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巴薩通過一張餐巾紙籤下了小跳蚤梅西,在這裡,梅西的天賦得到充分發揮,幫助巴薩鑄就了長達十數年的西甲王朝之旅。
20年後,巴薩內部矛盾重重,歐冠看不到任何希望,清洗夢三功勳球員,成為了壓垮梅西的最後一根稻草。
通過一張傳真,梅西選擇了與巴薩分道揚鑣。
有人說,梅西此時的離開,是對自己能力、年齡、體力的盲目無知,33歲,球場聖鬥士的年齡,離開巴薩,等待他的只會是災難級的球場表現;也有人說,球隊看不到任何希望,身邊的老隊友一個一個被清洗,和球隊重建的戰術體系格格不入,繼續待下去也只會遭人嫌棄,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兩種說法都有其道理,我們很難判斷孰對孰錯,但人生就是由一個又一個的選擇組成的,不是嗎?
關鍵時刻,作出對的選擇,可能你的人生就此發生逆轉。成功的人,往往就是在重要的時刻,做出了最正確的判斷,才能在成功路上一步一個腳印!
正確時刻做出正確選擇,對於我們專科畢業季的我們來說,同樣重要!
白駒過隙,時光眨眼間就來到了八月末,你們也即將迎來大三的開學。到底是選擇準備參加工作,還是衝刺一把專升本?這可真是一個令人頭大的選擇!~
如果說,大二暑假大家還盡情瀟灑最後再浪一把,但進入大三,留給我們的時間可真不多了。十月一過,各個學校的秋季招聘就開始了,該找工作的穿梭在學校各個招聘會上,該實習的早出晚歸開始了自己的職場生涯,而那些選擇專升本的同學,也開始逐漸進入了複習狀態!
這個時候,慌亂和迷茫,是最沒有用的。選擇太多,顧慮太多,也就等於沒有了選擇!
一臉懵逼的跟隨人群就業,滿頭問號的跟隨大流複習升本,走到一半才發現,哪條路都不適合自己。
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選擇!
看到身邊的同學都在早出晚歸,忙著就業、忙著實習、忙著升本,再看看自己,仿佛一個無業游民,迷茫!彷徨!對未來的恐慌,對畢業的迷茫,讓我們心神焦慮,日夜難眠。
時間的流逝仿佛在對我們不斷呼喊:快點選擇,快點選擇,快點選擇……
其實,在這種迷茫之際,可以先問問自己兩個問題:
1、專科畢業後,自己能做什麼工作?
2、本科和專科,到底有啥區別?
專科三年的大學時光,說慢也慢,一千多個日夜,說快也快,一下子就過去了大半。
回顧這幾年,你學會了什麼?掌握了什麼核心技能呢?你覺得你有什麼優勢,能夠讓負責招聘的HR對你刮目相看,能讓你輕鬆拿下offer呢?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2020年,我國高校應屆畢業生達到874萬人,同比去年增加了40萬,畢業生人數再創歷史新高。
因為疫情,今年的社會就業格外嚴峻複雜,再加上美國對中國的打壓,未來幾年的就業形勢也不容樂觀。
在這種條件下,你想過畢業步入社會後,自己能幹些什麼嗎?或者說,你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
每年,我國都有幾百萬畢業生就業,這麼多畢業生同時找工作,HR壓根就那麼多時間去詳細閱讀你的簡歷,深入了解你本人。
這個時候,學歷就成了一個很好的篩選條件!
雖然不能保證每個本科生都比專科生優秀,但大概率,本科學歷是優於專科,這點,毋庸置疑!
或許你是一個潛力股,很有工作能力,但這個時候,你更需要的是一塊敲門磚。
當旁人無法第一時間了解你,你的學歷、你的出身,往往就決定了HR對你的第一印象。這種情況下,學歷的重要性,就顯得格外耀眼。
有人說,評價一所學校的好壞,需要看這個學校的學習氛圍。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所好的學校,它的學習氛圍絕對是積極向上的。一個優秀的、積極向上的人,往往身邊同樣聚集著一群優秀、積極向上的人。
環境,會影響著一個人的行為習慣!當你待在一個優秀的環境裡時間久了,時間久了,往往你也會不由自主地跟著優秀。
有人指出:專科和本科的差別,來源於各自的校園環境。在一所好的本科院校裡,自習室坐滿往往是一種常態,個別院校甚至要靠搶座才能自習;
但在專科院校裡,這種情況壓根不會出現,甚至你去自習室努力學習,會被身邊的人當成一個「異類」。在一個身邊大多數人不認可「努力學習」的環境裡,想要擺脫環境對你的影響,真的很難
對此,阿良學長深有體會!
都說,環境是一條大河,個人就是河中的一條小魚,當這條河流向好的方向時,你要做的,不過是「隨波逐流」;當這條河流向不好的方向時,你所要做的,卻是「逆流而上」。
看完上面的內容,應該做出什麼選擇,相信每位同學心底,都有各自的答案。
在這個每年數百萬畢業生畢業,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抱怨,不會有任何作用,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地提升自己,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使你立於不敗之地,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