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了,原來和房顫有關聯,房顫為什麼會引起中風呢?

2020-12-23 騰訊網

房顫為什麼會引起中風呢?

什麼是中風?房顫為什麼會引起中風?你有中風的風險嗎?關於房顫與中風的問題,你了解多少?

什麼是「中風」?

「中風」是表現為局灶性腦功能缺失的一大類疾病,其中約80%為缺血性腦卒中,20%為腦出血。「腦中風」也叫「腦卒中」,學名腦梗死,簡稱腦梗,指腦血管堵塞導致腦組織缺血壞死的一組疾病。

腦梗的危害很大,有些會出現半身不遂等併發症,嚴重地影響生活質量,甚至危及生命。

什麼是「房顫」?

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隨著年齡增長房顫的發生率不斷增加,75歲以上人群可達10%。

房顫時心房激動的頻率達300~600次/分,心跳頻率往往快而且不規則,有時候可達100~160次/分,不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絕對不整齊,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縮功能。

據估計,到2040年時,世界範圍的65歲以上的老年人將達到13億,因此,房顫將成為最流行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房顫與腦梗有什麼聯繫?

房顫是腦卒中的罪魁禍首之一。房顫患者因為心房喪失了有效的收縮,所以血液在心房內淤滯,極易形成血栓,血栓脫落,隨著血液被運送到全身各個地方去,由於大腦是血栓比較容易到達的地方,如堵在大腦血管狹窄處,阻斷腦供血,就會導致腦中風的發生。房顫患者發生中風的機率是心率正常人的5倍。

你有房顫中風的風險嗎?

目前CHA2DS2-VASc評分是臨床最常用的房顫血栓栓塞風險評估表,如果評分≥2分的男性房顫患者及評分≥3分的女性房顫患者,應當定期檢查,在醫師指導下服用抗凝藥物,以降低缺血性卒中發生風險。

房顫的六大信號

1、胸口怦怦跳

2、脈搏強弱不等

3、容易疲勞,運動量下降

4、出現胸悶

5、心慌氣短

6、發生頭暈或昏厥的症狀

房顫患者生活中應注意什麼?

房顫患者在專科醫師指導下進行正規治療是最重要的。此外,生活中應該注意: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咖啡等可刺激心率的食物,如果正在服用華法林,應避免食用一些會影響藥效的食物。

臨床觀察發現,房顫發作時尿量會增多,所以房顫患者如果近期發現小便增多,可能提示房顫復發,應及時就醫檢查。

保持良好情緒對於房顫患者非常重要,應避免緊張、壓力大。房顫發作時不宜運動。如果心率控制在60~70次/分的穩定狀態,可以適量活動,以不覺得累為適宜。

房顫是一種常見疾病。這種疾病的主要危害之一是誘發腦梗,房顫引起的腦中風病情兇險,致死率高。因此,房顫是一種潛在危險極大的疾病,必須提高警惕,及早預防。

當患者發現自己患有房顫後,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風險評估,看看自己發生腦梗的風險大不大。如果發生腦梗的風險很高,就要在醫生指導下應用抗凝藥物治療。

已經發生腦梗的患者,應該通過動態心電圖等方式加強房顫的篩查,並視情況接受抗凝藥物治療,以防腦梗再次復發。

有些患者擔心抗凝藥物的副作用而拒絕用藥,這是不應該的。只要規範用藥,其副作用發生率是很低且可控的。如果拒絕使用抗凝藥,一旦再次發生腦梗,對生命健康與生活質量將產生更大的影響。

房顫引起腦梗塞怎麼辦?

房顫導致的急性腦栓塞需要住院治療,包括抗栓,調脂,營養腦神經,改善循環等藥物治療及必要的康復治療,對於房顫導致的腦栓塞的患者,更重要的是後期的抗凝治療,防止栓塞事件再次發生,主要的藥物治療包括華法林或者是達比加群酯,兩者主要區別是,華法林優點是費用低。

總的來說,房顫的血栓主要由於血液的淤滯所致,服用抗凝藥物是需要配合在各個治療過程中的,但是抗凝藥物雖然能預防血栓,但也增大了出血的可能,所以應建立和醫師的良好聯繫,採取個體化針對治療。

