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封神:封神還是成聖?闡教三代弟子的最終結局

2020-12-26 周記日記

在封神演義的最後,封神完成後,楊戩、哪吒等七人沒有接受周武王的封賞,回到山上繼續修行,書中說他們七人最後「肉身成聖」了,乖乖,成聖了!難道他們真的最後都成了聖境嗎?顯然不太可能,其實在封神演義中所謂的「肉身成聖」並不是真的就成聖人了,而是指他們能夠保留肉身修煉仙道,將來有機會成聖而已,這在封神演義中的闡教弟子來說其實不是特別困難的事情,只要活著都是有機會的,我們看一下實際上闡教二代弟子中除了封神的幾位和姜子牙,其他的南極仙翁、燃燈道人、雲中子、十二仙都算是可以肉身成聖的,而闡教三代弟子中只要沒死的最後基本也都肉身成聖了,下面我們來仔細的分析一下闡教三代弟子最後的結局。

闡教三代弟子包括楊戩、哪吒、李靖、金吒、木吒、韋護、雷震子、黃天化、殷郊、殷洪、楊任、韓毒龍、薛惡虎、武吉、龍鬚虎、土行孫、羽翼仙,其實在這些二代弟子中,只要不是命不太好被暗算、不自己找死,守規矩,聽師傅話的大半都死不了,也就是都有機會肉身成聖,但咱們看看這些弟子都是咋做死的。

首先是黃天化,其實真的不知道該咋說他,他是三代弟子中除了哪吒之外唯二死了兩次的,不說他一下山就忘本,吃葷穿俗裝,脾氣還暴躁,重點是不吸取教訓,第一次被魔禮青的金剛鐲打死了,被道德真君救活了之後,在對陣孔宣部下的時候又被人以蜈蜂,把玉麒麟眼睛蟄傷,作戰之時被自己的坐騎坑了,導致黃天化摔下坐騎,被斬了首級,他要是小心一點活著到最後肯定也是肉身成聖啊。

殷商王子殷郊、殷洪這兩可以一起說,他們加入闡教是被闡教從法場救下的,傳授了武藝法寶卻不思師門再生之恩,下山後與師門對著幹,最終身死也是無可奈何的必然結局。

楊任其實也是死而復生的人,他被紂王挖去雙目,後被清虛道德真君救活,賜予法術、法寶,為伐紂大軍建下了不小的功勞,但最後還是死於袁洪手中,這真的是鬱悶大了。

韓毒龍、薛惡虎這兩也可以一起說,他們兩其實是挺可惜的,送軍糧本來是個好差事,結果被燃燈道人當成炮灰葬送在十絕陣,他兩這是非常無奈的,在最不應當的時候自己送上去當了炮灰

武吉龍鬚虎都是姜子牙的徒弟,其中龍鬚虎被寫死了是封神演義的一處bug,本來按照小說設定,龍鬚虎是不死之身的,結果最後還是被鄔文化用大木叉殺死在亂軍之中了,這是挺讓人掉眼球的事情,感覺就是作者不喜歡這傢伙了,非得把它寫死而已,至於武吉雖然也活到了最終章,但師傅尚且沒有成聖,做徒弟的自然也就沒有那個向道之心,最終是被凡間富貴所誤,不成正果,當然他本來也沒學到太多道法修為。

作為懼留孫的弟子,土行孫的本領其實是挺特別的,他其實在封神戰場上比較跳的,立下了不少功勞,也犯了不少錯誤,如果他能活著到最終章,額,估計也不能肉身成聖,他凡心未退,色心未泯,應該是成不了正果的。

至於羽翼仙,最終是跟著燃燈道人去了西方教,成為金翅大鵬尊者,其實也算是肉身成聖了。

所以綜合來看,只要不作死,命不算太差,能夠活到最後,向道之心不滅基本就能肉身成聖,李靖一門四人成聖,一方面的確是他們根行深厚,另一方面也是李家父子在戰場是比較細心幸運的。哪吒不去說他,主角光環在身,死了還能活過來,又是靈珠子轉世,最後肉身成聖完全沒有懸念;而李靖,玲瓏寶塔在手,防禦無敵了,而且身為後方指揮官,真的赴死的機會也不多,活下來相對難度較小,至於金吒木吒,遁龍樁和吳鉤雙劍,自保無虞,而且關鍵不需要先鋒作戰,想活下來自然難度也不太大,所以最後能存活下來,且他們四人並不貪戀人間富貴,而是一心向道,所以最後就上山求道,肉身成聖了。

