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姓不是蘭姓 恢復藍姓攻略

2021-02-07 天下藍氏一家親
天下藍氏一家親微信公眾號:tianxialanshi

無論您在哪裡,只要您姓,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天下藍氏一家親」 再點擊「關注」,即可加入藍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宗親交流。讓我們攜手同行,弘揚祖德,敦親睦族,造福宗親,傳播正能量!


↑圖: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藍氏宗親聯誼會把改蘭復藍工作納入正式會議,為恢復祖姓傳遞正能量。

↑圖: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藍氏宗親聯誼會把改蘭復藍工作納入日常工作,值得各地借鑑和學習。

↑圖:于都縣藍氏復「藍」申請表


  藍姓是我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但是目前有很多藍姓被錯誤簡化成了蘭姓。據統計,各地被錯誤簡化為蘭的藍姓宗親總數達100萬人以上,除了廣東省以外,其他省區很多藍姓宗親的證件都被錯誤寫成了蘭。

  我們本姓藍(藍),證件卻被錯寫成蘭(蘭),無異於改姓,這是對自己祖先極大不尊重,「坐不改姓、行不改名」是中華民族千年傳統,為了不數典忘祖,不愧對祖先,特呼籲藍(藍)姓宗親申請恢復祖先姓氏藍(藍)姓。

  根據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公布的《簡化字總表》,藍是由「藍」簡化而成的,「蘭」不是藍的簡化字。「蘭」字是「蘭」的簡化字,且「蘭」姓也有自己的姓源。目前之所以有很多藍姓被簡化為蘭姓,首先是因為1977年12月20日發表的《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藍被錯誤的簡化為蘭,但是這個方案1986年6月24日起就被廢除了。其次是上世紀90年代戶籍資料進電腦的時候,部分基層戶籍工作人員登記的時候為了簡單,把藍字錯誤簡寫為蘭,戶籍資料錄入電腦後,成了既成事實。

  將「藍」字錯誤簡寫成「蘭」字以後,不但藍、蘭兩姓之間造成了混淆,還將帶來不少的麻煩。因此,我們呼籲:

一、姓氏是有源流的。本來是姓藍的宗親,證件卻被錯寫成「蘭」,無異於改姓,這是對自己祖先極大的不尊重,因此我們號召,凡是被錯誤簡化成蘭姓的宗親,請立即行動起來,改回我們祖宗用了2000多年的藍姓。

二、作為姓氏的藍字是不能更改的,也是不能簡化的,把自己的姓氏從藍改為蘭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是對自己姓氏權利的放棄。

三、目前藍姓證件錯用「蘭」的比例很大,且涉及個人的「「戶口簿」、「身份證」、「醫保卡」、「銀行卡」、「駕駛證」等,因而恢復「蘭」為「藍」,需要先更正戶籍信息。證件為蘭者,必須及時更正為「藍」,避免以訛傳訛再錯下去。方法很簡單,在村委會或者居委會開個證明,蓋上公章,就可以去派出所申請改回藍姓了,戶口本改好了,其他證件就很容易了。如果是新出生的寶寶,在醫院裡填寫出生證明的時候,直接登記為藍,這樣即使孩子的父親證件仍然是蘭,小寶寶上戶口的時候,戶籍也是藍。

備註:本文僅針對原本姓「藍」,後來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錯誤地簡化為「蘭」的宗親,如果你的祖先原本不是姓「藍(藍)」,本來就是姓「蘭」的,可以忽略本文。如何分辯你原本是姓藍還是姓蘭呢?可以通過以下方法:1、看老族譜,如果你的老族譜寫的是「藍氏族譜」、「藍氏家譜」,那你就是姓藍的;2、看你的祠堂(宗祠),如果你們祠堂和牌位寫的是「藍」,那你也是本姓藍的;3、看祖墓,如果你的祖公墓碑寫的是「藍公」,那你也是本姓藍的。還有其它辨別方法,不一一描述。

【如何將「蘭」改回「藍」】

各位家人:你們好!

