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明:四十年專注誠信經商,創業不忘回饋社會

2021-03-02 濟源廣播電視臺

在軍營熔爐裡淬鍊成鋼,在市場大潮中追逐夢想。袁大明退伍後選擇自主創業,事業有成後熱心公益事業,傾情回報社會,被鄰裡傳為佳話。 

這個正在專注熬著秘制老湯的老人就是袁大明,袁大明說當年選擇成為一名軍人,看似非常偶然,但卻幾乎影響了袁大明的一生。在部隊,袁大明成為一名工程兵。工程兵的經歷很快養成袁大明吃苦、耐勞,持之以恆的性格。1993年,退伍回來的袁大明決定自主創業,羊肉湯這種傳統的清真食品成了袁大明的選擇。

25年的堅守與執著,讓大明羊肉湯館從最初幾平米的街邊「帳篷店」,發展到現在的河南省清真餐飲名店。如今,袁大明最大的一個心願就是給羊肉湯「申遺」。

袁大明:「在解放初期就開始做牛羊肉生意,到我這一代是第二代,孩子接著是第三代,我考慮到三代人共同做著一個產業,我想有這個思想,準備申請一下非物質文化遺產。我想把他一直傳承下去。」

事業有成後,袁大明想的更多的是回饋社會。看到環衛工人每天風餐露宿,袁大明就有了一個想法:那就是每年都要請環衛工喝一次羊肉湯。

袁大明:人家給咱掃地,起早打黑,冬天是寒風,夏天是烈日,看他們非常辛苦,我產生這個想法,所以我是一個老黨員,能不能放到七一這個有紀念性的日子上,請一次環衛工人吃飯。

從2014年開始,每年的7月1日,袁大明都會邀請轄區環衛工人到自家飯店免費就餐。這一堅持就堅持了5年。

袁大明:「從14年開始,我都給孩子們交待,只要咱飯店堅持下來,每年咱開這個飯店,都把請環衛工人這個傳統,教孩子們慢慢慢慢繼承下去。」

除了經商外,袁大明還擔任著市伊斯蘭教協會副秘書長的職務。這些年,到我市做生意的外來少數民族群眾因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的不同,難免會發生一些糾紛,每當此時,袁大明就成了義務「調解員」。市伊斯蘭教協會會長白寶山說:「每逢出現糾紛的時候,因為他們語言交流不通,馬上給老袁打電話,老袁接到電話之後,不管有多忙,也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都會丟下身邊的工作,很快的趕到現場進行調解。」 

2015年,袁大明被省政府授予「河南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榮譽稱號。袁大明說:「作為老兵,在部隊受的教育,在部隊入的黨。做好自己的事業,幫助更多的人們,回報黨恩」



