆款,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基礎打紮實了,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可能有爆款就來了,那麼你的一切努力就會被人看到。
就像娛樂圈裡很多大器晚成的例子,陳建斌,靳東,張譯,趙麗穎等,這些明星不是出道就一炮而紅,而是多年做跑龍套,演不起眼的小角色,從沒臺詞到有臺詞,從配角到主角,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磨礪自己,積累自己,好的劇本來了,好的機會來了,那麼就紅了。如果沒有積累,即便打造無數篇爆款,沒有一篇是自己的,就像一些流量明星,紅極一時,若常年不提升自己,再拿不出好的作品,可能過了這段時間,就過氣了。
4:選題我們可以去追熱點,但是要注意追的熱點的時效,有的熱點就幾天的熱度,有的熱點可以持續一段時間,對於時效短的熱點尤其注意不要快接近尾聲了再去追,過了時效基本上就不太會被推薦了。
5:文章儘可能去和領域垂直,這樣有助於提高粉絲粘性。
第三目標,在各個階段尋找一切可以開通各種功能權限的機會。
我的最終目的是多元變現,所以只要官方活動有機會開通某項功能,我就儘量去參加,在我看來,多一個功能不管現在是否用得到,總歸是好的,一旦想用的時候可以直接用。
我參加的百度官方第一個活動是動態「知識分享官」任務,那時候還沒有轉正,5月12日參加該活動,5月21日開通了動態商品功能,動態掛接專欄功能。也就是說通過動態可以帶貨賺錢了。
百度轉正後發圖文,發短視頻通過瀏覽量是有廣告收益的,原本動態是一個沒有收益,只能積累粉絲的工具,現在也變成了有可能產生收益的工具。
動態和小視頻以及直播是不能產生直接收益的,但是對粉絲的快速積累是有幫助的。
在所有功能裡我最滿意的是抓住機會開通了百度直播功能。
6月上旬,百度發布了「聚能計劃二期」活動,那時候我還沒有轉正,很想參加,報名調查問卷裡很多問題顯示開通直播最好是在其他平臺有過直播經驗,而且最好粉絲量比較多,那時候我並沒有其他平臺直播經驗,在其他平臺也沒有粉絲,但是我有過十幾年金融經驗,我有著豐富的培訓和演講經驗,我有足夠的控場能力,我認為直播我即便沒做過,應該是做的來的,於是在調查問卷的大多數問題我不具備優勢的情況下,最後一項描述自己為什麼要開通直播功能,有什麼優勢,以及希望開通的是什麼領域,這樣一個開放性問題中,我把握住這個機會,從多個角度分析了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最後真誠的希望能有這樣一個機會開通直播功能。
後來如願以償6月12日我開通了直播功能,也加入了百度直播群,在群裡我發現很多人粉絲都是幾萬,幾十萬的,那時候我只有十幾個粉絲,而且還是沒轉正的新人,和這樣一群優秀的創作者在一起,我覺得很幸運,當然也倍感壓力。
雖然6月12日開通直播,但是從沒有過任何直播經驗的我,不敢貿然開始,怕因為不了解規則而違規,花了幾天時間學習,在6月18日開始了第一次直播。
在直播群裡,大家也會互相交流直播情況,曬直播的場次,時長,單場新增粉絲數量,點讚量,評論裡等數據,從什麼都不懂,到慢慢的我的數據被很多人說優秀,說我是潛力股,開始問我經驗。
聚能計劃二期為期一個月,錯過了前兩周,我參加了後兩周,從初階主播群升到了中階主播群,每周獲得100元京東卡的獎勵,共計獎勵200元。聚能計劃三期比賽為期一周(8月24日至8月30日)我符合了拿到1100元獎勵的標準。
有些人認為現在是全民自媒體時代,什麼人都能做。在我看來,雖然看似什麼人都能做,但是能做好的一定是有技巧的,而不是全憑運氣,無論做什麼,不斷學習,不斷總結真的很重要。給自己制定清晰的目標,不要什麼都想要,一個階段抓好一件事,按計劃執行,不斷調整自己的目標,並為目標付出行動。
想提高寫作就多看其他人優秀的文章,想讓自己短視頻做的更好就學習更多視頻拍攝和剪輯技巧,想讓自己直播做的更好,就多看看直播首頁那些點擊量高的主播,他們如何與粉絲互動,如何引導關注。
第四目標,也是我現階段的目標,積累粉絲。
五月初做自媒體,各種學習,六月忙轉正,忙直播和視頻原創,七月上半月忙圖文原創,後來家中有事停更一個月,八月下旬開始忙直播和增粉。
每個時期的側重點是不同的,前期即便通過了原創,即便開通了各種功能,但是沒有做粉絲運營,在六月份剛開始直播的時候,每場觀看量在100-400人,增粉每天在1-5人。從八月下旬開始再次直播後,每場觀看量在2000-6000人不等,每天新增粉絲數量在20-40人,通過一周的粉絲積累,從三十多粉絲增加到了目前的將近300粉絲。
接下來重點就是粉絲運營了,9月目標把粉絲增加至1000人,這樣就有資格申請開通大V了,從原創作者變為優質原創作者。
當粉絲積累到一萬人左右時,我的側重點便會再次轉移,到時會側重多元變現。
很多人說自媒體紅利時代已經過去了,是的,現在已經不像兩三年前那樣隨便就能月入幾萬了,一些人每個月收入只有幾毛錢而選擇放棄,一些人收益更高通過多元變現方式讓自己的路走的更寬更廣,比如薇婭,比如李佳奇,這些往後會越來越趨於正常化。
接下來匯報一下我的收益情況吧,6月23日轉正後才開始有收益,當月收益200元京東卡加0.7元收益。7月半個月收益僅為230積分(折算為京東卡是23元)加10元多的收益,斷更期一個月期間每天有幾分錢的收益,8月中旬開始重新做百家號,8月一個多星期收益1100多元。
對於做百家號每個月只拿一兩元的朋友們,我想說任務廣場裡的動態任務,每條5積分,一個月每天發三條動態參加活動,就能有450積分,折合成京東卡就是45元錢,怎麼也比每個月一兩元要多吧?再參加幾個圖文任務,視頻任務,有的任務有積分,可以兌換京東卡,有的任務有獎金,有的任務有粉絲或流量的獎勵,有的任務有實物的獎勵,這些哪一樣獲得都比單純廣告獎勵多。
想要通過自媒體賺錢,現在就開始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