        我錯用了幾十年的『』蘭『』  ,一直想改回真正的「藍」。

        我孫女藍迎菀,2015年3月12日出生,填寫出生證時,寫的就是「藍」,到派出所給她申報戶口時,很順利的就是「藍」了。

        去年下半年,我下決心要把我的錯寫的「蘭」,改回我的真姓「藍」 。

         我準備好自己的更名申請,到派出所填寫變更登記表,附上單位的證明(或街道的證明),帶上我藍氏家譜照片的複印件……,儘管往派出所跑了很多趟,然而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今年的二月份將「蘭敦虎」修正為「藍敦虎」了。

         戶口本上的名字是「藍敦虎」,曾用名是「蘭敦虎」,憑藉戶口本,重新辦理好新的身份證。

       修改銀行卡等其它證件時,只要帶上戶口本和身份證,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終於認祖歸宗,回歸藍家,心裡是無比的舒坦,這種感覺真好!

        請需要修改本姓的宗親們抓緊時間,不要給自己留遺憾,不要把麻煩留給我們的後代!

中華藍氏聯誼總會常務副會長:藍敦虎

2016年11月2日


藍(藍)姓不是蘭(蘭)姓

四川瀘州--藍立舉

根據1955年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公布的《簡化字總表》,「藍」是由「藍」簡化而成的,「蘭」是「蘭」的簡化字,「蘭」不是「藍」的簡化字。而且「蘭」姓也有自己的姓源。因為1977年12月20日發表的《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藍」被錯誤的簡化為「蘭」,但這個方案1986年6月24日經國務院批准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公布方案就廢除了。每個姓氏是都有源流的,我們本來是姓(藍)藍,證件卻被錯寫成「蘭」,無異於改姓,這是對自己祖先極大不尊重,中華民族素有「坐不改姓、行不改名」的千年傳統,為了不數典忘祖,不愧對祖先,對自己姓氏的尊重,也為了不讓(藍)藍氏後世子孫將(藍)藍姓就是(蘭)蘭姓的錯誤一直延續下去,特呼籲藍(藍)姓宗親申請恢復祖先姓氏(藍)藍姓。



恢復藍姓經驗談

湖北武漢--藍劍波

  藍劍波,原姓名為「蘭建波」,不僅用行動將自己順利恢復為「藍」姓,而且他還通過QQ群微信群宣傳鼓勵宗親們積極恢復「藍」姓。

  

我(藍劍波,下同)也曾經是藍、蘭的混用者之一,先辦的身份證是蘭,2009年,我改回了藍姓。目前很多藍姓宗親的證件被簡化為蘭了,很多宗親默認蘭等於藍,有的地方藍姓被簡化為蘭已經三代了,小孩子們只知道蘭,不知道藍了,這些藍姓簡化的重災區,藍這個古老的姓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了。其實,這是對我們藍氏先祖的極大不尊重,俗話說,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出現錯誤不要緊,能及時改正就好。作為藍姓,我們有必要對藍姓的文化知識了解清楚,知曉我姓啥,恢復並堅持我們祖先流傳下來的姓氏。


在此我呼籲宗親們轉告你們認識的宗親,尊重祖先給我們的姓氏,不要在我們這一代犯下錯誤。我也給準備恢復藍姓的宗親提個醒,前往派出所更改時,僅需後面的任何一個材料即可辦理:老的身份證、老的戶口本和老的常住人口登記表,只要有其中有一樣能證明自己是藍姓,派出所就無理由拒絕;戶籍政策是免費更改,部分地方收取少許手續費,我改的時候只帶上了居委會開的證明,一會就辦好了,今年我在派出所諮詢了相關情況,姓氏錯誤,可以申請改正。我換了新身份證,現在新舊兩張身份證都在手上。我的銀行卡沒有管它,銷戶也可以,繼續用也沒事,大不了重新辦一張。即使上面幾個材料都沒有,大家也可以到村委會或者居委會開個證明,蓋上公章,證明自己原本姓藍,現在被簡化為蘭了,需要更正,拿著蓋好公章的證明到派出所,也可以更正戶口本上的蘭。

