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上午9:00,燕山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採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行,主會場設在東校區大學生活動中心,各學院設線下會場,並通過網絡全程直播。全體校領導趙險峰、趙丁選、謝延安、黃晟、李榕、趙永生、王寶誠、任家東、王德松、陳國強、於樹江、張立峰及相關職能部門、各學院負責人出席開學典禮,2020級5888名本科生、3434名研究生及新生家長、全部在校生、教師共計四萬餘人通過線上和線下方式同步觀看了典禮。開學典禮由學生工作處處長蔡星周主持。
典禮現場
線上觀看直播的師生
趙丁選在典禮上講話
充滿溫情和感動的開場視頻以「希望」為主題,記錄了家長、師生對2020級新生的祝福和期望,表達了新生對未來的期冀,拉開了開學典禮的序幕。伴隨著主持人激情昂揚的主持詞,全場師生起立唱響雄壯的國歌。隨後,河北省三好學生、電氣工程學院研究生會主席、儀器儀表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何思凡,作為在校生代表發言,她向新生敘述了自己大學期間的成長曆程,並從自己的視角分享了在燕大多年來所感悟到的校訓和燕大精神內涵,同時鼓勵新生保持旺盛的創新力,錘鍊堅韌的毅力,打造過硬的實力,傳承百年燕大精神。
何思凡作為在校生代表發言
河北省師德標兵機械工程學院黃華貴教授作為教師代表發言,他講述了自己在燕大求學、深造、執教,紮根母校的人生歷程。作為一名教師,他希望新生要有理想、善規劃、常思考、重實踐,勇做大學生活的主宰者。黃老師還結合CDIO項目式教學改革實踐闡釋了OBE產出導向的工程教育理念,展現了燕大教師嚴謹治學的優良作風,並告訴新生,學校和老師會始終堅守初心,為同學們的成長成才保駕護航,努力將大家培養成為祖國的合格建設者,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擔當者。
黃華貴教授作為教師代表發言
文法學院2020級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新生路曉婷作為新生代表發言,她與大家分享了時值學校建校溯源百周年,獨立辦學一甲子之際進入燕園的喜悅和振奮之情,以生動的語言將大家的思緒帶回2020級新生歷經磨礪奮戰高考的難忘經歷中,表達了作為一名新生對燕大和燕大精神品格的認知,並表示作為新時代大學生和勇立時代潮頭的新青年,要傳承燕大精神,不負長輩囑託,敢於擔當,勇於探索,永葆對理想信念的熱忱,肩負起家國天下的使命!
路曉婷作為新生代表發言
隨後,校領導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頒發學生證,為2020級新生標記上燕大人的身份,希望新一代燕園學子能與百年燕大共同創造新輝煌。
校領導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
校長趙丁選作了題為《賡續燕大精神 綻放青春夢想》的講話,他代表學校全體師生員工向新同學們的到來表示歡迎和祝賀。帶領大家重溫了學校百年校慶的盛況,並強調2020級新生與全體燕大人團圓於燕大百年華誕之際,既難能可貴又來之不易。同時,他表示疫情防控戰役中,燕大人盡己所能、為抗擊疫情出力,彰顯了百年燕大的責任和擔當,並強調疫情過後,歡迎學生家長及親友暢遊美麗燕園。
隨後,他回顧了學校「兩次搬遷、三次創業」的發展歷程和近年來獲得的重大成就和突破,希望同學們能夠領悟「厚德、博學、求是」的校訓,在即將開始的求學時光中,感悟燕大的博大和厚重,賡續燕大的精神和榮光。最後,他對全體新生提出四點期望:牢記使命、志存高遠;勤奮努力,不負韶華;積極實踐,勇於創新;全面發展,多向鍛造。並祝願新同學在校度過的每一天都快樂、充實、有意義。
賡續燕大精神 綻放青春夢想
——在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燕山大學校長 趙丁選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好!
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舉行燕山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首先,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向來自全國各地的5888名本科生和3434名研究生,表示熱烈的歡迎!向辛勤培育了大家的老師們和家長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並祝福親愛的同學們,在燕大未來的歲月中,賡續燕大精神、綻放青春夢想!
最近在校園中,到處都能看到同學們風華正茂的年輕面龐。寒窗苦讀,一朝圓夢,這是獨屬於人生年華中最絢爛的篇章!而沉寂已久、翹首以盼的校園,也因同學們的到來而充滿了青春活力。時維九月,序屬三秋,在同學們與燕大初次相遇的季節,也恰逢百年校慶的歷史時刻,相信大家都感受到了這份濃厚而熱烈的氣氛,當同學們拿到錄取通知書時,會發現百年校慶的專屬標誌;當同學們登錄校園網時,會發現有「百年燕大,家國天下」的校慶主題詞;當同學們步入校園時,會發現百年校慶的倒計時時鐘在滴答記錄著分秒;我們就在3天前,與海內外30萬校友,共同見證了百年校慶紀念大會的成功舉辦。歷史是一幅畫卷,我們相聚於九月金秋,團圓於燕大百年華誕之際,成為點綴其中的一抹彩虹,這一切既難能可貴又來之不易!
