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在美國《福布斯》世界富豪排行榜上,排行第一的是以3360億美元身價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同時上榜的比爾·蓋茨排行13。
比爾·蓋茨說:在我心中能稱為賺錢英雄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洛克菲勒。
一、億萬富翁的傳奇「發家史」
6歲學賺錢,16歲開公司,6年賺了10萬美金
1839年,洛克菲勒出身於美國紐約州的一個小鎮,父親賣假藥、母親做些零工,勉強維持著一家的生計。
從小的洛克菲勒受父母的影響,很早就有了經商的意識。6歲時和母親做交易,以支付佣金的形式做家務;12歲時把自己攢了多年的私房錢借給鄰居算利益;16歲時退學回家,正式進入社會開始賺錢養家;19歲時不安於現狀,和朋友一起開公司,主要是以經營穀物、肉類等農產品。
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洛克菲勒憑著敏銳的商業嗅覺,及時向戰區輸送急需的農產品,賺了一大筆錢,6年的時間,他從開始的幾美元上漲到十幾萬美元。
讓「石油」走進家家戶戶
戰爭時期,原油開採行業競爭激烈,很多投資商瘋狂鑽井,導致市場上的原油產能過多,隨之而來的就是價格暴跌,一年內,從20美元暴跌至10美分。
這時,洛克菲勒準確地把握了商機,他尋求合作夥伴開了一家煉油廠,將低價購買的原油加工提煉成使用廣泛的煤油,再高價賣出。因為當時照明使用的是冒著黑煙的牛油和價格昂貴的的鯨油,普通老百姓看到有一種產能多,價格便宜還好用的煤油,就紛紛掏錢購買,一時間,這種煤油在市面大規模的使用,洛克菲勒的產業規模在急速擴大。
幾年的時間內,有一定資本的洛克菲勒擴大投資範圍,石油公司越做越大,幾乎壟斷了當時美國的石油產業,成為真正的「石油大王」。
二、「貪心」是件好事,大有必要
洛克菲勒曾狂妄地說:如果把身無分文的我丟到沙漠,只要有一隻駱駝隊經過,我就能重建整個王朝。
洛克菲勒這句話說的霸氣,也說得自信。對於壟斷了石油產業的他來說,誰還比他更有資格呢?
洛克菲勒除了有超強的自信外,還有2個字成就了他。
在給兒子的心中寫到:如果想要創造財富,必須要有「貪心」,貪心不是壞事,相反還是好事。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在中國人的眼裡,知足常樂是一種健康的生活狀態,而「貪心」就會貪得無厭,不被人接受認可。
但洛克菲勒認為,貪心是一種簡單樸實的人性,是我們生來就有的,而且會一直壓在心底的欲望。
他就是因為「貪心」,不安於現狀,想要賺取更多的金錢,享受至高無上的地位,才會一直拼搏,努力的朝著目標努力。
他的觀點是,貪心是成功致富的必經之路,如果一個人沒有貪心,沒有對金錢、地位的渴望,那他可能會一直窮下去。
他的這種觀點我們不敢苟同,但有一點,貪心不是過度的貪婪,也要有一個度,適當的貪心能成就一個人,過度的貪婪則會毀了一個人,所以,關鍵還在於自己能否掌握好一個度。
三、傳承百年的「財富經」
洛克菲勒家族至今延續200多年,富傳6代、經久不衰,他們的財富涉及到方方面面,影響深廣。
洛克菲勒的成功絕非偶然,洛克菲勒家族的富傳是必然。洛克菲勒將自己一生的經商致富經驗和為人處世的智慧寫在《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可以說是家族傳承百年的「財富經」。書中不僅教育子孫後代如何創造財富,更重要的做一個有價值的人,有尊嚴地實現人生價值。
這本書一問世,變引起搶購熱潮,王健林將這本書當作禮物送給王思聰;李嘉誠常置枕邊,奉為圭臬;比爾·蓋茨多次公開場合推薦此書。這本書也被稱為「最有影響力的家書」。
洛克菲勒的智慧在書中,一本書只需19.8元,現在還有優惠券可領。
給孩子看,能讓孩子從小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價值觀,贏在起跑線;
給自己看,能借鑑偉人的智慧,豐富自己,充實自己,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