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到底要怎麼建造才算是真正的大學?規模夠大嗎?還是人數夠多?這個問題的答案早在很多年前清華大學的校長梅貽琦先生就替我們回答了。1931年12月2日,梅貽琦在清華大學的就職演講中就曾經提出著名的大學論。先生指出「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先生的意思就是說:"一個大學之所以為大學,全在於有沒有好教授。」在編者看來一個好的大學不在於他的規模大小而在於有沒有大師。
重慶市是我國的幾個直轄市之一,其教育資源雖沒有北京市、上海市那樣雄厚,也沒有武漢市、南京市等南方城市那樣的規模,但總體來說還是也很豐富的。論985高校有一所重慶大學,211高校還有一所西南大學。特色高校還有重慶郵電大學,醫學類高校也有重慶醫科大學。就連號稱五院四系之一的西南政法大學都坐落於此。各類各級學校也是應有盡有,可謂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不過最近有網友就閒不住了,這位網友覺得重慶市的大學沒有很強的,很多高校比起兄弟直轄市如:上海市差距較遠。跟周邊城市相比也不如,像是西安、武漢、成都兄弟城市。此網友認為重慶市高校數量尚可,質量不高,缺乏高水平一流大學、特色一流大學,二三流大學多、散、雜,政策經費人才資源分散,發展艱難緩慢。
於是乎應該將重慶市的西南政法大學、重慶郵電大學、重慶交通大學、重慶醫科大學、重慶師範大學五所一本合併,構建巴州理工大學。這位網友把自己的想法遞送給了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但得到的答覆是不同意。那麼為什麼把這幾所大學合併是不可能的呢?
首先,西南政法大學、重慶郵電大學、重慶醫科大學等五所重慶的一本大學,也是各有特色差距很大。把這樣幾所各具特色的大學合併真的是很難,要知道當年西南政法大學為了保持自己的特色可是放棄了重慶大學的985邀請。如果真要合併西南政法大學,相信西政的校友們絕對會來一次大罷工。
而後,這五所大學已經在各自的領域取得的成就較大,影響力較廣。在目前雙一流體系下,合併這五所學科頗具實力的學校無異於自找苦吃、不切實際。
最後,巴州理工大學這個名字也無法取得大眾的肯定。根據目前網上對此事的探討,巴州理工大學這個名字實在是難有好感。
學校大,就一定強嗎?如果目前再想要組合成浙江大學那樣的超級巨無霸依然是不可能。把西南政法大學、重慶郵電大學等五所一本合併後,學校規模確實足夠大,但是這樣的複雜體系學校一定會變強嗎?
五所學校各自體系不同,文化不同,強行合併必然會造成諸多麻煩,甚至還會出現教授集體出走的現象導致學校實力受損。學校大不一定強,像是西南政法大學,一直保持自己的獨立特色,才有了五院四系美談。西南政法大學目前雖是非211、985、雙一流但編者認為它的畢業生不比那些普通的名校差。
將西南政法大學等五校合併實為不妥,巴州理工只適合於夢,學校大不是強,有大師的地方才是一流大學!
你怎麼看待西南政法大學等五校合併?你支持嗎?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