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臨沂機場場務部狠抓人員作風建設,嚴格落實鳥擊防範工作要求,發動全體驅鳥人員積極想辦法,出點子,上下一心全力以赴做好鳥防範工作,截至目前本場僅發生責任區鳥擊1起(對航班運行無影響),比去年同期下降8起,有了大幅的下降。
夯實鳥防工作基礎
年初組織召開了鳥擊防範工作會議,總結上年度鳥擊防範工作,深入分析了本場鳥擊防範總體形勢,並就做好今年鳥擊防範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近兩年本場先後投入100多萬元購置了獵槍、車載ADS-B系統、雷射驅鳥器、紅外夜視儀、殺蟲燈、配備衝擊波驅鳥炮的新型驅鳥車等驅鳥設施,為鳥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新型驅鳥車
突出重點 加大高危肇事鳥種防治力度
通過對近年本場和兄弟機場鳥擊事件進行統計分析,將野雞列為本場鳥擊防範的「頭號敵人」,把家燕、蝙蝠列為本場高危鳥種。驅鳥班組堅持「抓早,抓小,露頭就打」的工作理念,對重點區域、重點時段採取定點蹲防,密切關注航班起降,使用鈦雷彈在航班起降的瞬間對跑道端側進行精準驅趕,今年鈦雷彈消耗1923個,驅趕危險鳥種500餘只,攔鳥網解救860餘只。同時嘗試使用消防車霧炮驅趕蝙蝠,對本場危險鳥種發揮了良好防治效果。
生態防治,從食物鏈源頭控制鳥類活動
今年本場對土面區進行全面割草4次,重點區域達到6次,割草78臺次,割草面積達8793畝,草高嚴格控制在30CM以下,全面噴灑殺蟲劑三次,覆蓋面積達6000畝,減少蟲類的滋生,切斷鳥類的食物鏈。定期組織對飛行區割除的枯草進行清理,避免滋生昆蟲吸引鳥類,切實減少了飛行區鳥類活動數量。
多措並舉 打造立體縱深防禦體系
夏季對因風災造成損壞的攔鳥網進行了全面更換,更換長度達8800米,高度由原來的3.5米提高至5米,新攔鳥網兼具攔鳥和捕鳥兩重功能;對跑道和滑行道之間增設了攔鳥網,架設攔鳥網約300張,在外側草地增設小型粘鳥網200餘片,覆蓋面達800餘米,降低了鳥類在跑道區域活動的可能性,形成全包圍立體鳥害防禦屏障;對飛行區排水明溝進行全部覆蓋鳥網,不留死角,覆蓋面積約9000平米,減少因排水溝區域覓食造成的鳥類活動數量。在土面區內新設置30枚殺蟲燈,吸引誘殺趨光性蟲類。委託山東農業大學植保學院完成本場鳥情生態環境調研,通過對飛行區的鳥類、昆蟲、植被情況和外場的生態環境、鳥情進行調研,掌握鳥類食物鏈規律,為今後開展鳥害防治工作提供技術支持。定期召開內部研討會,通過探討發現了很多切實可行的「金點子」。
創新引領 推出鳥防工作新舉措
優化重組,推陳出新。借鑑學習兄弟機場精準驅鳥經驗做法,優化創新驅鳥流程,量身建立了精準驅鳥臺帳,一個航班一個航班的盯,在每個航班起降前的瞬間,使用衝擊波驅鳥炮和鈦雷彈對跑道進行精準驅趕。自施行後,順利保障本場航班近10000架次,形成了一套臨沂機場特有的精準驅鳥方法。科學研判,重拳出擊。通過歷年數據分析, 7、8月份是本場鳥擊防範的重點月份,專門組織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驅鳥技能比賽,切實將「抓早、抓小、露頭打」的鳥防理念貫徹執行到位。對新購置衝擊波炮的進行自主設計改造,通過加裝可拆卸式操縱杆,將衝擊波由原有的直線式升級成扇形,極大增加了衝擊波覆蓋面,進一步強化了衝擊波驅鳥炮的威力。以上創新舉措,為本場鳥防工作注入了全新活力。
今年臨沂機場在鳥擊防範工作中付出了巨大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績,年內本場共發生責任區鳥擊1起(對航班運行無影響),比去年同期下降8起,有了大幅的下降,有力保障了機場航班運行安全。明年將以更飽滿的熱情,更加努力工作,爭取更大成績,確保本場航班運行安全。(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臨沂機場場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