2020年註定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中華兒女再次用眾志成城、一往無前的勇氣和決心,向世界證明了我們不畏艱險、不懼犧牲的民族品格。在疫情防控戰役中,有逆行的英雄,一線的戰士,更有我們每個普通人的身影。同學們用堅韌和耐心,戰勝了延遲高考一個月的挑戰。而大家來到的學府燕山大學更是肩負起齊心協力抗擊疫情的社會責任,我們燕大是湖北省外第一批發起捐款的大學、第一時間將抗疫醫療設備捐獻給疫區醫院的大學、第一個派出專車行駛了1400公裡將抗疫物資直接送達武漢的大學,燕大人在國家和民族艱難之際,盡己所能、為抗擊疫情出力,彰顯了一所百年學府的責任和擔當。同學們報到時,因為疫情防控的需要,家長和親友沒能進入美麗的校園,這的確是一個很大的遺憾!感謝全體同學們和家長們的理解!疫情過後,歡迎所有家長和親友們,隨時暢遊美麗的校園!
同學們,我們燕大一路踐行報國使命,與祖國發展同行,與民族復興共進。她因新中國重大戰略需求而生,1958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將重型機械相關專業成建制遷至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的第一重型機械廠旁邊,成立哈爾濱工業大學重型機械學院。1960年,學校獨立辦學並更名為東北重型機械學院;1978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等院校。1985年至1997年學校整體南遷至秦皇島市,並更名為燕山大學。在國家工業戰略布局中誕生,在服務國家重工業建設中發展,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實現跨越。燕山大學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奮鬥史。「兩次搬遷、三次創業」,這在中國高校辦學史上堪稱罕見。完美地體現了「艱苦奮鬥、嚴謹治學、求實創新」的燕大精神。這種精神,不因時間而流逝,不因地域而改變,一脈相承、生生不息,成就了學校日益發展壯大的蓬勃事業。
今日的燕大足以讓我們自豪,學校擁有5個國家重點學科,有河北省唯一的A類學科,有4個學科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代表國家接受國際專家組現場考察,以鮮明的工程教育特色支撐我國進入《華盛頓協議》國際工程教育組織;參與了世界最大最先進的水壓機、C919大飛機、「中國天眼」等一系列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核心部件的研發。2000年以來獲國家科技獎勵19項,今年又有一項國家科技獎已經公示;科研成果連續兩次入選「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和「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
同學們選擇了燕大,就註定將與燕大的歷史和未來密切相連。從今天開始,希望同學們能夠領悟「厚德、博學、求是」的校訓,在即將開始的求學時光中,體會燕大的博大與厚重,賡續燕大的精神和榮光。作為師長,我想提四點期望,與大家共勉:
一要牢記使命、志存高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匠心為國鑄重器」是燕大人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更是燕大人奮勇向前的蓬勃動力。樹立遠大理想、砥礪家國情懷,一代代燕大人信念如磐、志堅如鐵,用奮鬥執著譜寫和踐行愛國之情、報國之志。希望同學們不負總書記囑託,把理想抱負融入到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落實到日常的行動中,求得真學問,練就真本領,書寫出無愧於壯麗青春的人生篇章。
二要勤奮努力,不負韶華。時間是同學們手中最寶貴的財富,也是最容易忽視的資源。入學時同學們分數差不多,大家的智力都在伯仲之間,但一段時間之後,相互之間發現差距就會顯現,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時間利用效率的差異。同學們從現在開始,就要學著做一個與時間賽跑的人,一個會充分利用時間的人,通過奮鬥贏得尊嚴,通過夢想矯正惰性,通過規劃描繪未來,通過努力收穫不凡。時間是個變量,但主動權掌握在同學們每個人手中。時間的意義,永遠都是被奮鬥者賦予的。
三要積極實踐,勇於創新。燕山大學的百年徵程,需要每一位燕大人腳踏實地地為之奮鬥。今年的7月29日,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在北京召開,孫春蘭副總理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的批示精神,強調我國研究生要著力增強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第一次把實踐能力放在了創新能力之前,不斷提高學術素養,勇於探索科學前沿和國家急需的真問題,並通過解決真問題,做出真貢獻,使自己成為適應創新型國家建設的創新型人才。本科生教育與研究生教育一脈相承,人才培養方式內涵一致。我們要光大學研產緊密結合的傳統,在新百年詮釋出實踐創新的新篇章。
四要全面發展,多向鍛造。「儒有博學而不窮」,當今時代,科技發展和大學教育呈現出「專業既深度細分又深度交叉融合」的趨勢,希望同學們既要根植、深研於專業,又要注重綜合素質培養,進行「多向鍛造發展」,這其中包括學習能力、道德品質、思想方法、創新精神、溝通能力、團結協作精神等內容。同學們要多讀書、多交流、多發問,不斷拓展學術視野,了解國情民意,通曉天下道理,學會理性思考,全面提升自我,努力成為基礎紮實、知識廣博、兼收並蓄的複合型人才。
同學們,百年光陰滄海桑田,但在燕大人身上,始終不變的是奮鬥基因、工匠精神、卓越品質和家國情懷,這十六個字已經印刻在同學們的入學通知書上,更要被銘記在腦海中。我希望,當同學們與燕園揮別的時候,它已成為大家身上,獨屬於燕大人的那一份紮實和奮進特徵。我相信,快速發展的燕山大學一定也會因大家的努力而變得更加精彩!最後,衷心祝願同學們在校園度過的每一天都快樂、充實、有意義!
謝謝大家!
開學典禮是2020級新生入校的第一堂課,今年的的開學典禮適逢學校建校溯源百周年,獨立辦學一甲子,對於激勵新生牢記師長囑託,樹立遠大理想,繼承和發揚熔鑄在燕大人骨子裡的奮鬥基因和家國情懷更具特殊意義,願2020級新生與百年燕大一起共鑄華彩篇章。
來源:燕山大學 圖片來源:蔡常山 郝藝偉 靳江雅 王晶 張明昊撰稿:學生工作處 詹麗編輯:褚玉晶 王曉丹 李晨洋初審:蔡常山 褚玉晶終審:逯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