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市查田鎮茶豐工業區位於龍泉市西南部查田鎮住田村,距龍泉市區20公裡。園區是浙江省中小企業創業基地、龍泉市五金汽配產業的發源地和孵化基地。園區於2008年編制規劃,原主導產業為五金汽配、工程機械,現根據發展需要引入高分子材料企業,因此於2014年對規划進行了適度修編,經修編後的規劃定位和目標為「本規劃園區作為茶豐五金汽配的發源地,以五金汽配、工程機械為主,適度發展高分子材料生產行業。」規劃開發總面積為16.38hm2,目前已基本開發完成。
浙江萬鴻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註冊成立於2013年12月18日,入駐龍泉市查田鎮茶豐工業區,經營範圍為一般經營項目:亞克力板材生產、銷售及進出口。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通常稱做亞克力,英文縮寫PMMA,具有高透明度,低價格,易於機械加工等優點,是平常經常使用的玻璃替代材料。它的比重不到普通玻璃的一半,抗碎裂能力卻高出幾倍;它有良好的絕緣性和機械強度;對酸、鹼、鹽有較強的耐腐蝕性能;且又易加工;可進行粘接、鋸、刨、鑽、刻、磨、絲網印刷、噴砂等手工和機械加工,加熱後可彎曲壓模成各種亞克力製品。
浙江萬鴻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投資6500萬元建設年產11000噸亞克力板材生產線項目,該項目於2014年1月6日取得龍泉市發展和改革局的備案(備案號:11811401064031914368),建地址位於龍泉市查田鎮茶豐工業區,項目總用地面積16572.4m2,總建築面積10184.50m2。該竣工驗收項目擬分兩條生產線驗收,本次驗收為一條生產線先行驗收,驗收項目為年產約7000噸亞克力板材生產線項目,待日後企業另一條生產線建成投入生產時,需重新委託相關部門驗收監測。
受浙江萬鴻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委託,根據麗環建〔2015〕16號文《關於浙江萬鴻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1000噸亞克力板材生產線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的審查意見》。麗水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根據國家和浙江省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的有關規定及竣工驗收監測的有關要求,組織工作人員於2017年4月20日對該工程進行了現場勘察,並編制了驗收監測方案;2017年5月18日和5月19日對該項目進行了現場監測和調查,在此基礎上,編制了該驗收監測報告。
1.2 驗收監測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5年;
2、《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253號,1998);
3、浙江省人民政府第288號令《浙江省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2014年修訂;
4、《關於切實加強建設項目環保「三同時」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浙環發〔2014〕26號;
5、《浙江省環境保護廳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管理規定》(浙環發〔2009〕89號);
6、《浙江省環境監測質量保證技術規定》第二版(試行)(浙江省環境監測中心);
7、《浙江省環保局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管理辦法》(浙江省環境保護局浙環發〔2007〕12號);
8、浙江博華環境技術工程有限公司《浙江萬鴻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1000噸亞克力板材生產線環境影響報告書(報批稿)》;
9、麗水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浙江萬鴻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1000噸亞克力板材生產線項目竣工驗收監測方案》;
10、麗環建〔2015〕16號文《關於浙江萬鴻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1000噸亞克力板材生產線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的審查意見》
1.3 驗收監測評價標準(1)廢水排放標準
本項目位於龍泉市查田鎮查豐工業園內,項目排放的廢水主要為生活汙水,少許工藝廢水全部回用,不外排。生活汙水經化糞池處理後納入市政汙水管網,廢水排放執行《汙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三級排放標準,其中氨氮、總磷指標執行《工業企業廢水氮 、磷汙染物間接排放限值》(DB33/887-2013)詳見表1-1;
表1-1 《汙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
單位:mg/L(pH值除外)
項目
pH
CODCr
NH3-N
SS
BOD5
總磷
三級標準
6~9
500
35*
400
300
8*
注*:《工業企業廢水氮、磷汙染物間接排放限值》(DB33/887-2013)中的間接排放標準。
(2)廢氣排放標準
①生物質鍋爐廢氣
本項目蒸汽由燃生物質顆粒蒸汽鍋爐供應,鍋爐廢氣排放標準參照執行《鍋爐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14)中燃煤鍋爐的標準。具體見表1-2;
表1-2 《鍋爐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14)
單位:mg/m3
鍋爐類型
汙染物
煙氣黑度
(林格曼黑度,級)
顆粒物
SO2
NOx
燃煤鍋爐
50
300
300
≤1
②投料混合、攪拌、抽真空等過程產生的工藝廢氣
本項目投料混合、攪拌、抽真空、放料至模具過程產生的工藝廢氣主要為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和其他苯類有機物。
甲基丙烯酸甲酯,目前無相應的排放標準,根據《浙江萬鴻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1000噸亞克力板材生產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意見,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排放參照執行《大氣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非甲烷總烴的標準,具體見表1-3;
表1-3 《大氣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
汙染物
