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鏢局和現在的保鏢看上去類似,可實際上差著十萬八千裡。冷兵器時代,是功夫的巔峰,現代人不可能超越。古代的鏢師都是實實在在的高手。古代江湖刀尖上混飯吃,可不是說說那麼簡單。江湖險惡,也不是我們有資格去體驗的。這裡面的傳武是真正的傳武,即是功夫又是藝術:綜合素質過硬的功夫和為人處世的藝術。鏢師裡尤其是鏢頭,文化程度不一定高,但是絕對有禮節有素養。仁義禮智信那都是基本功課,看看我們現在的拳手的素質,大家可以自己腦補。過去走江湖,從匪寇口裡奪飯吃,光靠會為人處世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既然是匪寇自然是無規則無限制的打家劫舍。他們才是終極格鬥的祖先,踢襠插眼算什麼,下毒挖坑暗器,攻其不備,陰狠毒辣,無所不用其極,能用一百零八種手段弄死你,就不會用三十六種。有人愛打搏擊,不代表你有勇氣和能力活在那個時代。那鏢師都是光明正大的在明處,怎麼辦?關鍵就在這,靠的就是絕對的功夫。注意,是絕對的功夫。
什麼功夫?現代擂臺上的比武對於江湖就是個規則遊戲而已。過去一個合格的鏢師最起碼有遠超現在運動員的體能。除此之外他們還有超強的敏銳性(這一點當代極少見,比如預判偷襲,徒手接飛鏢等),旱地拔蔥跳過三米高牆,無論拳腳還是各類兵器的熟練運用可以在各種地形和環境中戰鬥,身法和動物一樣靈活,飛鏢精準,隨便抄個石子都是武器。江湖中,沒有公平決鬥,有時你徒手他用劍,你有刀他灑土,沒有絕對的實力是不可能一次次的活下來的,任何的相殺機會你都只有一次,一但失誤或大意,萬劫不復。擂臺上被打暈,裁判保護你讀秒,或許有機會反敗為勝,但是江湖沒有裁判,漫不經心的擂臺打鬥,懶洋洋的互相試探,基本的抱頭格擋防守,在江湖生死殺伐上,不可能出現的。
過去王侯將相微服,身邊就一兩個保鏢。一個人戰一群那叫虎撲群羊,那是真能打。現在的所謂高手放在那個年代,估計還沒出門就被悶棍乾沒了。有時想想,眾人崇拜的泰森若在那個年代當鏢師,不知道能活幾集。
所以傳武就是傳武,我從不認為擂臺能證明傳武的什麼,只能證明當代的那些所謂的「傳武」和傳武本身沒有任何關係。很多傳武糊塗蛋總是把搏擊所承載的文化與浩如煙海的傳武放在一塊比較,看看這多可悲?是一個文化體量麼?如今社會,古傳武雖然極少有人練出,但傳武博大精深的文化繼承刻不容緩,不要等到失去了,再回憶!我們能練出個古傳武的片段功夫就不錯了,還要什麼自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