  

要恢復藍姓,可以自己寫個證明, 到村委會或居委會蓋個公章, 再拿此證明到派出所申請改戶口本上的姓氏即可,戶口本上加一個曾用名蘭某某, 改好戶口本後,可以重新辦理新的身份證,因為有曾用名,所有證件卡片都不影響使用,當然如果有擔心,也可以把舊的身份證保留著。請現在還寫著假<蘭>姓的宗親們,爭取早日改回藍姓,不要把錯寫蘭姓的事情留給下一代去解決, 如果現在不把錯寫的<蘭>姓改回藍姓, 假<蘭>姓就會與真<蘭>姓混為一體, 若干年以後的子孫們, 就和藍姓宗親沒有關聯了。



↑圖:藍劍波新舊身份證對照



↑圖:申請書或證明的格式(參考)



關於恢復祖先姓氏藍的申請

XXX市公安局XX派出所:

本人蘭XX,男,身份證號碼為510XXXXXXXX,祖籍四川省XX縣XX鄉,祖先姓氏為藍姓,在四川省XX縣XX鄉XX(地名)建有藍氏宗祠,祠內有我藍氏先祖神位(相片附後),有民國七年的《藍氏族譜》(族譜相片附後)。根據1955年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公布的《簡化字總表》,藍是由「藍」簡化而成的,「蘭」是「蘭」的簡化字,「蘭」不是藍的簡化字。而且「蘭」姓也有自己的姓源。因為1977年12月20日發表的《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藍被錯誤的簡化為蘭,但是這個方案1986年6月24日起就被廢除了。每個姓氏是都有源流的,我們本來是姓(藍)藍,證件卻被錯寫成「蘭」,無異於改姓,這是對自己祖先極大不尊重,中華民族素有「坐不改姓、行不改名」的千年傳統,為了不數典忘祖,不愧對祖先,對自己姓氏的尊重,也為了不讓藍氏後世子孫將(藍)藍姓就是(蘭)蘭姓的錯誤一直延續下去,特向貴所申請恢復為我祖先姓氏藍姓,將「蘭」恢復為藍,姓名變更為藍XX。恢復祖姓是我多年的願望,請貴所能體諒我的心情,批准我恢復祖姓,在此萬分感謝!

特此申請。

申請人:蘭XX

2017年 月 日


關於我村村民恢復祖姓藍氏的證明

XX局XX分局XX派出所:

我村村民蘭XX,男,身份證號碼為510XXXXXXXXX,祖籍XX省X縣,祖先姓氏為藍姓,有族譜和墓碑相片為證。根據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公布的《簡化字總表》,藍是由「藍」簡化而成的,「蘭」不是藍的簡化字。「蘭」字是「蘭」的簡化字,且「蘭」姓也有自己的姓源。因為1977年12月20日發表的《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藍被錯誤的簡化為蘭,但是這個方案1986年6月24日起就被廢除了。經調查了解該我村村民祖先姓氏確為藍姓,被錯誤地簡化為蘭,同意該村民恢復祖姓,姓名變更為藍XX。

  特此證明。

                  

XX省XX縣XX鎮(鄉)XX 村民委員會(公章)

2017年 月 日 


關於同意我單位職工恢復祖姓的證明

XX局XX分局XX派出所:

我單位職工蘭XX,男,身份證號碼為510XXXXXXXXX,祖籍四川省X縣,祖先姓氏為藍姓,有族譜和墓碑相片為證。根據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公布的《簡化字總表》,藍是由「藍」簡化而成的,「蘭」不是藍的簡化字。「蘭」字是「蘭」的簡化字,且「蘭」姓也有自己的姓源。因為1977年12月20日發表的《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藍被錯誤的簡化為蘭,但是這個方案1986年6月24日起就被廢除了。經調查了解該職工祖先姓氏為藍姓,被錯誤地簡化為蘭,同意該職工恢復祖姓,姓名變更為XX。

  特此證明。

                          

XX 單位(公章)

