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羋月傳》裡的張儀在歷史上到底有多牛?

2021-02-22 忻州在線

學前班:什麼是「合縱連橫」?

  看《羋月傳》,先要搞懂戰國時代的流行詞:「連橫」與「合縱」。

  「縱」與「橫」的來歷,據說是因「南北向」稱為「縱」,「東西向」稱為「橫」。秦國位於西方,齊、楚、燕、韓、趙、魏六國位於其東。六國結盟為南北向的聯合,一起對抗秦國,故稱「合縱」;六國分別與秦國結盟為東西向的聯合,故稱「連橫」。合縱連橫的實質是戰國時期各國所進行的外交、軍事鬥爭。一批對當時的國家間的政治形勢非常嫻熟,善於辭令和權術,從中獲取功名利祿的說客應時而生,史書上稱他們為「縱橫家」。

  看過《羋月傳》中智商爆表、舌戰群儒的張儀,小編要跟你講講歷史上的張儀,其實更厲害。

真相:歷史上張儀究竟有多牛?


  學歷:師從鬼谷子

  官職:分別兩次拜相秦國、魏國

  業績:憑三寸之舌戲弄天下諸侯,變六國合縱抗秦轉變為連橫親秦,為秦國滅六國、統一天下打下基礎

  戰國時代群雄逐鹿,縱橫家們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四處遊說,可謂「一口傾國」,這其中最顯要的人物當屬主張「連橫」的張儀。據司馬遷《張儀列傳》記載,他曾師從於春秋戰國時期道家代表人物、縱橫家的鼻祖鬼谷子。

  據記載,張儀年紀輕輕便掌握了縱橫家的看家本領,幾經輾轉後,他來到秦國,得到了秦惠王的賞識,被封為相,後來張儀出使各國,憑三寸之舌戲弄天下諸侯,首先破除了秦國和齊國兩個大國的聯盟,後來又先後到齊國、趙國、燕國,說服各國諸侯「連橫」親秦。這樣,最後六國「合縱」聯盟終於被張儀拆散。

  後來,秦惠文王因為張儀功勞卓著,就封他做了「武信君」,並賜封給他五座城邑。張儀的連橫之術成為後來秦國滅六國、統一天下的基本戰略。

  秦惠王死後,因為即位的秦武王在當太子的時候就不喜歡張儀,張儀出逃魏國,並出任魏相,一年後去世。

典故:你不知道張儀到底有多努力

張儀折竹

  典出《拾遺記》。張儀年輕時替人家抄書,遇到沒有見過的好句子就寫在掌中或腿上,晚上回到家中,就折竹刻寫,久而久之,就集成冊子。後人遂以「折竹」或「張儀折竹」形容勤奮刻苦學習。



看劇講史:《羋月傳》中被「移花接木」或杜撰的劇情

  在《羋月傳》中,張儀的出現幾乎與羋月密不可分,但據史書記載,兩人之間並無交集。究竟電視劇中有哪些故情節是在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有哪些故事被編劇巧妙地「移花接木」?有哪些劇情是編劇杜撰?下面為你一一解密。

故事1:羋月「變身」張儀妻

歷史:

  張儀初出茅廬,家境貧寒,四處碰壁,在自己的祖國魏國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他就前往楚國闖蕩,但依然不得志。司馬遷在《史記?張儀列傳》中記載了張儀的一次倒黴遭遇:

  張儀已學而遊說諸侯。嘗從楚相飲,已而楚相亡璧,門下意張儀,曰:「儀貧無行,必此盜相君之璧。」共執張儀,掠笞數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讀書遊說,安得此辱乎?」張儀謂其妻曰:「視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儀曰:「足矣。」

翻譯過來就是說:

  張儀學成後,從魏國去往楚國進行遊說,投奔在楚相國昭陽門下。一日,昭陽與其百餘名門客飲酒作樂,昭陽得意地拿出楚王賞賜的「和氏璧」給大家欣賞,傳來傳去,最後「和氏璧」竟不翼而飛,大家認定,「和氏璧」是家境貧寒的張儀所盜。在昭陽的嚴刑逼供下,張儀被打得遍體鱗傷,但由於他沒拿,於是始終不承認,昭陽怕出人命,只得放了他。張儀回到家,問妻子:「我的舌頭還在嗎?」妻子笑著告訴他:「還在」。張儀安心地說,「只要舌頭在,我的本錢就在,我會出人頭地的」。

