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報記者 周雁凌 季英德 王文碩
「全省各市要嚴格落實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措施,加強督導檢查,最大限度降低不利氣象條件帶來的影響,確保完成藍天保衛戰確定的空氣品質改善目標。」12月11日晚,山東省副省長於國安組織召開緊急會議,安排部署全省重汙染天氣應急工作。
近日,山東省遭遇入冬後持續時間最長、影響區域最廣的一輪重汙染過程。為全力應對重汙染天氣,督促各地嚴格落實應急減排措施,山東省生態環境廳、省公安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能源局等單位抽調136人組成8個督導檢查組,分別由廳級幹部任組長,對14市(除煙臺、威海)開展重汙染天氣應急專項督導行動。
為指導各地應對重汙染天氣,山東省生態環境廳還派出16個檢查組對16市開展現場督導幫扶。截至目前,全省各級生態部門已累計出動執法檢查人員4.4萬餘人次,檢查企業3.8萬餘家、施工工地1.5萬餘個(次),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到位。
「四不兩直」,督導檢查應急減排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宋繼寶表示,近期全省出現的中重度汙染天氣過程,對圓滿完成藍天保衛戰確定的空氣品質改善目標任務帶來嚴峻挑戰。這次行動,8個督導組將督導各地採取嚴格的管控措施,督促生產企業和施工工地根據應急預案實施應急減排,努力降低汙染程度。
工地是否採取應急減排措施?是否停止現場作業?裸露地面抑塵網覆蓋情況如何……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姚雲輝帶隊,對濟南市歷下區明湖國際細胞醫學產業園項目、劉志遠城中村改造BX-2地塊項目等施工工地開展督導檢查,對發現的問題現場反饋並要求立行立改。11日晚上,山東省生態環境廳按照分工對濟南市和淄博市進行督導。12日上午8∶00,其他各組按計劃分赴各地開展督導檢查。
據了解,督導組採取「四不兩直」的方式,突出問題導向,重點檢查工業源和揚塵源是否按照應急預案要求落實相應的應急管控措施,重型柴油貨車等移動源是否落實限行措施,是否存在秸稈焚燒及散煤銷售使用問題,對環境違法行為發現一起、曝光一起、查處一起,確保督導取得實效。
在省級督導組分赴各地的同時,山東各市也不斷加大督導檢查力度,確保應急減排措施落實到位。濟南市委常委、副市長鄭德雁帶隊到蓮花山熱源廠等企業督導檢查時強調,各級各有關部門要聚焦重汙染天氣應對,把各項應急減排措施抓實抓細,督促企業嚴格落實應急減排預案,最大限度減少汙染物排放。
日照市副市長徐淑利帶領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對港口運輸、電力生產等重點行業企業進行專項督導時要求,充分運用在線監控、用電監控等手段,確保各項應急減排措施落地、落實。
全面行動,16市均啟動應急預案
「當前全省氣象擴散條件極為不利,溼度大、風速小且風向雜糅,汙染物擴散層低到只有常態的1/5,導致全省大面積重度汙染。」山東省生態環境委員會辦公室日前向社會發出重汙染天氣公告。
記者了解到,本次汙染過程中大氣穩定度高,西南風和西北風為主的風向致使積累在上風向的汙染物迅速向東部地區轉移。隨著威海市發布黃色預警、啟動Ⅲ級應急響應,全省16市均啟動應急預案。
根據《山東省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全省重汙染天氣預警分為黃色、橙色、紅色三級,對應預警分級,依據重汙染天氣應對處置難度、現實結果或預期後果,應急響應也分為三個等級:由低到高依次為Ⅲ級應急響應、Ⅱ級應急響應、Ⅰ級應急響應。
截至11日20時,山東省濟南、東營、濟寧、聊城、菏澤、日照、淄博等7市發布了紅色預警,棗莊、濰坊、泰安、臨沂、德州、煙臺、青島、濱州等8市發布橙色預警,威海發布黃色預警。
據山東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預報,隨著13日較強冷空氣南下,全省空氣品質有望自北向南逐步改善,預計下午會恢復至良好水平,此次汙染過程結束。15日到17日,大氣擴散條件再次轉差,內陸地區可能會出現一次汙染程度較輕的汙染過程。
緊急響應,努力實現「削峰降頻」
此次重汙染過程,山東各地均根據實際情況,第一時間採取應急減排措施,通過在線監測、用電量監控、遙感監測等科技手段,確保減排措施「可操作、可監測、可核查」,全力降低汙染程度。
濟南市生態環境局開展全員參與的專項檢查工作,局機關、執法支隊和局屬單位幹部職工一個不留、全員下沉,深入基層檢查應急響應措施落實情況,並對暗訪中發現的問題實時交辦處置,立行立改。市公安部門發布城市快速路等路段車輛限行規定,在工作日交通高峰期對城市快速路等路段採取限制部分車輛通行的措施,減輕機動車尾氣排放對空氣品質的影響。
德州市生態環境局實行24小時值班帶班制度,局領導班子成員分別帶隊對所包縣市區開展不間斷督導檢查。加大對重點大氣汙染源監察頻次,利用數據在線監管、駐廠幫扶監管等手段,增加涉氣企業監管頻次,確保應急減排措施落實到位。應急期間,全市用電量較應急啟動前下降5.22%左右,努力實現重汙染天氣「削峰降頻」。
濟寧市生態環境部門緊盯重點區域、時段、因子,晝夜不停,「零容忍」督導檢查,重點檢查建築建材、機械加工、水泥製品、有機化工等行業應急措施落實情況,對於未落實應急減排措施違規生產的企業,依法進行現場查封。
濰坊市積極開展分組督查,抽調執法人員組成四個執法組,分區域對各縣市區生產企業和施工工地減排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督查。對96家重點排汙企業派員駐廠,監督企業的減排措施落實情況。通過「智慧用電」系統對企業車間、生產線的用電情況實施精確監控,對未採取減排措施停限產的企業進行篩查。
東營市連夜召開應對重汙染天氣緊急會議,要求生態環境、住建、公安等部門按照職責抓好工業企業、施工揚塵、道路、重型柴油車等應急減排工作。同時,成立由縣級幹部帶隊的暗訪督導組,對各縣區和各部門落實情況進行暗訪暗查,確保應急措施落實到位。
濟南市萊蕪區要求,在重汙染天氣Ⅰ級應急響應期間主城區各線路公交車全程免費乘車,應急響應解除後,恢復有償乘車,倡導廣大市民綠色出行、低碳出行、文明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