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有品生活
2020年的關鍵詞裡,「姐姐「一詞大概是必不可少的。
一部《乘風破浪的姐姐們》火到現在,甚至讓長時間被「少女感「、」初戀臉「統治了的銀屏,也開始能夠欣賞成熟、霸氣的美了。
看著這群年齡30+、40+、50+的「中年女人」,拋下在表演、音樂、主持界已有的成就,拓展人生,挑戰自我。
這種又颯又自信的美,絕非小年輕們的小打小鬧,肆意張揚,還帶有侵略性。怪不得最近網上都開始流行一個詞,——「姐姐崇拜「。
但這群舞臺上乘風破浪的姐姐們,在花樣年華裡更不是吃素的。
阿朵尤甚。
雖然二次公演遺憾淘汰,但15年前,阿朵確確實實地紅過,轟轟烈烈的那種。
從曾經的全能歌手,時尚頂流,為《男人裝》拍了一套封面,直接賣出50萬冊的性感女神。
到後來的三段情傷,消失七年,「死裡逃生」。
阿朵的半生,或許正應了《蘭花草》裡的那句歌詞:
——"風雪點過妝,歲月方留香。"
01
成也性感,敗也性感
15年前,阿朵戴著唇釘,穿著深V,登上了當年的春晚舞臺。
短短56秒的舞臺表演,奪人眼球的性感舞姿,讓她一夜爆火。
後來,這卻成了阿朵不堪回首的往事。
「如果一個女歌手擁有『性感熱辣』,就應該和『才華』不太沾邊了,可能要樸素一點,柔弱一點,甚至『醜』一點,才會讓人注意到你的內在?」
啼笑皆非的自白,道盡了阿朵曾經的困苦和疑惑。
作為一位土生土長的土家族姑娘,阿朵的身上,從小就浸潤了少數民族的風情萬種。
她7歲習舞蹈,10歲就憑舞蹈特長被招進了文工團,從部隊轉業後,北漂的阿朵被日本音樂教父小室哲哉一眼相中,成為了真正的明星「預備役「。
此後,阿朵輾轉幾個公司,拍過幾部默默無聞的戲,終於遇到了人生的伯樂——高曉松。他為她量身打造專輯《盛開》,其中的一首《再見,卡門》,更是讓她攀上春晚舞臺。
春晚表演一炮而紅,性感舞蹈吸睛無數,看似風光無限的阿朵背後,有些事情卻在悄然間錯位了。
一夜之間,阿朵二字,與「性感「一詞再難拆分。
嘗到了甜頭的經濟公司,也致力於給她打造暴露造型、接性感噱頭的工作。
這一切,在阿朵2005年拍攝的《男人裝》上,達到了頂峰。
這組讓人血脈噴張的大片,讓雜誌爆賣50萬冊。但其實這組照片是阿朵參與策劃的,希望賦予給女性獨立自信的意義,表現「性感下的女性自我表達」。
但絕大多數人之看到了照片上的裸露,甚至所有有關她的報導也只關心私生活和身材。
驀然回首,阿朵才驚覺,那個唱作歌手其實從沒存在過,徒留一個靠皮囊博出位的女星。
媒體評論她空有身材沒有才華,其實過去所有的歌都是她自己寫的;
人們都說她私生活混亂,其實她私底下衣著保守,幾乎不會喝酒,愛好是宅家。
「但太多人已經認定阿朵,就是這個樣子。」
02
忠於愛情,遍體鱗傷
事業飽受非議的阿朵,也沒少吃愛情的苦。
號稱性感女神的她,20多年統共只有三段感情,而且每一次都被傷得體無完膚。
最廣為流傳的,是和高曉松一段曖昧不清的「緋聞「。
對阿朵而言,高曉松既是伯樂,也是自己歌手生涯的引路人。當年的採訪中,阿朵更是直言不諱地向所有人宣稱:
「以前我就像在大海上隨波逐流的一條小船,而高老師的出現就像讓我看到了燈塔。「
歌手與製作人之間的密切往來,兩個人在音樂界擦出的絢爛火花,讓阿朵和高曉松的緋聞傳得沸沸揚揚,儘管當事人一直否認。
