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已經沒有時間顛覆特斯拉了

2021-01-13 創新創業觀察

文/一劉(創新觀察者、創業分析師)

引言

PC時代的王者微軟沒有成為移動時代的谷歌和蘋果,

PC時代的晶片霸主因特爾也沒有成為移動時代的高通,

智慧型手機時代的雄主蘋果,也沒有成為電動車時代的特斯拉,

也已經失去了,錯過了顛覆特斯拉的機會。

幾天前,馬斯克爆料,說三年前,在特斯拉最艱難的時候,他聯繫蘋果CEO庫克,打算以當前市值十分之一的價格,大概600億美元,把特斯拉賣給蘋果。

馬斯克自我爆料

但庫克拒絕了,連面談的機會都不給。

其中的原因不得而知。

可能是庫克覺得特斯拉太貴,也可能是蘋果想自己造車,看不上特斯拉。

總之,就是馬斯克厚著臉皮表白了一下,然後直接被拒絕了。

當時的馬斯克肯定也憋了一口氣,不過現在,他已經把這口氣出了。

當初你對我愛搭不理,今天我讓你高攀不起。

庫克看到馬斯克爆料,牙疼

現在的蘋果,雖然財大氣粗,但要拿出6000多億美元,買下特斯拉,已經沒有多大可能了。

在馬斯克爆料之前,據《經濟日報》援引消息,蘋果首款電動車Apple Car或將於明年9月發布,2024年將開始生產蘋果汽車。

蘋果概念車

蘋果一度被認為是特斯拉的最強對手,造車的消息一經曝出,蘋果的股價應聲而漲2.89%,而特斯拉的股價卻大跌超5%。

這就是蘋果的影響力,這就是強大的「蘋果效應」。

但蘋果真的是特斯拉最具威脅的競爭對手嗎?能顛覆特斯拉嗎?

創新觀察者一劉認為,基本上已經沒有這個可能了。

一,蘋果已經錯過發展智能電動車的最佳時間窗口

2014年,馬斯克親自來到中國,將十幾輛Model S的車鑰匙親手交到了國內首批車主手中。

由此,點燃了新能源造車的星星之火,蔚來、小鵬和理想等車企相繼成立。

2014年,是業界普遍認可的新能源造車「元年」。

蘋果要造車的想法,源於賈伯斯時代。

「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要打造一款汽車。汽車有電池、電腦和機械結構,iPhone上也有這些東西。」賈伯斯曾這樣對媒體表示,遺憾的是,他走得太急了。

2013年6月,在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上,發布了「iOS in the Car」計劃。

這是蘋果開始涉足汽車行業的標誌。

以上可以看出,蘋果一開始就有造車想法的,但是,已經比特斯拉晚了很多。

如果像國內的造車新勢力一樣,從2014年起發力,不是沒有趕上的可能性。

遺憾的是,蘋果雖然在內部成立一個發展汽車項目的「Project Titan」(泰坦)計劃。還在蘋果總部成立了專門的汽車實驗室,但這個計劃僅執行了一年多便解散了。

原因是團隊內部出現了嚴重的分歧。蘋果前汽車項目負責人Steve Zadesky所領導的團隊,希望開發一輛具備半自動駕駛的汽車產品,而另一個技術團隊則極力想要做到一步到位,打造一個全自動駕駛平臺。

一個注重整車製造,一個注重平臺研發,之後誰也不能說服誰,以致分歧越來越大。

而蘋果高層也在這兩個方案之間搖擺不定,研發一度陷入擱淺,團隊中大部分工程師也被遣散。

儘管泰坦計劃並沒有完全終止,2018年的時候蘋果又繼續啟動了智能電動車的研發,但這個戰略性的決策失誤,致使蘋果失去了四年多的時間,錯過了發展電動車最佳機會。

儘管2018年後蘋果在電動車的研發上投入更多,據摩根史坦利分析師凱蒂休伯蒂(Katy Huberty)預計,今年蘋果在汽車研發上投入近19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超1300億),為的是補回之前幾年戰略搖擺的時間損失。

但真的能挽回嗎?

商場如戰場,有的時候,落後一步,就是萬劫不復!

PC時代的王者微軟沒有成為移動時代的谷歌和蘋果,PC時代的晶片霸主因特爾也沒有成為移動時代的高通,那麼蘋果沒有成為電動車時代的特斯拉,也是正常的。

那麼蘋果為什麼會錯過呢?