2016年 月 日


藍姓錯寫成「蘭」的更正申明

  藍姓是我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但是目前有很多藍姓被錯誤簡化成了蘭姓。據統計,各地被錯誤簡化為蘭的藍姓宗親總數達100萬人以上,除了廣東省以外,其他省區很多藍姓宗親的證件都被錯誤寫成了蘭。
  根據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公布的《簡化字總表》,藍是由「藍」簡化而成的,「蘭」不是藍的簡化字。「蘭」字是「蘭」的簡化字,且「蘭」姓也有自己的姓源。目前之所以有很多藍姓被簡化為蘭姓,首先是因為1977年12月20日發表的《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藍被錯誤的簡化為蘭,但是這個方案1986年6月24日起就被廢除了。其次是上世紀90年代戶籍資料進電腦的時候,部分基層戶籍工作人員登記的時候為了簡單,把藍字錯誤簡寫為蘭,戶籍資料錄入電腦後,成了既成事實。
  將「藍」字錯誤簡寫成「蘭」字以後,不但藍、蘭兩姓之間造成了混淆,還將帶來不少的麻煩。藉此次修族譜之機,我們再次重申:
  一、姓氏是有源流的。本來是姓藍的宗親,證件卻被錯寫成「蘭」,無異於改姓,這是對自己祖先極大的不尊重,因此我們號召,凡是被錯誤簡化成蘭姓的宗親,請立即行動起來,改回祖宗用了2000多年的藍姓。

  二、漢字是一種特定的符號,作為姓氏的藍字是不能任意更改的,自造簡化字不但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是對自己姓氏權利的放棄。
  三、鑑於當前藍姓證件錯用「蘭」的比例較大,且涉及個人的「檔案」、「戶口簿」、「身份證」、「醫保卡」、「工資卡」、「存摺」、「駕駛證」等諸多證件,因而更改「蘭」為「藍」,確有一些不便。為此,對證件為蘭者,願意改的應馬上更正;不願意更改者,可以作「通假字」處理,但要求其下一代必須及時更正為「藍」,避免以訛傳訛再錯下去。方法很簡單,新出生的寶寶,在醫院裡填寫醫學出生證明的時候直接登記為藍,這樣即使孩子的父親證件仍然是蘭,寶寶上戶口的時候,戶籍也是藍。
                                         特此申明!

《中華藍氏族譜》續修總理事會


備註:
  我也曾經是藍、蘭的混用者之一,剛滿法定年齡時辦的身份證是蘭 X X,遺失身份證後,去補辦時我改回了藍姓。目前很多藍姓宗親的證件被簡化為蘭,很多宗親默認蘭等於藍,有的地方藍姓被簡化已經三代了,小孩子們只知道蘭,不知道藍了,這些藍姓簡化的重災區,藍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了。其實,這是對我們藍氏先祖的極大不尊重,俗話說,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出現錯誤不要緊,能及時改正就好。作為藍姓,我們有必要對藍姓的文化知識了解清楚,知曉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堅持我們祖先流傳下來的姓氏
  在此我懇請宗親們轉告你們的家人,尊重祖先給我們的姓氏,不要在我們這一代犯下錯誤。我也給準備恢復藍姓的宗親提個醒:前往派出所提交申請時僅需以下任何一個材料:1.老的身份證;2.老的戶口本;3.學校的畢業證;4.村委會留存的老的常住人口登記表;只要有其中一樣證明自己是藍姓,派出所就無理由拒絕;戶籍政策是免費辦理,還有部分地方收取些許手續費,我改的時候只帶上了1989年5月1日的常住人口登記表,上面有我父親的名字,一會就辦完了,今年我在派出所諮詢了相關情況,根本不存在多少錢改一個字,完全免費了。我換了新身份證,現在新舊兩張身份證都在手上,戶口本沒有換新的,直接手寫更正加蓋派出所印章,足以替代戶籍證明,走遍車管所、社保局、房管所、民政局等等單位,都是免費更改。我只有銀行卡沒有改姓,銷戶也可以,繼續用也沒事。大不了重新辦一個