也因為這段模稜兩可的關係,年輕氣盛正想證明自己音樂實力的阿朵,一頭撞在了「借高曉松上位「的汙名高牆上,頭破血流。
後來,高曉松經歷與第一任妻子離婚和第二次婚姻,阿朵也因此背上了「小三「、」背叛「的重重惡名。
除了和高曉松的這段似是而非的關係,阿朵的另外兩段感情也無一例外的坎坷。
第一任男友揮霍了她的天真爛漫。口口聲聲說愛她,結果轉頭就一邊花著她的錢,一邊和她的閨蜜搞在了一起。
另一任男友更是渣到極致,不僅騙她感情,連財產也一起捲走。
「我只談了三次戀愛,第一次徹底毀了我對愛情所有的嚮往,第二次擊潰了我的自尊心,這一次不但騙了我的感情,還拿走了我所有的財產。是不是我太醜了,是不是我太差了?」
事業與愛情的打擊接踵而至,有天,媒體甚至在路邊拍到了席地而坐的阿朵,在KTV門口哭得旁若無人。
受夠了傷,阿朵決定「消失」。
03
隱居深山5年,死裡逃生
2012年,當紅歌手阿朵,消失了。
這一走,就是5年。
5年隱退,人聲鼎沸的娛樂圈早已把她忘在了犄角旮旯。
還剩幾個記得的,看到她在《乘風破浪的姐姐》裡的模樣大概也要認不出來。
當年的性感女神,完全褪去了火辣,如今倒像朵解語花,身上閃爍著溫和、包容、知性的光芒。
合作的一曲《蘭花草》驚豔四方不說,還把公認難搞的寧靜「安排」得服服帖帖。
在同組的袁詠琳哭著擔憂自己不夠格當隊長的時候,用一句話徵服了眼前和屏幕前的所有人:
「這是你的功課,你早晚要遇到這樣的功課的。」
只是節目裡的驚鴻一瞥,就讓人驚訝,消失的7年裡她的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
是的,這一去,並非灰頭土臉地逃跑,而是蛻變和新生的契機。
5年間,阿朵走遍湘西、西雙版納、貴州和雲南的苗族村寨,隱居在大山深處,每日就和當地居民一起生活,學習種菜種花,學習少數民族的非遺文化。
少數民族村寨的條件遠沒有想像中美好,陪著阿朵去的助理後來撐不住了,跑去了鎮上住。
但阿朵倒覺得挺好。
比起當紅時每天工作15小時累到說不了話走不了路的狀態,大山裡條件雖然艱苦,卻更讓人覺得寧靜而充實。
沉澱了數年,阿朵不紅了,成績單卻更加燙手。
2015年,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鼓舞武術鼓傳承人;
2017年,她宣布復出,靠著自己打磨的原創專輯《死裡復活》入選格萊美「最佳世界音樂專輯獎」,成為華語樂壇唯一。
如今回歸大熱綜藝,四十歲的阿朵也早已不執著於「紅」。
她無意當C,更無心搶鏡,只決心成為一座橋,為了讓更多人能看到民族音樂的力量和魅力。
看到這裡,或許也不難理解,為什麼阿朵能說出那麼動人的一句,「這是你的功課」。
因為她早已做過太多功課,直至死裡復生了。
就像她詞裡寫的,「一粒種子若不死,麥子怎麼生出來」。
撕掉曾經「性感」的標籤,打破大眾對女性的固有偏見,在40+的年紀展現自己的才華、知性、魅力。
其實在阿朵身上,正有《乘風破浪的姐姐》節目主題的最強迴響。
磨難添我智慧,歲月增我光輝,於任何年齡活出自己的美。
這樣的姐姐,誰能不愛呢?
文丨司南
圖丨阿朵微博@阿朵、《乘風破浪的姐姐》截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