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懼逆境領跑廚衛市場 萬和電氣2019年繼續保持利潤高速增長

2020-12-23 快科技

過去的2019年,對於廚衛市場來說是充滿挑戰性的一年,經濟周期與產業周期疊加,讓家電行業進入存量博弈階段。而隨著消費升級與需求分級的深入、綜合家電品牌的挑戰、技術創新的衝擊、商業模式的裂變等因素影響,讓廚衛市場的競爭更趨激烈。

但就萬和電氣(002543.SZ)近日發布的2019年的報告來看,雖然競爭更加激烈,萬和卻實現了逆境增長。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62.20億元,營業利潤7.0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9.0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9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2.33%。主營業務毛利率同比提升4.01%;生活熱水器產品毛利率同比提升4.37%;廚房電器類產品毛利率同比提升5.50%;國內銷售產品毛利率同比提升1.63%;出口銷售產品毛利率8.77%。

對比行業內廚電「老大哥」品牌或某綜合類家電巨頭品牌,萬和淨利潤增長率均表現優異。萬和實現逆勢增長的背後,既是萬和的硬實力的體現,更有萬和不懼挑戰的決心。在過去的一年,萬和通過堅持持續創新,深挖潛能,降能耗減成本,依靠技術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全體員工凝心聚力,繼續保持公司業績平穩。

加速拓展全國渠道維持業績高速增長

據萬和報告顯示,2019年萬和線下渠道完成了1837個網點開拓,截至年末,萬和線下銷售網點超越16,000個。在KA門店方面萬和繼續加大體驗型門店的拓展,通過國美、蘇寧、五星、地主商場/商超/百貨等,完成328個可控型終端進店;同時全面賦能三級到六級市場渠道網點,通過連鎖鄉鎮通/雲店/社區店、專賣店、建材櫥櫃店、電器專營店等,完成1169個網點建設。

社群營銷方面,萬和以官方商城旗艦店平臺為切入口,全力開發合伙人模式引流,並不斷上線新的新零售玩法工具,將合伙人模式向各重點區域進行推廣,已推廣至深圳、長沙、成都等地,給區域帶來了新型的銷售渠道,同時主動擁抱行業裡的新零售平臺,例如國網商城、恆騰商城、e材購等平臺。

市場覆蓋率方面,萬和在一級市場覆蓋率穩定在100%,二級市場覆蓋率超過98%,三級到六級市場覆蓋率增長明顯,目前已經形成行業內的專業品牌中,渠道業態最豐富、網點數量最多、覆蓋率最廣、布局最全面的渠道形態。

精裝修、全裝修政策的改變了廚電行業現有的流通業態,房地產行業同時帶動了精裝產業供應鏈的變革,綠色建築大勢已來,裝配式建築已風行全國,是否「精裝修」成為是否為「裝配式建築」的關鍵標準。截至年末,萬和憑藉卓越的品質和穩定的產能,與國內多家地產巨頭達成長期的戰略合作關係,如恆大地產、萬科、綠地集團、萬達集團、中南集團、中糧地產、禹洲地產、綠都地產、光明地產、當代地產、金地商置、金融街控股、海倫堡地產、力高地產、中惠熙元、陽光100等。2019年內,萬和與恆大地產合作有明顯的增長,實現產品銷售額為人民幣3,070.19萬元,同比增長771.97%。

得益於城市化戰略、特色小鎮戰略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等國家級別的政策引導,以及物流網絡的發達,中國三級及以下的廣闊市場正在開始培育完成,即將迎來一段爆發期,萬和開始擴展布局渠道,從線上到線下、從城市到農村的多元化渠道戰略,將新增市場向次級市場傾斜。萬和不斷在渠道上加碼,持續鞏固一、二級市場優勢的同時,不斷將渠道下沉至三、四級市場和農村市場,並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工程集採、社群營銷等新興渠道,全面拓展渠道的廣度與深度,對線上、線下渠道實現全覆蓋,形成縱向的全面渠道布局。

萬和銷售渠道的加速拓展,以及工程集採等渠道的快速增長,不僅讓萬和具備了足夠的市場擴張和風險抵禦抵禦能力,也與經銷商以及KA門店等形成了利益共同體和親密和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除了王牌業務對業績增長的貢獻,這也是萬和維持業績高速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

