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第一溺亡女生遺書:「我受夠了」,為何這事兒不該一棍子打死?

2021-01-10 姬鵬
13歲女生留下的遺書

近日,安徽「13歲女生月考第一遭老師質疑後溺亡」一事觸發媒體輿論關注。不過隨著女生追悼會的結束以及家屬與教育局達成補償協議(補償金額60萬元),也意味著事件正式進入後輿論階段。然而就家屬最新所披露溺亡女生的「遺書」來講,其中「寫得和答案差不多就是抄」,「在你們眼裡,我不會一鳴驚人」,「超出你們想像的成績不會是我自己的」,「我受夠了」可謂直指老師的「質疑」,與早前溺亡女生社交媒體上「考試正常發揮,考得好怪我嘍」形成直接呼應。

在一定程度上,既然當地教育局出面進行善後,就是間接已經承認「老師的質疑」存在不妥當。但是,對於「老師的質疑」是不是導致女孩直接溺亡的原因,這還要真正掰開來看。所以,當地教育局工作人員表示「事件仍在調查中」,就意味著想要真正搞清楚「質疑」的積極用意到底存不存在。

要知道,在事情沒有徹底調查清楚之前,「老師的質疑」也只能被打上不妥當的標籤,很難構成絕對的「推動力」。因為對於當事女生的溺亡來講,無論是從遺書和社交媒體動態內容看,還是從家屬所觀察到的情緒異常看,都只能實證溺亡女生自尊心較強,並不能說明「老師的質疑」就一定存在問題。

之所以這樣講,並不是為「老師的質疑」脫罪,而是作為13歲女生的自尊心,多半是「低自尊」在驅動。於此,如果說「老師的質疑」不妥當,那麼也可以說「女生的心態不太好」。而且從「老師的質疑」到「女生的溺亡」,也並非是連續性的變化,這種情況下,如果硬要強調既定的責任,可能溺亡女生的家屬也難辭其咎。

與此同時,「老師的質疑」中所提到的「作弊」問題,到底是女生真的「作弊」,還是女生真的「被錯怪」,這可能永遠是個謎。但是,對於「老師的質疑」到底有多大的責任,這依舊需要理性的看待。從某種意義上而言,「老師的質疑」應該也不會是無緣無故,即便操作上確實有些不妥當。

但是,作為老師來講,如果學生的成績出現飛躍式的提升,而且跟就近的課堂表現不太符合,並且卷面寫得和答案八九不離十,這種時候有質疑應該也不為過。所以,整個悲劇的觸發,可能不在「質疑」本身,而在具體的處理方式上出現問題,起碼作為老師來講,並沒有考慮到消極的後果。

不得不承認,人與人確實是不一樣的。有人死裡逃生後活得極致灑脫,有人卻因小時候被父母罵了一句,一輩子沒走出陰影。所以,怕就怕樂觀者開口教導悲觀者,結果往往是讓後者看清了自己低人一等的處境,悲觀的更堅決了。

因此,當我們先入為主的設定「老師的質疑」是出於為溺亡女生好時,也要想一想溺亡女生是個怎樣的孩子。當然,就悲劇的結果來講,我們已經清楚溺亡女生是個怎樣的孩子,她可能就算不被質疑,內心的底色也是極度悲觀的,所以當老師的質疑投來時,她就徹底垮掉了。

對此,不少人拿「現在的孩子太脆弱說事兒」,並且強調「挫折教育」的重要性,但這也只是「事後諸葛亮」的反思,對於既定的事件作用不大。甚至就所謂的「挫折教育」來講,本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有的人可能未成年時就已經歷練的很好,有的人可能一輩子都無法修成正果,所以它只是看起來可行,卻不見得對所有人合適。

另外,對於個案的理解,一定要就事論事,切莫上升到普遍意義,要不然很容易走向「偏見和懈怠」。就以「13歲女生月考第一遭老師質疑後溺亡」來講,悲劇觸發從根本上而言是複雜的因果關係,而非用簡單的「老師的質疑」就能闡釋清楚。

很多時候,在悲觀者的眼中,往往會放大事實的存在,以至於對現實造成誤判,直至走向悲劇。這個過程中,別說是「老師的質疑」,很可能「同學和家屬的一句話」,也會導致悲劇的發生。所以,回到具體的責任認定上,就要分層去看。

