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統、武統?國臺辦發言人講話具有兩重含義,國家統一進入倒計時

2020-12-22 秦安戰略

國臺辦12月16日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問:近日在環球時報的年會上多名與會專家認為,當前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在下降。大陸應採取以武促統、以武促和的方式,也就是通過對臺施加武統壓力來爭取實現和平統一,請問發言人如何評論?我也參加了《環球時報》的年會,現場聆聽了各位專家的發言,尤其是贊成邱毅老師的思考。這其中,關鍵是和統與武統的關係問題。

一、國臺辦發言人兩重重要的含義:對和統的不懈努力與對武統的充分準備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回應包含的兩重含義特別明確。一方面,就是爭取和平統一的不懈努力。之所以不懈努力,發言人說的非常明確,因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它最符合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平統一的方案之所以好,是因為,「這個方針充分地照顧到了臺灣的現實情況,充分地尊重了兩岸的客觀差異,也充分地維護臺灣同胞的利益福祉。」當然,另一方面,從大陸來說,「堅持和平統一,展現的是民族大義,飽含著我們珍視和平價值、珍惜同胞福祉,對民族負責、對後代負責的深厚感情。」所以,發言人強調,「我們願意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來爭取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景。但凡有一絲和平解決的可能,我們都將付出百倍的努力。」

綜上所述,大陸對和平統一的態度可以概括為一句話:和平統一符合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是臺灣同胞的最佳選擇,包含大陸同胞的深厚感情,我們將繼續百倍努力。

但同時,對武力統一也是緣由清晰、態度堅決、措施有力。其中,「一公然、兩嚴重」把武力統一的緣由說清楚了,發言人指出,「『臺獨』分裂勢力及其行徑公然挑戰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嚴重地損害了兩岸同胞的切身利益,嚴重危害臺海和平穩定。」

態度則堅決到絕不留下任何空間,發言人指出,「我們絕不為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留下空間,始終堅持做好應對外部勢力幹涉和「臺獨」分裂活動的充分準備。

在措施上,就是充分準備之後的雷霆打擊,正如發言人所講,如果「臺獨」分裂勢力一意孤行甚至鋌而走險,我們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地粉碎「臺獨」分裂圖謀,堅決地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二、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原副會長王在希的判斷:「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越來越小」,以及邱毅老師的四重壓力下「武統開始、和統結束」

發言人講話的兩個要點,和座談嘉賓的觀點也是高度吻合,並得到了較好的補充完善,也充分說明大家維護國家統一的堅定決心。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原副會長王在希於《環球時報》年報臺海問題座談時,強調了他的觀點,「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更早之前,他在《人民政協報》撰文指出,「中國對臺政策如果只是政治談判、民間交流、一味讓利,而不動用軍事武力的手段,那兩岸統一的目的很難達成」。所以他提出「北平模式」,就是針對兩岸關係應當要「以戰逼和,以武促統」。當時秦安戰略公眾號也進行了分析。

座談時,邱毅老師則在臺灣進行了現場視頻連線,提出了武統與和統並非對立,可以武統開始,和統結束,並提出了加強軍事、經濟、社會、國際四重壓力,並以軍事壓力為關鍵,促成祖國統一的偉業。

三、充分理解和平統一與武力統一的辯證統一關係,加快國家統一步伐

學習分析國臺辦發言人、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原副會長王在希以及邱毅老師的觀點,感覺到國家統一已是時不我待,加快國家統一步伐已是箭在炫山。為此,應從統一加速的目標出發,充分理解和平統一與武力統一的辯證統一關係。

其一,和平統一與武力統一具有相同的目標。無論是和平統一,還是武力統一,其目標非常明確,事關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也就是說,無論如何,絕對不可能讓臺灣從祖國分裂出去。理解了這一點,也就不會把兩者對立起來。正如邱毅老師所講,可以「武統開始,和統結束」。

其二,和平統一和武力統一具有緊迫的時間。無論是和平統一,還是武力統一,其時間都需要進入倒計時,不管這個時間長短,有了明確的目標,也就有了時間倒計時的終點。如果沒有時間限制,蔡英文當局從教材開始的去臺灣化,將使臺灣後來人被矇騙到無認同感的深淵之中,最終反而是加速武力統一的來臨。

