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89年夏天,在北宋與遼國交界的河北西路威虜軍轄區內,有一支不大的宋朝部隊正在行軍。在徐徐前行的隊伍旁,一名將官站在路邊,神情凝重,似乎在想著些什麼。這人便是尹繼倫,以洛苑使充任北邊緣都巡檢使在軍中效力。尹繼倫來到威虜軍是跟隨大將軍李繼隆押運糧草的。威虜軍是大宋河西北路最北面的一處軍州,治所在遂城。
三年前的君子館大敗後,由於接連損兵折將北宋朝廷已經徹底喪失了收復燕雲十六州的雄心和實力,
不得已構建了以定州、鎮州和高橋關為支撐的防禦體系。
威虜軍正在這一體系的最前沿,遂城路遠城小兵少補給困難,當後方的三大關城經營完備之後,遂城的作用便顯得有些雞肋了。已經有風聲說朝廷裡的相公們準備放棄威虜軍,這讓尹繼倫有些不憤。那些大頭巾們實在是太過於輕佻,像這般三割兩讓遲早會讓整個防禦體系崩壞。尹繼倫不由得輕嘆一聲,想這些作甚,自己人微言輕又哪裡能夠上達天聽?好在在大將軍李繼隆的堅持之下,放棄威虜軍的計議暫時擱置了。
北宋的三關防禦體系
想到李繼隆,尹繼倫的眼中多了些光彩。回罷,這次巡檢也就如此了,大將軍還在後方嚴陣以待呢。
此次運糧的行動已經被遼國知曉,據諜子傳回的消息,遼國大于越耶律休哥率30000餘騎前來廝殺。李繼隆自然也做了萬全的準備,尹繼倫這趟到北面來便有打探遼軍動向的意思,但現在糧草已經交接完畢,探馬也放出去了幾十裡地,遼軍卻還是絲毫不見動靜。罷了罷了,待探馬回來便收兵罷。
兀自想著心事,便聽到後方有急驟的馬蹄聲由遠及近,間雜著慌亂急促的喊聲,「契丹人,契丹人,多,數不清,騎,騎兵。」
終於還是來了。由於是在宋境,尹繼倫的部隊是一支步兵,所有的牲口只有幾位校尉的坐騎以及百十匹馱馬,現在想要逃已然來不及了,要戰,也是力有不逮的,千把來人在沒有重器械加持的前提下,對方數萬騎兵隨便趟過去就能把他們馬踏為泥。但總還是要戰一下地罷。
正在宋兵忙亂著穿戴盔甲,分發兵刃並排兵列陣的時,遠處幾股煙塵已然臨近,散亂的馬蹄漸漸清晰。尹繼倫額頭也見汗了,看來想以堂堂之陣戰一場也是不可能了,這才是真正的壯志未酬身先死嘞,罷了,今日就今日吧。尹繼倫掂了掂手上的長槍,死戰戰死了罷。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儘管白茫茫平地視線一覽無餘,最前面的幾股遼軍哨探完全沒有奔他們而來的意思,甚至於最近的一股遼兵幾乎都能看清彼此的面容了,對方仍然是無動於衷,仿佛根本沒有看到宋軍一般,仍然是急匆匆奔前方而去。真是奇哉怪哉,但轉瞬間尹繼倫便想通了。
耶律休哥此次出兵,本是為截殺運糧的李繼隆而來,只是不知出了什麼變故這才姍姍來遲。李大帥已經交接了糧草踏上歸程了,耶律休哥肯定是擔心此次無功而返,估計是下令不得與沿途宋軍糾纏只奔李繼隆大軍而去,不見遂城也沒什麼動靜麼?定是如此了。一絲怒意不由得撞上心頭,耶耶的,不跟耶耶打,還裝看不見耶耶。
但很快,心頭浮起的涼意又澆滅了怒火。此戰無論勝敗,遼軍總是要回師的,自己這支隊伍被隔絕在遼軍背後,即使是敗退下來的殘兵敗將也能輕易收拾了自己。顯然,遼軍這是把自己當作手裡的蚱蜢砧板上的肉了。
想到此處,尹繼倫掂槍的手不由得握緊了,頜下不多的鬍鬚也隨著顫抖起來。直娘賊,遼狗竟侮你耶耶至此!耶耶定要給你個好看!
遼軍完全沒有感覺到尹繼倫心中的憤怒,依然視若無睹般行軍。直到最後的輜重車隊都走完了,尹繼倫心緒也平靜下來,心中也已有了計議。他召集起呆若木雞的一眾袍澤,說道:「契丹人把我們放在這裡不理,是急於與李帥決戰啊,那麼戰後回師肯定就不會再次放過我們了,無論勝敗,我們斷無幸理。左右是個死,不如耶耶們跟在遼軍後面去抄他後路,寧做戰死忠義魂,不做糊塗北地鬼啊。」經過一番動員,千把宋軍都是血脈噴張,耶耶的,攮他!
