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拇指醫藥
作者: 西北哽
國內新冠疫苗很美好,但是市場可能沒有想像那麼美好
新冠疫苗到底要不要錢?1月9日才算有了正式的說法。
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曾益新曾在新聞發布會上言之鑿鑿地說:「疫苗的基本屬性還是屬於公共產品,一個大前提是,肯定是為全民免費提供。」
這在當時引發了一輪不小的討論,因為有人不相信,之前在浙江、安徽、江蘇等省200塊錢一針的新冠疫苗能夠免費。因此,在「有心人」的推動下,「接種免費,疫苗要錢」、「疫苗免費,接種收錢」兩種說法交替上演。
直到1月9日,國家醫保局副局長李滔才放下一句明確的話:
「附條件上市後,接種費用將由醫保和財政負擔,居民個人不承擔費用。」
這邊老百姓算是心裡踏實了,但在另一邊,眾多新冠疫苗生產企業的心可懸起來了。
按照曾益新在1月9日的進一步解釋,企業按「議定的價格」提供疫苗,那麼到底多少才是「議定的價格」?
其實,外界除了了解國藥集團和科興中維的三款新冠滅活疫苗的價格,即每支200元之外,對其他新冠疫苗的價格並不十分了解。
1
康希諾和陳薇院士團隊聯合研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一度是全球進度第一的新冠疫苗,但目前似乎有些落後。不過,康希諾在12月9日拿到了墨西哥的大單:3500萬劑。
雙方雖然沒有披露交易價格,但是墨西哥方面披露了總的疫苗採購計劃:從英國採購3900萬劑阿斯利康的疫苗;從美國採購1700萬劑輝瑞的疫苗,加上康希諾的3500萬劑,總採購金額是17億美元。
有好事者就根據這個數字來算。因為阿斯利康公開表示過,提供給發展中國家的疫苗是2.5-4美元一劑,而輝瑞在美國以外其他地區的疫苗供應價格約為30美元一劑,在美國則為19.5美元。
如此算下來,康希諾的實際供貨價格,最便宜也要20美元一劑,貴則可能要到35美元以上。復星早就宣布2021年將從BioNTech公司處將採購1億劑新冠mRNA疫苗。按照輝瑞的價格推算,採購成本也要在一劑20美元左右。
這兩個價格基本可以看作是兩款疫苗各自的成本價,幾乎沒有什麼利潤了。
如果是國家議價,會是什麼結果呢?從每年北京採購流感疫苗的例子裡就可以管中窺豹。
每年流感季,北京都會為全市中小學生和老年人免費接種流感疫苗,三價和四價的兩種,價格基本都在市場價基礎上打了對摺。三價流感疫苗採購價是28元,四價流感疫苗2020年度採購價是66元。
列入財政支付後,新冠疫苗幾乎就相當於計劃內的一類疫苗,屬於公共衛生支出範圍了。一類疫苗市場的玩法,和市場化的二類疫苗完全不同。
以康泰生物的數據為例,2018年上半年,康泰生物一類疫苗營收4921.16萬元,營業利潤1780.3萬元,毛利率36.18%。與二類疫苗動輒90%以上毛利率相比,顯然單薄了許多。
一類疫苗市場長期被國企控制,主要是中生集團旗下的六大生物所和昆明所提供,2017年的時候市場佔比達78.79%,遠高於民企與外企。
這並不是因為國企有多強勢,僅僅因為一類疫苗利潤低,民企沒有太大意願涉足這一領域。
那麼問題來了:新冠疫苗成為一類疫苗後,民企還有參與動力嗎?
2
短期來看,各家「新冠疫苗新勢力」是有動力參與市場的。但從長期看,新冠疫苗最終會成為國企控盤的領域。
一支疫苗成本多少?2020年夏天,工信部曾組織國內疫苗相關企業開會,各家企業現場報量、報成本,做配套的注射器、玻璃瓶企業也都參與。
根據當時會上透露出來的信息,各家所報的疫苗最低成本,沒有低於100元一支的。
當然實際上並沒有這麼高,每年都會組織生產的滅活工藝流感疫苗可以做個參考。華蘭生物四價流感疫苗的毛利率約為85%,倒推其實際生產成本可能只有不到20元。
按照國藥中生北京公司承諾,2021年新冠滅活疫苗產能達10億劑次以上。這是目前國內唯一一款「附條件上市」的新冠疫苗,如此龐大的規模下,可以想像,2021年該疫苗的生產成本將迅速被攤薄。
擺在多家「疫苗新勢力」面前的難題,最終將是需求與產能。
復星已經計劃在國內建立mRNA疫苗的生產線;沃森mRNA疫苗的生產線預計今年8月建成;智飛生物去年10月建成了一條年產3億針的生產線。但這些,依然趕不上正在開足馬力加緊生產的國藥中生北京公司、武漢公司、北京科興中維公司。
屆時,如果三款國產疫苗成本都降到百元以內,與「新勢力」疫苗形成價差,政府採購的資金還會去向民企傾斜嗎?
從目前的局面來看,新冠疫苗似乎是需要長期多次接種的疫苗,眾多疫苗企業也據此認為,市場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但只要一國實現了群體免疫,外來輸入壓力就會大大降低。按照75%左右的群體免疫量,我國需要接種疫苗的人數為10.5億人。基本上,國藥集團的兩家分公司就能包下國內新冠疫苗市場。
而且,如果真如部分研究所說,接種疫苗後抗體可以持續存在6個月以上,需要進行第二輪接種的概率會很低。「新勢力」疫苗企業在國內市場的機會窗口期會很短,可能只有2021這一年。
至於外國,一個個都雞賊的很。很多國家自己沒有能力研發,就緊盯中、美、英等國家的疫苗動態,隨時準備砍價。這也是我國各家新冠疫苗的具體價格、成本一直都沒有公布的原因。
總之,國內的新冠疫苗市場機會並不太多,醫保局砍價的水平大家也見識過。而海外市場,那些擁有完整的國際市場權益的疫苗,才會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