其三,和平統一和武力統一具有體系的關聯。兩者都涉及到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社會方面的體系化博弈,並具有此消彼長的關聯性。政治互動越多和平統一可能性越大,打起來的風險降低;經濟聯繫越緊密,兩岸關係並非越密切,蔡英文上臺以來,臺灣對大陸的依賴度不斷上升至今年的48%,高於馬英九時代,但兩岸關係日益緊張;軍事實力越失衡,美軍軍售藉口越多,「臺獨」勢力對美軍的幻想也就越大,和統的困難反而越大;從社會民意來看,大陸民眾已經從之前的希望和平統一,越來越多地支持武力統一。臺灣方面,會隨著「去中國化」一代的長大,支持統一的人越來越少。

為此,「武統開始、和統結束」的方式需要儘快進入倒計時。如果處理的好,就可能和統的份量加大;處理不好,就可能完全是武力統一。但無論如何,中國統一的步伐不容許阻擋,也不可能阻擋!

相關焦點

  • 和統或武統?16日國臺辦震撼發聲,點明「實現國家統一」最佳方式
    近日,海峽兩岸有專家認為,當前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在下降,大陸應採取「以武促統、以武促和」的方式,通過對臺施加「武統」壓力來爭取實現和平統一。此番觀點一出,引發輿論熱議。無論是和統或武統,都反映出海峽兩岸人民對於祖國必然統一的期待與決心。
  • 國臺辦:「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石龍洪、劉歡、查文曄)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16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表示,長期以來,我們為解決臺灣問題,促進祖國和平統一,進行著不懈的努力。「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它最符合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 有專家建議大陸以武統壓力來爭取和平統一,國臺辦回應
    國臺辦12月16日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回答記者提問。有記者問,近日在環球時報的年會上多名與會專家認為,當前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在下降。大陸應採取以武促統、以武促和的方式,也就是通過對臺施加武統壓力來爭取實現和平統一,請問發言人如何評論?朱鳳蓮回答說,我們也看到了有關的報導。長期以來,我們為解決臺灣問題,促進祖國的和平統一,進行著不懈的努力。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它最符合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 大陸民間武統呼聲高漲 解放軍密集亮劍 國臺辦發聲
    近日,國臺辦對此也進行了回應。 據國臺辦網站消息,在12月16日舉行的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稱,近日在環球時報的年會上多名與會專家認為,當前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在下降。
  • 專家稱大陸應對臺施加武統壓力爭取和平統一 國臺辦回應
    中新網12月16日電 國臺辦16日舉行例行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指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它最符合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我們願意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來爭取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景。但凡有一絲和平解決的可能,我們都將付出百倍的努力。
  • 大陸應「以武促統」「以武促和」?國臺辦回應
    【環球網快訊】國臺辦12月16日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就近期熱點問題回答記者問。有記者問:近日在環球時報的年會上多名與會專家認為,當前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在下降。大陸應採取以武促統、以武促和的方式,也就是通過對臺施加武統壓力來爭取實現和平統一,請問發言人如何評論?朱鳳蓮:我們也看到了有關的報導。我講兩點。長期以來,我們為解決臺灣問題,促進祖國的和平統一,進行著不懈的努力。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它最符合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 【大陸應以武促統?國臺辦表態】國臺辦12月16日上午舉行例行新聞...
    【大陸應以武促統?國臺辦表態】國臺辦12月16日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就近期熱點問題回答記者問。有記者問:近日在環球時報的年會上多名與會專家認為,當前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在下降。
  • 大陸應以武促統?國臺辦:若「臺獨」鋌而走險 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
    (原標題:大陸應以武促統?國臺辦:若「臺獨」鋌而走險 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 【大陸應以武促統?
  • 大陸可能推出《國家統一法》?國臺辦回應字字犀利!
    大陸應「以武促統」「以武促和」?國臺辦回應有記者問:近日在環球時報的年會上多名與會專家認為,當前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在下降。大陸應採取以武促統、以武促和的方式,也就是通過對臺施加武統壓力來爭取實現和平統一,請問發言人如何評論?