杜撰:

  在電視劇《羋月傳》中,張儀被「欺辱」的這一幕也出現了,但拯救張儀的不是其妻子,而換成了羋月。兩人的相遇,從羋月對張儀的「救命之恩」開始。



故事2:寫《玉女論》令人「大跌眼鏡」

歷史:

  在歷史上,張儀曾出爾反爾,戲弄惹惱楚懷王。

  楚懷王十六年,天下形成了齊、楚、秦三大勢力,而齊、楚間形成了聯盟。秦國想要攻打楚國,為了分裂齊楚「兩座大山」,張儀來到楚國實施計謀。張儀欺騙楚懷王,只要楚國斷絕與齊國之交,秦國將割讓六百裡商於之地,懷王中計,在與齊國斷交後,張儀出爾發爾,稱秦國只答應給六裡地。懷王惱怒不已,發兵進攻秦國,被魏章大破於丹陽,懷王再召集全國的部隊,發動進攻,再慘敗於藍田,其後秦國攻取召陵,楚國三戰皆敗,於是走向沒落。

杜撰:

  在《羋月傳》中,上述歷史也有精彩演繹,但楚懷王初次見張儀的情節卻是杜撰。尤其是劇中的《玉女論》,令人「大跌眼鏡」,絕非真實的張儀所寫。

劇中《玉女論》寫的是:

  君子於玉比德焉,帝王於玉女比美人焉,天下美女,風情各異,有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者,有腰入束素,齒如含貝者……

  這篇在歷史上並不存在的《玉女論》深得楚懷王的歡心,在加上張儀本人舌燦蓮花的一番講解,楚懷王對其封賞無數。

故事3:被鄭袖「搭救」變「搭救」鄭袖

歷史:

  《戰國策》記載了「楚懷王拘張儀」的故事。張儀利用楚懷王寵妃鄭袖善妒的心理,讓她主動「搭救」自己逃脫。

  楚懷王拘留張儀,準備殺了他。佞臣靳尚一面對楚懷王進讒言,一面欺騙鄭袖,說,秦王為了搭救張儀,將給楚王送上美女來作為交換。鄭袖害怕會失寵,便想方設法說服懷王放了張儀。

杜撰:

  在《羋月傳》中,張儀與鄭袖的故事與歷史不符。劇中講述了張儀為了達成破壞秦魏兩國的關係,利用鄭袖爭寵的心理,為其出謀劃策,其計陰險狠毒。

  其實在歷史上,鄭袖暗算魏美人確有其事,但並非是張儀獻計。

  在《戰國策》中就有「魏王遺楚王美人」的故事。楚懷王寵幸魏國送來的魏美人,令鄭袖心生嫉妒,她假意與魏美人親近,在博得對方信任後,騙她說楚懷王討厭她的鼻子,並「提點」她常掩鼻以「遮瑕」。此舉引得楚懷王不解,鄭袖故意挑撥,告訴楚懷王,魏美人掩鼻是因為懷王身上的異味。懷王大怒,命人割掉了魏美人的鼻子,致其香消玉殞。