楊戩就不多說了,三代離他要不成聖別人基本都沒資格,而雷震子作為文王百子,將星下凡,他的根行深厚,而且聽師傅話,也不到處亂跳,而且他具備相當的空中優勢,速度又快,手中的黃金棍威力巨大,基本上也算是福神了,並沒有真的遭受過大的挫折,屬於根行比較好的,也是和哪吒一樣的內定的成聖的人物。

至於韋護,他是道行天尊的弟子,下山比較晚,早期的創業階段的苦戰他都避過了,他其實屬於運氣比較好的,或者說是給道行天尊的補償,畢竟韋護的兩個師兄弟都獻身十絕陣了,從常理來說也應該補償一下道行天尊了,再加上韋護本人其實也是比較精明的,一般都是打群架時湊著一起出手,很少單挑一面,「安全第一」的信條加上法寶降魔杵本身也是威力巨大,所以他算是無驚無險地走到最後,順利的肉身成聖了。

所以綜合來看,闡教的三代弟子只要恪守本分,尊師重道的最後基本都平安渡劫,只有那些忘記修行本色的弟子最後才難免身死,闡教三代的淘汰賽基本是公平公正的順利完成的。

相關焦點

  • 封神闡教和截教第三代弟子實力排行
    封神演義中,主要以武王伐紂為主線,所以主要以姜子牙這一方勢力為主線,所以書中出場的第三弟子,主要以闡教弟子為主,截教第三代弟子出場機會不多。而姜子牙的行軍大陣中,有幾大常駐三代弟子衝鋒陷陣,比如負責糧草押運的楊戩,衝鋒在前的黃天化、韋護、哪吒、雷震子,還有隨時準備打團的金吒和木吒,以及有特殊技能的楊任、土行孫和鄭倫。
  • 闡教有個三代弟子,師兄們都上了封神榜,他卻只靠四個字肉身成聖
    可道行天尊呢,大約以道行命名的緣故,只注重個人修為,對外物看的比較淡,所以呢,就導就導致家底很窮,教出來三個徒弟,別人的弟子下山,那個不柒裡哐啷一身寶貝,如廣成子、赤精子的徒弟,翻天印、陰陽鏡、掃霞衣、水火鋒等等,至不濟太乙真人的徒弟哪吒,實在沒別的寶貝湊數,給兩塊金磚充充門面,可道行天尊呢,窮啊。
  • 封神裡,闡教所收的三代弟子,他們是如何被元始天尊利用的?
    在封神演義裡,並沒有確切描述雲中子是闡教弟子,只不過他與闡教親近。但是這與闡教親近的雲中子,也收了雷震子為徒,而雷震子,恰恰就是姬昌的第一百子。還有玉鼎真人的弟子楊戩,更是神話傳說裡玉皇大帝的外甥。十二金仙自詡正道之士,讓他們像截教弟子一樣直接去殺人或者吃人,他們根本做不到,他們必須要找一個說服自己,也能說服天下人而且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殺截教弟子,他們往往是說截教弟子違逆天意,助紂伐周。因為紂王為惡,所以闡教弟子殺截教弟子就顯得光明正大了。
  • 封神演義中,截教整體實力遠超闡教,為何被殺死的都是截教弟子
    而縱觀雙方的爭鬥過程就會發現,如果闡教不是元始天尊不顧聖人之尊多次出手以大欺小,甚至多次聯手西方二聖圍攻截教,闡教的弟子極有可能會在封神之戰中大部分都隕落。截教和其他兩教的實力對比《封神演義》中,在女媧娘娘造人成功後,人族漸漸興盛,成為天地的主宰。三清也相繼通過立教成聖。
  • 封神中截教的三代弟子,一個是大商太師,另外兩個橫掃闡教金仙
    但是在截教的親傳弟子中輩分就很明顯了,除去四大內門弟子與隨侍七仙不提,只說截教三代親傳弟子,分別有那聞仲、餘元和火靈聖母。他們雖然是三代弟子,但是實力卻不弱於闡教金仙,只可惜最後都被算計而死。第一位乃是金靈聖母之徒,大商太師聞仲。聞仲的法力雖然不是特別高,但是對付姜子牙、黃龍真人一流是絕對夠用。
  • 請你來給封神中闡教三代弟子排名,你會怎麼排?哪吒和楊戩誰厲害
