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期末素質測試卷
(考試時間:60分鐘 滿分:60分)
第Ⅰ卷 (選擇題 共34分)
下列各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本卷共17小題,每小題2分,共34分)
1.青春並不意味著肆意放縱,總有一些基本規則不能違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這些規則和界限主要包括(A)
①道德規範 ②法律法規 ③紀律 ④「幫派」約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自2016年2月1日起,多個新規實施:十類不文明乘機行為將被「拉黑」;房地產廣告不能欺騙、誤導消費者;月嫂的年齡要求在18歲到55歲之間,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文芳依據上述內容概括了以下主題,你認為最恰當的是(D)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法律與規則
C.責任與代價 D.規則與生活
3.公交車被稱為城市流動的名片,不僅展示著城市的形象,更展示著市民的文明素質。但是記者在多次乘坐公交車時,卻發現在車上吃東西、隨意亂丟垃圾、大聲喧譁等不文明行為還是非常普遍。對此,下列說法錯誤的是(D)
A.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贏得別人對自己的尊重 B.人們之間需要相互尊重
C.尊重他人,要從點滴做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D.受人尊重的奧秘是忍讓
4.「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中國已進入全民旅遊時代,旅遊成為富起來的中國人首選的休閒方式。以下是小張同學在假日旅遊中經歷的幾件事情,你認同的有(A)
①某景區風景宜人,遊客們紛紛舉起相機,留下最美的瞬間 ②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見到外國人最好離他們遠點,避免發生不愉快 ③特產店購物時,先用手機掃一掃加微信公眾號,查看產品的相關信息 ④就餐時,實行分餐制,吃多少,拿多少 ⑤在賓館住宿,整夜開著燈和電視,反正錢已經交了,不開白不開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5.小剛在觀看了「天舟一號」發射成功的報導後,感到非常自豪,在心中暗下決心,一定要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多作貢獻。可見,關注國家大事(A)
①可以激發自己的愛國情感 ②可以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 ③可以培養自己的主人翁意識 ④有利於自己將來服務社會、奉獻社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當前,一些人通過網絡買賣個人信息、詐騙、侵犯隱私、散布謠言甚至人身攻擊,不僅危害了國家信息安全,影響社會安定,也為公眾帶來巨大困擾;這些人也因此受到了應有的懲罰。這給我們的啟示是(D)
①網絡信息良莠不齊 ②網絡具有消極作用 ③網絡交往要遵守道德 ④上網要遵守法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教授拉夫·格羅斯表示:「在數碼技術和社交網站流行的年代,任何私密信息的傳播往往只要幾秒鐘。人們提供給社交網站的信息始終伴隨著風險。」他的話提醒我們(A)
①在網絡交往時,不要輕易洩露個人資料 ②要提高安全防範意識 ③要遠離網絡,封閉自我
④要樹立隱私意識,保護自己的隱私,尊重他人的隱私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8.「世界上最名貴的衣服,不是珍珠衫,不是羽衣霓裳,慚愧知恥是最美的服裝。」下列對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B)
A.身穿最美的服裝時應該感到慚愧知恥
B.尊重自己是人生的一道底線,是人生的亮點,自尊無價
C.尊重他人是人生的一門學問,是人生的一片風景,尊人優雅
D.珍珠衫和羽衣霓裳都不是世界上最名貴的衣服
9.某中學實施「舊物愛心計劃」:同學們把自己閒置的圖書、玩具、小工藝品等貼上標籤,標上價格,放到學校的「自助公益商店」,需要這些物品的同學拿走物品時,把錢自主放到公益箱,所得收入全部捐獻給公益組織。實施「舊物愛心計劃」有利於(A)
①培養同學們的誠信意識和誠信行為 ②養成親社會行為,讓同學們學會分享 ③提高同學們的競爭意識和實踐能力 ④增強同學們的溝通意識和溝通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學的魏思銘、張亦凡等6名高一學生《關於加強公共場所母嬰室建設的提案》,被提交至2016年全國政協大會。據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
A.青少年關心社會更重要的是關注時事政治 B.青少年應積極承擔起公民使命和社會責任
C.在我國公民依法享有監督的義務 D.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在不斷進步
11.「每人一次性處罰3萬元,5年內不準被招聘或錄用為國家公務員或者參照公務員管理的工作人員,3年內金融、教育、社保、經商全部凍結,並列入違法人員黑名單。」近日,吳忠市紅寺堡區兩位青年因拒服兵役,被部隊做出退兵處理後,又受到了嚴厲的處罰。拒服兵役被罰說明(C)
①不履行法定義務要受刑罰處罰 ②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③誰對自己不負責任,誰就要承擔不負責任所造成的後果 ④法律要求的我們必須去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上海一房產中介張某,為了讓房東降價售房,對房東打電話恐嚇,還用鋼珠打壞兩家房東的窗戶。近日,張某一審以尋釁滋事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張某的行為屬於(D)
A.行政違法行為 B.民事違法行為
C.一般違法行為 D.嚴重違法行為
13.「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內心肖像的鏡子。」這句話充分說明(C)
A.講文明、講禮貌只表現在口頭上 B.文明禮貌只表現在行動上
C.文明禮貌體現著一個人的內涵和修養 D.文明禮貌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的
14.郎平兩次在中國女排最困難的時期,主動接下了中國女排主帥這個「星球上壓力最大的職業」:1995年女排生死存亡之際,她毅然歸國,擔任女排主帥,一度累倒在工作中;2012年中國女排倫敦奧運會被日本隊淘汰,她再次走馬上任,帶領中國隊於2015年重奪世界盃冠軍,2016裡約奧運會冠軍,創造奇蹟,感動中國。她的事跡說明(C)
①承擔責任付出的代價與得到的回報不成正比 ②承擔責任既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也是個人的內心需要 ③承擔責任要承受一定的心理壓力,耗費體力和精力,甚至影響健康 ④國家利益高於一切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15.俗語說:「國泰民可安,國強民也富,國強民不受辱,民強國不受侮。」它啟示我們(B)