文章:山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神經外科 權志葉

配圖: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房顫引發中風「猛如虎」?著名心血管專家董籲鋼周四上午直播開講
    提起中風,人們想到最多的就是高血壓。然而,還有一種心臟疾病引發的腦中風會讓患者猝不及防,造成更大的危害,那就是心房顫動(房顫)。患者一發病最典型的症狀就是感覺心臟跳到嗓子眼了。與沒有房顫的人群相比,房顫患者的中風發生率風險要增加近5倍,而且和其他原因引起的中風相比,房顫導致的中風更兇險,許多患者不治或者落下終身殘疾。
  • 原來這種房顫心慌不重視,危害巨大
    喬師傅:房顫有什麼危害?醫生:我們正常的心臟是有規律的一下一下的跳動,每次跳動心臟的血液能夠被輸送到全身,形成有效的血供和循環。像房顫引起的心慌,必須引起重視,因為上面我們說了房顫會導致腦梗死,有20%的腦梗死都和房顫有關係,腦梗死後就可能導致偏癱失語,半身不遂,甚至猝死。房顫還會增加心衰的風險,心衰會導致壽命縮短,所以一旦明確房顫引起的心慌需要引起重視。
  • 心跳紊亂是不是房顫?華西專家:3招教你揪出「隱形殺手」
    付華教授介紹到,房顫是臨床最常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隨著年齡的增加,患病率明顯上升,在我國已有近1000萬人患病。那麼,房顫的危害有哪些呢?付華教授講到,房顫主要有五大危害,分別是:增加腦卒中風險、增加痴呆風險、心臟擴大或心力衰竭、死亡率攀升以及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 房顫與心律失常有區別,小心這4個危害,不能小看
    許多人常常會混淆房顫和心律失常,認為兩者並無不同,實際上這兩者存在的差異並不小,帶來的危害也不一樣。房顫實際上是一種相當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中老年人是高頻患者。房顫發生時,心跳會變得不規律,甚至會出現有些患者的心跳頻率可顯著加快,並且在這過程中心跳的速度是快速而沒有規則的。
  • 沉默的殺手:無症狀房顫
    房顫作為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患病人數逐年增加,其最嚴重的併發症腦卒中(中風),致殘致死率居高不下,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而房顫患者腦卒中的風險顯著升高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為了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房顫誘發腦卒中的概率,抗凝治療、射頻消融治療等技術日益成熟。
  • 「房顫」抗凝血治療怕出血,咋辦?
    「房顫」抗凝血治療怕出血,咋辦?對於「房顫」患者和家屬而言,在醫生建議抗凝治療後,最常見的擔憂就是:「這樣治療到底會不會出血呢」?救治機會與治療風險並存!其實,在「房顫」患者需要接受抗凝治療前和治療過程中,專業的醫生都會進行科學的出血風險評估,最終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其目的就是:最大程度的預防中風、最小風險的出血可能。
  • 東莞市中醫院舉行「關注房顫,預防卒中」義診活動
    記者了解到,為了幫助市民對房顫這種疾病有更深入的認識與了解,幫助房顫患者進行有效防治,今日(6月6日)上午,市中醫院心血管病科在市中醫院總院門診樓舉行了一場「關注房顫,預防卒中」大型義診活動,同時,還對該疾病進行了相關科普。
  • 關注「中國房顫日」醫生:房顫是心臟在「求救」
    6月6日是中國房顫日,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醫院心內科兼ICU主任蘆瑩介紹,房顫是影響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然而大部分人對它了解不夠,患病不自知。「我這心啊,有時候特別慌,簡直感到快跳到嗓子眼了。」來院就診的李女士說,李女士介紹,她這種心慌的毛病已經多年了,每到累了或者生氣的時候愈加嚴重。
  • 人到五十歲,不想患上中風,若能養好6個好習慣,可助一臂之力
    在我的家鄉,有一句老話叫做"人老病出",在過去,五十知天命,七十古來稀,50歲確實算老了,但就目前的生活水平和人均壽命來說,50歲根本談不上老,算中年,很多人正是事業的頂峰。這些年生活是好過了,但是中風的患者一點也沒減少,50多歲中風的患者多的是。那問題來了,什麼是中風?中風有哪些症狀?是什麼原因導致這麼多中風患者?又該如何預防呢?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
  • 這種「心病」要早治,每年幾十萬人因它而引發中風
    什麼是心房顫動呢?又該如何治療呢?每年的6月6日是中國房顫日,在今年房顫日到來之際,我們有請南京市第一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周陵和主任醫師張豐富和大家聊聊關於心房顫動的那些事兒。什麼是心房顫動?周陵介紹說,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
