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宣布:為反擊Intel的關鍵產品,重啟2016年老款CPU生產線

2020-12-22 環球科技視界

處理器的製程隨著摩爾定律而逐漸進步,從22納米、14納米、10納米到7納米,每次改進都為CPU帶來性能與功率的改善,但眼下CPU面臨大缺貨問題。 Intel在低端商用PC市場權傾天下,廉價的i3、奔騰甚至賽揚處理器甚至成為其市佔率、銷量的隱形「殺手」。在14nm產能嚴重不足、10nm難擔重任的情況下,?Intel居然重啟22nm生產線來應對巨額OEM訂單。龐大的裝機量以及OEM市場豐沛的利潤率,讓AMD覬覦已久。

既然Intel可以重啟22nm生產線製造包括Haswell在內的老款CPU及晶片組,那麼AMD這邊同樣也要做好相應的競品準備。只不過,重製目標不會像Intel那麼「不厚道」罷了。AMD已經在2019年初啟動了初代Ryzen處理器的重製計劃,即採用12nm製程來打造「升級版」的一代Ryzen處理器,代表作品就是去年曾爆料的Ryzen5 1600 12nm版。

初代Zen架構的Ryzen家族均採用14nm製造工藝生產,而Zen+架構的第2代Ryzen則採用升級的12nm製造工藝。製程升級帶來的優點顯而易見:更好的發熱量、功耗表現等等。根據當時國外媒體對12nm版Ryzen5 1600的評測來看,它基本就是一款換殼的Ryzen2600。當然,6核心12線程的Ryzen5自然不會成為AMD後期製程重啟計劃的優先考慮範圍。

根據相關人士透露的消息規格更低、產能優勢更強的Ryzen3四核心處理器將成為AMD重啟計劃的首選。但鑑於Intel重啟22nm CPU生產線之後,有可能量產面向低端OEM市場的雙核賽揚、奔騰乃至i3處理器,AMD選擇4核心Ryzen3為復盤首選,自有道理。以銳龍3 1200為代表,4核心/4線程、3.1~3.4GHz時鐘頻率以及10MB緩存容量,都對Intel 22nm時代的產品形成碾壓之勢。更重要的是,Ryzen3 1200的價格最低時僅需200多元即可買到盒裝全新的產品,批量的託盤OEM價格將更便宜,這對商用PC和入門級CPU的OEM需求來說,可謂性價比爆棚一般的存在了。

總而言之,不管是Intel還是AMD,近期不斷湧現的老生產線復活事件,讓人不得不懷疑摩爾定律是否已經消亡。不過,科技隨著時代退步這件事兒,終歸不那麼容易被接受。

各位讀者,你們覺得呢?