要不然,如果絕對的認定女生的溺亡就是「老師的質疑」造成的,那麼很容易導致更多老師走向懈怠。事實上,從過去一些年媒體輿論對體罰的過度關注和渲染,已經造成不少老師懈怠的現象。所以,我們到底是為解決問題而爭論,還是為解決老師而爭論,一定要搞清楚,要不然很容易波及無辜,走向更為消極的惡行循環。

與此同時,要直面這個真相:「他(她)們都把分數排名看得太重了」。作為老師來講,別說是不確定學生作弊,就是真的坐實學生作弊,也要儘可能的妥當處理,畢竟13歲的孩子多數存在強烈的低自尊認知。而作為溺亡女生來講,她對於分數的認知和自我的建構,很可能完全來自主流教育認知的浸潤,以至於被質疑和否認時便走向極端。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女生的溺亡更像是強化分數所導致的悲劇,但是也要搞清楚,即便如此,這也是綜合性的結果。說實話,尤其是家庭經濟條件一般的孩子,從小所接受到的家庭訊息就是必須要好好學習(拿高分),要不然後果很嚴重,尤其對於女孩,一些父母更是會放大可能存在的消極結果。

這種情況下,孩子很容易背負難以承受的壓力,久而久之,就會呈現出「外表越來越自強,但內心卻越來越自卑」。就如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所強調的「別人老是看不起我,我必須表現一下,讓他(她)們瞧我是厲害的」。然而,當別人投來的眼光充滿質疑時,脆弱的心靈便瞬間坍塌了。由此而言,安徽13歲女生的溺亡,更像是分數教育的後遺症,而「老師的質疑」只不過是恰好碰上而已。