  要恢復藍姓,可以自己寫個證明, 到村委會或街道辦事處蓋個公章, 再拿此證明到派出所申請改戶口本上的姓氏即可,戶口本上加一個曾用名蘭某某,改好戶口本後,可以重新辦理新的身份證,因為有曾用名,所有證件卡片都不影響使用,當然如果有擔心,也可以把舊的身份證保留著。請現在還寫著假<蘭>姓的宗親們,爭取早日改回藍姓,不要把錯寫蘭姓的事情留給下一代去解決, 如果現在不把錯寫的<蘭>姓改回藍姓, 假<蘭>姓就會與真<蘭>姓混為一體, 若干年以後的子孫們, 再也不可能和藍姓宗親有關聯了。



藍永文宗親恢復藍姓的努力

  藍永文,原姓名為「蘭永文」,不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將自己順利恢復為「藍」姓,而且他和武平縣其它宗親還向武平縣人大上書,力促政府機關發紅頭文件,打通恢復「藍」姓的機關大門,使日後宗親們恢復「藍」姓更方便。

  2017年,長汀縣藍氏宗親亦準備向長汀縣人大上書,力促政府機關發紅頭文件,打通恢復「藍」姓的機關大門。

↑圖:福建武平縣人大批文1

↑圖:福建武平縣人大批文2

↑圖:武平藍氏族譜通告

告藍氏宗親書

摘選《中華藍氏源流》--藍柏林


吾族姓藍不姓蘭,

姓氏務必寫成藍。

藍蘭二姓不同源,

藍氏起源就是藍。

赤橙黃綠青藍紫,

七彩陽光必有藍。

天空蔚藍海亦藍,

莫把藍字錯成蘭。


藍字簡化是為藍,

蘭字簡化變成蘭。

藍草結晶曰靛藍,

蘭花芳香謂芝蘭。

藍蘭同音不同義,

語法不能藍通蘭。

勸君慎待咱家姓,

堅持書藍莫書蘭。


  乙未秋於青龍莊


↑圖: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


↑圖:國務院發文廢止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


↑圖:第二次漢字簡化廢止文件


↑圖:老版本百家姓沒有「蘭」姓


↑圖:老版本百家姓「藍」排131位


↑圖:老版本百家姓沒有「蘭」姓


↑圖:老版本百家姓沒有「蘭」姓


↑圖:老版本百家姓沒有「蘭」姓


↑圖:老版本百家姓沒有「蘭」姓


↑圖:老版本百家姓沒有「蘭」姓


↑圖:老版本百家姓

  老版本(宋代)百家姓中沒有「蘭」姓,而「藍」姓是排在第一百三十一位的大姓,而現在,據第六次戶籍人口普查藍姓人口排行第260位。「蘭」姓卻替代了「藍」姓的位置排在新版百家姓中的一百三十一位,而「藍」名卻排到了二百位之後。除廣東廣西海南外,北方各省錯把「藍」簡為「蘭」很嚴重,恢復「藍」姓刻不容緩。


各地宗親恢復藍姓喜訊

  福建省上杭縣廬豐藍永玉、藍天等宗親說,1988年,上杭縣廬豐(念七郎裔)、官莊(念四郎裔)、城區等幾萬「蘭」姓畲民整體恢復「藍」姓,並歸畲族;

  湖南省會同縣的藍敬賢宗親說會同一千多宗親在80年代,從蘭改回藍姓;

  湖南江華縣藍典勇宗親說,2013年他們整個村子一起從蘭改回了藍姓;

  河南新縣的藍青(原錯簡化為"蘭"姓)宗親的2個孩子出生證明登記為藍;

  湖北武漢的藍劍龍(原錯簡化為"蘭"姓)宗親的2個孩子出生證明登記為藍;

  浙江省雲和縣的藍邦有(原錯簡化為"蘭"姓)宗親 2000年全家恢復了藍姓;

  江西省萬載縣仙源鄉高嶺村的藍遠興(錯簡化為"蘭"姓)宗親自己證件是蘭, 孩子2013年出生的時候登記成藍;

..