最高允許排放濃度
(mg/m3)
排氣筒高度
(m)
最高允許排放速率
(kg/h)
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
監控點
濃度(mg/m3)
非甲烷總烴
120
15
10
周界外濃度
最高點
4.0
20
17
30
53
40
100
苯乙烯屬於惡臭汙染物,有組織排放的苯乙烯執行《惡臭汙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中表2的標準,具體見表1-4。苯乙烯無組織排放廠界排放限值執行《惡臭汙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表1惡臭汙染物廠界標準值」中二級標準「新改擴建」的標準值。具體見表1-5;
1-4 苯乙烯有組織排放標準值
汙染物
排氣筒高度(m)
排放速率(kg/h)
苯乙烯
15
6.5
20
12
25
18
30
26
1-5 苯乙烯無組織廠界標準值
汙染物
排放濃度(mg/m3)
備註
苯乙烯
5
表中排放濃度指惡臭汙染物無組織排放限值
(3)廠界噪聲標準
本項目位於工業區,廠界噪聲排放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的3類標準,詳見表1-6;
表1-6 《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
類 別
標準值 dB(A)
晝 間
夜 間
3類
65
55
1.4 驗收監測目的(1)通過現場調查和監測,評價經處理後排放的廢水、廢氣、噪聲是否達到國家有關排放標準;汙染治理工程建設、運行情況及處理效率是否達到設計要求;檢查排放口是否規範,提出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
(2)進行環境管理檢查。
1.5 「環評」結論及「環評」批覆意見1.5.1 「環評」結論
一、建設項目概況
本項目由龍泉市發展和改革局於2014年1月6日備案,於2014年5月19日變更,備案號:11811401064031914368,建設規模為年產11000噸亞克力板材。本項目屬於新建項目,選址位於浙江省龍泉市查田鎮茶豐工業區11號地塊,總用地面積16572.4m2,總投資6500萬元。本項目擬勞動定員60人,兩班制生產,每班生產12小時,全年正常生產330天。項目廠區內設食堂、宿舍等生活設施。
二、環境質量現狀評價結論
1、環境空氣品質現狀評價結論
根據龍泉市環境監測站2013年9月23日~29日在項目所在區域的監測數據,項目所在地區域環境空氣中常規因子SO2和NO2小時平均濃度均低於GB3095-2012《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中二級標準限值要求;PM10日均濃度均低於GB3095-2012《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中二級標準限值要求,表明項目所在區域大氣常規環境質量較好。
2、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評價結論
根據龍泉市環境監測站提供的竹舟和水文站監測斷面2013年的常規監測數據,本項目周邊地表水各項監測指標均優於III類水質,其中重金屬指標除鉛達Ⅱ類水質標準外,銅、鋅、鉻(六價)、汞均能達到Ⅰ類水質標準;BOD5、氟化物、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和糞大腸菌群能達到Ⅰ類水質標準,高錳酸鹽指數、NH3-N、TP能達到Ⅱ類水質標準,說明項目周邊地表水水質現狀良好,且未受到重金屬汙染,水質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III類區要求。
3、地下水環境質量現狀評價結論
根據龍泉市環境監測站2013年9月23日對下灣村、住田村地下水的監測數據,本項目所在區域地下水各監測斷面除pH外,其餘指標均符合GB/T14848-93《地下水質量標準》中III 類水質標準限值,其中高錳酸鹽指數、NH3-N、總硬度、Cr6+、Zn、Cu達到Ⅰ類水質標準,說明項目所在區域水質基本不受金屬因子汙染,但水體呈酸性,水質一般。
4、聲環境質量現狀評價結論
根據龍泉市環境監測站對項目所在區域聲環境質量現狀的監測結果,各廠界晝夜噪聲監測值均符合GB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中的3類標準,西面下灣村、西南面下灣村晝夜噪聲監測值均符合GB3096-2008 中的2類標準,北面住田村晝夜噪聲監測值能符合GB3096-2008中的4a類標準,表明項目所在區域聲環境質量現狀較好。
5、土壤環境質量現狀評價結論
根據泉市環境監測站對項目所在地塊及周邊村莊的土壤監測數據,項目所在地塊土壤環境質量滿足GB15618-1995《土壤環境質量標準》中的三級標準要求;北面住田村、西南面下灣村土壤環境質量均滿足GB15618-1995《土壤環境質量標準》中的二級標準要求。
三、環境影響分析結論
1、環境空氣影響預測與評價結論
採用估算模式SCREEN3,對各預測因子預測計算,預測結果表明:本項目排放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對周圍環境的貢獻值較小,且下風向最大濃度預測值均低於相應標準值的10%,對區域環境空氣品質影響較小。
本項目建成運營後正常工況下排放的甲基苯烯酸甲酯和苯乙烯對周邊敏感點的環境空氣影響值均低於相應環境質量標準,本項目排放的工藝廢氣對敏感點的環境影響較小。
通過計算無組織排放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均無超標點,無需設置大氣環境防護距離,通過衛生防護距離的計算,需設置從煮料房邊界起100m的衛生防護距離、1#廠房邊界起100m的衛生防護距離、儲罐區邊界起50m的衛生防護距離。距離本項目生產車間最近的居民為北側的住田村,距離煮料房邊界約226m,距離1#廠房邊界約140m。因此,本項目衛生防護距離可以保證。
有關規劃部門今後不得在衛生防護距離範圍內新建居住點或其它敏感建築物。
經布袋除塵處理後的鍋爐廢氣經排氣筒高空排放,煙囪高度不得低於35m,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較小。
食堂產生的油煙廢氣經油煙淨化設施處理後,油煙排放濃度和排放量均能滿足GB18483-2001《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中規定的濃度排放限值,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較小。
2、地表水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結論
本項目產生的廢水主要為固化水池更換廢水和生活汙水。項目外排廢水濃度能夠滿足茶豐工業園區汙水處理廠進水水質要求,因此項目外排廢水經由中轉池直接納管進入茶豐工業園區汙水處理廠進行集中處理後排放。從廢水排放量、水質複雜程度和廢水可生化性分析等幾方面綜合考量,該項目廢水接管後對汙水處理站汙染負荷及正常運行影響不大。綜上,項目產生廢水經納管輸送至茶豐園區汙水處理站集中處理,在此基礎上,本項目廢水對周圍水體環境的影響可接受。
3、地下水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結論