王牌業務,燃熱保持行業領先地位

經過十多年的持續性增長,在城鎮市場已經十分普及的燃氣熱水器正慢慢向「普及+置換」的方向發展,尤其在樓市利空、新裝需求受限的現在,將重心轉移至挖掘更新換代需求、盤活龐大的存量市場為當務之急。2019年,萬和開啟線上線下相互融合的新零售模式,重視提升用戶粘性和用戶體驗;聚焦燃熱產品高端化的同時,產品更加細分化、差異化;注重內生增長,轉變營銷思路為技術引領,走自主創新、自我驅動的新路徑,推動萬和燃熱產品的結構加速調整和升級;通過在燃氣熱水器的小負荷調節技術、低氮氧化合物排放燃燒技術、零冷水功能應用等一系列的技術進步,進一步提高市場競爭力;積極開拓歐盟地區的高端產品市場,對細分市場的挖掘,保持了燃氣熱水器領先的品牌地位。

根據中國商業聯合會、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共同發布的2019中國市場商品銷售統計結果數據可以看出,「萬和」燃氣熱水器同類產品市場綜合佔有率繼續蟬聯第一位,萬和在燃氣熱水器品類中連續十六年市場綜合佔有率第一;「萬和」燃氣熱水器亦被評為「2019年度中國消費品市場高質量發展優選品牌」;工信部公布的第三批製造業單項冠軍培育企業;消毒碗櫃、燃氣灶、吸油煙機、電熱水器的市場佔有率均處於行業前列,燃氣熱水器和燃氣爐具的出口量連續多年在行業同類產品中名列前茅。

積極專利創新,布局廚電新品類

在市場環境不明朗的情況下,依舊維持高速增長,對於萬和來說絕非偶然。萬和一直注重新產品的研發、創新以及研發團隊的建設。作為中國廚衛電器龍頭企業之一及行業技術的領跑者,是國家級認證的「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住建部授予的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和中國航天事業戰略合作夥伴,「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清潔能源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七大創新平臺均落戶在萬和;在研發團隊建設方面,萬和制定了完善的研發人員管理制度和考核體系,加大了高精尖人才的引進力度,加強了與高等院校的產學研項目合作,已形成了暢通的研發人才培養通道,為萬和持續開展產品創新提供了有力保障。

過去的一年,萬和共申請專利513件,新增授權專利317件;截至報告期末,萬和累計有效專利總數為1,645件,其中發明專利141件。在2019年1月,萬和再度上榜「佛山市十大專利富豪企業」。

在過去的2019年裡,萬和將「佛山市高新技術進步獎三等獎,「佛山市高新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和廣東輕工聯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輕工聯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獎項納入囊中,旗下的不同項目通過廣東省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輕工聯合會的鑑定,項目整體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項目核心技術和應用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正是因為萬和對產品核心競爭力的不斷追求,不論是通過產品設計抓住用戶的痛點,還是突破行業瓶頸所表現出來的創新實力,以及過硬的產品質量,都是萬和在市場中穩居龍頭的重要因素。

與此同時消費升級趨勢促進廚電市場的發展,促進了新產品、新功能、以及新品類的湧入,推動行業轉型,拓展了廚電品類的外延空間,也帶來了新的市場機遇。萬和憑藉著自身在研發、生產、渠道和品牌方面的變革,已陸續進入淨水器、電烤箱、洗碗機、集成灶等廚電新品類產品新藍海領域,在鞏固熱水器市場領先地位的同時,也不斷地向綜合型廚電企業轉變。

集成灶行業的發展,是挑戰也是機遇,萬和以技術創新為利刃,圍繞用戶體驗研發產品,讓旗下的集成灶產品實現了「暢銷」,萬和蒸烤一體機集成灶(VZK1)榮膺「2019年度集成灶行業暢銷產品」。目前萬和已開始籌建集成灶營銷中心,打造專業的營銷人員團隊針對專業領域挖掘潛在市場,繼續為客戶提供實用新穎的時尚產品。2019年,集成灶的市場佔有率穩居市場前列。