  • 「武統」呼聲持續高漲,大陸是否採用這個方式?國臺辦回應來了
    奇蹟中國編輯:拾遺 臺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長時間以來我國一直努力謀求和平統一。也因此,大陸民間對於「武統」臺灣的呼聲越來越高了,蔡英文下一步會怎麼走,國臺辦又會做出什麼回應,成了兩岸民眾不得不去關注的一大問題。「武統」呼聲持續高漲,大陸是否採用這個方式?國臺辦回應來了。大陸方面「武統」呼聲迅速升高就目前形勢而言,蔡英文對兩岸友好關係造成的破壞是不可估量的。
  • 國臺辦:「謀求國家統一」是「九二共識」應有之義
    中國臺灣網1月16日北京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10點在國臺辦新聞發布廳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主持本次新聞發布會。人民日報海外版: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九二共識」,在「九二共識」當中加入「謀求國家統一」,請問發言人這是否意味著「九二共識」的內涵有所改變?馬曉光:1992年11月,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經由香港會談及其後函電往來,達成了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
  • 國臺辦:堅決貫徹執行憲法關於國家統一規定
    國臺辦官方政務號在12月4日國家憲法日當天發布了一張「國家憲法日,一起來看看憲法關於國家統一的規定」的宣傳海報。在今天(16日)的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在當前兩岸關係形勢下,發布這方面的宣傳內容是否意味著大陸可能推出《國家統一法》,對此,發言人朱鳳蓮表示,將採取各種必要措施,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國臺辦發言人 朱鳳蓮: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憲法關於國家統一的規定是明確的,我們堅決貫徹執行。
  • 《國家統一法》要來了?國臺辦回應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就兩岸政黨交流、兩岸軍事互信和兩岸文化往來等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有記者問,我們注意到國臺辦帳號在12月4日國家憲法日當天發布了一張「國家憲法日,一起來看看憲法關於國家統一的規定」的宣傳海報。請問在當前兩岸關係形勢下,發布這方面的宣傳內容是否意味著大陸可能推出《國家統一法》?
  • 會不會武統臺灣?國臺辦原副主任王在希:還有第三條道路可選
    加上國民黨也在兩岸關係立場上趨近民進黨,讓和平統一前景基本喪失。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但如何實現統一?以下是國臺辦原副主任、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王在希先生,就當前臺海形勢和未來統一之路,為人民政協報讀者獨家撰寫的重量級文章。
  • 蔡英文連任之後,民間為何湧現「武統」之聲?聽聽國臺辦怎麼說
    1月15日上午,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提問,蔡英文勝選之後,大陸網際網路上主張「武力統一臺灣」的聲音迅速升高,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剛才我已經多次重申,我們的對臺大政方針是一貫的、明確的,不會改變。我倒是要提醒,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勢力應該嚴肅思考一下,為什麼近些年來大陸民間會出現越來越多的「武統」聲音?這是被他們的倒行逆施逼出來的,他們應該認真思考,到底要把臺灣和兩岸關係帶向何方。
  • 【關注】《國家統一法》要來了?國臺辦回應
    【關注】《國家統一法》要來了?有記者問,我們注意到國臺辦帳號在12月4日國家憲法日當天發布了一張「國家憲法日,一起來看看憲法關於國家統一的規定」的宣傳海報。
  • 和統可能性有多大?臺教授列出8大障礙,「以武逼和」可能性提高
    在這樣的背景下,在環球時報日前舉辦的年會上,兩岸關係被列為一大討論議題,學者們在討論時,「和統」與「武統」成為爭論的焦點。 就兩岸有多大可能性和統的問題,臺教授邱毅在會上給出了自己的看法。邱毅認為,現今的臺灣存在八個和平統一的障礙。一是法律的障礙。
  • 蔡英文別高興早了,大陸「武統」聲音此起彼伏,聽聽國臺辦怎麼說
    由於蔡英文一直支持「臺獨」分裂活動,蔡英文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後,大陸地區對於兩岸關係比較擔憂,使得在網際網路上主張「武力統一臺灣」的聲音迅速升高。對此,1月15日上午,國臺辦例行記者會發言人馬曉光直言不諱地表示,我們的對臺大政方針是一貫的、明確的,不會改變。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勢力應該嚴肅思考一下,為什麼近些年來大陸民間會出現越來越多的「武統」聲音?
  • 大陸可能推出《國家統一法》?國臺辦回應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就兩岸政黨交流、兩岸軍事互信和兩岸文化往來等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有記者問,我們注意到國臺辦帳號在12月4日國家憲法日當天發布了一張「國家憲法日,一起來看看憲法關於國家統一的規定」的宣傳海報。請問在當前兩岸關係形勢下,發布這方面的宣傳內容是否意味著大陸可能推出《國家統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