相關焦點

  • 桌上型電腦CPU性能天梯圖 AMD性能首次反超intel
    大家都知道cpu是設備的最核心部件,不論是手機還是電腦。今天我們就來看下桌上型電腦cpu的性能天梯圖。桌上型電腦cpu一直都是intel和amd的天下,而Intel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不過在最新的cpu性能排行中,amd的線程撕裂者3990X、線程撕裂者3970X,卻在性能排行中力壓intel的至強W-3175X,排在了首位。下圖就是cpu性能具體的排行。amd實現了cpu性能的反超,不知道廣大的電腦遊戲愛好者,會不會在選購電腦的時候,更多的關注amd。
  • 2018年英特爾i9和amd銳龍主流CPU天梯圖,看完再買不吃虧,收藏吧
    現在處理器市場可以說是五花八門,什麼樣的都有,從一代二手貨到最新9代英特爾,和amd銳龍,以及老amd處理器,讓很多不是非常專業的玩家們感覺眼花繚亂,其實不必擔心,看看現在CPU天梯圖即可見分曉,話不多說,直接上圖吧,這些是2018年目前比較齊全的型號列表, 包括英特爾最新的intel i9也有
  • 100萬跑分最強處理器上市,intel被秒成渣啦!它還敢擠牙膏嗎?
    前幾天小編在娛樂大師的微博上看到一條amd 3990x的跑分圖:大師這上面我們看到光處理器這一塊就跑啦100萬,就從這數據來看就秒殺啦現在多有的市面上的處理器啊,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下這款處理器:cpuz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這款處理器是高性能 高功耗 得用高規格主板 高級別散熱啊,當然這也就導致啦價格高,當然這也是沒話說,這麼高規格的處理器價格是29999元,反觀intel
  • AMD銳龍5000U型號規格與尺寸曝出CPU速率大大的提高!
    大概率在來年一月月初的CES2021交流展的時候,AMD將正試發布銳龍5000U/H系列產品全新升級筆記本電腦APU。2020年的amd銳龍本出現異常受歡迎,新平臺讓人極其希望,可是想不到AMD也挖了個坑。
  • 0glass danny國內首款運用intel CPU的AR眼鏡
    AR行業最為驚豔的產品出現,值得我們拆解挖掘一下,深度了解其各參數的真實性和內在價值,若真有傳言的那麼出色,這將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款標誌性AR產品。 0glass pro2在2016年10月份正式量產一年後,0glass在2017年11月份又正式量產國內首款基於intel平臺的AR眼鏡0glass danny。
  • AMD銳龍系列實力增強,為何推薦買intel,網友:不保值,穩定性差
    在桌面處理器領域,AMD與intel兩家一直都是互有輸贏,在p4時代,AMD的速龍系列大敗intel的奔騰,像速龍的兩代產品940針和938針接口的處理器都很好用,無論是發熱的控制還是處理速度及其穩定性上可以與intel同時代的酷睿比肩,在性價比上則顯得更高,不過在進入32納米系列之後,intel一直在性能上碾壓AMD。
  • intel出示了結果
    intel早已開始發表全新的第11代酷睿處理器,與往日一樣,此次的CPU先發的當然是在輕薄筆記本銷售市場,intel表明和前代CPU相比較,這一代人CPU無論是CPU還是GPU特性上均有巨大的提升 。11月20日,intel特邀眾媒體線上上開展了這場主題風格為「實際移動性能測試」(即輕薄筆記本特性)的交流會。
  • 日本化學巨頭重啟生產線 加速法匹拉韋關鍵原料生產
    財聯社(上海,研究員 史正丞)訊,當地時間周四,日本化學巨頭電化株式會社 (Denka)宣布,公司將會重啟新冠治療藥物法匹拉韋關鍵原料的生產。日本政府認為抗病毒藥物法匹拉韋有成為治療新冠病毒藥物的潛力。
  • AMD銳龍性價比這麼高,為什麼多數商家推薦的是intel?
    當各大媒體都在為AMD性價比歡呼,宣布「銳龍性價比吊打intel」、「銳龍性價比甩intel幾條街」的時候,不妨看看如下事實:無論是聯想等品牌機器,還是以攀升兄弟、京天華盛等為代表的品牌組裝機,目前其大多數配置均為intel機型,其實,只要統計一下他們店鋪的intel機型和AMD機型的數量,就知道數字懸殊有多大。
  • 在六代機研發的關鍵階段,美軍或重啟F22生產線,究竟意欲何為?
    眾所周知,目前世界上能夠成功研製五代機的國家只有中美俄三國,分別為F22、F35、蘇57和殲20以及殲31,其他國家雖然也想研製五代機,但到現在為止卻並沒有成功服役的,而在這幾款五代機中F22是最早開始服役的,雖然設計於上世紀末期,但該機的先進理念放到現在不僅沒有過時,還被評價為綜合性能最佳的戰鬥機
  • CPU是組裝電腦首選,intel和AMD要如何選配,不想錯過就趕緊看看
    也就是說在中低端產品上,AMD 的CPU處理器性價比更好,而intel的CPU處理器主要是中高端產品上性能不俗,但價格更貴。另外,intel 的CPU產品到現已經歷十代產品系列,除了帶F的CPU沒有自帶核心顯卡,基本上都具有內置核顯,而且有很大的超頻空間,型號多樣選配複雜;AMD到如今天只有三代產品系列,除了銳龍APU的內置核顯示器外,其他的都沒內置核顯,超頻空間小,型號較簡單容易選配。
  • APU、GPU、CPU之區別是什麼?APU未來會取代CPU嗎?
    目前,intel的CPU中只是簡單加入了顯示核芯晶片的模塊,所以嚴格意義上不能稱之為APU,不過按APU理解,也沒什麼問題。一、apu、cpu、gpu之區別apu可以理解成cpu加gpu嗎?可以這樣理解。但是還包含以下硬體:內存控制器、I/O控制器、專用視頻解碼器、顯示輸出和總線接口等等。
  • intel十代酷睿CPU正式發布,共32款!售價有驚喜
    內容就是今天intel官方公布的PPT內容。全新包裝的酷睿i9根據intel官方PPT來看,此次第十代酷睿桌面版處理器一共有32款CPU發布,其中包括6款CPU型號是支持超頻的。而其中的旗艦產品自然是i9-10900K,其次是酷睿i7-10700K和酷睿i5-10600K,而此前幾代一直擁有超頻版本的酷睿i3 CPU此次卻並不存在。根據依依醬的猜測在升級了四核心八線程之後intel第十代酷睿i3 CPU的定位應該也發生了改變,如果依舊能夠超頻的話恐怕會威脅到i5-10600K的地位,畢竟更多線程超頻對玩遊戲來說影響並不大。
  • intel和amd哪個更好沒有標準,適合自己就好
    就算是要把AMD和intel的cpu拿來做對比,也要看個人 的電腦使用需求,只要在價格上沒有太大的差異就行。畢竟現在的AMD銳龍系列CPU,與intel的CPU在性能上的差距也不是很大,只要選擇適合自己日常需要的主流CPU就可以。
  • 蘋果自研32核CPU已在路上 2022年全面拋棄intel和AMD
    如果蘋果某一天推出一項新技術、新設計或者新產品,那麼別懷疑蘋果早就想好了未來十步應該怎麼走,應該怎麼培育出一個全新的創新生態來。這就是蘋果的生意經,就連人們詬病多年的劉海屏都堅持了這麼多年,更不要說一出世就驚人的蘋果自研M1處理器了。
  • 為什麼AMD銳龍CPU性能不錯,推薦的人卻不多?Intel:因為有我在
    intel科技AMD萬年老二的帽子,一直被intel牢牢的給他扣在頭上,絲毫沒有鬆動的跡象。直到2017年銳龍CPU的發布,局面稍微有點改觀,但並沒有像大家所期待的那樣,AMD能依靠銳龍翻身當家把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