同時萬和淨水器處在發展階段,圍繞消費者消費模式及生活品質的改變,來推動產品全新化和年輕化,實行銷售渠道差異化的戰略。

鞏固國內市場,加速海外發展

面對國內市場的激烈競爭,加強外銷給廚電市場有望給業績帶來新的增長點。萬和以技術創新為驅動的萬和,依託「智能製造」的推進,不斷推出高品質、高附加值、高技術的產品,以滿足更多海外客商的需求。報告期內,通過發揮與核心客戶的戰略性合作優勢,將產品重點出口到俄羅斯、南美、中東、東南亞、南亞等海外新興市場;藉助國家「一帶一路」的政策東風,縱深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及其他新興市場;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發展輻射,除了持續鞏固國內行業領軍品牌及領先的市場地位,積極縱深發展國際化戰略,推動企業的全球化進程。在海外自主品牌運營的步伐上,先後在亞塞拜然、泰國曼谷等地建立產品體驗店,並陸續在美國、俄羅斯設立全資孫公司,以多元化渠道推動萬和海外業績繼續實現穩健、快速增長,也有利於公司儘快實現全球化經營,減少對外貿易風險,從而使得公司出口貿易的抗風險能力增強。未來外銷自主品牌的發力,也許有望為萬和新一輪業績增長的主推力。

品牌持續向上突破,2020更值得期待

除了上面提到的方面,過去一年在品牌建設方面,萬和從「修煉內功」與「品牌提升」雙線推進,完成了「品牌+品類」戰略方向的梳理,同時也完成了企業實力傳播、航天背書落地、與年輕用戶重建連接。

自2007年萬和成為「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再到2016年升格為「中國航天事業戰略合作夥伴」,成為廚電行業唯一一家獲得此認可的企業。萬和緊緊抓住航天事件熱點與焦點,策劃系列諸如航天科普、徵文、專題冠名等傳播活動,配合電視廣告、廣播、報紙、門戶網站等大眾傳媒廣告及終端戶外廣告等,通過時間聚焦、宣傳層次豐富、儘量擴大與消費者接觸點,在推動航天事業發展的同時,成功塑造、提升萬和品牌形象,並且在企業產品製造理念、企業管理等方面與中國航天基金會充分交流、互動,使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和發展層次同步提升。萬和冠名湖南衛視「2019中國航天日文藝晚會」,2019年12月,萬和獲頒全國首家「中國航天事業突出貢獻單位」,是全國第一家獲此殊榮的單位。,萬和成功將品牌與航天科技掛鈎,首次將「航天戰略合作夥伴」360度全方位落地,強化了觀眾對萬和智慧、科技的品牌形象的認知,充分展示了「萬和」的品牌形象、航天夥伴身份以及產品信息。

過去的一年除了航天,萬和還與《嚮往的生活3》綜藝節目攜手,將「讓家更溫暖」的品牌理念與節目的溫暖治癒調性完美結合,提出「家和遠方都是嚮往」的品牌營銷主張;與故宮宮廷文化聯名推出「食來運轉」禮盒,將廚電產品擬人化為身懷絕技的「國風」人物,打造「宮廷.美食.家」現象級營銷,成為廚電行業首個「國潮」品牌;「1212陪伴日」攜手當紅綜藝《奇葩說》中的人氣辯手傅首爾、大王、劉凱瑞打造辯論直播「陪伴大咖說」,刷新「不在身邊,走心的隔空陪伴也是陪」,傳遞理解年輕人的、溫暖的品牌形象,啟發了當代年輕人對抗「陪伴焦慮」的全新思考。成功吸引年輕人的目光,讓品牌建設在趨向年輕化的路上有所建樹。

持續踐行公益項目,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除了品牌建設,愛心傳遞溫暖,公益回饋社會,也一直是萬和積極踐行的企業公民責任。2013年起,萬和就正式啟動了「溫暖中國行」公益慈善項目,並相繼在廣東韶關山區、貴州遵義山區、湖北鄂州市、株洲醴陵、四川雅安、廣西宜州等地捐助了「愛心廚房」,在河北行唐、湖南祁東、安徽霍山、四川涼山等地捐建了「愛心熱水工程」。

自2020年年初武漢疫情爆發以來,萬和一直密切關注,向武漢市紅十字會、湖北榮軍醫院、武漢市第三醫院捐贈一批消毒櫃、淨水機和集成灶;定向給黃岡市黃州總醫院捐贈一批消毒櫃、電熱水器和淨水機,緩解黃岡市新建隔離區醫院的燃眉之急;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南方網於2020年3月4日共同發起「萬企暖醫廣東行動」的公益活動,公司積極響應並捐贈一批高溫消毒櫃,為一線醫護人員的健康和安全築牢更加堅實的後盾。