1998年福建省武平縣的藍學能宗親恢復了藍姓。

1998年湖北省漢川市的蘭國峰宗親恢復了藍姓,他的2個孩子戶口都是藍。

2004年陝西省漢陰縣的藍本鵬宗親,把自己和兒子的姓氏恢復了藍姓。

2006年7月,雲南省藍國洪宗親把剛出生一個月的兒子的戶口直接上為藍了,他哥哥的兩個孩子也恢復了藍姓。

2008年廣西武鳴縣的藍乙科宗親全家戶口證件 恢復了藍姓。

浙江省雲和縣的藍邦有宗親 2000年全家恢復了藍姓。

福建省福鼎市蘭俊旺宗親有三個孩子,大孩子從2002年出生就直接登記為藍,三個孩子目前的戶籍都是藍。

四川省瀘縣的藍立舉宗親的小兒子戶口幾年前就恢復了藍姓,他自己也在2015年12月11日恢復了藍姓。

湖南省會同縣的藍敬賢宗親說會同縣小市村500多宗親在80年代,從蘭改回藍姓了。

湖南省炎陵縣1999年很多人統一恢復了藍姓。

湖南省江華縣藍典勇宗親說2013年他們整個村子一起從蘭改回了藍姓。

江西省會昌縣的藍建華宗親戶口本是藍,2006年辦的身份證被簡化為蘭了,他2007年改回來了

重慶市大足縣的蘭榮柱宗親的兒子和女兒出生的時候,都恢復了藍姓

江西省萬載縣仙源鄉高嶺村的藍遠興宗親自己證件是蘭, 孩子2013年出生的時候登記成藍了。

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的蘭祥勝的兩個孩子出生的時候直接登記的藍,孩子們的戶籍是藍。

四川省廣安花橋鎮藍先剛宗親恢復了藍姓,他們那裡不少宗親都恢復了,一代身份證叫:蘭小剛,2009年換二代證的時候改藍先剛,改了姓字並加上了排輩

四川省資陽伍隍石板堰的藍勇宗親的兒子,原學生證、戶藉薄均載為蘭藝傑,後經本人申請、居委會出證明、出示蘭藝傑爺爺(藍勇父親)藍國章身份證及戶藉薄,前往公安局戶藉處遞交申請,很短時間恢復了藍姓。

四川省廣安的藍先勇宗親說廣安花橋片區百分之八十的宗親在換第二代身份證時集體更正為藍了(餘下部分,基本是戶口外遷的)。

安徽宣城的藍勇宗親家戶口本上弟弟是藍,他和父親是蘭,但是他的孩子直接登記藍了。

重慶南川區蘭益中宗親,1981年入伍前當地政府整理檔案資料時,為了簡寫方便將藍姓寫成了蘭姓,現是優撫對象,退伍證、結婚證、職稱資格證等是蘭。他兒子是超生的上戶口時,沒多思考就寫成了(蘭琛汛),2013年在南川中學讀初中,他找到學校以年級有重名的理由,南川中學向南川區公安局出示了證明要求改名,就這樣改成了現名(藍琛汛),他的4個侄兒子也是用同樣的方法給他們改回來了。

2007年,四川省瀘縣的藍立舉宗親的小兒子出生證明寫的藍,戶口直接登記為藍,他自己也在2015年12月11日恢復了藍姓

2008年,河南省南陽市藍自成宗親全家五口人全都恢復成藍了,2016年,在召縣的他弟弟全家四口人,也全都恢復成藍了。

2010年,湖北省洪湖藍德炳宗親改回了藍姓。

2006年,廣西凌雲縣的藍順文宗親的兩個孩子都恢復了藍姓。

2011年12月,湖北省武漢的蘭劍龍宗親的第2個孩子出生證明也登記為藍,戶口上為藍了,他的2個孩子戶口都是藍姓。

2012年,福建省武平縣的蘭中海的孩子出生證明直接登記為藍,戶口上為藍了。

2012年,貴州省黎平縣的蘭明軍的兒子出生證明直接登記為藍,戶口上為藍了。

2012年,河南省光山縣藍海濤宗親的兩個孩子都恢復了藍姓。 

2012年8月份,江西省興國縣的藍雲發宗親通過村委會留存的【1989年5月1日第一代身份證常住人口登記表】進行申請,在派出所打好申請報告後自行前往縣公安局戶政科審核籤字蓋章,回到派出所後,恢復了自己和兩個孩子的姓氏,他三個兄弟以及他們的孩子也都改回藍姓了。