本項目產生廢水主要為生產廢水和生活汙水,項目營運期對地下水可能產生影響的汙染物為廢水中的COD和NH3-N,NH3-N在包氣帶中的遷移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主要的化學反應是通過硝化作用,轉化為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含氮汙染物(主要指硝酸鹽和亞硝酸鹽)也是地下水水質的汙染因子。可能對地下水產生影響的主要影響因子為COD和NH3-N。
本項目在落實本評價提出的防滲防漏措施後,可有效截斷本項目廢水汙染源,避免了有害汙染物下滲汙染地下水,對地下水影響較小。同時,本項目不取用地下水,廢水經廠區汙水處理站處理達標後納入市政汙水管網,不會影響項目擬建區域的地下水水文、水量。
4、聲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結論
根據預測結果表明,北廠界和南廠界晝間噪聲貢獻值均可符合GB12348-2008《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中的3類標準,而東、西廠界晝夜間和南、北廠界夜間噪聲貢獻值均出現超標,其中超標最嚴重的是西廠界,夜間噪聲貢獻值超出3類標準18.8dB(A)。東側因煮料房距離廠界較近,導致噪聲超標;西側因布置有主要生產設備的1#生產車間、鍋爐房均靠近該側布置,且距離廠界很近,導致噪聲超標嚴重。
在對車間生產設備進行合理布局、重點噪聲源採取經濟可行、技術合理的工藝治理後,項目各廠界噪聲均能達到GB12348-2008《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中相應標準要求,在此前提下,項目對區域聲環境和聲環境敏感點的質量影響不大。
5、固體廢物環境影響分析結論
本項目產生的危險廢物中廢活性炭收集後委託有資質單位處置;產生的一般工業固廢外售再利用或送往垃圾填埋場填埋,生活垃圾經收集後委託環衛部門清運,各類固廢均能落實相應去向。在落實上述措施的前提下,預計項目投產後正常生產情況下固體廢物對周圍環境基本不會產生影響。
6、地下水環境影響分析結論
本項目按照化工企業的設計要求,各種物料基本都通過密閉的設備管道進行生產輸送。生產裝置區及其他輔助生產裝置均設置一定厚度的硬化地面,防止物料和廢水下滲,偶爾洩漏的物料或衝洗水應收集並及時外運處理。因此正常工況下,本項目汙水排放對廠址周圍地下水環境影響程度很小。
7、土壤環境影響分析結論
本項目生產區地面均硬化處理,且無重金屬排放,因此本項目對土壤環境影響不大。
四、審批原則符合性分析結論
本項目符合環評審批原則、環評審批要求和其他部門審批要求,因此,本項目符合環保審批相關要求
五、建議與要求
1、要求規劃部門嚴格控制該項目無組織排放衛生防護距離內新建居民區、學校、醫院等環境敏感項目。本項目應採取清潔生產措施,致力於消除和減輕廢氣汙染物無組織排放及其對敏感目標的不利影響。
2、建設單位要落實本項目提出的汙染防治措施,尤其是噪聲汙染防治措施,汙染防治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將「三同時制度」落到實處。
3、建設單位要嚴格落實風險管理措施,制定風險事故應急預案。
4、建設單位在生產過程中以清潔生產為管理理念,不斷完善新的工藝,採用汙染較小的工藝設備,努力從源頭及末端減少汙染物的排放。
5、健全環保管理機構,加強企業環境管理,配備人員,建立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制訂環保管理制度和責任制。
六、總結論
綜上所述,浙江萬鴻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1000噸亞克力板材生產線建設項目,項目符合國家、浙江省產業政策,選址符合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及生態功能區規劃,建設項目「三廢」可以做到達標排放並符合總量控制指標要求,建設單位在建設本項目的過程中應嚴格執行「三同時」的要求,認真執行本環評提出的各項環保措施,從環保角度論證,該項目實施可行。
上述評價結果是僅根據建設方提供的規模、工藝、布局所做出的,如建設方擴大規模、變動工藝、改變布局,建設方必須按照建設項目環境管理程序要求,重新進行申報審批。
1.5.2 「環評」批覆意見
浙江萬鴻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你單位《關於要求對年產11000噸亞克力板材生產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審批的申請》及相關材料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浙江省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經研究,我局審查意見如下:
一、根據你單位委託浙江博華環境技術工程有限公司編制的《浙江萬鴻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1000噸亞克力板材生產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以下簡稱《環評報告書》)、龍泉市環保局的初審意見(龍環初審[2015]1號)及專家組評審意見等相關材料,以及本項目環評行政許可公示意見反饋情況,原則同意《環評報告書》結論。你單位須嚴格按照《環評報告書》所列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工藝、地點、環保措施等要求實施項目建設。
二、項目屬新建性質,屬於合成材料製造業,項目選址位於龍泉市查田鎮茶豐工業區,總用地面積16572.4m2,總建築面積10184.50m2。項目總投資6500萬元。
三、項目應將《環評報告書》提出的措施和要求進一步深化落實到工程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等過程中,進行環境保護專章設計,並落實防範環境風險、防治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的措施,以及環境保護設施投資概算。各項環保設施設計應當由具有環保設施工程設計資質的單位承擔。
四、在項目建設和運營中,你單位應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嚴格執行有關環境質量和汙染物排放標準,落實各項環保措施,確保汙染物達標排放及周圍環境滿足相應的環境功能區要求。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強水汙染防治和水質保護。項目應嚴格按《環評報告書》提出的措施合理處置各類廢水。項目廠區嚴格實施雨汙分流、清汙分流;項目生產廢水和生活汙水經過預處理達到《汙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三級標準,其中氨氮、總磷指標執行《工業企業廢水氮、磷汙染物間接排放限值》(DB33/887-2013),納管排放進入茶豐片區汙水處理站集中處理達《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的一級A標準後排放。
