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天王山之戰前,拜仁奪得德甲冠軍的概率為80%,那麼此戰過後,拜仁奪冠的概率為100%
翻閱兩支球隊最近10次的交鋒記錄,拜仁7勝3負佔據絕對上風,南大王的底氣更足
時光荏苒,人來人往,無論是克洛普、圖赫爾還是法夫爾,多特蒙德始終是青春風暴的引領者,而拜仁這邊,瓜迪奧拉帶來了傳控,安切洛蒂帶來過穩定,海因克斯中途救火,科瓦奇匆匆別離,弗裡克火線上任,但南大王始終不改對德甲的絕對掌握。10年來,多特挑戰拜仁,始終是德甲的主旋律
又是一次青春風暴和聯賽班霸的終極決戰,但這一次,多特未能踢出青春的朝氣,只能臣服於領頭羊的英氣。他們只能注視著拜仁領先7分,只能注視著拜仁那唾手可得的聯賽八連莊!
本場比賽,雙方都採用了自己的慣用陣型,多特-343,拜仁-4231
多特青年軍依舊是由布爾基把守城池,三中衛還是皮什切克、胡梅爾斯、阿坎吉,兩名翼衛右邊阿什拉夫、左邊格雷羅,雙後腰德萊尼和達胡德,三前鋒依舊是布蘭特、小阿扎爾和哈蘭德
拜仁延續了複賽之後的主體陣容框架,門將依舊是諾伊爾,四後衛一個不少,阿方索-戴維斯、阿拉巴、博阿滕、帕瓦爾,雙後腰是漸入佳境的格雷茨卡、基米希,左邊前衛格納布裡、右邊前衛科曼,影鋒穆勒、中鋒萊萬多夫斯基
這場關係到聯賽冠軍歸屬的天王山之戰,使得雙方主教練都變得謹慎起來,但多特蒙德一謹慎反而喪失了自我的風格,整場比賽打得束手束腳,這跟兵敗巴黎的歐冠次回合較量如出一轍
從排兵布陣上看,多特4中場,拜仁5中場,中場人數上,多特處於劣勢。拜仁通過嚴密有序的逼搶和張弛有度的拉鋸戰,極大的消耗了多特的體力,並在上半場等來了多特的失誤,由基米希靈光一現,打入神仙球吊射,最終從客場帶走了勝利
相似的場面,讓人不禁回想起多特兵敗巴黎,那一戰,多特也是畏首畏尾,想攻不敢攻,守還沒守住,猶豫不決,最終在攻守取捨之間,喪失了自我,輸掉了比賽
拜仁依靠放鬆的心態和老到的經驗,拿下了這場比賽,總體踢得遊刃有餘,絲毫沒有受到德比大戰的影響,首先是在中場的人數博弈,弗裡克的球隊知道什麼時候該去壓迫,而且總能在局部形成人數上的優勢
拜仁五中場、4231站位圖
拜仁開場敢於拉開陣型,並不忌憚多特蒙德的反擊是有底氣的。
首先,三條戰線各司其職,弗裡克減少了帕瓦爾和阿方索壓上進攻的頻率,轉而讓自己的後防線專心盯防哈蘭德和小阿扎爾,讓他們一拿球就受到球員幹擾,進而掐斷多特的高速反擊
其次,中場敢於打團,拜仁在前場的壓迫逼搶,主要是中場球員參與,科曼和格納布裡回撤,基米希和格雷茨卡必然有一人負責幹擾、一人負責補位,中場5名球員,形成彈性十足的菱形站位,進而切斷多特蒙德的傳球路線。
在這種強大的壓力之下,拜仁很好的遏制住了多特蒙德引以為傲的快速進攻,逼迫對手展開周旋,並一點點的消磨對方體力
另一方面,法夫爾採用343的陣型,在一定程度上,本身就處於劣勢
首先,多特蒙德採取541的平行站位防守,本身在中場人數方面就少打一人,對於中場的控制能力是要打個折扣的
其次,541深度落位、平行站位的陣型,已經多次被證實,無法阻擋拜仁的傳切配合,一方面拜仁有阿方索、格納布裡這樣的快馬。另一方面,拜仁的強項就在於傳切配合,抓對手身後的空當,拜仁的跑位,對於破解平行站位防守經驗豐富,所以一旦防線拉開,拜仁兩三人合力圍攻一側的話,多特蒙德很難招架
再者,拜仁的兩名中後衛基本上不參與進攻,他們緊盯哈蘭德,一旦多特蒙德斷下球權,想進行快速反擊的話,阿什拉夫、格雷羅等人同哈蘭德之間呼應的距離就會拉大,而帕瓦爾、戴維斯等人的速度是不落下風的
所以多特只能寄希望於傳遞,成功性較低、威脅性較大的貼身球,賭得就是一個機會,但是卻在傳貼身球的屢戰屢敗中走進了死胡同
