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齋宮

2021-02-07 一盒飯糰

在我們讀一小段英語之前,先記住這些單詞: 

 

Palace of Abstinence

齋宮

abstain from

放棄

worship

敬拜

articles

物件

throne

龍椅、寶座

screen

屏風

original

原物

precious

珍貴的

 

Palace of Abstinence

The Palace of Abstinence lies to the northwest of the Circular Mound Altar and next to the west gate of the Park of the Temple of Heaven. It was a place for the emperor to abstain from food before the Worshipping Heaven Ceremony started. It has several distinctive buildings, such as the Beamless Hall, the Rest Palace, and the Belfry. The articles in the buildings such as the throne, the screens and even Qianlong’s ink brushes, are all original and therefore very precious.

 

齋宮位於天壇西天門內,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由內外兩道御河環繞,形成一座回字形宮城,內有河廊、鐘樓、無梁殿、寢宮、值房、膳房等建築,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前舉行齋戒儀式的宮殿。

 

齋宮內御河

齋宮外御河

當年天地壇(現名天壇)初建時孤立於郊野,齋宮外深掘兩條御河以確保皇帝齋宿時的安全。

嘉靖朝時天壇已圈入外城,御河防守功能盡失,清朝時,填部分御河而建宮室。我們現在已經看不到內御河的西段。所以兩道御河形成的回字形已缺少內圈的一部分。

 

清代皇帝齋宿齋宮時也有重兵防衛,外宮牆外側附建的河廊163間,就是兵丁侍衛值勤衛戍的場所。據史料記載,同治十一年(1872)皇帝在齋宮齋戒時,內外值宿的八旗官兵就有2500餘人之多。

御河河廊

 

鐘樓位於齋宮外城的東北,建於明永樂年間,清乾隆年間改建為二層懸太和鍾,「太和」取自《周易》:「乾道變化,以正性命保和、大和。」(「大」意思等同「太」)寓意天道陰陽協和、共生共利。

據《天府廣記》記載:「齋宮東北懸太和鍾。每郊祀,候駕起,則鐘聲作,登壇則止,禮畢升駕又聲之。」

鐘樓

 

無梁殿是齋宮的正殿,為齋宮的主體建築,大殿為五孔券殿,沒有一梁一柱的支撐,故稱為無梁殿,又稱無量殿。明代及清前期,無梁殿是皇帝齋戒時的居住之所,清乾隆八年(1743年)寢宮建成後,無梁殿成為皇帝會見閣僚及百官候駕之所。

無梁殿

 

2007年,無梁殿闢為「大祀齋戒展」展廳,介紹了齋宮建築的歷史功用和演變、古代齋戒禮儀、百官齋戒制度、歷代皇帝駕御齋宮的歷史資料和對祭祀的重視程度等。

明間正中陳設皇帝寶座,其後有紫檀木癭木屏風,殿中高懸「欽若昊天」巨匾。

今年2021年,天壇齋宮的展覽主題是「走進齋宮」。

殿外月臺兩側有銅人亭、時辰亭,皇帝齋戒的前一天,由太常寺的宮員,將一尊手持齋戒牌的銅人像置於亭內,用於警醒皇帝恪守戒律;時辰亭是放置時辰奏摺的地方,祭祀當天,由欽天監的官員將時辰奏摺放置在亭內,皇帝按時起駕前往祭壇。

 

銅人亭

時辰亭

 

寢宮建於清乾隆八年(1743),宮院內設寢殿、配殿,迴廊及典守房、包衣房、點心房及茶果局等。現在寑殿依然不開放,只能隔窗拍照了。

寢殿

 

天壇的工作人員還按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的檔案資料恢復了寢宮清代原狀陳設。寢宮明間寶座上懸聯:「慎獨謹幾旦明懷帝載,思艱圖易宵旰念民依」,橫批「莊敬日強」,帝王在此不飲酒、不茹葷、不聽樂、不理刑名,洗心滌慮、虔誠齋戒,以表對上天、先祖莊敬恭謙之心。

 

寢宮內的陳設

 

天壇無梁殿、寢宮均坐西向東,覆綠色琉璃瓦而非帝王御用黃色,體現了皇帝對上天的恭敬虔誠,蘊含著「受命於天」的含義。

 