2014年,雲南省騰衝的蘭榮好宗親以及家人的戶口和證件改為藍了 

2014年5月10日,湖北省鹹豐縣蘭忠紅的孫女出生證明登記為藍紫馨,戶口上為藍了

2014年8月26日,湖北省黃陂區蘭輝的兒子出生證明登記為藍紫馨,戶口上為藍了  

2015年1月,湖北省宣恩縣的蘭先梅宗親恢復藍姓,改名為藍梅 

2015年2月,江西省永豐縣的蘭寬雲宗親出生的孩子出生證明成功登記為藍,戶口上為藍了。

2015年2月,四川省三臺的藍天宗親,全家戶口恢復了藍姓,所有證件改為藍姓。

2015年8月,廣西 都安的藍榕海宗親,自己和兒子恢復了藍姓。

2015年9月,河南省新縣的蘭青宗親的第2個孩子出生證明登記為藍,戶口上為藍了,他的2個孩子目前戶口都是藍。

2015年10月,福建省建陽縣的藍翰昌宗親戶籍改回了藍姓。

2015年10月,湖南省會同縣的蘭大富宗親戶籍改回了藍姓。

2015年,湖北省鹹豐縣蘭忠紅的孫女出生證明登記為藍,戶口上為藍了。

2015年貴州省思南縣蘭君華宗親的孫子,戶口上恢復了藍姓。

2015年3月,江蘇省南京蘭敦虎宗親的孫女,出生證明登記為藍,戶口上為藍了,2016年2月,敦虎宗親的證件恢復了藍姓

2015年8月10日,四川省三臺縣的藍天宗親恢復了全家的藍姓,所有的證件改為了藍,他申請變更前先去補辦了一個身份證,因為變更時要收回原來的身份證,這樣手裡就還能保留一個舊身份證用來辦理其他手續,這樣做,他手裡新老身份證都有。

2016年湖南省醴陵的藍獻忠宗親,1個孫子戶口直接上了藍,2017年3個孫子戶口直接上了藍。

2016年,湖南省醴陵的藍獻忠宗親的1個孫子戶口直接上了藍,2017年,他的3個孫子戶口直接上了藍。

2017年2月5日,湖北省洪湖市的藍德武宗親的七個孫輩戶口改回了藍。

2017年2月,江西省贛州的藍明有宗親恢復了藍姓。

2017年3月13日,河南省光山縣藍宏成宗親的兒子恢復了藍姓。

2016年4月,湖北省鹹豐縣活龍鎮的蘭良文的兒子出生時直接登記為藍,上戶口為藍梓航。

2017年4月,蘭山的女兒出生直接登記為藍,上戶口藍若瑆 。

2014年,湖北省宣恩縣的蘭湘鄂的第一個孩子出生直接登記藍,2015年,他的第二個孩子出生也是直接登記為藍,蘭先國讀六年級的孩子2017年4月蘭博改為藍博了 。

2017年4月27日,湖北省穀城縣的藍大如宗親的孫子出生證明直接登記為藍了。

2017年5月10日,湖南省寧遠縣藍祥勝家裡4口人恢復了藍姓,他的兩個孩子出生的時候直接登記的藍,孩子們的戶籍都是藍。

2017年7月26日,貴州省甕安縣藍興軍(曾用名:蘭興軍)恢復祖姓藍。申請時寫好申請書,複印幾頁自己的族譜,也可以列印一下自己先祖的碑文照片,然後提交給派出所戶籍科,大概40天左右,上級戶籍部門就報下來了,然後戶口簿就恢復了藍姓,接下來就可以繼續更換身份證了。

↑圖:恢復祖先姓氏申請書


來       源:轉自藍天藍

我姓藍!我驕傲!我姓藍!我自豪!