相關焦點

  • 安徽潛山「遭老師質疑後溺亡」13歲女生遺書曝光:我受夠了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安徽潛山「遭老師質疑後溺亡」13歲女生遺書曝光:我受夠了近日,安徽「13歲女生月考第一遭老師質疑後溺亡」一事,引發社會關注。1月8日,涉事女生李怡(化名)的追悼會在潛山市新殯儀館舉行。
  • 安徽13歲女孩考第一遭質疑後溺亡,女孩遺書曝光:我已經受夠了
    近日,安徽一名13歲的女生在月考的時候因為考了第一名,遭到班主任質疑後跳河溺亡一事引發了全網關注。1月8日,涉事女孩的追悼會在潛山市新殯儀館舉行。據悉,目前當地也成立了聯合調查小組對這起案件進行調查,但關於調查的進展,警方表示暫不方便透露。
  • 上海一高三女生溺亡,遺書:我沒有早戀,沒有作弊,我不快樂
    上海一高三女生溺亡,遺書:我沒有早戀,沒有作弊,我不快樂近日,上海一花季少女、高三女生欣欣留下一紙遺書溺水身亡。看了遺書讓人心碎,姑娘寫的一手娟秀好字。甚至,就連遺書的語言都顯得俏皮。從照片看,這是一位漂亮而又快樂的女孩子。可是,為何走上這樣的一條傻路呢?從遺書內容來看,是因為老師懷疑她早戀和考試作弊:「抱歉,再見啦,這個可愛的世界。我沒有早戀,也沒有作弊,請不要無端懷疑我了,從來沒有想過害人,可為什麼一直不快樂?」18歲的欣欣留下這樣一段話之後,溺亡。
  • 安徽「遭老師質疑後溺亡女生」遺書曝光:在你們眼中我不會一鳴驚人
    安徽"遭老師質疑後溺亡女生"遺書曝光:在你們眼中我不會一鳴驚人 在最近幾天時間裡面,有一件事情的發生也是引起了社會上很多人的關注,這件事情就是在最近幾天發生的安徽"13歲女生月考第一遭到老師質疑後溺亡"這一件事情了, 根據相關的消息得知,在1月8日的時候,涉事女生李怡(化名)的追悼會在潛山市新殯儀館舉行了
  • 安徽「遭老師質疑後溺亡女生」遺書曝光:我真的扛不住了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涉事女孩李怡。受訪者供圖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近日,安徽「13歲女生月考第一遭老師質疑後溺亡」一事,引發社會關注。1月8日,涉事女生李怡(化名)的追悼會在潛山市新殯儀館舉行。當天,潛山市公安局王河派出所一工作人員回應封面新聞記者稱,市裡已成立聯合調查組,調查情況不方便透露。與此同時,李怡的親屬披露了其生前遺書。李怡在遺書中寫到:「寫得和答案差不多就是抄,在你們眼裡,我不會一鳴驚人,超出你們想像的成績是不會是我自己的,我受夠了!」
  • 考第一溺亡女孩家屬將獲60萬補償金 家屬披露遺書內容:「在你們...
    受訪者供圖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近日,安徽「13歲女生月考第一遭老師質疑後溺亡」一事,引發社會關注。1月8日,涉事女生李怡(化名)的追悼會在潛山市新殯儀館舉行。當天,潛山市公安局王河派出所一工作人員回應封面新聞記者稱,市裡已成立聯合調查組,調查情況不方便透露。與此同時,李怡的親屬披露了其生前遺書。
  • 上海高三女生留遺書後溺亡,曾被老師說考好是作弊,考不好是早戀
    據相關媒體報導,11月17日,上海一高三女生欣欣在學校旁的河中溺亡。在其溺亡前留下一封遺書,警方已排除他殺。欣欣的家長認為欣欣是因為學校的老師給她太多的精神壓力才導致欣欣選擇輕生。目前,當地教委已經介入調查此事。
  • 上海一高三女生留遺書後溺亡曾被老師懷疑「作弊」「早戀」
    我沒有早戀,也沒有作弊,請不要無端懷疑我了,從來沒有想過害人,可為什麼一直不快樂?」這是一位上海高三女生的遺書留言,#上海一高三女生留遺書後溺亡# 生前曾稱被老師懷疑「早戀」「作弊」在遺書中,18歲的欣欣留下這樣一段話,之後,溺亡。
  • 上海一高三女生留遺書後溺亡,生前稱被老師懷疑「早戀」「作弊」
    在遺書中,18歲的欣欣留下這樣一段話,之後,溺亡。欣欣生前照片微博、微信朋友圈、遺書等材料,以及親友透露的其生前聊天中,這名上海新川中學的高三學生在死亡前,曾多次提及被老師懷疑「考好是作弊,考不好是早戀」。其家人懷疑,她因此在精神上受到了打擊。
  • 18歲高三女生留遺書溺亡:這個可愛的世界終究不可愛了!
    女高中生留遺書溺亡這幾天,最令人心痛的事再一次發生了:18歲的欣欣在遺書中留下這樣一段話,之後,溺亡。請不要指責我,抱歉,再見啦,這個可愛的世界。或許她在最後一刻找到了一絲久違的「輕鬆感」,可以感受到她在生活中那些無處釋放的壓力和無助。家人發現她不在家,進入她的房間發現遺書之後就報了警。經過幾個小時的搜尋,欣欣的遺體被打撈了上來。
  • 13歲女生月考第一遭老師質疑後溺亡?安徽教育廳:已關注到該事件