一劉認為,追求完美肯定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蘋果有追求完美的基因。之所以在兩個研發方向出現分歧,是因為哪一個都不符合他們所認為的完美標準,蘋果希望造車像IPhone一樣,軟硬體都自己造。

追求完美,是好事也是壞事。但在這裡,無疑是壞事。

這次報出的消息說蘋果首款電動車Apple Car或將於明年9月發布,2024年將開始生產蘋果汽車。「或」意味著這個消息並不確定。

而且,樣車都要明年9月,量產要到2024年,這速度跟得上時代嗎?

這背後,無疑是追求完美的基因在起作用。

智能電動汽車的最簡單定義是什麼?

手機加四個輪子。

那麼完全可以把它當作一個電子產品來看。而對電子產品來說,最需要做的是低成本試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一條全新的賽道,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而蘋果偏偏想要像當初IPhone橫空出世,一下子顛覆諾基亞一樣,稱霸智能電動車,可能嗎?

市場會給它這個時間嗎?

智能電動車

智能電動汽車是手機加四個輪子,蘋果已經有了系統,有了手機,將整個生態遷移到車上即可。如果這一步走成功了,後續幹啥都有機會。

畢竟,汽車首先要保證的是安全,不開源的IOS系統天生就具有優勢。

遺憾的是,蘋果已經錯過了最佳時間窗口。

二,蘋果已不是顛覆諾基亞的那個蘋果

諾基亞代表的是功能機時代,iPhone代表的是智能機時代,高維打低維,當然是碾壓。

但蘋果現在造出來的車,跟特斯拉會有一個時代的差距嗎?能對特斯拉形成碾壓嗎?

電池?蘋果還在研發中。

晶片?也還在研發中。

自動駕駛?蘋果還不如特斯拉。

儘管特斯拉也不如很多傳統車企,更不如谷歌旗下的Waymo。

據研究機構Navigant Research在去年發布的年度自動駕駛汽車排行榜,Waymo處於領導者地位,而蘋果與特斯拉均處於最末的第三梯隊中。

蘋果已經掉隊

寫到這裡,一劉似乎能理解庫克的焦慮了。

原本想要像賈伯斯一樣,造一款劃時代的車,稱霸智能電動車時代,為自己的職業生涯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但實力和時間都不容許了。

三,特斯拉的壁壘已成

這幾天,一劉寫了好幾篇關於特斯拉的文章,有讀者說,特斯拉沒有核心技術,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還是想要買。

一劉開玩笑說,特斯拉有核心技術的。

賈伯斯是蘋果的核心技術,馬斯克就是特斯拉的。

馬斯克,特斯拉的核心技術

如果換一個人做特斯拉,說不定特斯拉已經掛了,或許電動車時代還要晚好幾年才到來。

特斯拉的電動車電池是寧德時代提供的,自動駕駛技術也不領先,確實沒什麼核心技術。

但是,特斯拉作為全球首個商用、量產的電動車品牌,馬斯克像昔日賈伯斯開啟智慧型手機時代一樣,挾先發優勢和「個人魅力」,將特斯拉打造成了傳統汽車界的奔馳、寶馬,並且牢牢地佔據了這個生態位。

尤其是,今年特斯拉市值暴漲,其品牌影響力更是拔高到了8848米。

有能力的用戶,在價格差不多的情況下,特斯拉無疑是首選。

有的時候,品牌積累的重要性,與技術積累同樣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技術可以買,品牌積累需要時間,買都買不來。

品牌壁壘已成,蘋果你能奈我何?

四,電動車不是手機,遷移成本高

儘管蘋果的知名度也極高,但是,畢竟它的車還沒造出來。

明年9月才發布樣車,2024年才開始量產,那麼這幾年,會有多少新車上市?又會有多少用戶購買電動車?

已經購買了其他品牌電動車的用戶,大概率是不會馬上去買蘋果車的。

因為,手機每年可以換新的,但是,汽車能每年換新的嗎?