最後我們也讀一段對寑殿介紹的英語

我們還是要先有單詞的準備環節

 

Beamless Hall

無梁殿

porcelain

瓷器

ornament

裝飾

study room

書房

the four treasures of study

文房四寶

fast

禁食

couch

座椅

 

Resting Palace

The Resting Palace is at the back of the Beamless Hall. The main room has tables, porcelains, and other ornaments in it. There is a Study Room in the palace, where bookshelves, tables and 「the four treasures of study」 (writing brush, ink stick, ink slab and paper) are set. The bedroom has a couch especially for the emperor. In the north and south parts of the palace, there are five rooms for preparing meals, tea and fruit. At the back, there is a palace for princes to fast.

 

齋宮又有小皇宮之稱,裡面的風景別有洞天。朋友們不妨到裡面轉一轉。

相關焦點

  • 遊學假期雲課堂帶你走進天壇齋宮研學旅行在北京
    遊學假期雲課堂帶你走進天壇齋宮了解古代皇家祭祀文化。按照中國古代的禮制,祭祀前人們要行齋戒禮,目的是為了表示對神的尊重,也是強調祭祀的重要性。天壇齋宮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是皇帝在舉行祭天大典前,進行齋戒的場所。
  • 跟我遊玩北京天壇全攻略
    去遊玩北京天壇,怎麼玩才能盡興。我會在這裡給大家簡單分享一下。 天壇是中國古代祭祀文化的產物,它承載了中國人敬天尊祖的樸素感情和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天壇是明、清兩朝皇帝祭天、求雨和祈禱豐年的專用祭壇,分為內壇、外壇兩部分,主要有祈年殿、皇乾殿等。由於是用於祭祀,處處講究,天壇的建築,融入了大量力學、建築學、幾何學、天文學等知識。這裡的細節充滿奧秘,深挖之後令人驚嘆。天壇公園古樹眾多,現存的3000多株古樹與古老的紅牆碧瓦交相輝映,構成了公園的一大特色。
  • 北京天壇公園景區
    總體介紹:天壇,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天壇,在北京市南部,東城區永定門內大街東側。佔地約273萬平方米。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緒時曾重修改建。為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穀豐登之場所。建築特點:天壇以嚴謹的建築裝飾布局、奇特的建築構造和瑰麗的建築裝飾著稱於世。總佔地面積約270萬平方米,分為內壇和外壇。
  • 北京天壇公園旅遊攻略:近距離接觸「小平樹」
    #為什麼是北京天壇公園呢?是因為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中共的第四課中的《鄧小平爺爺植樹》,鄧爺爺曾經連續三次去北京天壇公園植樹,現如今這些柏樹已成了天壇公園的風景,下面就帶大家去尋找「小平樹」。「小平樹」位置景點特色看點天壇公園有齋宮、圜丘壇、祈年殿、長廊、萬壽亭、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和古柏等景點古蹟,都是具有代表性的看點。
  • 京志| 跨過六個世紀的天壇,中軸線上的定盤星
    鳥瞰天壇天壇是明清兩朝皇帝祭天和祈谷的場所,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皇家祭壇,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祭天建築群。天壇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永定門內大街東側,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面積273萬平方米,有祈谷壇、圜丘壇、齋宮、神樂署四組古建築群,古建築92座600餘間。
  • 民間傳說|行走於天壇 遇見一人一景一物的故事——天壇傳說