2、加強大氣汙染防治。嚴格按《環評報告書》提出的大氣汙染防治措施。工藝廢氣收集處理後通過不低於15m排氣筒高空排放,滿足《大氣汙染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排放限值要求,其中苯乙烯排放滿足《惡臭汙染物排放標準》(GB1455 4-93)中表2的標準,儲罐呼吸廢氣隨工藝廢氣一併處理;項目使用生物質鍋爐,廢氣經布袋除塵處理後,經高度不得低於35m排氣筒高空排放,廢氣中汙染物排放濃度達到《鍋爐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14)相應標準要求。
3、加強噪聲汙染防治。嚴格落實《環評報告書》提出各項噪聲汙染防治措施,確保邊界噪聲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規定的3類標準要求。
4、加強固廢汙染防治。企業必須積極推行清潔生產,減少固體廢物的產生量。生產工藝中產生的固廢應儘量回收利用;普通固廢必須按《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汙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妥善收集、貯存,不得露天隨意堆放;危險廢物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汙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設置暫存場所,做好防滲漏措施,建立規範化轉移、貯存臺帳等,並交由資質單位處置;生活垃圾及時清運,納入城市垃圾處理系統統一處理。
五、同意環評提出的總量平衡方案,項目總量控制由龍泉市環保局根據區域總量控制要求進行調劑解決。
六、根據環評報告書計算結果,項目不需設置大氣環境防護距離;煮料房、1#廠房和儲罐區各須設置100米、100米、和50米的衛生防護距離;其它各類防護距離要求請業主、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按國家衛生、安全、產業等主管部門相關規定予以落實。
七、加強項目的日常管理和環境風險防範。你單位應建立健全各項環保規章制度和崗位責任制,設置專門的環保管理機構,建立環境監督員制度,落實專職環保技術人員,加強技術人員的環保培訓;做好各類生產設備、環保設施的運行管理和日常檢修維護。
你單位應編制突發事件環境應急預案並報市、縣環保部門備案。同時須按照應急預案嚴格落實各項事故應急防範措施以及安全生產的相關規範和要求,並定期演練,杜絕環境突發事件引起的次生汙染事故。
八、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等相關環保法律法規的規定,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採用的生產工藝或者防治汙染、防止生態破壞的措施發生重大變動的,或自批准之日起滿5年方開工建設,須依法重新報批或審核;在項目建設、運行過程中產生不符合經審批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情形的,應組織環境影響後評價,採取改進措施,並報我局和建設項目審批部門備案。
以上意見和《環評報告書》中提出的各項汙染防治、生態保護及風險防範措施,應在項目設計、建設、運營和管理中認真予以落實,確保在項目建設和運營過程中的環境安全和社會穩定。須嚴格執行環保「三同時」制度,項目竣工後,須按規定向我局申請建設項目環保設施竣工驗收,經驗收合格後,方可正式投入運行。
該項目審批後的日常環境監督管理工作由龍泉市環保局負責,項目要投入試生產必須經龍泉市環保局同意。
第二章 建設項目概況2.1 項目周圍環境概況2.1.1地理位置
龍泉市位於浙江省西南部的浙閩贛邊境,北緯28°04′,東經119°07′。東鄰雲和、景寧縣,南連慶元縣,西界福建浦城縣,北接遂昌、松陽縣。查田鎮位於龍泉的西南部,距龍泉市區約為32公裡。查田鎮東與屏南鎮相接,南與小梅鎮相倚,西北靠八都鎮,東北與蘭巨鄉相鄰。龍泉市查田鎮茶豐工業區位於查田鎮行政中心東北方向約7公裡,本項目位於茶豐工業區11號地塊。項目東北側為龍泉市名揚金屬製品有限公司(12號地塊);東南側為山體;西南側為浙江鋒華汽車零部件製造有限公司(10號地塊);西北側臨園區道路,隔道路為山體和農田。
2.1.2地形地貌
龍泉市低、中山帶佔總面積69.17%,丘陵佔27.92%,河谷平原僅佔2.91%,故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謂。其境內有江浙第一高峰鳳陽山黃矛尖海拔1929米。東南洞宮山、西北仙霞嶺兩支山脈綿亙,龍泉溪從西南向東北貫穿中部,群山平行於河谷對稱分布,表現為成層性。
查田鎮境內土壤有黃壤、紅壤、潮土、水稻土、巖性土等土類,以紅壤為主。黃壤主要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紅壤主要分布在海拔800以下的低山丘陵區;潮土分布在溪流沿岸、灘地、階地上;水稻土主要分布於海拔400-700米之間的谷地、隴地、盆地,以及沿溪的河谷平地,是耕地的主要土壤類型。查田地勢平坦,是龍泉的產糧基地之一,素有「龍泉南鄉好田洋」之說。
茶豐工業區塊以山地為主,最高峰高程277.87米,低谷高程259米,區內土壤以紅壤為主。
2.1.3氣象特徵
查田鎮境內屬中亞熱帶季風類型,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氣溫17.5度,最高氣溫為7月,平均34.3度,最低氣溫為1月,平均氣溫6.8度。年降水量1955毫米,降水日數185天,平均風速1.4m/s,平均最大風速11.7m/s,實測最大風速17.0m/s。
本地區流域內的降雨主要為春雨、梅雨及颱風雨,春季南北冷暖氣流在此交綏,形成鋒面降雨,稱為「春雨」,春末夏初,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氣流控制,氣旋活動頻繁,雨量較多,時常出現暴雨,夏末天氣晴熱,受颱風影響時有颱風雨,其中3-6 月四個月(春雨和梅雨)的降雨量通常在1000mm左右,約佔年降雨總量的60%,最大月降雨量發生於6月份,該月降雨量一般佔年總量的20%。
10月至翌年1月為少雨期,這四個月的降雨量僅佔年總量的13%左右,本流域的洪水絕大部分發生在梅汛期(4月16日-7月15日),只有少數年份發生在臺汛期(7月16日-10月15日),據龍泉站實測最大24小時雨量為215.7mm(1970 年6月25日),最大三日雨量為315.1mm(1956年6月19日-6月21日)。
另外,本流域山多峰高,暖溼氣流在受到高山阻擋後被迫上升,冷卻後形成地形雨,冬季受西伯利亞冷高壓控制,天氣以晴為主,冷空氣南下時形成寒潮,雨雪較少。
2.1.4水文條件
龍泉溪為浙江第二條大河甌江的上遊,在境內長125km,流域面積2560km2。甌江源頭髮源於龍泉、慶元兩縣邊境的浙江省鳳陽山——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鍋帽尖西北麓,海拔1170.5m。由於受到山脈走向和地質構造的影響,龍泉溪呈樹枝水系,有15條支流匯入,其主要支流有小梅溪(主流)、豫章溪、八都溪、錦溪、白雲溪、安仁溪、大貴溪等。這些支流兩岸奇峰屹立、懸崖峭壁、多「V」型谷地、河床多巨礫、水流湍急、險灘瀑布屢見不鮮,3月開始漲水,6月達最高,為梅雨主控區,流量過程呈單峰型,屬山溪性河流。
