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4 1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0年12月5日,由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醫學中心神經外科承辦的第二屆惠州市醫師協會神經修復專業醫師分會學術年會暨第三屆東江神經醫學論壇以及廣東省基層醫藥學會神經外科專委會腦血管疾病防治學組成立大會順利召開,來自省內外地區各醫療單位專家學者和醫療同仁前來參加並聆聽課程。
會議現場
開幕式由惠州三院神經外科二區文世宏主任主持,特邀惠州市醫師協會秘書長陳志輝教授,惠州市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主任委員、惠州市神經外科研究所所長荊國傑教授,廣東省基層醫藥學會副秘書長黎友隆,為廣東省基層醫藥學會神經外科專委會腦血管疾病防治學組成立大會致辭。此次大會有幸邀請到國內著名專家北京宣武醫院孫力泳教授、中山大學孫逸仙醫院鄧躍飛教授、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紅兵教授等在神經醫學領域知名的專家,與大家共同交流,分享經驗。
惠州三院副院長、神經醫學中心主任李雪松教授著重介紹了各位到場的專家教授和講者,感謝大家對第三屆東江神經醫學論壇的大力支持。他匯報了東江神經醫學論壇的發展和取得的收穫,並闡述本次會議的召開和學組的成立,將推動和促進學科的發展,提高和帶動本地區在腦血管病防治的積極性,讓廣大飽受神經系統疾病和損傷折磨的患者受益。
李雪松教授致辭
在廣東省基層醫藥學會神經外科專委會腦血管疾病防治學組成立的環節中,黎有隆秘書長主持成立學組表決,李雪松組長以及6名副組長全票當選,鄧躍飛主委代表基層醫藥發言祝賀!
學組成立合影
李雪松教授擔任組長
惠州市醫師協會秘書長陳志輝教授致辭。他表示,腦血管病是神經外科發病率最高的疾病,發病率逐年攀升,因腦血管疾病致殘人數也不斷增多。舉辦第三屆東江神經醫學論壇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有助於我們不斷提高醫療水平和服務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因腦血管病而致死致殘的發生率。他高度評價了腦血管疾病防治學組成立,相信在李雪松組長的帶領下工作必將卓有成效。
陳志輝教授致辭
惠州市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主任委員、惠州市神經外科研究所所長荊國傑教授認為,此次論壇的成功舉辦離不開惠州三院神經醫學中心李雪松團隊的集體智慧和共同努力,一個學會的發展需要各位同仁團結一致才能發展壯大,最終目的也是為百姓大眾造福。
荊國傑教授致辭
鄧躍飛主委代表廣東省基層醫藥協會致辭,強調了該學組成立對基層醫院神經外科的作用和意義,希望能共同提高基層醫院神經外科診治水平及規範化,並對為之而努力的同仁們表示真摯的感謝。
鄧躍飛主委代表廣東省基層醫藥協會致辭
來自北京宣武醫院的孫力泳教授高度評價了惠州三院神經醫學中心的學科建設,認為惠州三院神經醫學中心學科群的建設規模大、功能全。最後孫教授預祝此次活動獲得圓滿成功。
孫力泳教授講話
孫力泳教授參觀惠州三院神經醫學中心
此次學術講座環節,課程豐富,專家薈萃,分享了在治療腦血管疾病方面的治療經驗,為與會人員帶來一場豐盛的學術盛宴。
孫力泳教授
介入時代腦動脈瘤外科手術治療技術
鄧躍飛教授
後顱窩自發性腦出血處理策略
陳紅兵教授
腦血管介入相關影像學
郭燕舞教授
海綿狀血管瘤合併癲癇的外科治療策略
李雪松教授
從0到1,基層醫院開展CEA的經歷
李少鵬教授
顱內動脈瘤介入栓塞術中困難狀況的應對
萬勇教授
缺血性腦病搭橋手術之我的理解
張振宇教授
大血管閉塞
(LVO)的識別
楊建雄教授
基層醫院腦幹出血救治策略初探
李登鋒教授
椎動脈夾層動脈瘤介入治療體會
萬志強教授
定向軟通道技術和常規開顱技術結合救治重症高血壓
廖馭國教授
顱內微小動脈瘤血管內治療
高太平教授
腦幹出血治療經驗分享
此次活動獲得了圓滿成功,學術活動互學互鑑、共享共贏,為大家提供了交流經驗、共同提高、增進友誼的重要平臺,為推動惠州及周邊地區神經外科專業水平再上新臺階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來源: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