    沒做過皇帝卻能「配天」自明朝開始,每一任皇帝去世後,都會在天壇設立牌位,還要舉行配祀大禮,當時管這叫「配天」。照理說,只有做過皇帝,死後才可以享此殊榮,可嘉靖皇帝不惜用17年時間,愣是把沒當過一天皇帝的父親朱祐杭的牌位供到了天壇,配享上帝。
  • 北京天壇,旅遊攝影全攻略,值得收藏的好文
    天壇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場所,位於正陽門外東側。壇域北呈圓形,南為方形,寓意「天圓地方」。四周環築壇牆兩道,把全壇分為內壇、外壇兩部分,總面積273公頃,主要建築集中於內壇。
  • 北京人和600歲天壇!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天壇裡的齋宮是歷位皇帝來天壇祭天時的住所。原因就是...天壇是個講禮的地方,按照從老天爺開始的排序,皇帝在天壇的地位確實不算太高。您別看紫禁城裡的琉璃瓦是金黃色的,雖然齋宮也是皇帝住的地方,琉璃瓦卻是一水兒的青綠色。面對高高在上的老天爺,皇帝也只能屈尊和平民老百姓一個住房待遇了。
  • 天壇原總工徐志長回憶天壇往事:英國女王來訪,沒看夠祈年殿
    新京報快訊(記者張璐)徐志長23歲來到天壇,在綠化班養過月季,寫過天壇申遺報告,也作為副園長為國內外數十位政要貴賓當過「導遊」。作為天壇的「推銷員」,這位老天壇人孜孜不倦地把天壇故事講給世界聽。
  • 中國人的至聖之壇:天壇,是怎樣建成的?
    周末出門放鬆,很多人會來到天壇這裡散步,邊走邊看時,不妨和身邊的孩子朋友一起聊聊它的歷史。如果把「天壇」比喻成一個人,他曾看到或經歷了我國歷史上的很多重大事件。>它就是天壇①天國神殿 天壇位於北京城南的中軸線東側佔地面積達273萬平方米接近紫禁城的四倍大▽天壇建築群位置丨製圖@張靖/可視化星球
  • 天壇公園,「祭天」「祈谷」之地,建築宏大而精美(旅遊攻略篇)
    天壇是中國古建珍品,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築群。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2007年成為首批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看點攻略】天壇公園看點不少,每個看點都有來歷,細細品味才能真正懂得。祈年殿。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用於合祀天、地。
  • 語文書中景點攻略:葡萄溝、西雙版納、北京天壇公園旅遊大全
    上冊的景點有:山西永濟鸛雀樓、江西九江廬山、安徽黃山、臺灣日月潭、吐魯番葡萄溝、版納潑水節;下冊景點:北京天壇公園。天壇公園有齋宮、圜丘壇、祈年殿、長廊、萬壽亭、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和古柏等景點古蹟,都是具有代表性的看點。
  • 頤和園、天壇等11家北京市屬公園恢復開放了
    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網站21日,頤和園文昌院、德和園、益壽堂,天壇公園齋宮、北神廚、北宰牲亭,北海公園小西天、靜心齋,景山公園護國忠義廟,北京植物園展覽溫室等市屬公園景區景點,以及北海公園團城、香山公園香山革命紀念地、景山公園壽皇殿、紫竹院公園友賢山館等處的展覽展室恢復開放。
  • 奧世歷史文化活動----「洋胡同」東交民巷和「人間天國」天壇
    在正義路——這條曾經的水路上,由東郊民巷放眼中國近代的歷史變遷……從東交民巷到天壇一邊是中國近代血淚史一邊是古代君王們祭祀禮儀史……在天壇,你可以去領略它的美在天壇,你可以重走當年皇帝祭天的路程在天壇,你可以體驗到這裡有多酷
  • 高傲的藝術家學員 偶像夢幻祭2齋宮宗檔案公開
    高傲的藝術家學員 齋宮宗基本信息 18歲的齋宮宗身高177cm,體重59kg,血型A型,生日是10月30日。齋宮宗有著一頭幹練不乏細膩的粉色短髮,紫色眼眸中流露出細膩的情感。深愛著藝術的他,將音樂學員視作一門藝術來探求鑽研。齋宮宗的性格一絲不苟,同時也有些神經質。有時也會性急,情緒起伏比較激烈。
  • 瀋陽古街巷:清代,天壇街上有天壇
    今天,在瀋陽市瀋河區文化東路與文萃路之間有兩條街:天壇一街、天壇二街。
  • 天壇公園
    20210212大年初一,北京天壇公園,三年級語文下冊,有篇課文講天壇公園,淡季聯票28元,感覺過年省了一筆
  • 明朝平原的「學宮」
    先師廟,居學宮之中,大殿五間,東西廡各七間。殿有先聖先賢塐像,神位木主,甬道南戟門三間,東、西角門各一間。又南為欞星門三間,右為儒學門三間。門內西折為啟聖祠,前為名宦、鄉賢祠,後為世宗敬一碑亭。殿後為明倫堂三間,再後為會膳所。萬曆二年,知縣王遵義、都御史張蕙等建議即此地創建尊經閣三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