A.打擊帝國主義的侵略 B.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是息息相關的
C.落後就要挨打 D.團結一致,共同抵禦外來侵略
16.據統計,現在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每1個百分點的增量,相當於5年前1.5個百分點、10年前2.5個百分點的增量。據分析,到2018年,中國經濟、美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達到26.4%、15.7%。這表明(C)
A.我國要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B.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主導作用
C.我國是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D.我國即將躋身世界發達國家的行列
17.2017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這是新中國歷史上首個青年發展「十年」規劃,是黨和國家青年工作的行動綱領,更是千千萬萬青年們的遠大指引。國家重視青年發展,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應該(B)
①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 ②從小培養優良的品德
③積極探索,積累豐富的經驗 ④放下學習,投入到祖國建設中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Ⅱ卷 (非選擇題 共26分)
18.(6分)「榜樣是什麼?榜樣是一種力量,彰顯進步;榜樣是一面旗幟,鼓舞鬥志;榜樣是一座燈塔,指引方向。」今年五月份,廣西某中學舉行了以「發揚美德·榜樣同行」為主題的「德育榜樣」表彰大會,有十三項德育榜樣受到表彰。沈森潤和焦禹晨兩位同學參加了頒獎典禮,分別獲得了誠信榜樣和責任榜樣。
誠信榜樣——沈森潤人生格言:你必須以誠待人,別人才會以誠待你!
責任榜樣——焦禹晨人生格言: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1)從兩位榜樣的人生格言中,你讀出了哪些美德和品質?(2分)
真誠,誠實守信,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優秀品質。
(2)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發揚美德,與兩位榜樣同行?(4分)
我們應該真誠待人,信守承諾,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不僅要有正確的思想認識,更要付諸行動,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小事做起。我們應該積極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首先是做一個對自己負責的人。在學校,要遵守校紀校規,認真學習;在家裡,要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孝敬父母;在社會,要文明禮貌、遵紀守法等。(言之有理即可)
19.(10分)材料一:合肥八中的VR虛擬課堂和百變機器人在網絡上走紅。2017年4月5日,記者走進合肥八中看到,圍繞太陽系轉動的行星系統透過顯示屏幕清晰地展現在師生面前,通過演示筆輕輕擺動,學生們就可以裸眼360度看到整個太陽系。目前,合肥八中已經將智慧教育系列產品進行了常態化應用,全校三個年級5600名學生,通過平板、多媒體手機實現了信息化智慧教學的全覆蓋。
材料二:2017年4月13日中新網報導,湖北男子王某利用自學技術,通過某軟體對浙江某公司融資平臺數據進行修改,充值1元後成功提現5萬元,事發後王某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最終法院判處王某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
(1)綜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談談信息化時代你對網絡的認識。(4分)
①網絡豐富日常生活,讓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傳遞和交流變得方便迅捷;打破了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促進了人際交往;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和豐富多彩。②網絡推動社會進步,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③但是也要警惕網絡中的陷阱,網絡信息良莠不齊,沉迷於網絡,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
(2)你認為材料二中王某的這段經歷對我們青少年健康成長有何警示?(6分)
①我們要合理利用網絡,理性參與網絡生活;②我們要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網際網路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③我們要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工作有關的信息,不可沉溺於網絡,要學會「信息節食」;④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
20.(10分)某校在準備開展公益活動前,對學生參加公益活動情況進行了一次抽樣問卷調查。調查統計的結果如下:
參加項目情況統計
從未參加過 偶爾參加 多次參加
希望工程捐款,幫助貧困學生 73% 25% 2%
義務植樹,義務勞動 79%20% 1%
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 95% 5% 0%
請回答:
(1)上述統計結果說明了什麼?(2分)
該校學生參加希望工程捐款、幫助貧困學生、義務植樹、義務勞動等公益活動極少,說明他們缺乏責任心和關愛社會的愛心,對社會關愛的少,了解的少,更談不上傾力奉獻社會了。
(2)針對該校的情況,你有何建議?(至少兩種)(2分)
學校要多開展學生課外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學生要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了解社會,奉獻愛心等。
(3)參加這樣的活動有什麼意義?(回答三點即可)(6分)
①有助於創建一個互幫互助的社會、一個人人相互關愛的社會。②在參與社會公益活動中,我們既承擔著社會責任,又在幫助他人,並使自身價值在奉獻中得以提升。③我們的行動會吸引眾多關注的目光,會得到眾多人的積極響應,會帶動更多的人與你同行。④能夠增長見識,鍛鍊自己的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