    我認為《封神演義》原著中玉虛宮三代弟子排名前四的應該是:楊戩、楊任、韋護、哪吒楊戩乃是玉虛宮三代弟子之翹首,這個沒有爭議!熟悉《封神演義》的朋友都知道,封神最後一共有七位肉身成聖的幸運兒。其中,只有楊戩是還未正式參戰前就已經肉身成聖,並受封「清源妙道真君」的。在楊戩登場時說:「楊戩曾煉過九轉玄功,七十二變化,無窮妙道,肉身成聖,封清源妙道真君。」楊戩自述道:「秘授仙傳真妙訣,我與道中俱各別。隨風有影即無形,赴得蟠桃添壽節。」
  • 《封神演義》中,截教二代弟子是否可以碾壓闡教同輩?
    《封神演義》中,截教二代弟子是否可以碾壓闡教同輩?《封神演義》中,闡教二代弟子和截教同輩的差距有多大?《封神演義》中,通過截教和闡教的較量,我們可以看出兩教弟子實力的差距。三教中,以通天教主代表的截教門人弟子最多,無論是披毛戴角還是溼生卵化,他都來者不拒,這也形成了碧遊宮萬仙來朝的盛大局面。截教門人自由發展,通天教主只負責講道,他的親傳弟子不多,也就四大弟子和隨侍七仙。其餘門人弟子雖稱通天教主老師,但卻並非通天教主親收,只算有師徒之實吧。
  • 原始天尊不講武德,封神中截教門下弟子比起闡教真的要厲害很多嗎
    《封神演義》,是我國著名的神話小說之一。封神裡面不僅有許許多多的仙人,而且有各色各樣的仙家法寶。並且它對我國道教神話中的一些神仙體系,做了一定的概述。表面上看封神是關於西周和商的戰爭,但是實際上是道門相互之間的門戶爭鬥。
  • 什麼是「斬將封神」和?為啥眾仙不願上「封神榜」?
    而且當時三教應該是瞧不上崛起前的天庭的。當然也有肉身成聖上天的,比如李靖、金吒、木吒、哪吒、楊戩、雷震子、韋護七人,他們跟斬將封神的區別就是可以修為晉升和撂挑子,比如楊戩的聽詔不聽宣。3、《封神演義》裡的闡截兩教在《封神演義》裡,最強的是鴻鈞老祖,其下是幾位混元大羅金仙,包括:鴻鈞的三個弟子,即人道聖人老子,闡教祖師元始天尊,截教教主通天教主(小說裡從來沒說過通天教主是靈寶天尊,《封神演義》裡的三友不等於道教的三清),以及西方教的接引、準提,此外還有火雲洞三聖、女媧娘娘等。
  • 闡教十二金仙,封神結束後卻分道揚鑣
    熟知《封神演義》的朋友都知道,在封神期間大放異彩的闡教十二金仙,就是元始天尊的十二個徒弟。其中元始天尊還有南極仙翁和雲中子兩個徒弟,但是不在十二金仙之內。這十二位是元始天尊的親傳弟子,道行深厚,在封神之戰中多次下界碰頭與截教鬥法,可謂是名聲大振。而這十二仙的結局卻有點不同。廣成子身為玉虛宮敲鐘大弟子,並且是人皇帝師,地位尊貴無比,並且被稱為「聖母殺手」,但在九曲黃河陣中被削去了頂上三花,並且弟子殷郊後反水,唯一真正意義上的弟子也死了。封神結束後,隨著師傅迴轉玉虛宮,九仙山安心修煉。
  • 《封神演義》闡教二代弟子中,哪吒的武力戰鬥值能夠排到第幾位
    我們提到《封神演義》中的二代弟子這個事情時,闡教,應該會尷尬一下。怎麼講這個事情呢,聽我繼續細細道來,闡教這個二代弟子,那是相當模糊。但只有先理清了這個問題,才能來對比哪吒的武力戰鬥值,否則,你總不可能拿哪吒跟十二金仙去對比吧?一、闡教的二代弟子,到底是指哪些人?
  • 《封神演義》中,肉身成聖的是闡教七人,為什麼沒有截教的?
    所謂「肉身成聖」,是指修仙者通過修煉肉身,並護體不入封神榜,從而達成正果,最終成為神聖之軀。《封神演義》中,闡教有七個弟子肉身成聖,分別是楊戩、雷震子、韋護和李靖一家四口。那麼,為什麼原本是「萬仙來朝」的截教,卻一個都沒有呢?