    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近日,安徽「13歲女生月考第一遭老師質疑後溺亡」一事,引發社會關注。1月5日,潛山市公安局王河派出所一工作人員回應封面新聞記者稱,目前案件仍在調查取證中,等調查結果出來後將會發布。當天下午,記者致電安徽省教育廳新聞發布辦公室,一工作人員表示,已關注到該事件,有專門的科室對接該事件處理工作。據報導,2020年12月30日23時4分,13歲女孩李怡(化名)更新QQ動態,「考試正常發揮,考得好怪我嘍?」兩天後的下午,李怡的屍體在家附近的水塘被打撈出來,其家屬認為李怡溺亡與班主任質疑她提前買試卷有關。李怡發布的最後一條動態。
  • 上海一高三女生留遺書後溺亡,生前曾稱被老師懷疑「早戀」「作弊」
    我沒有早戀,也沒有作弊,請不要無端懷疑我了,從來沒有想過害人,可為什麼一直不快樂?」在遺書中,18歲的欣欣留下這樣一段話,之後,溺亡。▲欣欣生前照片微博、微信朋友圈、遺書等材料,以及親友透露的其生前聊天中,這名上海新川中學的高三學生在死亡前,曾多次提及被老師懷疑「考好是作弊,考不好是早戀」。其家人懷疑,她因此在精神上受到了打擊。紅星新聞了解到,目前,上海市教委已介入調查此事。
  • 考第一被疑作弊後溺亡:如果教師及時向她道歉,她還會如此決絕嗎
    咱們討論下「遭老師質疑後溺亡女生」遺書曝光一事中,如果教師及時向學生道歉,女生還會如此決絕嗎?只是可惜人生沒有如果!寫得和答案差不多就是抄?網友:教師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有毛病的不一定總是學生,教師有病也得治!最近安徽的一名13歲女生引發網友關注。
  • 18歲少女留遺書跳河溺亡,疑遭班主任污衊作弊早戀,曾夢想做老師
    11月7日,上海一名高三的女生欣欣在學校旁的河中溺亡,溺亡前留有一封遺書,警方已排除他殺。欣欣家人認為是學校老師給了欣欣精神壓力,才導致孩子選擇輕生。目前,當地教委已經介入調查此事。除了家長的說辭之外,沒人知道這位少女為何選擇離開這個世界,答案似乎也都蘊藏在那份遺書之中。"抱歉,再見了,這個可愛的世界。"
  • ...留遺書跳河溺亡,疑遭班主任污衊作弊早戀不堪壓力,一直夢想做老師
    11月7日,上海一名高三的女生欣欣在學校旁的河中溺亡,溺亡前留有一封遺書,警方已排除他殺。欣欣家人認為是學校老師給了欣欣精神壓力,才導致孩子選擇輕生。目前,當地教委已經介入調查此事。除了家長的說辭之外,沒人知道這位少女為何選擇離開這個世界,答案似乎也都蘊藏在那份遺書之中。"抱歉,再見了,這個可愛的世界。"
  • 「遭老師質疑後溺亡女生」疑似檢討書曝光:當我一個人做題時就會...
    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近日,安徽「13歲女生月考第一遭老師質疑後溺亡」一事,引發社會關注。1月6日,潛山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一工作人員回應封面新聞稱,目前河鎮中學803班班主任汪某仍在正常教學中,班級教學活動平穩有序。溺亡女孩李怡。
  • 上海一高三女生跳河自殺,生前曾被老師指責作弊,留遺書稱沒早戀
    11月19日,據紅星新聞報導,近日,上海18歲的女孩欣欣留下一段話後在學校邊的河中溺亡。欣欣在遺書中寫道:我沒有早戀,也沒有作弊,請不要無端懷疑我了。其家人懷疑,她可能因此導致精神上受到了挫傷。欣欣:最美好的東西難道不是死亡嗎?
  • 上海一18歲女生留遺書後溺亡,自稱膽小鬼,老師的偏見害了她
    欣欣在遺書中寫道:抱歉,再見啦,這個可愛的世界。我沒有早戀,也沒有作弊,請不要無端懷疑我了,從來沒有想過害人,可為什麼一直不快樂?說她作弊和早戀的不是別人,正是這個包某安。欣欣的父親徐先生也證實,包老師不止一次向他們反映女兒在學校有作弊和早戀的情況,但一談到細節問題時,包老師就會不耐煩地反問「你們不相信我?我一個老師還是亂說嗎?」徐先生雖然心裡有些打鼓,但每次問欣欣的時候都會得到相反的回答,欣欣說班主任冤枉她,而且班上還有幾個同學也被用同樣的說辭冤枉過。
  • 命都丟了考第一又有什麼用?你不知道,高逆商對孩子有多重要
    【事件回顧】2020年12月30日,安徽一名13歲女生在學校月考中考得了全校第一,其中道法開卷考試中考得了100分滿分。老師懷疑女生作弊並找該女生談話,當天晚上21:35分班主任給女生家長打電話詢問該女生是否提前買過試卷做。當晚23時,該女生在社交網站發了一條說說:「考試正常發揮,考得好怪我嘍?」
  • 安徽一13歲女孩考第一被質疑後溺亡,經曝光後教育局介入但拒絕了...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陳麗娜 新年第一天,安徽潛山一名13歲初中女生因月考第一被老師質疑後溺亡。今天下午,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從女生家屬處了解到,當地教育局一名副局長拒絕了家屬提出的公開道歉要求;當地警方則回復稱,事件仍在調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