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聽老人說老鼠吃了鹽就變成了「鹽巴虎」,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蝙蝠。上學後才知道蝙蝠不是老鼠變得。
蝙蝠屬於翼手目哺乳動物,「翼」——翅膀的意思,可以理解為手和翅膀通過一層隔膜組合在一起的動物。據統計蝙蝠共有19科185屬961種之多,我國有81種。
而老鼠屬於嚙齒類動物,也就是長牙會啃食和咬的哺乳動物。
由於蝙蝠和老鼠的頭部長得十分相像,人們以為蝙蝠是老鼠變得,其實不是。
據動物學家考證,二者的祖先不是一種動物進化而來的,大多認為蝙蝠是由一種會飛的遠古動物進化而來的。
蝙蝠的數量僅次於嚙齒類動物,嚙齒類動物的數量佔第一,翼手目動物數量排在第二。
由此可見蝙蝠「兄弟姊妹」眾多,其家族龐大,體形有大有小。大的蝙蝠體重達五六斤,一般以植物的果實和昆蟲為食,甚至有的以吸血為食。
小的蝙蝠體重不到半斤,北方夏天比較多見這種蝙蝠,雖然蝙蝠眼力不濟,但憑藉其特殊的超聲波接收能力,其飛行中捕捉獵物和躲避障礙物十分靈活,雷達就是根據蝙蝠這一特性研製出來的。
由於「蝠」和「福」諧音,有些南方人把「蝙蝠」和「梅花鹿」煲湯,美其名曰「福祿宴」。
這些不要命的饕餮客無知無畏,蝙蝠長得如此醜陋和噁心,依然沒能阻擋住他們的食慾。
我覺得這些人有些變態,以嗜醜為美,看著這些人在視頻中炫耀的樣子,我忍不住跑到衛生間吐了起來。
這些錢多人傻的二貨,不知道蝙蝠種群共攜帶有4100多種病毒,並且有500多種冠狀病毒,蝙蝠堪稱移動的病毒庫,名副其實的「毒王」。
曾經肆虐全球,致萬人死亡的伊波拉病毒,橫掃東南亞的尼帕病毒,引發千人死亡的中東呼吸症候群等都是蝙蝠傳播的傑作。
別看蝙蝠帶毒它卻不發病,這是其特殊體質所致,蝙蝠體溫達40度,為了就是能抵抗這些病毒,而人類的體溫不可能長期達40度,所以人們很容易被病毒傳染。
在我國古代,古人把蝙蝠看作是瑞獸,蝙蝠諧音「遍福」,象徵幸福、如意。家中添丁進口,一般懸掛繪有桂花和蝙蝠的吉祥圖,寓意「福增貴子」。
古人關於蝙蝠的記載說它們也生活在山洞裡,名叫仙鼠,那裡的蝙蝠因為能夠喝到洞裡的水得到長生,千年之後他們的身體顏色也有了巨大的變化,從原來的黑暗的顏色變成了通身雪白。這或許是人們誤認為蝙蝠是由老鼠演變過來的出處吧?
文/秉燭讀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