相關焦點

  • 《羋月傳》張儀背後的人,被譽為「千古奇人」歷史上確有其人嗎?
    如果對歷史不太了解,你會發現你可能看不太懂《羋月傳》,那些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眼花繚亂的官職人名分分鐘令人抓狂,繼而掀起了觀眾對電視劇中歷史人物的「考證,圍繞在羋月身邊的可都是些大人物,在歷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其「藍顏知己」張儀,可謂真牛人一個。
  • 【最全】《羋月傳》30個歷史大事件一覽表
    楚懷王輕信張儀,與齊國斷交。張儀回秦國後假託跌傷腳閉門不出,後誆騙楚國使者當初許諾的只有六裡地。楚懷王大怒。劇:《羋月傳》第22、23集,齊楚聯合攻秦,張儀與公孫衍在朝堂上展開爭辯,張儀請纓出使楚國不費一兵一力拆散齊楚聯盟,並與公孫衍打賭,輸者在朝堂上扒光衣服。
  • 《羋月傳》中的羋月和《大秦賦》中華陽夫人在歷史上是同一個人?
    很多人不免要問《大秦賦》中的華陽夫人和《羋月傳》中的羋月的原型是不是同一位歷史原型?羋月和羋姝宣太后之所以能坐上太后的位子純屬歷史偶然。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魁梧好戰的秦武王即位,父子倆風格迥異。秦武王不喜歡謀略,更喜歡攻城略地。
  • 羋月傳:張儀為何對秦王忠心耿耿?士為知己者死
    羋月傳:張儀為何對秦王忠心耿耿?士為知己者死看過《羋月傳》的相信都知道張儀此人,張儀的確是一個人才,無論是在劇中還是在真正歷史之上,他都為了秦國開疆擴土做出了不少貢獻,當時天下大亂,六國都喜歡人才,畢竟得到好的人才才能夠稱霸天下,張儀並非秦國之人,秦王也並不是第一個為他伸出橄欖枝的人,為何張儀卻會對秦國忠心耿耿,為秦國開疆擴土出謀獻策呢?
  • 歷史上真實的羋月是個什麼樣的人,跟後來的秦始皇有關係嗎?
    歷史上真實的羋月是個什麼樣的人,跟秦始皇有關係嗎?古裝電視劇《羋月傳》主要講述了關於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稱為「太后」的女人,戰國時期的秦國女政治家羋月的傳奇人生。那麼在歷史上真實的羋月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她跟後來的秦始皇有關係嗎?
  • 看《羋月傳》需要知道的歷史知識,還有我大邯鄲!
    )那麼說到這兒,羋月和秦始皇又有什麼樣的關係呢?得嘞~您,請往下看~~~看《羋月傳》您需要知道的歷史知識~~~宮廷大劇《羋月傳》已經上映四天,這部劇比起《甄嬛傳》更加燒腦,不僅有後宮女人撕逼還涉及大量政治軍事的歷史內容,如果沒有對戰國歷史有一定了解很可能第一集就看不懂...你怕了嗎?
  • 《羋月傳》裡羋月深愛義渠君,在義渠君死後崩潰大哭,但歷史正相反!
    文/厲陽 標題:《羋月傳》裡羋月深愛義渠君,更是在義渠君死後崩潰大哭,但是歷史正相反! 說起《羋月傳》大家都不陌生,孫儷的表演可謂深入人心,而《羋月傳》也帶很多人了解了大秦帝國的歷史,這位傳奇的女性在歷史長河中閃閃發光,但是歷史和電視劇畢竟是有所不同,那麼歷史上的這位大秦宣太后到底是什麼樣的呢,她和義渠王的那段情真的那麼動人嗎?
  • 分集劇情:羋月傳 20、21集劇情:贏華未成太子魏琰記恨張儀
    羋月得知宮中每位嬪妃都有一塊銅符節用於通關,她想起之前被義渠人劫走時曾看到過同樣的東西,於是和羋姝一起去向嬴駟稟報。    樗裡疾懷疑公孫衍與魏琰勾結義渠王,嬴駟命眾人暫不要聲張。虢美人稟報羋姝,說宮中有人偷做符節,應處以車裂之刑,羋姝不知有詐,隨虢美人一探究竟,卻來到了羋月的蕙院。
  • 《羋月傳》渭南後人:告訴你歷史上真實的靳尚
    近期一部熱播電視劇《羋月傳》,受到廣大影視愛好者的追捧,再次掀起一股古裝劇的熱潮! 因為姓氏的關係,我家娃他媽經常調侃:靳尚是個小人,害死了屈原!果真如此嗎?《羋月傳》劇照人物:靳 尚《羋月傳》劇照人物:屈 原靳尚(?-前311),戰國楚臣。郢(今湖北江陵紀南城)人。楚懷王十八年(公元前311),秦惠文王派張儀誘使懷王絕齊,懷王發覺受騙,欲殺張儀。
  • 羋月傳:羋姝懷孕派孟昭氏侍奉秦王,羋月坐不住了,直接來找張儀
    羋姝看著玳瑁道:「依親疏,應該是九妹妹羋月,你為什麼不提呢?」玳瑁尷尬地一笑道:「王后,您不是答應了羋月,不安排她服侍大王嗎?」羋姝道:「我知道你心裡在顧忌著什麼……算了,就依你吧。」1、其實,玳瑁心中的顧忌,何嘗不是羋姝、羋月心中的顧忌?羋姝之所以在讓誰侍寢的問題上,對玳瑁的建議「順水推舟」,就是因為她的內心深處也有這樣的顧忌。
