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計實際使用外資108億美元!煙臺「十三五」對外開放成績斐然

2020-12-16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菁

15日上午,煙臺市「『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六場發布會召開,煙臺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商務局局長、市投資促進中心主任陳新姿通報了「十三五」期間煙臺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情況,並對重大平臺爭請取得的新突破作了重點介紹。煙臺依海而建、因港而立、因開放而興。改革開放40多年來,對外開放一直是煙臺最濃重的底色、最靚麗的本色、最鮮明的特色,開放成就了煙臺的昨天、左右著煙臺的今天、決定著煙臺的明天。

在會上,陳新姿表示,「十三五」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奮勇爭先,高點定位求突破、一心一意謀發展,創造了新的輝煌。陳新姿介紹道:「這五年來,煙臺推動自貿區、綜保區、中韓產業園等重大國家戰略全面落地,對外開放邁上新臺階;這五年來,我們創新推進「雙招雙引」、對外貿易、園區改革,形成對外開放新優勢;這五年來,我們全面踐行「保三爭二搶第一」的工作要求,開放發展取得新成效。「十三五」期間,預計全市累計實際使用外資108億美元,是「十二五」的1.3倍,提前一個季度超額完成「累計實際使用外資100億美元」的目標任務;預計今年進出口突破3000億元、出口突破2000億元,超額完成預定的目標任務。外資、外貿總量均居全省第二,分別佔全省的1/8和1/7強。」

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今年1-10月,全市實際使用外資16.8億美元,同比增長68.1%,增幅分別高於全國、全省64.2和37.9個百分點,榮獲全省穩外資工作一等獎;實際對外投資15.3億美元,增長80.1%,總量居全省第一。1-11月,全市完成進出口2880.1億元、增長10.2%,增幅分別高於全國、全省8.4和2.9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751.8億元、增長11.4%,進口1128.3億元、增長8.3%,已連續三個月實現進出口、出口、進口全線增長。

在重大平臺爭請方面,煙臺市取得了突破性進展。2017年12月,國務院正式批覆設立中韓(煙臺)產業園,是全省首個國家級國別特色園區。三年來,我們堅持以制度創新為突破口,瞄準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生命科學等六大新興產業,頒發了全國首張「跨國辦」營業證照,引進了全省首個韓資獨資職業教育培訓機構、首家韓資律師事務所、首家韓資獨資旅行社和全市首個中韓跨境電商平臺等一批「首字號」項目。加快打造中韓科創孵化合作基地、新材料產業園等八大對韓合作載體,先後落戶SK新材料、先安新能源汽車、艾多美科瑪等180多個韓資項目,推動煙臺成為韓資企業投資興業、創新創業的最佳目的地。

正式邁入自貿試驗區時代。2019年8月26日,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煙臺片區強勢起航,這是煙臺繼1984年被國務院列為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2017年被省委省政府列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三核」城市之一後,獲得的又一重大發展機遇,標誌著煙臺對外開放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階段。一年來,首批696項市級行政權力事項、64項市級公共服務事項已下放至煙臺片區,累計推出30多項實踐創新成果,其中12項成果被納入省級複製推廣案例,總量居全省第二,3項全國首創案例得到國家部委認可。規劃建設國際貿易、區域金融、國際商事、國際科創合作等八大中心,吸引華潤化學材料等世界500強企業入駐,20多家金融機構慕名而來。成立煙臺自貿試驗區研究院,組建全國首個海洋經濟特色支行,設立全省首個自貿區企業服務專區,在全省首開海關業務窗口,實行企業開辦集成式改革,累計新增市場主體超過1萬家。相關經驗做法多次登陸央視,「依託自貿區改革發展藍色經濟」作為煙臺市唯一改革創新實踐案例,成功入選「中國改革2020年度50典型案例」。

跨境電商綜試區跨越升級。2019年12月,煙臺獲批國家級跨境電商綜試區,一年來,立足煙臺產業基礎和貿易特色,著力打造跨境電商綜合服務、產業集群發展及人才培養公共服務「三平臺」,拓展數字貿易賦能傳統製造業、特色商品進出口跨境貿易及跨境電商國際市場「三路徑」,構建信息共享、金融服務、智慧物流、信用建設、風險防控和統計監測「六大體系」,加強與阿里國際站、ebay等跨境電商龍頭平臺的聯繫對接,推進跨境電商業務突破發展。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00多家企業通過阿里國際站開展B2B業務。9月1日,煙臺首批跨境電子商務9710、9810業務順利開通並實施,標誌著我市跨境電商實現了全模式、全流程覆蓋。今年1-10月,全市跨境電商進出口突破4億元,是去年全年的430多倍、增幅居全省第一。