徐河之戰局勢圖
尹繼倫吩咐下去,除了步戰輕甲與隨身短兵器,其他物資糧草長兵甲帳統統丟棄,全軍輕裝,隱身伏形,趁著夜色緊跟在遼軍大隊之後。說起來也合該契丹人要吃虧,大軍急於向前,精力全部放在前方的李繼隆軍身上,也擱著耶律休哥有些託大,大軍後方竟然沒有探馬哨騎,這就給了尹繼倫機會,宋軍的跟蹤竟然沒被發現,至少是沒有軍馬前來攔截。
距離徐河也就幾十裡地,半夜時遼軍終於抵達了徐河北岸。南岸便是李繼隆軍的大營了,遼軍也紮下營盤小事休整。尹繼倫便趁機觀察遼軍大營,尋找目標。尹繼倫他們總共就千把來人,既然要給遼軍點顏色看看,必定要找最要害處襲擊,那中軍大帳無疑是費效比最好的目標。由於需要經常議論軍機,同時需要傳達命令與收集情報,中軍大帳有很明顯的特點,借著星光中,尹繼倫他們很快便確定了目標。
耶律休哥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在半路放過的那條小雜魚此時就綴在自己大營後方死死盯著自己的中軍帳,準備在最好的時機給自己來一下子。
很快,黎明時分遼軍開始生火做飯,軍營中漸漸有了動靜,相應的,夜間防偷營的警戒也開始撤哨,畢竟飯後便是大戰了。目標就在眼前,時機也剛剛好,不需要什麼細緻的謀劃,尹繼倫簡單交代幾句,發一聲喊,「殺遼狗!」宋軍吶喊著便衝進了遼營。遼軍完全懵了,做夢也想不到會有人大清早來偷襲啊,更想不到就是他們昨天放過的那支小雜魚部隊。尹繼倫他們卻是什麼也不顧了,不出意外的話這便是最後一戰,那便戰個痛快吧。千把來人按照事先的計劃,一面放火,一面喊殺,一面拎刀子剁人,盡最大可能製造混亂。
由於目標明確,尹繼倫很快便殺到了中軍帳前。耶律休哥正在用飯,完全是猝不及防啊,既沒著甲,也沒趁手兵刃,三招兩式便「失箸,為短兵中其臂,創甚」,筷子都丟了,又被砍了胳膊一刀。當然了,名將畢竟是名將,也不是那麼輕鬆可以弄死的,受傷的耶律休哥還是闖出了帳篷,隨後「乘善馬先遁」,跑了。
事情發展到這裡,按說尹繼倫的命運已經決定了。一千多人衝擊30000人的軍營,首先不可能過於分散,不分散所影響的範圍必然小。那麼其餘遼軍在各部軍官彈壓下很快就可以恢復秩序,到那時,尹繼倫軍所面臨的將是無情絞殺。而歷史也是如此發展的,《宋史王杲傳》載:
「(王杲)還抵徐河,時尹繼倫與寇戰,小衄,杲適遇賊河上,即按兵拒之,殺賊,奪所乘馬」
,按這段記載推論,尹繼倫他們已經陷入困境了,正被追殺至徐河邊,幸好有王杲接應。當然,王杲之所以會出現在徐河邊,還是因為對岸的是李繼隆。
徐河之戰結局
李繼隆對威虜軍十分看重,這次運糧也是做了萬全的安排,雖說只帶了步騎一萬餘人,但都是定鎮兩州簡選的精銳,同時,將定州的幾位當家主將也幾乎全帶了出來。耶律休哥在徐河對岸紮營後,李繼隆便沿河南岸列開了陣勢,預備決戰,並且時刻關注著遼營的動靜。當尹繼倫對遼營發起決死突襲的時候,遼營的混亂自然也驚動了李繼隆。作為與耶律休哥多次交手的沙場老將,李繼隆敏銳地抓住了這次機會,果斷下令全軍出擊。
一萬宋軍精銳在各位將領的推動下迅速渡過徐河對遼軍大營展開了全面的猛攻。尹繼倫的突襲各路軍頭還可以彈壓混亂,李繼隆的全面進攻可就再也彈壓不住了。遼軍瞬間便陷入了混亂,在宋軍的全力進攻下很快便崩潰了,隨之便向北逃亡。《宋史》載「寇兵隨之大潰,相蹂踐死者無數」。李繼隆率大軍殺透遼軍大營並追殺了數十裡遠。「斬數千級,獲牛馬、鎧仗甚眾」——《宋史》
徐河之戰,宋軍以一萬破三萬,打敗的還是耶律休哥,是一場不折不扣的大勝。遼國名將耶律休哥「智略宏遠,料敵如神」聞名,顯然沒有料到尹繼倫的不好惹,沒打你呀,咋還拼了呢?此戰之後再未有耶律休哥帶兵南下的記載,許是被襲出了心理陰影?不得而知。
客觀地講,徐河之戰宋軍的勝利有大半功勞大概是要記在尹繼倫身上的。如果兩軍擺開了車馬對攻,李繼隆兵少恐怕要吃虧,即使先前有安排取勝也很難。不得不說,尹繼倫這招尾隨偷襲實在是神來之筆。尹繼倫因此戰之功攫升為長州刺史,仍兼巡檢使。同時尹繼倫在遼國也有了頗大名聲,契丹自是不敢窺邊,其平居相戒,則曰:當避「黑面大王」。為啥黑面?臉黑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