龍泉溪徑流豐富,而河水含沙量卻不多,年平均含沙量在0.1~0.2kg/m3 之間。河水礦化度低,平均離子總量介於30-50mg/L之間,屬極低礦化水。總硬度介於0.085-0.892毫克當量/升,屬極軟水,pH為6.8-7.0,屬中性水。此外龍泉西北的披雲山,海拔1675m,為浙閩三江分水嶺之一。北坡之水匯入住溪為錢塘江支流烏溪江之源;西坡之水經寶溪注入浦城松溪匯注閩江為閩江源頭之一;南坡之水流經八都溪注入甌江上遊龍泉溪,故披雲山成為「三江匯頂」。
龍泉市水文站測點多年平均流量為88.06m3/s,90%保證率的最枯日、月平均流量為1.93m3/s和7.48m3/s。龍泉溪流域內植被良好,水土保持良好,屬少沙河流。
查田鎮水系屬甌江水系,小梅溪及支流石隆溪、南窖溪、東皇溪、上墩溪等流經查田鎮,境內有石隆水庫和上墩水庫。
本項目北側約225米為龍泉溪支流梅溪。
2.2 社會經濟概況2.2.1查田鎮概況
(1)基本情況
查田鎮鎮域總面積122.36平方公裡,建成區面積2.07平方公裡,轄查田、茶豐兩個管理區,32個行政村,65個自然村,4587戶,16679人,建成區人口2297人,從事家庭經營人口7264人,外出務工勞動力6803人。
(2)自然資源現狀
查田鎮位於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不嚴寒、夏無酷暑、春早夏長、溫暖溼潤。因地形複雜,海拔高低懸殊,氣候基本呈垂直分布,光、溫、水地域差異明顯。
(3)交通
查田鎮交通條件良好,54省道穿鎮而過。54省道是浙江省連通福建的重要省道,其中龍泉至小梅段處於54省道的咽喉之地,是整個省道的主幹線。此前由於修建年代久遠,道路技術等級低,造成該路段出現路基和結構物承載力低等一系列問題,已經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2005年,54省道龍泉至小梅段改善工程作為國債規劃,被列入省重點建設工程。工程起點為龍泉市劍池街道南秦村,與53省道麗浦線相連,途經蘭巨鄉、查田鎮,終點為小梅鎮過境公路,線路全長33.91公裡,總投資為1.23億元。2008年,54省道龍泉至小梅段改善工程接受了省、市兩級交通、路政、交警等部門的聯合測評,順利通過竣工驗收。
2.2.2茶豐片區汙水處理站概況
(1)茶豐片區汙水處理站基本情況
茶豐片區汙水處理站位於項目西北面約240m處的圩頭橋附近,設計處理規模200m3/d,預計2014年年底建成。該汙水處理站主要用於接納處理茶豐工業園區內企業及臨近園區企業產生的生產及生活廢水。汙水排放口位於梅溪圩頭橋上遊處,汙水的排放執行GB18918-2002《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中一級標準A標準。
(2)汙水處理工藝
茶豐片區汙水處理站採用「氣浮+催化氧化+水解酸化+A2/O+脫磷+砂濾+消毒」工藝,具體工藝流程如2-1所示:
圖2-1 茶豐片區汙水處理站處理工藝流程圖
2.3.1工程概況
項目名稱:浙江萬鴻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1000噸亞克力板材生產線建設項目
項目性質:新建
行業類別:C265合成材料製造
環評單位:浙江博華環境技術工程有限公司
審批單位:麗水市環境保護局
建設地點:浙江省龍泉市查田鎮茶豐工業區11號地塊
建設單位:浙江萬鴻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項目投資:總投資6500萬元。
勞動定員及生產班制:本項目勞動定員60人,兩班制生產,每班生產12小時,全年正常生產330天。項目廠區內設食堂、宿舍等生活設施。
2.3.2 項目建設內容
主要工程內容:本項目位於浙江省龍泉市查田鎮茶豐工業區11號地塊,購置MMA儲罐、攪拌機、升降臺等主要設備,建設配套的環保治理設施,進行年產11000噸亞克力板材生產線的建設。
2.3.3 項目周邊環境概況
本項目選址位於浙江省龍泉市查田鎮茶豐工業區11號地塊。項目東北側為龍泉市名揚金屬製品有限公司(12號地塊);東南側為山體;西南側為浙江鋒華汽車零部件製造有限公司(10號地塊);西北側臨園區道路,隔道路為山體和農田。
2.3.4項目工程建設情況一覽表
表2-4 工程建設情況一覽表
工程類別
環評及批覆建設內容
實際建設情況
項目選址
浙江省龍泉市查田鎮茶豐工業區11號地塊
項目選址與環評一致
主體工程
項目總用地面積16572.4平方米,本項目主體建築物為4棟1F車間,廠房高度為9.5m;配電房位於廠區東南側。辦公樓在廠區前左側。廠區主出入口設在廠區西北路上
項目廠區布局基本與環評一致。
公共
工程
給水
給水水源為工業區市政水管引入,兩根總管為DN100,能滿足全廠生產、生活及消防用水要求。
項目由龍泉市自來水公司統一供水。
排水
室內汙、廢水合流,廠區內設置化糞池,廢水經預處理達標後納入市政汙水管網,最終接入龍泉茶豐汙水處理廠。
車間用水全部回用,不外排。生活汙水處理後達到三級標準後排入市政汙水管網,送入茶豐水處理廠處理。
供電
本工程採用工業區市政供電。廠區內設160千瓦發電機組。
由龍泉供電局供應
環保工程
1、工業廢氣處理設施
2、布袋除塵設施
1、二臺低溫等離子廢氣處理系統
2、一臺布袋除塵系統
2.3.5項目實際產品對照表
表2-5 項目實際產品對照表
原環評設計產品產量
實際產品產量/產能
序號
產品名稱
產量(噸)
產量(噸)
產能(%)
1
亞克力板材
11000
7000
63.6
2.3.6項目生產設備對照表
根據企業提供的資料和監測人員的現場核實,企業先行建設項目的主要生產設備實際安裝與環評要求的對比情況如表2-6所示;
表2-6 生產設備對照表
原環評設備
實際投入設備
序號
設備名稱
數量
序號
設備名稱
數量
1
升降臺
4
1
升降臺
4
2
伸縮臺
4
2
伸縮臺
3
3
伸縮臺頂氣缸
4
3
伸縮臺頂氣缸
3
4
上車左右移動臺
4
4
上車左右移動臺
3
5
離型臺
2
5
離型臺
2
6
轉向臺車
2
6
轉向臺車
2
7
萬向臺
2
7
萬向臺
2
8
注料升降臺
4
8
注料升降臺
3
9
自動磅料注料
4
9
自動磅料注料
2
10
單只氣缸壓臺
2
10
單只氣缸壓臺
2
11
轉向輸送臺
2
11
轉向輸送臺
2
12
吸板機
2
12
吸板機
2
13
注料臺
4
13
注料臺
2
14
鍋爐
1
14
鍋爐
1
15
MMA原料自動地磅
1
15
MMA原料自動地磅
1
16
煮料桶SUS
2
16
煮料桶SUS
2
17
冷卻桶SUS
3
17
冷卻桶SUS
4
18
真空桶
24
18
真空桶
30
19
泡料攪拌機
4
19
泡料攪拌機
3
20
泡料桶
40
20
泡料桶
35
21
真空泵
2
21
真空泵
2
22
20HP空壓機
2
22
20HP空壓機
2
23
MMA儲罐
3
23
MMA儲罐
4
24
手動溝底臺車
12
24
手動溝底臺車
7
25
玻璃臺架
40
25
玻璃臺架
75
26
高溫爐
28
26
高溫爐
18
27
貼紙機
2
27
貼紙機
1
28
TON吊梁
2
28
TON吊梁
1
29
模具
1300
29
模具
1100
30
萬力夾
42000
30
萬力夾
35000
原環評設計亞克力生產流水線為2條,而實際建設一條,該階段驗收屬於階段性驗收,故生產設備和原環評中設計有所差異。根據企業提供的材料及現場負責人員的核對計算,因此,企業現有的項目生產設備與現階段驗收產量相匹配。
2.3.7實際原材料消耗量
表2-7 原輔材料年用量對照表
原環評原輔材料
實際投入原輔材料
序號
名稱
用量(t/a)
序號
名稱
用量(t/a)
1
甲基丙烯酸甲脂
11000
1
甲基丙烯酸甲脂
7000
2
聚苯乙烯
17
2
聚苯乙烯
11
3
引發劑
8
3
引發劑
5
4
生物質顆粒
4800
4
生物質顆粒