相關焦點

  • 【民族宗教】濟源最美復退軍人袁大明:退伍不褪色 創業不忘責
    「只有民族團結,才能實現家庭幸福、社會進步。」袁大明表示,他會一如既往地維護民族團結和回漢友誼。  有付出就有回報。2012年,他的飯店獲得國家註冊商標,他個人也榮獲年「河南省優秀清真食品監督員」稱號。2015年,袁大明被省政府授予「河南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光榮稱號。
  • 創建「省級雙擁模範城」專欄:濟源最美復退軍人袁大明:退伍不褪色 創業不忘責
    「只有民族團結,才能實現家庭幸福、社會進步。」袁大明表示,他會一如既往地維護民族團結和回漢友誼。  有付出就有回報。2012年,他的飯店獲得國家註冊商標,他個人也榮獲年「河南省優秀清真食品監督員」稱號。2015年,袁大明被省政府授予「河南省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光榮稱號。
  • 「視頻」中國好人陳志強:寧可賣車賣房也不丟掉誠信
    他面對合作企業意外疏忽,寧可丟錢也不丟誠信,還熱心公益,以一個有擔當企業家的情懷回報社會。陳志強是東莞一家皮革公司的總經理。2008年,越南一個客戶的採購經理因工作失誤寄錯了色卡,導致公司生產的價值350萬元的貨被拒收。面對採購經理苦苦哀求,陳志強沒有將真相告訴他老闆。
  • 「共築創業夢 十年公益行」 綿陽市創業促進會成立十周年活動暨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企業家高峰論壇圓滿舉行
    她說,十年來,市創業促進會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伴隨著創業青年群體的成長壯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促進青年創業、帶動就業的道路上傳遞著愛心與責任,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下一步,希望市創促會繼續發揮好社會公益組織的社會影響力,廣泛匯集各方資源,充分發揮引領示範、政策激勵、輻射帶動等多重效應,激發廣大青年的創業熱情;希望廣大導師志願者們繼續發揚無私奉獻的公益精神,把創業青年看作自己的朋友、家人,幫助他們一步步成長。
  • 花芊子正妍御溼丸,傳承百年,不忘初心,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
    根深之樹,才能大而不折,泉深之水,才能活而不竭。企業要想「萬丈高樓平地起」,不僅要夯實地基,還要擁有生生不息的發展動力。在肖氏膏滋看來,產品的傳統文化,就是打造發展動力最有力的「武器」。
  • (連載97)回饋社會——戴維斯的第三階段
    戴維斯的財經生涯分為三個階段:學習、賺錢、回饋社會。回饋社會——戴維斯的第三階段作者:約翰·羅斯柴爾德譯者:楊天南戴維斯的財經生涯分為三個階段:學習、賺錢、回饋社會。其中,學習階段一直持續到他四十出頭,賺錢階段從四十歲持續到他七十多歲、接近八十歲。
  • 畢業四十年後再相聚仍心潮激蕩不忘初心
    10月19日下午,渝中珊瑚公園,巴蜀中學高七八級的300餘名同學在這裡舉行畢業四十周年聯誼活動。劉坤偉激動的說,1978年高中畢業邁入社會後,恰好遇上我國進行改革開放的時代,大家儘管歷經磨難,奮力拼搏,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付出艱辛代價,但能看到國家有現在的強大和繁榮,其樂融融。
  • 佳諾威木業:耕耘實業 回饋社會
    成立近20年來,佳諾威木業有限公司堅持學習先進理念,孜孜耕耘實體製造業,拳拳回饋社會,走過了一條不平凡的道路。2003年,佳諾威木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海濤開始創業,創辦了恆諾實業有限公司從事煤炭貿易,憑藉著敏銳的市場眼光和薄利誠信經營的原則,恆諾實業很快闖出了一片天地,年經營規模達到十億。2013年,一次偶然的機會,鄭海濤接觸到人造板製造業,通過詳細了解,鄭海濤發現人造板製造業大有可為:下遊定製家居、櫥櫃、木門行業蓬勃發展,市場總需求量大。
  • 創業賺錢都知道的五大經商法則,猶太人的經商思維你知道幾條?
    雖然現在生活條件都好起來了,猶太人也已經很富有了,但是這種千百年來養成的思維已經深深地成為習慣,對於賺錢這件事,猶太人一直沒有絲毫的懈怠,後人把這千百年的經商經驗都寫入了他們的經商聖典《塔木德》中,供大家參考。以下就是小糖為大家在《塔木德》中節選的猶太人的5大經商法則,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 2020深商風雲人物走訪|海岸集團李奕標:專注構築「城中之城」
    談到如何海岸集團如何在強手如林裡立於不敗之地時,李奕標表示,深圳能做到產城融合的不多,從硬體定位上的產城融合,真正理解是城市綜合體,競爭的關鍵在於服務,在於吸引好的企業入駐。3用愛心回饋社會,以責任彰顯擔當多年來,李奕標在帶領企業取得良好商業成就的同時不忘回饋社會,也一直身體力行從事慈善公益事業。