成功進入國家綜保區行列。今年7月,煙臺保稅港區在全國14個保稅港區中首批轉型為綜合保稅區,標誌著煙臺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實現了從出口加工區到保稅港區再到綜合保稅區的歷史性跨越。開關運作以來,煙臺綜合保稅區加快落實21項政策,省內率先實施全球保稅維修業務試點,打造了進境肉類、冰鮮水產品、食用水生動物綜合性指定監管場地和蘋果出口監管倉、跨境電商9610監管場所等新的功能平臺,引進了東澍電商、洋淘國際、醫行天下等外貿新業態項目,跨境電商1210單項進口額在全省海關特殊監管區中排名第一。全新的歷史機遇之下,煙臺綜合保稅區正加大綜合創新力度,加快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加工製造、研發設計、物流分撥、檢測維修、銷售服務等「五大中心」,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陣地,成為新一輪對外開放的新高地。

國家市場採購試點花落煙臺。今年9月,煙臺三站批發交易市場成功入圍國家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這是煙臺獲得的又一國家級外貿新業態機遇。試點獲批後,煙臺市商務局會同煙臺海關、稅務、人民銀行等單位戮力攻堅,不到一個月時間即完成了聯網調試,在全國同批試點中率先進入試運行;11月4日,推動全省新批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首票貨物在煙臺成功試單放行。自此,三站市場集聚區內的業戶可享受出口貨物增值稅「免徵不退」「無票通關」,全面實行24小時全天候審單、放行自動化和無紙化報關等政策便利。