2900
2.4.1 工藝流程
根據環評,本項目亞克力板材生產工藝流程見圖2-1所示:
圖2-1 亞克力板材生產工藝及產汙節點流程圖
工藝流程簡述:
本項目只生產透明的亞克力板材,生產過程不加色。甲基丙烯酸甲酯採用壓力儲罐儲存,甲基丙烯酸甲酯採用浸入管給料,聚苯乙烯和偶氮從進料口採用固體自動加料裝置進行添加,進出料和生產過程均設密封裝置,各工序間的物料過密閉機械泵和管道輸送,加料攪拌均在加蓋負壓狀態下進行。投料混合、攪拌、抽真空在煮料房進行,放料、固化、脫模、修邊包裝在1#廠房進行。
(1)預製漿製備、放料成模:將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苯乙烯投入料桶中,料桶是在加蓋負壓狀態下進行加料,甲基丙烯酸甲酯由計量泵從儲罐真空抽入料桶中,聚苯乙烯加料在加蓋負壓下進行。待聚苯乙烯軟化溶解後通過臺車將料桶推至反應釜(煮料桶)攪拌,料桶和反應釜進行管道對接後開始物料輸送。本項目設置一條生產線,項目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苯乙烯每批次投料量分別為5500kg/批和8.5kg/批,根據料桶的容積按比例進行配置好料液後平均分配加入3個煮料桶內進行攪拌,攪拌過程溫度條件為60~70℃,攪拌過程也是在加蓋負壓下進行,同時加入偶氮(引發劑)(約4kg/批次),繼續加熱至反應釜內溫度達到90℃後停止加熱。由於釜內反應為放熱反應,釜內反應液溫度將繼續上升,待溫度增加至100℃後,將反應釜吊起,與真空桶通過管道連接後開閥門將反應釜抽真空,同時用循環冷卻水將反應釜溫度冷卻至30-40℃後,將反應料放料至玻璃模具。反應釜內攪拌、加熱以及冷卻反應時間約為3.6h。
(2)水浴+烘箱兩級聚合:裝有反應料的玻璃模具完全密封后進入固化水池,水池溫度控制在50~60℃,反應料在固化水池內進一步進行聚合固化反應。固化時間根據成型產品的厚薄程度有所不同,在固化水池中靜置時間為幾十分鐘到2h不等。取出的玻璃模具裝入烘箱,在120℃溫度條件下烘2h後,進行進一步聚合固化。
(3)脫模、檢驗、修邊、成品:完成聚合固化的產品由烘箱內取出自然冷卻,冷卻後的產品與玻璃模具自然剝離,由人工從模具內取出,經檢驗合格後根據客戶要求進行修邊後即可包裝入庫。
本項目主要反應為甲基丙烯酸甲酯本體聚合反應,聚合反應經歷引發、增長、終止三個階段。
①引發階段
在反應釜內,首先偶氮二異丁腈(AIBN)引發劑在60~70℃的溫度下開始分解,產生活潑的異丁腈自由基,然後由異丁腈自由基引發甲基丙烯酸甲酯單體產生活潑單體自由基,由於反應溶液內加入聚苯乙烯以增加產品透明度,異丁腈自由基也會引發溶液中存在的苯乙烯單體產生活潑單體自由基,參與單體聚合,將苯乙烯分子引入聚合鏈中。偶氮二異丁腈(AIBN)引發劑引發反應如下:偶氮二異丁腈(AIBN)分解反應(生成自由基在下):
註:生成自由基在下面反應方程式中以R*代替。
自由基活化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單體),產生MMA活化中心:
②增長階段
在MMA單體與異丁腈自由基反應生成原始增長自由基後,進一步與游離的MMA單體進一步聚合,反應如下:
該反應速率很快,反應過程中將放出大量的聚合熱。
③終止階段
當兩個MMA單體基之間或一個MMA單體基與一個原生基(例如引發劑裂變生產物)之間發生雙分子反應或者鏈轉移發生反應都可以發生增長聚合物的終止,這些反應大致可分為偶合反應或歧化反應,其引起的增長終止成為偶合終止或歧化終止。
反應釜內的主反應為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反應,聚合反應為放熱反應,隨著聚合反應的進行,反應溶液的粘度急劇增加,導致大量反應熱難以傳遞出去,出現局部過熱,即為凝膠現象,凝膠現象進一步擴大,反應液會出現沸騰現象,即爆聚。為減少凝膠和爆聚的影響,因此,反應過程先在反應釜完成引發製備單體轉化率約為10%的預製漿。反應釜反應過程中要進行攪拌,以改善散熱,防止局部溫度過高,同時將引發劑偶氮二異丁氰分解產生的氮氣及反應液揮發產生的單體廢氣引出,但攪拌也不能太快,防止空氣進入,產生氣泡。之後,預製漿進入玻璃模具進行進一步水浴低溫聚合,之後進入烘箱,在120℃的高溫使殘餘單體進行充分聚合,但本體聚合產生的最終產品內會存在一定量的游離單體(約為1%)。
第三章 項目汙染因子分析及汙染防治措施3.1 汙染物排放與環保設施浙江萬鴻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1000噸亞克力板材生產線建設項目,實際驗收為年產7000噸亞克力板材生產線,在生產過程中,主要環保處理設施,如表3-1所示;
表3-1 公司環保設施一覽表
序號
設施名稱
投資
(萬元)
建設內容
設計與制
造單位
1
布袋除塵器1套及排氣筒
18
處理鍋爐煙塵及排放
江蘇
2
循環水池管道
15
冷凝水
龍泉
3
事故應急
40
事故應急池應急預案其他應急設施
/
4
低溫等離子
62
廢氣回收處理
江蘇鼎尚
5
活性炭吸附裝置1套及排氣筒
14
廢氣吸附及排放
溫州旭淨
6
化糞池
12
生活汙水處理排放
龍泉
合計
161
工程總投資
6500
環保設施佔總投資比例(%)
2.48
3.2 廢水及處理設施本項目實行雨汙分流制,根據監測人員現場勘查,企業本階段產生的廢水主要包括生活汙水。其中投料、攪拌、抽真空使用的冷凝水循環使用不外排;固化成型工段固化水池的水循環使用,不外排。因此,外排廢水主要為生活汙水。生活汙水經化糞池預處理經納管輸送至茶豐片區汙水處理站集中處理。
3.3 廢氣及處理設施3.3.1工藝廢氣和儲罐呼吸廢氣
(1)工藝廢氣
本項目甲基丙烯酸甲酯採用壓力儲罐儲存,甲基丙烯酸甲酯採用浸入管給料,聚苯乙烯和偶氮從進料口添加,進出料和生產過程均設密封裝置,各工序間的物料通過密閉機械泵和管道輸送,加料攪拌均在加蓋負壓狀態下進行。本項目投料混合、攪拌、抽真空、放料至模具過程所產生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採用冷凝回收+低溫等離子+活性炭吸附集成技術處理,其中投料混合、攪拌、抽真空工序配置冷凝器,用於冷凝回收該工序產生的有機廢氣,經冷凝後氣液分離,液體回流重新利用,氣體先引至低溫等離子處理裝置處理,再引至活性炭吸附裝置處理;放料工序不配置冷凝器,產生的有機廢氣直接引至低溫等離子和活性炭吸附裝置處理,有機廢氣經處理後通過不低於15m排氣筒高空排放,管道和生產設備不嚴處散發的廢氣以無組織形式排放。
(2)儲罐呼吸廢氣
本項目在儲罐呼吸口加上集氣裝置,該廢氣基本全部收集,少量以無組織形式逸散。呼吸廢氣收集後進入工藝廢氣低溫等離子+活性炭吸附裝置一併處理,處理後的廢氣通過同一個不低於15 m高排氣筒達標高空排放。
2、鍋爐廢氣
本項目燃生物質顆粒蒸汽鍋爐產生的廢氣經布袋除塵處理後,經排氣筒高空排放,煙囪高度不得低於35m。
3、食堂油煙廢氣
本項目員工食堂產生的油煙廢氣經油煙淨化設施處理後排放。
根據企業工藝流程,本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有:廢活性炭、廢包裝桶、員工生活垃圾等。根據業主提供的材料,各種固廢的處理措施以及綜合利用情況詳見表3-2;
表3-2 固廢處理措施及綜合利用情況
序號
固體
廢物名稱
產生工序
主要成分
屬性
產生量(t/a)
利用處置方式
1
廢活性炭
廢氣處理
炭、有機物
危險廢物
0.5
暫時存儲
2
原料桶
生產加工
化學原料等
危險廢物
120隻
原廠家回收利用
3
生活垃圾
員工生活
食物殘渣、廢紙張等
一般固廢
18噸
環衛部門清運
