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的人,大多數精神內耗嚴重,但也有少數內向者心態平和,生活自如。長期精神內耗,不僅影響工作學習效能,也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心理疾病、精神疾患也以性格內向者居多,外向積極樂觀的人很少出現心理問題,腳大臉厚不怕醜的人往往活得更加滋潤。
01.生存與發展競爭,增加內向者心理消耗
這是因為內向型性格與人的生存發展需求是背道而馳的。一個人為了獲得更多更好的生存資料,就必須主動出擊,與各方面的人、事、物打交道 ,整合零散的社會資源,加以充分利用,以求得更好的生存與發展空間。
內向即意味著向外拓展資源的通道不暢,能力受限,直接壓縮了生存的心理空間,當然引起嚴重的持續的焦慮和緊張,這是動物的天性決定的,神經經常崩得緊緊的,這就需要大量消耗心理能量。這是嚴重內耗的原因之一。
02. 選擇與取捨不當,增加內向者焦慮水平
內向的人最典型的特徵是心理糾結太多。一方面想得到更多,另一方面又害怕失去,想去追求漂亮的女友,又還害怕被對方拒絕,既想實現更多的成就,又不想辛苦付出,既想獲取利益,又不想承擔風險。
這種左右搖擺不定的心態,往往導致更多的機會,當看到心儀的對象,被不如自己的人追走,能力被自己差的人,勇於自薦混得風生水起,自己心裡又生出一百個不服氣。實不知自己與別人的差距就在這裡。
所以,很多內向的人長期生活在自我內耗的狀態之中,不敢與別人爭,總是跟自己鬥。
3.不良成長環境,強化神經類型的劣勢
性格內向,與先天神經類型的遺傳和後天的成長環境有關。神經類型影響著了一個人思維的靈活性、方向性,影響著一個情緒反應的強弱和指向,影響著平衡心理活動的能力。
不良的成長環境往往強化了神經類型的劣勢,使得敏感的人更加敏感,內向的人更加內向,而良好的成長環境往往能夠強化神經類型的優勢,弱化神經類型的劣勢。
內向、敏感、退縮的性格傾向,在社會競爭中顯然處於不利的生存地位,這就進一步加劇了內向者更多的生存焦慮,增加了精神內耗。
04.成為更好的自己,更好地成為自己
內向型性格有劣勢的一面,也有其優勢的一面,比如執著,沉穩 ,做事細緻。有的人雖然內向,但並不表現出明顯的焦慮和緊張,精神內耗也很少,生活得也很滋潤。
與嚴重內耗者的區別在於,他們良好的覺察能力,知道揚長避短,將長板發展得更長,用優勢彌補了劣勢,善於平衡自己的心理世界,能得到的就爭取,得不到的不羨慕。
比如讀書選擇合適自己的專業,就業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社交選擇適合自己的圈子,適度控制自己的欲望,調整自己的認知,與自己的能力、個性特質、目標設定相匹配,所以內向的他們同樣生活得遊刃有餘。
內耗嚴重的人,敗在了生存策略上,敗在了用自己的劣勢去對比別人的優勢,生存焦慮水平自然居高不下。
作者寄語:
假如你天生就是一隻內向的醜小鴨,最好不要做白天鵝的夢。你可以去用心做好一隻精緻的醜小鴨,遠比成為一隻受傷的白天鵝,更加精彩。
活著的使命,不是為著成為更好的自己,而是更好地成為自己。內向者的人生同樣可以綻放精彩,加油 !
關注我,支持你,粉絲過萬,就免費直播諮詢會診,助你打造個性化康複方案,記得關注@鹽城心理醫生張懷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