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89億美元CBD市場,澳洲已在奮力追趕,中國何時趕上?

2020-12-26 騰訊網

據Global Market Insight報告,2019年全球CBD市場規模已超出28億美元(約198億人民幣),預計2020-2026年,全球CBD市場規模的年均增長率將達到52.7%左右,預計至2026年,它的市場規模將達到890億美元(約6300億人民幣)。

為了抓住CBD行業的發展機遇,澳大利亞成為全球第四個醫用大麻出口合法化的國家。

在全球CBD及工業大麻合法化的化浪潮下,我國應該如何抓住機遇?需知己知彼,本文將以澳洲市場與法律法規為主要內容,試圖給國內發展帶來啟示。

01

澳大利亞的醫用大麻市場狀況

——醫用大麻普及率高,CBD藥品更受青睞

在澳大利亞使用醫用大麻的患者中, 約有三分之二的患者服用包含THC和CBD的藥物。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服用的處方藥中僅含有CBD,這類處方藥除CBD外不包含其他大麻素,誤差範圍為2%。除了臨床療效之外,澳大利亞患者更傾向於CBD藥品的原因是,澳大利亞會對駕車的人進行隨機藥物測試, 如果唾液中檢測到THC呈陽性,這將是違法行為,會被指控吸食毒品。

目前, 澳大利亞使用醫用大麻的患者人數每月增長約20%。如果假設這種趨勢持續下去那麼到2020年12月,可能會有50000至60000例患者開始服用醫用大麻類藥物。在澳大利亞, 該行業的市場潛力不容小覷。

02

大麻醫用價值被發現

——醫用大麻研究小組,推動市場發展

2015年6月

蘭伯特家族向雪梨大學捐贈了3370萬美元,成立了「蘭伯特倡議」。這是澳大利亞最大的醫用大麻研究小組,推動了兒童癲癇、癌症、慢性疼痛、肥胖、厭食症和痴呆等治療的發展。

2016年

雪梨大學發布了《澳大利亞的醫用大麻:科學、監管和工業》的報告,該報告顯示,澳大利亞藥用大麻市場一旦開放,可能引發高達8000公斤的產品初始需求。

03

澳大利亞醫用大麻合法化

——走向醫用大麻合法化,法律法規不斷完善

2016年2月

澳大利亞聯邦政府通過了《麻醉藥品修正案》,該法提供了一個立法框架,規定能夠種植大麻,允許大麻用於醫療的目的,規定了用於醫療和相關科學目的的大麻種植許可制度,根據該法,從患者到製造商到種植者環環相扣的執照和許可制度將控制可種植和製造大麻的數量,藥用大麻應據醫療處方提供,處方醫生將需要政府的批准。

2007年11月

大麻食品全面合法化

2018年1月

澳大利亞表示,它計劃成為世界上第四個將醫用大麻出口合法化的國家,以在估計價值570億美元的全球市場上分得一杯羹。

2018年2月-2019年12月

《2018年麻醉品修正案(大麻)條例》使藥用大麻產品出口合法化。

法例規定:

在不影響國內供應藥用大麻的情況下,取得許可證和出口許可證的,以下產品可以出口:

1.醫用大麻產品在澳大利亞生產的GMP許可證。

2.醫用大麻產品被列為出口產品,或已在澳大利亞治療品註冊局(ARTG)註冊

3.根據1967年麻醉品法的許可和許可生產的大麻提取物(或大麻樹脂的提取物),不屬於最終劑型。

與提供藥用大麻產品有關的許可證有三種:

1. 藥用大麻許可證,授權種植或生產或兩者兼而有之

2.為研究目的批准類似程序的大麻研究許可證

3. 一種藥品或產品的生產許可證。

2019年,該計劃共頒發61個許可證:26個醫用大麻許可證(商業種植和生產),15個大麻研究許可證,20個大麻生產許可證。

2019年12月31日,醫生為大約27種疾病開出了治療處方。

治療物品管理局(TGA)批准了特別準入方案(SAS)的申請,包括但不限於以下適應症:

1.化療引起的噁心和嘔吐

2.兒科癲癇

3.癌症疼痛

4.神經性疼痛

5.神經系統疾病引起的痙攣

6.與慢性疾病(如癌症)相關的厭食症和消瘦

2017年,約457名患者接受了醫用大麻治療,2018年增至2526名,2019年增至15566名。

初期澳大利亞的行業法規制定和頒布有一些遲緩, 主要原因是最初頒發這些許可證的藥物管制機構資金不足,但是之後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進步,整個行業現在開始顯著改善。

04

澳洲醫用大麻市場預測

——提供就業外,有望成為全球第五大市場

澳大利亞估計,到2028年,澳大利亞將有5萬個與醫用大麻相關的工作崗位。根據一份名為《通向570億美元全球市場的路線圖》的報告,澳大利亞的合法大麻市場預計將從2018年的5200萬美元增長到2027年的12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五大醫用大麻市場。

根據總部位於倫敦的諮詢機構Prohibition Partners發布了《大洋洲大麻報告》,報告預計到2028年,澳大利亞僅醫療部分的醫用大麻市場價值估計將達到13億美元。

05

中國工業大麻市場未來可期

中國工業大麻市場是全球產業發展關注的焦點,儘管當下仍處在嚴格的政策監管下,且行業準入門檻高,獲取牌照難,但是行業發展仍有突破口,將工業大麻花葉提取物添加至化妝品中是允許的。另外,在CBD食品飲料、新型菸草、生物製藥、寵物用品也有著廣闊的應用空間,未來前景不可估量。在全球工業大麻合法化趨勢下,中國工業大麻行業會越來越好。

E N D

參考資料:

「Australian Cannabis Market.」 Business Plan Templates, Cannabis Business Plan, 21 Mar. 2020, cannabusinessplans.com/australian-cannabis-market/.

