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空手道,短短三十多年時間,在全世界120多個國家設立了分部,會員超過1200萬人;我們中華武術幾千年的歷史,數十個流派,四百餘個拳種,為什麼不能像人家那樣發展?」印象中,吳大偉,這位滄州孟村八極拳的第八代傳人,只有在談到八極拳的發展問題時才顯出一絲興奮的神色,「希望也罷,野心也罷,反正我想的就是――有那麼一天,要讓八極拳風靡全世界!」
「明年,培訓中心的二期就會開始建設」。吳大偉在滄州孟村八極拳國際培訓中心的大院兒裡指點著說,「小時候我們家就是個小破院兒,進門的不說別的,就是八極拳。」有一次,父親吳連枝一個照面崩飛了一個前來「切磋」的同門,力量、智慧和美一下子在他的身體裡紮下根來。
八極拳相傳創於吳氏十世祖吳鍾公,時稱「吳家拳」、「異術」;乾隆五十五年,「異術」正式更名為八極拳,全名「吳氏開門八極拳」。吳大偉告訴我們,簡單的講,一部八極拳譜,講的都是使力的「法門」,頂、抱、單、提、胯、纏,六種不同方向的力六力合一,而每一個動作招式又都是一個穩固的支撐架和發射架。因此,也有人說八極拳是中華武術中發力最為暴烈的拳種之一。
1982年,日本知名武術家松田隆志來到孟村,和吳連枝老師學習了一個月。後來,他回到日本,創作了漫畫《拳兒》,講述一個傾慕中華武術的孩子成長的故事,掀起了臺灣、日本許多人學習八極拳的熱潮。又十年,有遊戲格鬥之父之稱的鈴木裕帶著他的遊戲創意來到了吳連枝的面前。
按入門的先後,鈴木裕還要算吳大偉的師弟,這位世嘉遊戲的著名製作人、AM2研發社的靈魂人物,1993年憑藉一部VR戰士讓八極拳在虛擬世界的舞臺閃亮登場,通過遊戲人物「結城晶」,全世界的玩家都熟悉了八極拳樸實剛猛的拳風。在鈴木裕的新作《莎木2》中,「紅秀瑛」的兩個「大招」,正是八極拳「開門」「出勢」的裡門頂肘、外門頂肘。
通過三十多年的努力傳播,八極拳從孟村一個地方拳種發展成聲震四海的「名門大派」,八極拳社遍布國內二十多個省市和日本、韓國、俄羅斯、法國、義大利、美國等十幾個國家!但是,還有一個問題縈繞在他的心裡:八極拳的未來在哪裡?
「我想借鑑空手道和跆拳道的做法,以孟村為中心,採用段位制,建立起八極拳規模化發展的模式」。在吳大偉看來,「分段」可以解決中國武術固有的許多問題,比如「光說不練」,比如「武無第一」。「我們將以體能和實戰技擊作為評判的標準之一,較高段位之間的差距應當是非常大的。」
分段制所帶來的模式化和標準化,將促使八極拳走向產業化發展的道路,這是顯而易見的。而產業的發展必將在一個合適的階段開始反哺文化――對於中國武術未來的發展,對於文化產業與產業主體在實踐中的結合,吳大偉今天的「構思」,或許真的會成為一個珍貴的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