2019年的廚衛市場延續了2018年的低迷態勢,萬和逆勢保持穩步增長。作為行業頭部企業,萬和無論在渠道布局、創新技術、海外業務等方面都表現出色,體現出強大實力。在踐行公益方面,不忘承擔社會責任,獻出自己的力量。2020年,期待萬和將持續領跑廚衛市場,同時也將引領行業邁入新階段。

相關焦點

  • 關注萬和電氣2019年度財報:「大廚衛」下,專注與擴張的二元選擇
    尤其在中國,市場廣闊無邊,形勢瞬息萬變,連阿里、騰訊這樣的巨頭都如履薄冰。如今疫情導致的線下消費急剎車,和隨著智能家居概念的流行,網際網路企業紛紛「降維」加入戰局,讓諸多傳統企業面臨的局面更加嚴峻。實際上在此次疫情之前,已經有頭部家電企業2019年Q4利潤暴跌50%,行業發展危機初現。
  • 萬和電氣:2019年營業收入62.20億元
    樂居財經·家居訊 張謹言 4月29日晚間,萬和電氣披露2019年年度報告,實現營業總收入 62.20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0.04%;營業利潤7.0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9.03%;利潤總額7.2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2.3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 萬和電氣2019年淨利潤同比增22.3% 緣何逆勢能跑贏大盤
    今天,我國廚電知名品牌萬和電氣(002543.SZ)發布的2019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62.19億元元,同比下降10.0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9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2.33%。
  • 萬和電氣2020半年報:逆勢擴張 全渠道滲透國內下沉市場
    萬和電氣近日披露的2020年半年度財報顯示,主營業務板塊萬和電氣生活熱水產品營收13.41億元,萬和廚房電器營收14.29億元,總營收29.23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84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37.72億元,同比增加1.05%。2020年上半年萬和新品類、全渠道拓展湧現出了不錯的增長勢頭。
  • 萬和電氣被訴背後:業績下滑、轉型不利,破局方向在哪?
    有業內人士指出,這和近幾年萬和電氣的業績低迷、急迫高端轉型脫不了干係。萬和電氣2019年三季報顯示,公司2019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2.42億元,同比下降18.64%。這已是萬和電氣連續第三個季度主業下滑。令人唏噓的是,2013年萬和電氣曾提出營收過百億的目標。
  • 榮居榜首 領軍市場! 萬和榮膺「中國燃氣熱水器零售TOP1品牌」
    12月22日,由全聯房地產商會指導的「品智人居•資本賦能」第三屆地產大數據峰會暨品智供應商創新成果交流會在北京召開,主辦方奧維雲網根據2020年零售量統計數據,正式發布了2020中國燃氣熱水器行業零售排行榜,廣東萬和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榮膺「中國燃氣熱水器零售TOP1品牌」。
  • 萬和總裁盧宇聰:對市場保持敏銳嗅覺是立根之本
    來源:中國經營報萬和總裁盧宇聰:對市場保持敏銳嗅覺是立根之本本報記者/段楚婷/趙毅/佛山報導在家電企業林立的廣東順德,廣東萬和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002543.SZ,以下簡稱「萬和」)是典型的家族式創業企業。
  • 萬和電氣:捕捉健康消費風口,廚電龍頭變陣「應考」
    在廣東萬和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萬和」)位於順德的高黎基地,只見機器人在一條條流水線上忙碌不停。隨著線路的傳動,一臺臺熱水器、消毒櫃走下產線,打包入庫,即將運往全球市場。今年,幾乎是這家成立於1993年的順德家電企業最不平凡的一年。
  • 中國聯塑2017年業績增長超預期 收入利潤領跑同行公司
    2018年3月19日,港股上市公司中國聯塑(2128.HK)發布業績報告稱,公司2017年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03.6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2%;實現毛利53.17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增長16.0%;實現淨利潤22.6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4%。收入和利潤規模均創下公司上市以來的歷史新高。
  • 廚電市場蛻變,2020中國十大廚衛電器品牌揭曉