Ugalmugle, Sumant, and Rupali Swain. 「CBD Market Share, Statistics: Cannabidiol Industry 2026 Report.」 Global Market Insights, Inc., Global Market Insight, 2019, www.gminsights.com/industry-analysis/cannabidiol-cbd-market.

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Narcotics Control Board for 2016. UNITED NATIONS, 2017.

相關焦點

  • 全球外匯儲備再次突破11萬億美元,美元佔60.89%,那人民幣呢?
    其中,未分配的外匯總規模上升至118295.4億美元,已分配的外匯儲備總量上升至110784.3億美元(如下圖)。各國、地區外儲中:美元佔比最高在總量高達110784.3億美元「已分配的外匯儲備」中,美元繼續保持領先優勢,在各國、地區的外匯儲備中達到了67456.5億美元,比三季度增長了197.7億美元,全球佔比約為60.89%。
  • 約翰迪爾第三財季營收89.25億美元 同比下降11%
    【中國路面機械網 獨家編譯】8月21日,約翰迪爾公司在其官網公布了截止2020年8月2日的第三財季業績。截至2020年8月2日第三財季,迪爾公司淨利潤為8.11億美元,全球淨銷售額和收入為89.25億美元,同比下降11%,本季度設備業務淨銷售額為78.59億美元。
  • 大麻二酚全球說:澳洲漢麻CBD發展前景如何?
    據Global Market Insight報告,2019年全球漢麻提取物CBD(麻繁愫DMCBD)市場規模已超出28億美元(約198億人民幣),預計2020-2026年,全球CBD市場規模的年均增長率將達到52.7%左右,預計至2026年,它的市場規模將達到
  • 澳大利亞工業大麻CBD市場未來可達12億美元!
    2015年6月,蘭伯特家族向雪梨大學捐贈了3370萬美元,建立了「蘭伯特倡議」。 2018年1月,澳大利亞當局表示計劃成為世界上第四個將醫用大麻出口合法化的國家,只在瓜分全球570億美元大麻市場份額。
  • Omdia:2025年下一代PON設備市場接近89億美元
    LightReading報導,Omdia在題為「 2021年值得關注的趨勢:寬帶接入設備市場」的報告中指出,由於各國政府為抗擊COVID-19採取了封鎖措施,同時疫苗的推廣仍需時日,因此居家辦公和在線學習仍將是常態,在此驅動下,2021年寬帶接入設備市場將繼續保持上升趨勢。
  • 澳大利亞議員叫囂用1美元買下霍頓?
    隨後,通用再次宣布將在2021年徹底停掉這個品牌,並將關閉霍頓位於澳大利亞與紐西蘭市場的銷售、設計和工程業務。通用原本打算在今年2月完成與霍頓經銷商關於賠償問題的談判,但趕上了新冠疫情,這一談判也被一推再推。
  • 全球運動用品市場份額排行 PUMA搶走UA老三地位
    全球運動用品市場的最新份額排行榜  包括旗下Jordan品牌在內,2017財年銷售達344億美元的耐克,繼續穩居頭號寶座。阿迪達斯則以212億歐元(約合263億美元)排名次席。兩大巨頭佔據全球約56%的市場份額,遠遠領先於其它品牌。
  • 中國2017年藝術市場成交額達51億美元,全球第一 | 美通社頭條
    2018.2.28 星期三中國保持全球藝術市場第一位置,美國第二Artprice 發布2017全球藝術市場年度報告顯示:藝術市場成為真正的金融市場替代選擇,中國在該市場中力拔頭籌。2017年全年純藝術品拍賣成交額達到149億美元,全球成交額較上年增長20%以上。
  • 中國科工力量:後發追趕正成為全球碳纖維「第三極」
    來源:觀察者網原標題:科工力量:後發追趕,中國正成全球碳纖維「第三極」作者 陳辰小小的碳纖維,實際是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中不可或缺的戰略性新型材料。一直以來,全球碳纖維市場由日美兩國企業壟斷。但隨著中國企業的後發追趕、自強進擊,這一格局正在發生變化。中國儼然正成為全球碳纖維「第三極」。日前,全球最大碳纖維企業——日本東麗社長日覺昭廣在接受日媒採訪時表示,中國以國家層面推進採用材料信息學手法,其技術進步的確構成威脅,但積累了堅實基礎數據的日本企業能夠保持優勢地位。
  • 耐克中國市場營收破20億美元 仍不能放鬆警惕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頡宇星)2021財年第二季度耐克業績表現不俗,最亮眼的是,該公司在中國市場單季度營收首次突破20億美元大關。不過,面對露露樂蒙(lululemon)等在細分領域業績增長較快的品牌,耐克仍需要提高警惕。  財報顯示,耐克2021財年第二季度營收為112.43億美元,同比增長9%;淨利潤增長12%至12.51億美元。
