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推進地下管廊建設,已建成65公裡,累計入廊管線226公裡

2020-12-18 無線石家莊

「我們正在進行弱電管線安裝,力爭早日完成。」在石家莊市倉豐路地下綜合管廊施工現場,工作人員一邊擦拭額頭上的汗水一邊說。12月16日,記者從市住建局獲悉,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作為一項重要民生工程,全力推進。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5個管廊項目已經建成,總長65.83公裡,累計入廊管線226.27公裡。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個隧道空間,將電力、通信,燃氣、供熱、給排水等各種工程管線集於一體,設有專門的檢修口、吊裝口和監測系統,實施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和管理,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

眼下,在倉豐路與建華大街交叉口處,曾經10多米深的基坑已經填平,倉豐路裕翔街至裕寧街段地下管廊主體已經封頂,全長約1900米。「正在進行的弱電管線全長約700米,主要為監控、報警器、消防、煙感等廊內設施提供用電保障。」施工現場負責人告訴記者,倉豐路地下綜合管廊項目沿倉豐路自裕翔街至翟營大街,設計管廊為5艙(綜合艙、電力艙、供熱艙、燃氣艙、汙水艙),長度2.254公裡。其中,裕翔街至建華大街1.6公裡,已建成並投入運營;建華大街至裕寧街314米管廊主體已經建成,正在安裝附屬設施;裕寧街至翟營大街340米管廊,正在推進用地徵拆工作。目前各類管線已入廊7.45公裡,並將陸續投入運營。

據了解,石家莊市於2009年開始,率先在正定新區開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2016年4月,成功入選國家第二批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經過3年的試點建設,2019年全面完成試點目標任務,同時建成總控中心1座,分控中心3座。今年1月,匯明路綜合管廊PPP項目,被省政府評為2018—2019年度全省人居環境範例項目。

截至目前,石家莊市在建地下綜合管廊項目7個,包括主城區倉豐路、中央商務區、正定新區安濟路、晉州市晉生路等,共10.63公裡;年內開工洨河大道、建華大街南延等管廊項目3.24公裡。

「目前,石家莊市已累計入廊管線226.27公裡,將全力推進管廊項目安全有序運行。」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石家莊市將進一步完善管廊運營體系,實現全市管廊運營統一管理、統一標準、統一調度;推進管線入廊,通過現場踏勘、召開協調會、考察學習等方式,研究磋商各類管線入廊和遷改的措施方法;加強績效考核,保障管廊有序運行;完善收費標準,會同多部門開展管廊收費標準修訂、完善工作。

該負責人表示,明年石家莊市謀劃開工倉豐東路、兆通南路等管廊項目,共計5.52公裡。今後將繼續堅持高起點規劃設計、高標準組織實施,積極創新、大膽探索,為加快建設現代省會、經濟強市提供有力支撐。(來源:石家莊日報)

