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3 18: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全文1232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有人說,憲法是「高大上」的法律
總覺得距離我們很遙遠,但其實
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
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體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第3個憲法宣傳周期間
以及第7個國家憲法日來臨之際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憲法知識
曲江新區也行動了起來
憲法宣傳日,曲江在行動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弘揚憲法精神,維護憲法權威,推動全民「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12月3日上午10時許,在曲江中心社區燈謎廣場,曲江新區舉辦了戶外憲法主題宣傳活動。
活動現場,宣傳展板一字排開,工作人員向附近居民贈送憲法手冊、宣傳單等宣傳資料,以及環保布袋、紙杯等小禮物,過路居民紛紛被活動吸引,駐足詢問活動詳情。此外,現場工作人員主動出擊,為來往遛娃買菜的居民介紹憲法科普知識。
現場依法治區辦的工作人員劉洋向小薇介紹說,明天是第7個國家憲法日,11月30日至12月6日是第3個憲法宣傳周,他們聯合其他相關部門舉辦此次戶外活動,目的是為公民普及憲法,以及其他環保、平安建設等相關法律法規的知識,讓更多人了解憲法,學習憲法。
「為了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我們不僅在線下組織宣傳活動,還發動了全新區的LED顯示屏進行以憲法為主題的宣傳活動。同時在轄區內各級單位企業,如機關、景區、學校等,也將組織主題宣講活動。」劉洋說。
正在遛娃的李大爺是附近的居民,面對工作人員熱情的宣傳,他十分配合。接過裝有憲法手冊等宣傳資料的布袋,李大爺笑著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規定了大家基本的權利與義務,所有人都應該了解一些憲法的知識。」
關於憲法,這些一定要了解
今年12月4日是第七個國家憲法日,11月30日至12月6日是第三個全國「憲法宣傳周」。關於憲法和國家憲法日,我們應該知道以下這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保持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長治久安的法律基礎,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律保證。
我國曾於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先後通過四部憲法,現行憲法為1982年憲法,歷經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五次修訂。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經投票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
我國憲法共有4章143條,內容包括了總綱、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監察委員會、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和對國旗、國歌、國徽、首都的規定。
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據,一切法律、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牴觸。一切組織和個人都要遵循憲法的規定,不得違背憲法。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決定,把每年12月4日設立為國家憲法日。
2020年國家憲法日的主題是「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國共產黨歷史上首次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將習近平法治思想明確為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其主要方面概括為「十一個堅持」,即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堅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堅持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工作隊伍;堅持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
尊崇、學習、遵守、維護、運用憲法是每個公民的義務。讓我們攜起手來,堅持習近平法治思想,履行公民法律義務,為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貢獻積極力量。
點擊標題查看往期文章精選
原標題:《國家憲法日,一起學起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