    歷時1個月的問卷調查和數據分析,《信息時報》2020年中國十大廚衛電器品牌評選結果於今日揭曉。本次上榜的十大品牌在面對多變的廚電市場環境下,積極創新轉型尋求新形勢下的突破。 2020年,國內廚電市場可以說是低開高走。
  • 中國廚衛電器行業20強品牌佔據國內市場半壁江山
    國內廚衛電器市場歷經幾十年發展,從五金製品到燃氣具第一代產品,產品不斷更新迭代,從少數品牌到品牌數以千計,行業品牌不斷發力,今日家電熱點資訊盤點出行業20強品牌,排名不分先後,盤點數據僅供參考,不得應用於任何商業價值。」
  • 中國家電大變局之下,萬和的進化邏輯與升維方法論
    中國城市化的持續推進,以及物流體系的發展,我國三線及以下市場用戶的家電升級需求開始全面爆發。在年初的一次對話中,萬和電氣總裁盧宇聰曾對《壹觀察》表示:「2020年萬和重點方向之一是渠道優化與升級,伴隨著大品牌繼續向四五級市場滲透,用戶的整個消費觀念也將會發生顯著改變,消費者會逐漸轉向大品牌陣營」。
  • 地鐵電氣「老大哥」增長停滯研奧電氣如何轉戰高鐵檢修?
    不過,2017-2019年,研奧電氣高鐵檢修業務營收三年內增長不到1,000萬,原有車輛電氣設備業務也陷足3億關口,難以突破。其未來路指何方?2017-2019年,其車輛電氣設備收入始終在3億邊緣「掙扎」,公司淨利潤僅約5千萬。同行處境同樣艱難:中車時代電氣(03898)營收從188億港幣三連跌至179億港幣;永貴電器連續兩年淨利潤為負;鼎漢技術(300011)營收雖有增長,但2018年淨利潤虧損直逼6億元。
  • 英傑電氣2019年營收增長8% 擬每10股轉增5股派5元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今年2月剛剛上市的英傑電氣16日晚披露2019年年報,公司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44,301.26萬元,同比增長8%;實現營業利潤12,875.58萬元,同比下降2.4% ;利潤總額12,860.67萬元,同比下降2.12%;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11,097.36
  • 萬和總裁盧宇聰:廣納人才,加快數位化轉型|大國工匠灣區行
    15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粵港澳大灣區總部和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執委會共同主辦的「大國工匠灣區行」活動走進佛山家電企業代表——廣東萬和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和電氣」)。談到企業未來的發展路徑時,盧宇聰強調,會持續加大數位化轉型的投入,歡迎工業4.0、雲計算等智能製造方向的年輕工匠們加入萬和。
  • 萬和電氣實控人或是背後面具人
    《紅周刊》記者還發現,上述牛散曾在相同的時間裡還抱團持有了萬和電氣。據萬和電氣2017年中報,湯浩、葉澤剛、陳喻華、胡玉霞分別是萬和電氣的第6、8、9、10大流通股東,而在2017年一季報中新進成為第七大流通股東的王磊在中報中已消失,不知道這個王磊和證監會處罰中提到的「王某」是否是同一人?
  • 2019年1-11月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4.5%
    2019年1-11月,廣東規模以上工業效益狀況穩中向好,實現營業收入130832.98億元,同比增長2.7%;實現利潤總額7953.11億元,同比增長4.5%。  一、利潤總額保持增長  中小微型企業增長加快。
  • 莊家集體抬轎巨虧5億:被罰300萬終身禁入 萬和電氣實控人或涉案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原標題:慘!莊家集體抬轎巨虧5億,被罰300萬終身禁入,萬和電氣實控人或涉案其中「動用近30億元資金炒作德美化工,買賣金額過百億,巨虧5億多元。」史上最慘「莊家」劉曉東在近日被證監會予以處罰,處以300萬元罰款並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 2019年化妝品消費市場保持較快增長,市場細分精細化
    一、 化妝品消費市場保持較快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9年我國限額以上企業化妝品類零售額為2992億元,同比增長12.6%,高於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增速8.9個百分點,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根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的統計數據,2019年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化妝品類零售額同比增長12.7%,增速相比上年明顯回升,再次回到兩位數的同比增長。高於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增速10.7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