相關焦點

  • 石家莊市已建成25個綜合管廊項目 累計入廊管線226公裡
    「我們正在進行弱電管線安裝,力爭早日完成。」在倉豐路地下綜合管廊施工現場,工作人員一邊擦拭額頭上的汗水一邊說。12月16日,記者從石家莊市住建局獲悉,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作為一項重要民生工程,全力推進。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5個綜合管廊項目已經建成,總長65.83公裡,累計入廊管線226.27公裡。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個隧道空間,將電力、通信、燃氣、供熱、給排水等各種工程管線集於一體,設有專門的檢修口、吊裝口和監測系統,實施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和管理,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
  • 成都加強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規劃總長約1084公裡
    地下綜合管廊相當於「地下管線之家」  市建委副主任陳順治表示,地下綜合管廊,指在城市地下用於集中敷設電力、通信、廣播電視、給水、排水、熱力、燃氣等市政管線的公共隧道。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相當於建設一條「地下管線之家」,只要是鋪設在城市地下的管線(包括「空中線纜」)都要從管廊中通過。
  • 城市「地下血管」 延展時!台州市地下綜合管廊台州大道段結構完成
    在台州大道段塔下程村的地下8米,雖然已臨近下班點,負責台州市地下綜合管廊一期工程的工人們仍在清理工程內部結構及支架安裝,早早開啟日後管線入廊和投入運營的前期準備工作。12月的台州已是寒意濃濃,而在長達19.6公裡的管廊,工人們的正熱火朝天進行著施工作業。
  • [分享]地下綜合管廊吊模施工資料下載
    監控中心被稱為是綜合管廊的「大腦」,利用管廊內已有的監控和報警系統,將實現對管廊的智能監控。3座控制中心投入使用後,將通過監控室和廊內已有的4大智能系統(環境與設備監控系統、安全防範系統、通信系統、預警與報警系統)對入廊管線以及管廊內部進行24小時智能監控和設備系統的統一調度。
  • 市人大代表王志忠:統籌安排地下綜合管廊建設
    同時,近年來,根據城市發展規劃的要求,在線纜入地改造過程中,各線路管理單位也是你挖你的、我挖我的,缺乏全盤統籌考慮,不僅給群眾出行帶來不便,更是造成了重複建設的巨大浪費和管道線路事故頻發。煙臺市人大代表王志忠建議對地下綜合管廊進行規範。    地下管網審批、敷設各顧各的    城市蜘蛛網、拉鏈路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 綜合管廊及市政設施_2020年綜合管廊及市政設施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研究結果提出了「市政設施地下化」:新建的雨汙水泵站、水庫、垃圾收集站、雨水調蓄池、變電站及部分燃 氣調壓站等市政設施,採用地下式或半地下式形式;世博園區內所有市政管線入地敷設;為滿足世博會辦展期間市政建設需要,優化和合理利用地下市政管廊空間,同時兼顧世博園區後續開發,減少市政設施重複建設量及避免主要道路開挖,提高市政設施維護及管理水平,在世博園區主要道路下敷設綜合管廊;綜合管廊用於收納沿途的通信、電力
  • 鄭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務區南區地下管廊明年完工 一層走人二層走車...
    正在建設中的鄭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務區南區,地面有高大上的奧林匹克中心、文博藝術中心、市民活動中心、現代傳媒中心所組成的「四個中心」,地下也有分工明確、設置先進的空間結構。地下三層的綜合管廊,杜絕了「拉鏈路」的出現;地下二層的交通環廊,連接了地下的各個車庫。目前,鄭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務區南區地下交通系統及地下空間(綜合管廊)項目已進入了機電安裝階段,預計明年6月之前將全部完工。
  • 西藏首個EPC綜合管廊在山南市竣工投運
    2020年12月1日,西藏自治區山南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和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援藏幫扶技術人員在山南市乃東區澤當大道一處地下綜合管廊進行檢測工作。當日,西藏自治區首個城市地下綜合管廊EPC項目在山南市竣工投運,項目的建成投運增強了高原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改善了城市面貌、提升了城市品位。
  • 濟南:推進六大片區路網建設,城市路網由「二環」邁向「三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劉飛躍「十三五」期間濟南的城市道路建設速度很快,特別是「兩橫三縱」的快速路閉環成網,「十三五」期間我市在城市道路建設方面的整體推進情況和「十四五」期間的打算是如何的?濟南市市城鄉交通運輸局總工程師、一級調研員劉鴻順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建設人民滿意交通」的目標,立足城市空間規劃,充分考慮經濟發展和市民出行需求,加快推進快速路、主、次幹路以及瓶頸路的建設,完成十三五道路建設目標要求,濟南市城市道路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一是加快快速路建設,快速路網閉環成網。
  • 北京通州地下管線三維系統建成,為探查檢修安上「透視眼」
    打開手機APP,一張清晰的城市副中心「地下經絡」三維立體圖呈現出來。任意點擊一條道路,路面下的自來水管道及排水、路燈管線等一目了然。筆者從通州區城市管理委獲悉,通州區地下管線三維系統已成功建成,在全市率先實現全境地下管線普查。
  • 重返建設「快車道」!廣花一級公路將在年內完成地下綜合管廊施工
    ,地下轉換井空間盾構機器等同步作業,工人戴著口罩正忙碌……這一工程項目已經重返建設軌道。年內完成綜合管廊施工道路快捷化改造逐步推開復工如火如荼的同時,安全生產也是至關重要。據悉,江高鎮每日派專員到現場開展防疫工作的落實情況的同時, 江高鎮黨政主要領導多次走訪施工現場,查看安全生產工作落實情況,並聽取施工方有關訴求,解決工程復工復產遇到的實際困難,全力保障工程建設保質保量全速推進。
  • 重慶開州首個地下綜合管廊項目主體工程完工
    重慶開州首個地下綜合管廊項目主體工程完工。中建五局投資建設供圖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獲悉,9月30日,由中建五局投資建設的重慶市開州區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一期工程——豐太、大丘段PPP項目管廊廊橋兩側順利接通,標誌著項目主體工程全線順利貫通,項目主體工程全部完成。
  • 濟南東站「地下王國」亮相,系省內規模最大綜合管廊
    昨日,記者來到濟南東站附近的田園大道綜合管廊項目施工現場進行探訪,了解到目前該項目核心區域的施工已全部結束,這一重要「地下生命線」也將破解「馬路拉鏈」「空中蜘蛛網」帶來的困擾。21日,記者再次來到望華南街,看到現場瀝青攤鋪已結束,僅有少數施工人員在進行收尾工作。而在道路之下,一個「地下王國」也即將竣工。在地下管廊內部記者看到,平坦的空間兩側敷設著整齊的線路,中間可容納4人並排走路,寬敞明亮。置身其中,有一種好萊塢科幻「大片」的感覺。
  • 建成36公裡、續建149公裡快速路 杭州發布今年道路建設計劃
    江南副城區域——  重點推進時代大道、風情大道、通城大道、江南大道、彩虹大道「三縱兩橫」快速路建設,快速路向江南副城腹地延伸;  7月底前全面建成紅十五線改建工程(青六路以西段),緩解蕭山東片交通擁堵情況;開工建設時代大道南延(繞城南線-杭州中環)工程,為臨浦組團發展提供支撐。
  • 南京近16萬公裡地下管線加強安全管理
    南報網訊(融媒體記者 何鋼)南京城地下有將近16萬公裡長度的各種管道、線路,如何加強它們的規範建設和安全運行?昨天上午,南京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就近日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安全管理的通知》進行解讀。
  • 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國內外實踐與經驗啟示
    英國倫敦1863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條地鐵,開創城市地下鐵道建設先河;美國紐約1867年建成了第一條地鐵;日本東京1927年建成第一條地鐵線。俄羅斯莫斯科是世界上地鐵系統客運量最高的城市,地鐵分為地下三層、縱橫交錯,埋深達80多米。中國首條地鐵系統是北京地鐵,建於1965年,竣工於1969年,試運營於197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