  • 封神中肉身成聖咋回事?和老子、元始那種聖人是一回事嗎?
    至於李靖、楊戩、哪吒、韋護、金吒、木吒、雷震子七人,書中雖說他們最終「肉身成聖」,但此聖人非彼聖人。  按照當初三教聖人的設定,那些仙道難成的仙人們都必須在封神大戰中被殺死,然後以魂魄狀態接受封神,以喪失自由換取長生不老。  但是,李靖、楊戩等七人在封神大戰中各有奇遇,最終都活到了封神大戰結束。
  • 盤點《封神演義》中的5大「福德之仙」,韋護第三,黃龍真人第四
    其實小說《封神演義》說的就是渡封神大劫這件事,而渡劫成不成功,與自身實力高低並無太大關係,關鍵是要看運氣,所謂冥冥之中自有因果;但一般而言,有德之人自然有福,所謂有福,就是有天道庇護,有天道庇護,在面對大劫的時候自然更輕鬆更容易;而這裡要盤點的,就是封神大劫期間的五位「福德之仙」,
  • 封神楊戩、哪吒等肉身成聖是啥意思?與老子元始一樣成聖人高手?
    許多朋友留言詢問,這韋護等人的肉身成聖是咋回事?和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這種聖人是不是一回事呢?  在封神世界的仙人等級中,聖人乃是最高等級。唯有修為達到了混元大羅金仙境界的仙人,才有資格被稱為聖人。  比如說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在原著中,他們被尊為「三教聖人」,是鐵板釘釘的混元大羅金仙。  另外,昊天上帝是鴻鈞老祖拍板選定的天帝,自是聖人無疑。
  • 封神好師傅之不省心的懼留孫,最具人情味的好師傅
    如果我們仔細的看完《封神演義》就會發現,大部分的闡教三代弟子都是在封神榜籤訂前後被收進闡教的,其中的險惡目的咱們不多做展開,十二仙各自有殺劫需要度過,收個徒弟也許也是一種渡劫的模式吧,哪吒是紂王九年出世的,他的兩個哥哥想來也上山不會超過十年吧,黃天化是紂王八年被抱上山的,雷震子是同年降世,殷郊殷洪也是這一年被帶上山的,紂王十五年楊任上山,其他的三代弟子年紀也都不大,推算一下的話我們會發現他們應該都是封神榜籤訂前後才被闡教收徒的
  • 封神大戰後西方教實力大增,闡教為何全然不懼?
    除聖人外,大批有實力的闡截教弟子和強大的散修全部遭劫,而這些仙人中,許多都被西方二聖以度化有緣人的名義度走,就連闡教十二金仙中,也有一部分被西方二聖籠絡。就這樣人、闡、截三教及許多實力強大的散仙紛紛被二聖收歸門下。至封神大戰之後,西方教從原來勢單力薄,發展為人才濟濟、實力雄厚。
  • 封神演義,誅仙劍去哪兒了?大部分截教弟子最終都死在誅仙劍下
    在《封神演義》中,截教弟子眾多,實力強大;而闡教中弟子卻很少,以十二金仙為主,實力強大的二代弟子,滿打滿算也就十幾個。
  • 為何申公豹都上了封神榜,妲己卻沒被封神?闡教想掩蓋一樁醜聞
    《封神榜》雖然是以西周滅商為歷史背景,但是主要講述的還是截教和闡教的封神之爭,兩大陣營的對峙,儘管最後闡教大獲全勝,但是越來越多的細節,讓人發現,闡教勝的似乎並沒有那麼光彩,而截教之人似乎更重情義一些。
  • 封神大戰後,為何闡截二教中許多上仙都投身西方教?
    封神大戰中,萬仙遭劫損失最大的要數截教,受益最多的則屬西方教。西方二聖順應天道,參加封神大戰,助闡教封神,擊敗截教,準提道人度走了孔宣,三大士等。接引道人則度走了懼留孫,還有許多紅塵仙。為以後佛教的大興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