本項目的噪聲主要為車間內的攪拌機、水泵、風機、行車等設備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噪聲。
經監測人員現場調查,企業選用低噪聲設備,已合理布置生產車間生產設備。生產過程中加強設備的日常維修、更新,確保所有設備尤其是噪聲汙染設備處於正常工況。加強廠區綠化;對運輸車輛加強管理和維護,保持車輛良好工況,廠內限制車速,禁鳴喇叭。
第四章 監測分析方法及質量控制4.1 監測分析方法和質量保證4.1.1、監測分析方法
監測分析方法按國家標準監測方法和國家環保局頒布的《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及《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執行。
1、廢氣
廢氣監測的分析方法見下表4-1;
表4-1 廢氣監測分析方法一覽表
序號
監測因子
監測分析方法及來源
1
煙塵
固定汙染源排氣中顆粒物測定與氣態汙染物採樣方法GB/T16157-1996
鍋爐煙塵測試方法GB/T5468-91
2
非甲烷總烴
固定汙染源排氣中非甲烷總烴的測定 氣相色譜法HJ/T38-1999
3
苯系物
環境空氣 苯系物的測定 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析-氣相色譜法HJ584-2010
4
煙氣黑度
汙染源廢氣 煙氣黑度 測煙望遠鏡法《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國家環保總局(2003)
5
氮氧化物
固定汙染源廢氣 氮氧化物的測定 定電位電解法 HJ693-2014
6
二氧化硫
固定汙染源廢氣 二氧化硫的測定 定電位電解法 HJ/T57-2000
2、廢水
廢水監測的分析方法見下表4-2;
表4-2 廢水監測分析方法一覽表
序號
項目
監測分析方法及來源
1
pH
水質 pH的測定 玻璃電極法 GB6920-1986
2
CODcr
水質 化學需氧量的測定 重鉻酸鹽法 HJ828-2017
3
BOD5
水質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稀釋與接種法
HJ505-2009
4
氨氮
水質 氨氮的測定 納氏試劑比色法 HJ535-2009
5
懸浮物
水質 懸浮物的測定 重量法 GB/T11901-89
6
總磷
水質 總磷的測定 鉬酸銨分光光度法GB/T11893-89
3、噪聲
按照《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進行測量,儀器為AWA6218B型聲級計。
4.1.2監測質量控制
(1)廢氣
監測儀器均符合國家有關標準或技術要求,監測人員持證上崗;監測前對使用的儀器均進行了流量和濃度校正,採樣和分析過程嚴格按照《固定汙染源排氣中顆粒物測定與氣態汙染物採樣方法》(GB/T16157)和《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進行。
(2)廢水
為保證監測數據準確、可靠,在水樣的採集、保存、實驗室分析和數據計算的全過程中均按照《浙江省環境監測質量保證技術規定》執行。
(3)廠界噪聲
噪聲監測時嚴格按照《環境監測技術規範》(噪聲監測部分)、《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及國家標準方法的有關規定進行監測。
第五章 驗收監測內容與結果5.1 監測期間生產工況2017年5月18日和5月19日,麗水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對浙江萬鴻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1000噸亞克力板材生產線建設項目,先行驗收年產7000噸亞克力板材。汙染防治設施進行竣工驗收。該企業每年工作330天。監測期間浙江萬鴻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正常生產。日產量約為18噸亞克力板材產品,日產量達到84.9%的生產負荷,符合驗收監測時生產負荷要大於75%的要求。監測期間生產量情況如下表5-1所示;
表5-1 監測期間浙江萬鴻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產量
項目名稱
環評設計產量
(噸/年)
擬驗收產量(噸/年)
擬驗收日均產量
(噸/天)
實際日均產量(噸/天)
生產負荷(%)
亞克力板材
11000
7000
21.2
18.0
84.9
5.2 廢水汙染物驗收監測5.2.1廢水監測點位、採樣頻次及分析項目見表5-2;
表5-2 廢水監測內容
採樣點位序號
分析項目
採樣頻次
廠區生活廢水排放口
pH、CODCr、BOD5、SS、NH3-N,總磷
一天四次,連續兩天
5.3.3監測結果評價
鍋爐監測結果見表5-7,5月18日和5月19日鍋爐進口煙塵濃度日均值分別為264.0mg/m3和231.2mg/m3,鍋爐出口煙塵排放濃度日均值分別為43.5mg/m3和43.7mg/m3,除塵率分別為83.5%,81.1%;兩天鍋爐進口SO2濃度日均值分別為63.1mg/m3和60.0mg/m3,鍋爐出口SO2排放濃度日均值分別為55.5mg/m3和51.2mg/m3,除硫率分別為12.0%和14.7%;兩天鍋爐進口NOx濃度日均值分別為239mg/m3和232mg/m3,鍋爐出口NOx排放濃度日均值分別為198mg/m3和186mg/m3,除氮率分別為17.2%,19.8%;林格曼黑度均為1。監測結果顯示,鍋爐出口各項指標均滿足環評批覆中《鍋爐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14)的相關要求。
汙染源廢氣監測結果見表5-8,由5月18日和5月19日兩天結果可知,拌料間排氣筒出口,非甲烷總烴兩天的最大排放速率是0.035kg/h;投料間排氣筒出口,非甲烷總烴兩天的最大排放速率是0.040kg/h。兩天的監測結果均滿足《大氣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非甲烷總烴的標準要求(參照排氣筒高度為15m)。拌料間和投料間排氣筒出口,兩天的苯系物均未檢出,其中苯乙烯根據麗環建〔2015〕16號文,有組織排放的苯乙烯執行《惡臭汙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中表2的標準,即排放速率小於6.5kg/h。綜上所述,兩天的汙染源廢氣監測結果均滿足相關標準要求。
無組織廢氣監測結果見表5-9,由5月18日和5月19日兩天結果可知,拌料間附近非甲烷總烴日最大值是1.05mg/m3,投料間附近非甲烷總烴日最大值是1.45mg/m3,均滿足《大氣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為4.0 mg/m3的限值。其中,拌料間附近苯系物均是未檢出,滿足參照標準《惡臭汙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中苯乙烯排放濃度為5 mg/m3的限值。
5.4 噪聲環境監測5.4.1監測方法及監測點位
廠界噪聲監測執行《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測量方法》(GB12348-2008)。具體監測點位如圖5-1所示;
圖5-1 噪聲監測點位()
5.4.2評價標準