  • 什麼是房顫?有哪些症狀?如何發現房顫?醫生告訴你
    據國外的統計,成年人房顫的發病率約為5%左右,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房顫的最大危害之處在於,能使心臟的兩個心房無法正常的泵血,導致血液凝固,血凝塊可隨血流到達腦部引起腦卒中,也可能會到達其他重要的器官引起血流栓塞。房顫多好發於心臟瓣膜疾病患者,他們的控制心跳的部位電信號(啟動心跳的作用)存在異常。有時候,房顫可以持續存在;有時候,即使接受了治療,房顫也可能會復發。
  • 有脂肪肝,預示中風和心梗風險高!Stroke雜誌開灤研究8萬人分析
    研究者從開灤研究中納入79 905名基線無中風、癌症、心肌梗死的成年人,其中三成(31.18%)有脂肪肝,輕度、中度、重度脂肪肝分別佔20.26%、8.94%、1.93%。中位隨訪10.34年期間,3490人出現中風,1304人發生心肌梗死,4673人發生複合血管事件(缺血性中風、心梗、血管性死亡)。
  • 房顫能做手術嗎?
    一、房顫是咋回事? 房顫,是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其主要是由心房主導折返環引起許多小折返環導致的房律紊亂。通俗來講,就是管心臟跳動的竇房結自律性沒有其他部位自律性高,導致心臟跳動需要聽命於各個自律性高的地方,導致了心臟跳動的不規律。
  • 什麼是房顫三聯徵?房顫有哪些併發症?這裡告訴你
    房顫在臨床上比較常見,可對患者的心臟功能以及神經系統功能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一些有慢性心臟病的患者可發生房顫,因此一定要提前了解房顫的基本知識。目前房顫有三大症狀以及四大併發症,今天我們將一起討論這些問題。房顫三聯症是什麼?
  • 房顫有多離不開心電圖?
    該值越大說明房顫持續時間越長,因此該值能客觀評價藥物或非藥物治療房顫的有效性。房顫密度(Atrial Fibrillation Burden Density)房顫在發作時間上的集中趨勢。當房顫負荷一樣時,房顫密度的不同會影響檢出率,也會直接指導心電監測方法的選擇。
  • 突然肢體麻木、口齒不清 警惕「小中風」發作
    有些「小中風」可能無症狀吳智兵介紹,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動脈粥樣硬化,這些斑塊不穩定的話容易脫落成為栓子,隨血流到遠端堵塞了腦部的小血管,但是栓子可能很快就溶掉了,或是周圍的其他血管很快就代償了,症狀隨後就消失了,這樣就引起一次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有時腦血管痙攣或血流動力不足,也可能引起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 房顫患者的福音!無導線起搏器為心臟保駕護航
    六旬大爺無緣無故暈倒,一查是房顫惹的禍今年六十多歲的王大爺,身體一直很棒,但前不久卻出現了大問題——有時會突然眼睛發黑,幾秒後就會好轉,還有時會無緣無故暈倒。會不會是心臟出了問題呢?經歷了幾次驚險的瞬間,王大爺十分後怕,來到中大醫院心內科就診。中大醫院心內科智宏副主任醫師接診了王大爺,詳細詢問後,智宏副主任醫師安排王大爺進行心電圖檢查。
  • 中風康復治療不等於鍛鍊,這些事項要注意
    中風後,千萬不要以為身體部分功能喪失就沒辦法治了。在德國,絕大部分的卒中倖存者在出院後會接受康復治療。通過康復治療,患者完全能夠再次投入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風康復治療不等於鍛鍊,需要在專業護理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錯誤的鍛鍊方法可能加重病情。
  • 中國卒中報告:這四種原因引起的中風最常見!
    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居民因為腦卒中而引起的死亡,佔所有死亡的22.3%,成為我國居民死亡的第一大原因,而帶病生存的腦卒中患者現在有1300萬之多,這也導致我國成為卒中終身風險最高以及疾病負擔最重的國家!而腦卒中類型中,最主要的依次為腦梗死、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分別佔比為81.9%、14.9%和3.2%!在腦卒中的誘發因素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四大因素,佔據了腦卒中的大多數原因!
  • 腸道菌群失調可增加中風風險,影響中風結果
    氧化三甲胺、動脈粥樣硬化和中風風險之間的關係似乎已得到很好的證實,那麼,氧化三甲胺是如何調節動脈粥樣硬化風險的呢? 2)氧化三甲胺的其它機制包括其對血小板高反應性、膽固醇代謝、和泡沫細胞形成(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中起關鍵作用)的調節作用。 3)此外,血漿氧化三甲胺水平也被證明與缺血性中風的其它危險因素相關,包括房顫和糖尿病,這些因素本身就會導致中風風險的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