相關焦點

  • 「『十三五』成就巡禮」新聞發布⑥這五年,煙臺對外開放交出滿意...
    發布會現場「十三五」期間,預計全市累計實際使用外資108億美元,是「十二五」的1.3倍,提前一個季度超額完成「累計實際使用外資100億美元」的目標任務;預計今年進出口突破3000億元、出口突破2000億元
  • 煙臺「十三五」成就巡禮:頻獲重大國家戰略青睞!對外開放邁上新臺階
    記者在現場獲悉,「十三五」期間,煙臺市在開放平臺爭請方面取得新突破,屢獲重大國家戰略支持,高光時刻頻現。  率先躋身中韓兩國共建園區,頒發全國首張「跨國辦」營業證照  中韓(煙臺)產業園倡議意義重大,被寫入中韓自貿協定,承擔著打造中韓地方經濟合作和高端產業合作新高地的使命任務。
  • 1-10月江蘇實際使用外資190.5億美元 規模全國居首
    「十三五」以來,江蘇實際使用外資保持全國領先,2016年-2019年,累計實際使用外資規模突破1000億美元,提前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2019年,全省實際使用外資227.8億美元,佔全國比重為16.5%,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實際使用外資佔比69.5%,較「十二五」末提升22.8個百分點。
  • 錨定未來的煙臺實踐∣⑥連結全球 對外開放邁上新臺階
    「十三五」期間,煙臺市推動自貿區、綜保區、中韓產業園等重大國家戰略全面落地,對外開放邁上新臺階。通過創新推進「雙招雙引」、對外貿易、園區改革,形成對外開放新優勢,開放型經濟提質擴量,截至目前,累計有104家世界500強在煙臺投資設立167家企業。據預計:「十三五」期間,全市累計實際使用外資達108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 煙臺前9個月實際使用外資數穩居全省第二,總量增幅均高於全省全國
    近日,記者從煙臺市投資促進中心了解到,今年1—9月,全市實際使用外資13億美元、增長33.8%,總量穩居全省第二位,增幅連續三個月保持兩位數,分別高於全省、全國5.9個和31.3個百分點。新設千萬美元以上外資項目80個,增長27%;合同外資28.6億美元,增長38%。其中,過億美元項目15個,增長50%,合同外資14.9億美元,增長41.8%。
  • 【「十三五」山東蝶變】對外開放由「大寫意」轉向「工筆畫」
    構建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四梁八柱」  「十三五」期間,山東積極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開放的步伐越走越實,構建起高質量開放的「四梁八柱」,貨物進出口突破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大關,實際使用外資實現穩定增長。
  • 「十三五」交答卷,你看煙臺考得如何?
    煙臺「十三五」交答卷考得如何?一般貿易進出口佔比增至51.6%「十三五」期間,煙臺對外貿易實現新跨越,一般貿易進出口佔比由2015年的32.6%提高至2020年的51.6%,累計培育外貿企業5100多家,其中張裕、北極星、三環等知名出口品牌企業74家,數量居全省第一。
  • 「十三五」期間對外直接投資59.4億美元
    水母網12月15日(YMG全媒體記者 劉潔)今天上午,煙臺舉行「『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專場新聞發布會,煙臺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商務局局長、市投資促進中心主任陳新姿發布「十三五」期間煙臺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情況。
  • 山東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評價:煙臺開發區居第二
    水母網12月19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劉潔 通訊員 王聰 楊冰峰)日前,山東省商務廳、山東省科學技術廳正式發布了2019年山東省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評價結果,全省159家省級以上開發區(含139家經濟開發區、20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參評,煙臺開發區位列全省第二位。
  • 浙江1-6月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133家 實際使用外資75.0億美元
    截至2020年6月底,浙江累計設外商投資企業68832家,投資總額8282.0億美元,合同外資4595.5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2410.1億美元。分析來看,1-6月浙江外商直接投資呈現幾大特點。浙江上半年引進外資總體保持平穩。1-6月,舟山、溫州、台州、金華、杭州、衢州和寧波七市實際使用外資實現正增長。
  • 山東去年貨物進出口突破2萬億大關 實際使用外資達146.9億美元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沈童 濟南報導12月16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山東省商務廳主要負責同志介紹「十三五」時期山東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情況。據介紹,「十三五」時期,山東省全力打造高能級開放平臺,積極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開放的步伐越走越實,貨物進出口突破2萬億大關,實際使用外資實現穩定增長,全面完成了「十三五」規劃各項任務目標。「十三五」時期,山東突出頂層設計,注重謀篇布局,構建起高質量開放的「四梁八柱」。
  • 深圳前三季度新設外商投資企業超3000家,合同外資、實際使用外資...
    外商投資企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儘管受疫情影響,但深圳今年在吸引外資方面仍然表現搶眼。前三季度,深圳新設外商投資企業超3000家,合同外資、實際使用外資均顯著增長,國際投資者布局深圳的信心仍然堅定。
  • 穩規模優結構 江蘇推動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
    來源:視覺中國「十三五」以來,江蘇實際使用外資保持全國領先,2016年-2019年,累計實際使用外資規模突破1000億美元,提前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2019年,全省實際使用外資227.8億美元,佔全國比重為16.5%,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實際使用外資佔比69.5%,較「十二五」末提升22.8個百分點。
  • 十三五」期間煙臺開發區48個三類500強項目在這裡「安家」
    煙臺開發區深度整合專業招商職能,廣泛網羅社會招商資源,構建了以全員招商為基礎、以「1+9+6N」為框架、集團化作戰、扁平化組織的市場化專業化「大招商」體系,建立起全鏈條、無縫隙、閉環式的項目推進、產業服務機制。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是一個地區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更是一座城市發展的後勁所在。「十三五」期間,煙臺開發區一手抓招引,一手抓服務,全區招商引資取得了新突破。
  • 煙臺「十三五」成就巡禮:五年篤定前行 經濟社會獲長足發展
    這五年,煙臺堅持創新發展,新舊動能加快轉換。全市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企業重點實驗室達到113家,睿創微納成為全國首批、全省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中集「藍鯨1號」、萬華「尼龍12」等一批關鍵技術填補國內空白,高鐵、核電、衛星、大飛機、海工裝備等「大國重器」頻現煙臺元素,累計獲得省以上科學技術獎達90多項。
  • 浙江1-4月實際外資49.6億美元:吸引外資止跌企穩 形勢向好
    浙江1-4月實際外資49.6億美元:吸引外資止跌企穩 形勢向好 2020-05-21 17:54:58中新社發 浙江省商務廳 供圖   中新網杭州5月21日電(記者 黃慧)記者從浙江省商務廳獲悉,1-4月,浙江省實際外資49.6億美元,同比增長8.9%,增幅高於全國17.3個百分點(折合人民幣344.9億元,同比增長11.4%),佔全國份額達12%,較去年同期提高1.9個百分點,規模居全國第四。
  • 前11月全市實際利用外資完成7.7億美元
    2020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經濟低迷等不利影響,我市多措並舉,不斷優化投資環境,提升服務質量,吸引外商投資興業,利用外資實現較快增長。前11個月,全市實際利用外資完成7.7億美元,同比增長15.4%,提前完成省、市年度任務目標。
  • 山東連線世界500強 | 總投資2300萬美元,美國專場煙臺分會場又一...
    9月29日上午,「山東與世界500強連線」美國專場煙臺分會場活動在東山賓館舉行。煙臺和美國的經貿往來密切,截至目前,煙臺吸引美資項目已1000多個,煙臺在美國的投資企業有100多家,今年前8個月,煙臺與美國進出口貿易額220億元,佔全市進出口總額的12%。
  • 【回眸「十三五」】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
    【回眸「十三五」】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 2020-10-28 15: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