  • 繼承祖輩衣缽、四十年如一日守望東海的守塔人
    他默默承諾替好友挑起家庭重擔,看顧幼子、照料雙親,不離不棄,義無反顧20載。人間有真情,一諾重千金。季明善\季子娥 龍泉市安仁鎮季山頭村村民感恩鄉梓,此心不越。14 年前,龍泉人為他們的病重的兒子慷慨解囊。兒子不幸離世,他們捧出了心底醞釀14年的感恩之情,將剩餘的善款全部捐獻。
  • 不忘初心 多榜單展現許家印個人與企業出色的社會責任感
    同日發布的兩份榜單,揭示了過去一年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表現突出的企業和企業家到底是誰。  根據「2018中國內房股納稅排行TOP50」,恆大以602.18億納稅額位列榜單第一,日均納稅達2.6億。而「2019中國慈善企業家榜」則顯示,許家印以40.70億的捐贈額獨佔鰲頭。
  • ...深汕特別合作區黨工委書記:「輝煌成就四十年,不忘初心再出發」
    為認真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近日市委組織部推出新時代大講堂「區委書記:我眼中的四十年」特別課程。深圳各區委書記(新區、深汕特別合作區黨工委書記)將圍繞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思考與實踐,結合本區經濟社會發展實際,談改革歷程、說經驗啟示、話工作思路。
  • 高州這位老闆外出創業成功後不忘家鄉,多次引領港商返鄉考察投資
    1964年出生的鄒小溪是我市鎮江鎮人,高中畢業後,於1990年進入深圳市品頂電子(香港)集團公司做司機,之後任車隊隊長。由於小時候吃過苦,深知世世代代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不易,所以鄒小溪渴望有一天能改變家庭貧窮落後的面貌。在1995年,他就辭職經商,曾經營深圳市品恆商場、深圳市品恆餐廳和深圳市恆潤紙品廠。
  • 男人四十以後,適合在哪些行業創業?
    如果男人年愈四十,正是創業的好時機,因為他與二三十歲的毛頭小夥相比,多了一些歲月的磨礪,但與六十歲的老年人相比,又更多一份年輕人獨具的勇於開拓的活力。不過,現在與上世紀九十年代相比,當年創業成功概率很高,但現在如果沒背景、沒有資源,那創業成功的難度就比較大。
  • 東營醫藥人宋偉偉:取之社會 回饋社會
    大眾網·海報新聞東營3月3日訊(記者 李欣 江瀟)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2020年的春節變得格外不同尋常,醫藥資源等物資的短缺,讓大家有些心慌。而東營康美藥業所有工作人員在春節期間放棄休假,堅守在自己的崗位,給大家打了一針「強心劑」。
  • 浙大管院的「四十不惑」:無創新 不創業
    2020年浙江大學管理學院發布這一「最牛」官宣。在大眾驚嘆於創業是否有秘籍之時,院長魏江給出了回答:無創新,不創業。  11月1日,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建院四十周年慶祝大會暨商學院院長論壇將在浙江杭州開幕。創新,是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始終踐行的「準則」,也是本次活動的「議題」。
  • 以教育回饋社會,長城汽車愛和城社會責任踐行「暖暖的」
    接近尾聲的2020年,在太多人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從抗疫情到抗災,從經濟環境到教育體系,在2020年各行各業的低迷或奮進中,仍有很多暖心的瞬間。尤其在社會教育、公益事業等方面,湧現出一系列感人至深的故事。近期,央視推出的「社會責任教育」獎項,就分享了一家汽車企業做教育的典範案例。
  • 「做財富創造者 做誠信踐行者」 丁佐宏在博鰲道出企業人心聲
    上海2020年12月8日 /美通社/ -- 12月5日,2020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近日在海南省博鰲圓滿舉行。圍繞「弘揚企業家精神,融入新發展格局」的論壇主題,「雙循環」、「企業家精神」、「誠信發展」、「實體創新」等成為本屆論壇參會企業家們談到的高頻詞。
  • 關鍵詞:傳承、創新、回饋社會…「茂名市先進集體」實至名歸!
    關鍵詞:傳承、創新、回饋社會…「茂名市先進集體」實至名歸!在明朝成化年間(公元1486年),李鋒家族開始種植、炮製和經營化橘紅,並且延續至今,經歷數百年的積澱,形成了一整套在化橘紅種植炮製方面的技術,而該技術也成了後來公司的核心技術。從祖先種植在山頭的40多株橘紅樹開始取芽嫁接,李鋒帶領著兒子走遍化州的每一個角落,一邊籌資金,一邊尋找適宜的土地開始包山種植化橘紅。就這樣一步步的拓展藍圖,在2005年,李鋒成功創立了化州化橘紅藥材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