所以,蘋果只能和競爭對手一起去搶增量市場。

但是,這個時候的對手可多了。蘋果不僅要和阿里巴巴、華為、百度等在汽車智能化布局多年的巨頭正面交鋒,還要面臨造車新勢力特斯拉、蔚來、小鵬汽車等的圍攻。

別忘了還有傳統車企。大眾的電動車ID3在歐洲的銷量可已經超特斯拉了。

可以預見,未來的電動車市場,與燃油車市場一樣,會出現百花齊放,多個品牌同臺競技的局面。至少,不會像手機市場一樣這麼集中。

結尾

說蘋果錯過智能電動車,不是說它沒有資格佔有一席之地,而是,它來晚了,分不了太多蛋糕,不會再有當初顛覆諾基亞的那種轟動效果。

除非蘋果重新定義電動車,像顛覆諾基亞一樣,來一個顛覆性的產品。

比如說,量產的電池技術取得革命性突破,單次充滿電續航2000公裡以上,甚至無需充電。

但這需要時間,而蘋果缺的就是時間。

相關焦點

  • 蘋果已經為用戶帶來了經過長時間測試的iOS 14.3更新
    打開APP 蘋果已經為用戶帶來了經過長時間測試的iOS 14.3更新 新經網 發表於 2020-12-22 15:45:01
  • 蘋果官方已經承認
    雖然就銷量情況來看,iPhone12在國內的受歡迎程度仍然很高,但是很多消費者都已經意識到了問題所在,所以後續iPhone12的銷量肯定會受到不利的影響。那麼iPhone12具體有哪些問題呢?蘋果又是怎樣回應的?首先,iPhone12的第一大缺陷就是續航表現,絲毫沒有作為一款5G手機的覺悟。
  • 沒有了喬幫主的蘋果,江郎才盡?
    笑看網絡天下事,敘說業內最新聞 洩密偷跑,新品發布毫無懸念 美國東部時間9月12日,北京時間13日凌晨1點,蘋果新品發布會依舊在位於舊金山的芳草地藝術中心舉行。
  • 蘋果沒有充電頭怎麼充電 蘋果12不送充電器怎麼充電?
    蘋果沒有充電頭怎麼充電 蘋果12不送充電器怎麼充電?時間:2020-12-01 15:0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蘋果沒有充電頭怎麼充電 蘋果12不送充電器怎麼充電?
  • 上市日期、尺寸、名稱全部被曝光,蘋果iPhone 12已經沒有秘密了
    月初的時候,博士就和大家分享了一則傳聞:蘋果九月份的秋季發布會並不會公布新一代的 iPhone 12 系列!而在稍早的蘋果業績會議中,官方就公告新 iPhone 將會「晚幾周」推出。而9月16日,蘋果順利地舉辦了秋季第一場新品發表會,發表會的內容也證實了之前的「八卦消息」!
  • 蘋果造車,到底有沒有戲?
    中國臺灣《經濟日報》進一步指出,蘋果最近向和大、貿聯、和勤、富田等臺灣汽車零部件廠商提出了備貨要求,蘋果預計將會在明年9月發表蘋果汽車,還稱其原型車已經在美國加州上路測試。從媒體透露的跡象來看,蘋果造車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兒了。
  • 蘋果清除對手:屏幕使用時間App遭遇大規模下架
    4月28日消息,不少App開發商都有著類似的遭遇,它開發出限制iPhone使用時間的產品,不少已經小有成就。但後來蘋果推出了自己的屏幕使用時間功能,他們的日子就開始變得非常艱難。據《紐約時報》和App數據公司Sensor Tower的分析,去年17款下載量最多的屏幕使用時間App,蘋果至少已經下架或者限制了其中的11款。蘋果還對一些知名度較低的App進行了打壓。
  • 人類已經阻止不了蘋果翻譯了!
    蘋果翻譯目前支持包括中文、英語、日語、德語、西語在內的 11 種常用語。不過,當我們仔細「把玩」了一下蘋果的這個翻譯軟體後,發現事情並不簡單。要知道,谷歌翻譯在這一題的答案還是:我們又接著試了試更多網絡流行語,發現蘋果翻譯很有自己的想法。輸入「奧利給」後,蘋果翻譯表示這個詞是「酷」的意思。成精了!而且,在面對跨文化交流的微妙場合時,蘋果翻譯也沒有輸掉。
  • 蘋果摺疊屏手機曝光,已經開始測試,價格是最大亮點
    在2年前左右,有消息傳出說蘋果可能會推出一款摺疊屏手機。不過一直到今天,依舊沒有摺疊屏的iPhone手機出現,讓期待的用戶們多次失望。而現在已經推出摺疊屏手機的廠商有華為、三星、摩託羅拉以及柔宇,其中柔宇由於不是特別專注手機市場,所以它的知名度並沒有前三個品牌那麼高。
  • 蘋果無線充電器有沒有磁吸? 蘋果iPhone12無線充電器模塊曝光!
    蘋果無線充電器有沒有磁吸?蘋果新品發布活動很快就要正式到來了,也正是因此目前相關的爆料開始大量出現在網絡上。除了大家已經熟悉的機型版本、命名方案、核心規格等方面的信息,現在也再次出現了更多細節方面的爆料。
  • 高通:若沒有蘋果訂單,將省去為其開發基帶晶片的時間與費用