  • 羋月傳 羋月的繼承者•秦昭襄王
    年度驚豔大戲《羋月傳》就要大結局啦!
  • 《羋月傳》:羋月和義渠王感人的愛情,真實歷史會讓你徹骨寒
    但真實歷史上,這感人的故事,就只是人們想出來的故事而已。02大秦宣太后,比《羋月傳》中的大女主還要「大女主」在正史中,有關秦宣太后的記載並不多,只有區區十餘條,大部分還都是她執政秦國之後的事跡這就是男權社會的常見的問題,女子連名字都不配被記錄在史書上。羋月這個名字是虛構的,就連劇中她的姐姐,正牌的楚國公主、歷史上的惠文后羋姝,事跡和名字也是虛構的。歷史上的惠文后並不是楚國人,而是魏國人,所以說,惠文后和羋月的同父異母姐妹應該也是劇情需要杜撰的。
  • 去「鹹陽」見「張儀」
    對,小美麗又與《羋月傳》磕上啦,沒辦法,這樣才能名正言順地上班時間看電視啊,當然,工作進度表上這項叫做「素材尋找」。
  • 歷史上真實的秦宣太后——羋月,居然有這樣一段傳奇的人生
    擱在2015年之前提到「羋月」這個名字好多人都搖頭說不認識,但是隨著《羋月傳》的熱播,這個名字幾乎是變得家喻戶曉。羋月在歷史上真實存在的,當然了電視劇不是教科書,不可能也沒必要完全按照真實的歷史來寫,那麼真實的羋月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她跟電視劇裡的孫儷演繹的那位又有什麼不一樣呢?
  • 羋月的歷史原型到底有多厲害?創造了兩個第一,還是個段子高手!
    《羋月傳》是一部非常熱播的電視劇,一播出就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劇中的女主羋月是大家非常喜歡且崇拜的一個人物,雖然這部小說很多地方都是架空的,但劇中大部分的大框架還是有歷史根據的,羋月在歷史上也是有原型的,她的原型是歷史上的羋八子,實際上就是秦國的宣太后,這個人在中國歷史上很有名氣!
  • 羋月傳:怪不得秦王臨死前,對羋月動殺心,你看他是咋評價羋月的
    羋月傳:怪不得秦王臨死前,對羋月動殺心,你看他是咋評價羋月的在電視劇中,羋月簡直就是開了掛的人生,無論是面對什麼事,她都能高情商的面對,處理,張儀因和氏璧一事被陷害,是她出面勸說,才解開他心中的芥蒂,義渠之事也是由她出面才擺平的
  • 伊人如夢,羋月傳裡羋月的歷史故事
    羋月就是羋八子,也就是秦宣皇后。這裡三段說的是羋月本來就是楚國人,後來成為了秦惠文王的姬妾,也就是秦昭襄王的母親,後人之所以記得住她是因為「太后」這個詞就是從她這個時候開始的,可以說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皇太后「頭銜的人。所以,在這場宮廷女人上位的大戲中,呂雉、孝莊和慈禧這些涉政的皇太后都得叫羋月一聲「前輩」。
  • 《羋月傳》難怪秦王臨死前要殺了羋月,看看恃寵而驕的羋月有多兇悍?
    導語:電視劇《羋月傳》中的情節是羋月一直深受秦王寵愛,甚至至死不渝。但原著中的情節卻令人大跌眼鏡,秦王不但不再寵愛羋月,而且,臨死之前忌憚羋月的精明與兇悍,唯恐王后羋姝不是她的對手、無法轄制她,曾暗暗囑咐樗里子:自己死後,如果羋月不肯前往封地安分守己,那就果斷地殺了她!
  • 《羋月傳》:看儒家、法家、縱橫家鬥法
    然則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禮者未足多是也。」從而主張「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語出《商君書·更法篇》、《史記·商君列傳》)。這是以歷史進化的思想駁斥了舊貴族所謂「法古」「循禮」的復古主張,為實行變法作了輿論準備。雖然商鞅變法讓秦國強大,但商鞅個人的命運還是悲劇的,他被秦惠王車裂。有兩種說法,一種說直接車裂而死。另一種說法是先殺了,然後車裂的。
  • 電視劇《羋月傳》中楚懷王身上有異味,歷史上是否有這回事?
    電視劇《羋月傳》主要講述的是戰國時期楚威王最寵愛的小公主羋月在他出戰之後被楚威後逐出宮,在多年後返回宮中復仇的事情。當上秦國的王后趁著秦國大亂,藉助義渠軍力回到秦國平定了秦國內亂。輔助兒子嬴稷順利登基為王,史稱秦昭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