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學習的內容是『芝麻一株雙莖高產栽培技術』,大家先看視頻。」4月27日,「巧媳婦」基地負責人、郟縣綠禾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秦麗敏召集起在基地幹活的35名姐妹。大家散坐在田間地頭,用手機打開河南省婦聯微信公眾號「中原女性之聲」中的「網絡課堂」欄目開始學習。
「我們基地主要種植黑芝麻等特色穀物和林果,帶動了80多名婦女群眾就業,其中有20多戶貧困戶。」秦麗敏說,她從網上看到省婦聯開通了「網絡課堂」,就帶著姐妹們一起學習。「上面有幾百節種植、養殖的課程,大家通過『網課』既長了見識,又長了本事。」
如今,在全省各地,近4萬個散落在城鄉間的服裝服飾、手工製品、種植養殖、電子商務等「巧媳婦」基地,通過各級婦聯的組織和培訓,讓許多貧困婦女擁有一技之長,得以在家門口就業,為脫貧攻堅貢獻著巾幗力量。
一雙雙巧手開闢致富路
最近一個多月,在光山縣馬畈鎮徐寨村巾幗服飾「巧媳婦」基地車間內,每天都有30多名戴著口罩的女工緊鑼密鼓地趕製服裝。「基地剛復工,縣婦聯就送來了口罩和防護消毒用品,大家加班加點,一定能完成訂單。」受疫情影響,一直擔心訂單無法按期完成的基地負責人楊世娥鬆了口氣。
光山縣巾幗服飾有限公司是最早一批加入「巧媳婦」工程的民營企業之一。在當地婦聯的幫助下,公司總經理楊世娥先後在縣裡建起5個「巧媳婦」基地,帶動600多名留守婦女、貧困婦女就業。
2016年以來,「基地設在家門前,照顧家裡種好田,一天收入幾十元」的「巧媳婦」工程已經帶動全省120多萬名農村婦女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婦女10萬餘人。
雖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截至2019年年底,河南省仍有未脫貧人口35.3萬人,其中女性14.5萬人,脫貧攻堅任務依然繁重。在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絢麗篇章的進程中,不讓一個貧困婦女在小康路上掉隊,是黨委政府的職責,更是婦聯組織的重要工作內容。
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面臨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如何幫助全省貧困婦女打好這場「收官之戰」?省婦聯給出的答案是:以持續深化實施「巧媳婦」工程為抓手,制訂出臺河南省2020年巾幗脫貧行動工作方案,實施疫情防控期間支持婦女復工復產的網上服務、金融扶持等8條措施,全力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婦女加油幹婦聯政策幫
「多虧婦聯牽線搭橋,我們才能及時拿到貸款。」幾天前,漯河市工業「巧媳婦」示範基地、羅弗文具製造有限公司負責人專程來到漯河市婦聯表達感謝之情。
羅弗文具是省內大型文具用品生產基地之一,隨著疫情逐漸穩定,公司急需資金購買原材料。得知這一情況後,漯河市婦聯第一時間上門了解企業實際困難,隨後郵儲銀行漯河市分行很快與企業取得聯繫,向企業發放3筆共計1700萬元「巾幗創業貸」,解了燃眉之急。
「為了解決『巧媳婦』基地復工復產中的資金問題,省婦聯與郵儲銀行河南分行聯合出臺『金融支持婦女創新創業』政策措施,為『巧媳婦』基地提供金融支持。同時,推出女性專屬線上金融服務通道、信用消費貸款等舉措,支持『巧媳婦』工程和婦女創新創業發展。今年1-3月,累計發放『巾幗創業貸』3422筆,共計6.07億元。」省婦聯婦女發展部有關負責人說。
通過線上線下結合,及時宣傳解讀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的各項政策措施;講好「巧媳婦」帶貧脫貧故事,引導貧困婦女堅定脫貧志向;開展線上「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活動,省市縣聯動舉辦女子專場網絡招聘會;摸底調研,了解「巧媳婦」基地復工復產情況及面臨的困難,加強分類指導;省婦聯繼續列支資金100萬元,重點扶持脫貧攻堅重點縣和已摘帽縣「巧媳婦」工程示範基地建設;開展「姐妹手拉手」——「巧媳婦」工程示範基地與全省52個未脫貧村「產業結對」幫扶活動……在各級婦聯的精準幫扶下,截至3月底,全省「巧媳婦」基地復工復產率達到77.4%,其中省級「巧媳婦」示範基地復工復產率達86.6%。
「我們將持續推進『巧媳婦』工程提檔升級,支持發展手工製品、現代農業、鄉村旅遊、農村電商等扶貧產業,引領幫助更多婦女特別是農村留守婦女、貧困婦女實現居家就近就業,穩定脫貧,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不斷探索『巾幗脫貧行動』與『鄉村振興巾幗行動』的有效銜接,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全面振興,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巾幗力量。」談起今後發展,河南省婦聯黨組書記、主席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