    高通、蘋果官司訴訟打得火熱,法庭上攻防更是酸言酸語。根據《CNET 》報導,高通技術長James Thompson 日前出席聽證會,甚至在會上表示,如果高通不需要為蘋果量身打造的基帶晶片,未來將有機會減少每年為蘋果投入開發基帶晶片的時間及金錢。似乎暗指,高通少了蘋果這客戶,反倒對成本上相對有利。
  • "蘋果 MagSafe 充電器" 第一時間開箱與簡評
    如果你在 iOS 的 Apple Store 應用或蘋果官網下單商品,你在付款前就能看到預計送達時間。蘋果官方倉庫的物流只有兩個:順豐與 EMS。我買過很多蘋果產品,這種情況還是第一次遇到。希望閱讀本文的家友也能獲得加速 buff,在 10 月 23 日第一時間拿到心儀的 iPhone!二、MagSafe 充電器開箱不得不說,也許是 MagSafe 這個配件太小了,蘋果的紙盒包裝不太走心。
  • 蘋果新機剛發售,iPhone 13已經「透露」,真的是太快了!
    蘋果上個月發布的iPhone 12新機,如今剛好開售了半個月,從實際的銷售情況來看,全新的iPhone 12新機還是備受消費者喜愛的,在各大平臺的銷量都非常可觀,以至於蘋果悄悄對該機進行了加單。有媒體報導稱,蘋果目前已經加單iPhone 12高達200萬部。
  • 蘋果12上市時間曝光,韓國上市時間為10月底
    首頁 > 數碼 > 關鍵詞 > 蘋果最新資訊 > 正文 蘋果12上市時間曝光,韓國上市時間為10月底
  • 上周蘋果已經關閉了位於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州13家蘋果直營店!
    上周蘋果已經關閉了位於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州13家蘋果直營店,來勢洶洶的疫情讓蘋果不得不做出這樣的選擇。相比之下我們國家在疫情防控方面就好得太多了,中國人的大局觀和執行力還是很強的。我去得最多的蘋果直營店就是位於重慶北城天街的直營店,在裡我的Apple Watch、iPhone8Plus、iPhone11、MacBook Pro、iPad平板電腦、airpods耳機都是在這裡買的。周末沒事的時候,還經常去直營店聽聽蘋果店員工的講課,他們會講一些蘋果產品的使用技巧,讓用戶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蘋果產品。
  • 蘋果確認 iPhone 12 將延期上市,價格、開售時間預測
    蘋果財政官表示,去年蘋果在九月下旬的時候就開始銷售新款 iPhone 11,但今年的供貨時間將會比過去「再晚幾個周」。從目前的消息來看,蘋果的 iPhone 12 新機大概會推遲到在十月中旬才會上市。蘋果首次確認 iPhone 12 將比往常更晚上市,是該公司史無前例的一件事。
  • 蘋果是世界最高市值的公司,為什麼蘋果公司沒有出現首富?
    可以看出目前蘋果最大的個人股東持股的市值連全球首富一個零頭都不到,那為什麼對於蘋果這麼大企業來說,他沒有能夠誕生一些大富豪呢?這裡面主要跟一些蘋果創始人拋售蘋果股票有很大的關係。
  • 大連這家「蘋果維修店」沒有蘋果官方授權,消費者稱被誤導
    環顧這家店,記者在店鋪裝修陳設中沒有找到明顯的蘋果品牌的 Logo。 2、聲稱只維修蘋果手機 配件為"原廠品質" 記者進店時,男工作人員正忙著接待客戶,一位中年女士正在維修手機。女工作人員的表現明顯不夠熱情,沒有起身接待,而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詢問記者是否有預約,得知沒有後讓記者坐下等待。
  • 蘋果對緯創下最後通牒:沒有解決問題,就沒有訂單
    為消除負面影響,據財聯社報導,美國當地時間12月19日,蘋果公司對其臺資代工企業緯創(Wistron)發出"最後通牒",並稱在印度工廠問題得到解決之前,不會再向緯創下新訂單。蘋果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其初步審計結果顯示,緯創違反了蘋果的"供應商行為準則",沒有實施適當的工時管理流程,"導致延遲了部分員工10月和11月的工資發放"。沒有金主爸爸公司會陷入惡性循環沒訂單就沒有收入,沒收入就沒工資,沒工資就解決不了問題,解決不了問題就沒訂單。
  • 美國媒體:令蘋果偉大的並非賈伯斯,庫克:沒他就沒有現在的蘋果
    每個國家都有各自擅長的科技領域,也都會優先發展對自己有益的尖端科技,在各自的不懈努力下,每個國家都築起了高高的科技壁壘,一般來說,現代科技的壁壘已經越來越難以被打破,幸好我們國家這些年的科技發展也是不慢,在各類科技領域上也取得了不錯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