相關焦點

  • 藍姓的來龍去脈
    據統計,今天散居各處的藍氏宗親80%以上都是藍姓武平肇基始祖大一郎公的後裔。 多民族的藍姓後裔 由此引出一個問題,既然武平藍姓源自中原,屬於正宗炎帝一脈,其遷徙的過程又符合典型的客家人入閩途徑,那麼藍姓理應屬於漢族客家人,但居住在上杭、長汀、漳浦等地的藍姓後裔為什麼是畲族呢?
  • 姓氏文化:藍姓
    【遷徙分布】藍姓起源於今陝西藍田,歷秦漢而降,藍姓主要繁衍於中山郡、東莞郡與汝南郡,中山在今河北定州一帶,東莞在今山東莒縣一帶,汝南在今河南平輿一帶,三地為藍姓郡望,即為藍姓之最早發祥地,表明藍姓在上述三地曾得到巨大發展
  • 藍姓的起源
    藍姓的起源口藍雲         藍姓,在《百家姓》中排名131位。姓氏起源的歷史源遠流長,姓氏在歷史上不僅是血緣的標誌,家族的微章,還表現門第思想,宗法觀念,是民族融合的表徵。        藍姓起源有三種說法。一是春秋後期有個大夫叫藍尹璺,為昭王施政,政績突出。
  • 藍姓起源
    藍姓來源有二:一支出自春秋時的楚國,先以官為氏,後省文形成;一支出自戰國時的封邑,系以地為氏。春秋後期,楚國有個大夫名叫亹(wěi),任藍縣(在今湖北荊門縣東)尹,又稱藍尹亹。        藍姓在當今按人口多少排次序的中華姓氏中,名列第260位,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02%,分布較廣,以廣西、廣東居多,這2省區藍姓約佔漢族藍姓人口的86%。藍姓不僅是漢族常見姓,而且在壯、畲、回、滿、瑤等民族中也有藍姓。
  • 細說藍姓來龍去脈
    因此,想了解武平的歷史與文化,就不能不研究藍姓的來龍去脈。視頻:武平藍姓一世祖—大一郎一、藍姓溯源藍姓的歷史,可追溯到炎帝的第十一世孫昌奇。據統計,今天散居各處的藍氏宗親80%以上都是藍姓武平肇基始祖大一郎公的後裔。三、多民族的藍姓後裔由此引出一個問題,既然武平藍姓源自中原,屬於正宗炎帝一脈,其遷徙的過程又符合典型的客家人入閩途徑,那麼藍姓理應屬於漢族客家人,但居住在上杭、長汀、漳浦等地的藍姓後裔為什麼是畲族呢?
  • 《藍姓起源》藍氏兒女必看
    宋理宗寶慶元年(公元1225年),122世祖吉甫公,遇金兀朮之亂,入閩,居福清縣五福鄉,為藍姓入閩始祖;宋度宗鹹淳元年(公元1265年),124世祖萬一郎公,避北虜之患,遷原汀州府寧化石壁,是藍姓入汀始祖。        元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127世祖大一郎公,遷居至武平縣大禾村,同年三月,娶劉三娘為妻,婚後,劉三娘在回娘家的途中染上惡疾而終,但葬得一風水寶地。
  • 藍姓女孩詩經楚辭起名有詩意的唐詩宋詞名字
    藍姓女孩詩經楚辭起名有詩意的唐詩宋詞名字(上) (藍冰安) 「冰安」一名出自唐詩宋詞楚辭詩經《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縛戎人》中「陰森神廟未敢依,脆薄河冰安可越。」
  • 身邊有藍姓的人嗎?麻煩轉給他們看看?
    有的畲族藍姓族譜錯記藍光輝又名藍昌奇。《水經注》記載盤瓠王生於周平王宜臼七年五月初五,為盤、藍、雷三姓之祖。諡號「忠勇王」。葬於鳳凰山。來源七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藍人,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