  • 美股重挫引全球市場風聲鶴唳
    美國股市暴跌引發全球市場11日集體跟風大幅下挫,亞洲、歐洲主要股指紛紛走低。市場人士稱,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美聯儲持續加息將導致融資成本升高、流動性收緊,美國股市面臨修正風險。與此同時,新興市場資金流出的風險也值得警惕。
  • 中國找到新夥伴,直接購入15億美元煤炭,澳洲心態崩得很徹底
    中國找到一個新夥伴,並直接購入了15億美元煤炭,看到如此情況之後,澳洲的心態也算崩得很徹底,畢竟當初有那麼好的機會擺在他們面前, 當地卻不懂得珍惜。01澳洲產品廣受歡迎澳洲產品在中國市場一向都具有非常高的認可度,就像是大家極為讚賞的澳洲牛肉、龍蝦還有葡萄酒等等
  • 斥資1億美元!蘋果(AAPL.US)殺入VR市場追趕Facebook(FB.US)
    美股 斥資1億美元!蘋果(AAPL.US)殺入VR市場追趕Facebook(FB.US) 2020年4月9日 20:24:26 WEEX一起交易
  • 澳洲大火連燒4月,5億動物慘死,1/3考拉喪生!火勢正漫向市場?50萬億...
    據澳洲生態學家估算,至少5億動物、鳥類在火災中慘死。而澳洲國寶動物袋鼠超過2萬隻在大火中死亡,遭遇近十年最嚴峻的生死考驗,三分之一的考拉喪生。▲大量的燒焦的袋鼠和牛、羊等牲畜的屍體,躺在道路的兩側。經驗豐富的金融投資者都知道,極端的氣候或者災難性事件會給金融市場帶來或長或短,或深或淺的影響。
  • 14億美元救火!天齊鋰業子公司澳洲引戰投 核心鋰礦控制權還握手中
    天齊鋰業按照天齊鋰業公告,本次增資計劃擬由IGO的全資子公司IGO Lithium Holdings Pty Ltd(下稱「投資者」)以現金方式出資14億美元認繳TLEA新增註冊資本3.04億美元,增資完成後公司持有TLEA註冊資本的51%,投資者持有TLEA註冊資本的49%,投資者出資金額超過TLEA註冊資本對應金額的溢價部分10.96億美元計入TLEA資本公積。
  • 耐克穩坐全球運動用品市場份額頭把交椅 PUMA搶走Under Armour老三...
    單從2017財年的銷售額看,PUMA已經取代Under Armour成為全球第三。4月18日,美國券商機構Wedbush發布這份研究報告,根據全球各大運動品牌的財報業績數據,獲得全球運動用品市場的最新份額排行榜單。全球運動用品市場的最新份額排行榜包括旗下Jordan品牌在內,2017財年銷售達344億美元的耐克,繼續穩居頭號寶座。
  • 中國市場營收首破20億美元 但耐克仍不能放鬆警惕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頡宇星 文/圖)2021財年第二季度耐克業績表現不俗,最亮眼的是,該公司在中國市場單季度營收首次突破20億美元大關。不過,面對露露樂蒙(lululemon)等在細分領域業績增長較快的品牌,耐克仍需要提高警惕。
  • 追趕螞蟻金服,馬雲又一張王牌崛起,估值930億美金,年收入400億
    這個估值200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即將迎來IPO上市,上市之後,螞蟻集團或將成為繼阿里巴巴、騰訊之後第三大網際網路公司。相對於螞蟻集團的廣為人知,馬雲其實還有一個低調的獨角獸公司,估值930億美金,年收入400億,市場份額是亞馬遜和微軟總和,牢牢佔據亞太地區第一的位子,這就是阿里雲,堪稱馬雲的又一張王牌崛起,追趕螞蟻金服。
  • 一周全球十大併購(03.23-29): 軟銀擬出售410億美元資產,雷諾PSA...
    本周全球併購市場政策方面,美國、德國和澳大利亞政府關注疫情下外資對本國公司收購問題。川普政府正在考慮阻擊中國對美國認為敏感的科技行業的投資,選項之中包括動用國家緊急情況專用法律。據彭博社援引消息稱,美國財政部官員正在制定方案,以確定哪些科技行業禁止中國企業投資,例如半導體和5G無線通信等。
  • 面臨62億損失!澳洲葡萄酒對中國出口受阻,將轉向美英等市場
    澳洲財經見聞12月2日消息指出,在遭到我國「重擊」後,澳最大的葡萄酒供應商富邑葡萄酒集團(Treasury Wine Estates)轉移了出口目標。據報導,富邑葡萄酒集團生產的「奔富(Penfolds)」等高端品牌在中國受到歡迎,該公司約30%利潤源自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