開場布蘭特一腳打穿拜仁防線的直塞球,吹響了進攻的號角,這一球果然打穿了拜仁的防線,也打出了多特蒙德唯快不破的戰術理念,利用速度打擊對方身後,嘗試危險進攻,這是多特蒙德的看家本領。但是多特蒙德忘記了拜仁守門員是誰——愛好出擊的諾伊爾。作為門衛的代言人,諾伊爾的活動範圍實在是太大了
諾伊爾本場比賽熱區圖
作為一個門將,諾伊爾甚至能奔跑至進攻二區,去參與攔截和傳遞,再加上阿方索這樣的速度健將,所以多特蒙德利用速度強打拜仁身後的招數,已經基本告破
拜仁並非沒有空當可以利用,事實上,拜仁在進行圍搶的時候,採用陣型整體移動,傾斜性圍搶的策略,那麼勢必會在球場一側形成人數上的優勢,另一側暴露出空當
拜仁集中一側的圍剿
這一次,我們可以看到拜仁那整體陣型移動壓迫的防守,拜仁中後場8個人聚集球場左側,而此時拜仁右側暴露出巨大的空當,格雷羅無人盯防,這是一次非常好的強側轉移弱側的機會。但是問題出在了關鍵的地方,格雷羅和德萊尼
首先,德萊尼按照靜態落位的思維,直接去找格雷羅,而不是去給格雷羅送出一個提前量,其次,格雷羅選擇停球之後再帶球,而不是連停帶趟,實際上,頂級前鋒諸如亨利等人,都會選擇連停帶趟,而不是卸球之後再去帶球推進。此時的萊萬率先發現危機,他已經啟動去限制格雷羅的推進,並在狂奔半場之後,很好的延緩了格雷羅的帶球突破
所以德萊尼在後腰位置上出球能力,遠遜於對方的基米希,而基米希,也有更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利用跑動,去覆蓋己方的空當
基米希數據圖
本場比賽基米希有多能跑,13.7公裡,創下了拜仁在13-14賽季後有數據統計以來的最高紀錄!
同時,基米希全場跑動均速8.7km/h,這項數據也是本場全場最高,也就是說基米希不光在跑,還是在全力奔跑,作為一名後腰,他的奔跑能力已經達到了頂級高度
基米希觸球統計
另一方面,基米希全場104次觸球,觸球點幾乎覆蓋了整個中場,憑藉著超強的覆蓋能力,基米希很好的攔截了多特蒙德的進攻,並完美掌握了拜仁的攻守態勢
比方說,基米希有一腳長傳的功夫,能用四兩撥千斤的巧勁,打擊多特蒙德的身後空當,在配上穆勒和萊萬妖異的跑位,拜仁這樣的進攻極具威脅又非常隱蔽
基米希挑傳穆勒
再者,弗裡克的球隊非常善於利用球場的寬度,也就是兩人之間的傳切配合,形成鉗形攻勢,並藉此以多打少,創造空當,進而向禁區輸送傳球。而這一招,就破解了多特的貼身緊逼,轉而掌握了主動,並對多特蒙德進行消耗,直到上半場臨近結束之際,多特後腰德萊尼主動失誤,基米希神來之筆
在後腰的組合上,法夫爾的選擇明顯是個敗筆,德萊尼本場失誤較多,而且大局觀不如埃姆雷詹,雖然下半場一開始,法夫爾用埃姆雷·詹換下了德萊尼,但是拜仁已經堅定的選擇了防守反擊的戰術,再也沒有寬闊的身後空間,可以供多特的跑車馳騁
拜仁落位防守
在1比0,取得領先之後,拜仁堅定了防守反擊的策略,前場只留萊萬一人充當橋頭堡,其餘人數參與深度防守,兩名後腰基米希和格雷茨卡一前一後,一人負責接應、支援和補位,一人負責上搶和逼圍。縱使到最後法夫爾換上了雷納和格策,也難有什麼作為
本場比賽,拜仁客場全取三分,奠定了7分的領先優勢,德甲八連冠已近在咫尺,而多特蒙德則遭遇了在巴黎失敗的翻版復刻
其一,年輕的多特在德比戰中,表現的緊張、侷促,既沒有發揮出自身的特點,也沒有抓住制勝的機會
其二,弗裡克的球隊雖然在控球和傳球上佔據下風,但是他們牢牢掌握了比賽的節奏,並利用這份經驗和老到,慢慢消磨著多特青春的銳氣
其三,法夫爾在用人選擇上是一個敗筆,在擁有五個換人名額的情況下,他沒有發揮出中場人才儲備充足的優勢,反而弱化本方中場,在人數上處於劣勢
路漫漫其修遠兮,拜仁一步步穩紮穩打,掌握了比賽的節奏,而多特卻沒有強大的毅力和自信去扭轉乾坤,這樣成熟的控制力,或許就是引領者和追趕者之間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