根據環評批覆要求,廠界噪聲監測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的3類標準,即晝間≤65分貝,夜間≤55分貝。
5.4.3監測結果及評價
監測人員對該企業廠界白天夜間進行噪聲監測。監測期間該公司生產正常。監測結果如下表所示;
表5-9 噪聲監測結果表
測點
晝間dB(A)
夜間dB(A)
5月18日
5月19日
標準
5月18日
5月19日
標準
東側廠界
55.8
49.7
65
53.4
53.8
55
西側廠界
52.4
52.9
53.4
54.7
北側廠界
55.3
55.2
48.1
46.2
監測結果表明,廠界各側噪聲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的3類標準,即晝間≤65分貝,夜間≤55分貝。
根據企業工藝流程,本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有:廢活性炭、原料桶、員工生活垃圾等。根據業主提供的材料,各種固廢的處理措施以及綜合利用情況詳見表5-10;
表5-10 固廢處理措施及綜合利用情況
序號
固體
廢物名稱
產生工序
主要成分
屬性
產生量(t/a)
利用處置方式
1
廢活性炭
廢氣處理
炭、有機物
危險廢物
0.5
暫時存儲
2
原料桶
生產加工
化學原料等
危險廢物
120隻
原廠家回收利用
3
生活垃圾
員工生活
食物殘渣、廢紙張等
一般固廢
18
環衛部門清運
第六章 環境管理檢查6.1 「三同時」執行情況浙江萬鴻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1000噸亞克力板材生產線項目,按照項目的設計要求,根據我站監測人員現場調查,企業在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和噪聲等防治方面均按照環保「三同時」的要求基本落實了配套環保措施。
6.2 環保投資概況浙江萬鴻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1000噸亞克力板材生產線項目,環保總投資161萬元,約佔項目總投資的2.48%。
6.3 環境管理制度及執行情況浙江萬鴻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為加強環保管理,企業已制定環境風險管理制度,成立應急救援組織機構,落實各小組管理人員責任人員和成員。各環境風險崗位落實責任管理人並予以張貼公告。
企業定期進行環境安全隱患排查,開展環境安全培訓,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安全環境應急演練。
6.4 環評汙染防治措施及環評審批意見落實情況環評汙染防治措施及環評審批意見落實情況詳見表6-1,6-2;
表6-1 汙染防治措施落實情況
內容
類型
排放源
原環評要求
實際情況
水汙
染物
固化水池更換廢水及生活汙水
投料、攪拌、抽真空、冷卻桶使用的冷凝水循環使用,不外排。
固化水池每60d倒池一次。
生活廢水經化糞池預處理經工業園區汙水管網排入茶豐工業園區汙水處理站集中處理。
投料、攪拌、抽真空、冷卻桶使用的冷凝水循環使用,不外排。
固化水池水不更換,定期注入新鮮水。
生活廢水經化糞池預處理經工業園區汙水管網排入茶豐工業園區汙水處理站集中處理。
大氣
汙染物
煮料房、儲罐區廢氣;
鍋爐廢氣;食堂油煙廢氣
煮料房:採用冷凝回收+低溫等離子+活性炭吸附集成技術處理,然後高空排放
儲罐區:在儲罐呼吸口加上集氣裝置,收集後進入工藝廢氣低溫等離子+活性炭吸附裝置一併處理,高空排放。
鍋爐廢氣:經布袋除塵處理後,排氣筒高空排放。
食堂油煙經油煙淨化設施處理後排放。
所有工藝廢氣採用冷凝回收+低溫等離子+活性炭吸附集成技術處理然後高空排放。
鍋爐廢氣:經布袋除塵處理後,排氣筒高空排放。
食堂油煙經油煙淨化設施處理後高空排放。
固體
廢棄物
鍋爐灰及除塵收集的煙塵,亞克力邊角料,廢活性炭,廢包裝材料,職工生活垃圾。
鍋爐灰及除塵收集的煙塵用作農作物肥料。
亞克力邊角料及不合格產品出售給回收企業。
廢活性炭委託有資質單位處置。
生活垃圾經收集後交由環衛部門處理。
鍋爐灰及除塵收集的煙塵用作農作物肥料。
亞克力邊角料及不合格
產品出售給回收企業
廢活性炭暫時存儲。
生活垃圾經收集後交由環衛部門處理。
噪聲
壓料機、攪拌機、真空泵以及鍋爐房風機
合理布置車間生產設備
生產過程中加強設備的日常維
修、更新,確保所有設備尤其是噪聲汙染設備處於正常工況。
合理布置車間生產設備
生產過程中加強設備的日常維
修、更新。
表6-2 環評批覆意見落實情況
項目
環評批覆要求
實際情況
廢水
項目廠區嚴格實行雨汙分流,清汙分流。
項目生產廢水和生活汙水經過預處理達到《汙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三級標準,其中氨氮、總磷指標執行《工業企業廢水氮、磷汙染物間接排放限值》(DB33/887-2013),納管排放進入茶豐片區汙水處理站集中處理達《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的一級A標準後排放。
廠區實行了雨、汙分流。
生產廢水循環使用不外排。
生活廢水經化糞池預處理達標後經工業園區汙水管網排入茶豐工業園區汙水處理站集中處理。
廢氣
嚴格按《環評報告書》提出的大氣汙染防治措施。工藝廢氣收集處理後通過不低於15m排氣筒高空排放,滿足《大氣汙染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排放限值要求,其中苯乙烯排放滿足《惡臭汙染物排放標準》(GB1455 4-93)中表2的標準,儲罐呼吸廢氣隨工藝廢氣一併處理;項目使用生物質鍋爐,廢氣經布袋除塵處理後,經高度不得低於35m排氣筒高空排放,廢氣中汙染物排放濃度達到《鍋爐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14)相應標準要求。
所有工藝廢氣採用冷凝回收+低溫等離子+活性炭吸附集成技術處理達標後高空排放。
鍋爐燃生物質顆粒,廢氣經布袋除塵處理達標後高空排放。
噪聲
加強噪聲汙染防治。嚴格落實《環評報告書》提出各項噪聲汙染防治措施,確保邊界噪聲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規定的3類標準要求。
已落實《環評報告書》提出的各項噪聲汙染防治措施,邊界噪聲已達標相關規定要求。
固廢
生產工藝中產生的固廢應儘量回收利用;普通固廢必須按《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汙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妥善收集、貯存,不得露天隨意堆放;危險廢物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汙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設置暫存場所,做好防滲漏措施,建立規範化轉移、貯存臺帳等,並交由資質單位處置;生活垃圾及時清運,納入城市垃圾處理系統統一處理。
已設置了單獨的危廢暫存場所,並定期委託有資質的單位回收處理。
生活垃圾及時交於環衛部門清運。
6.5主要汙染物排放情況表6-3 總量控制指標落實情況
總量控制指標
環評意見
t/a
實際情況
t/a
SO2
1.632
0.69
NOx
4.896
2.50
CODcr
0.246
0.09
NH3-N
11.1*10-3
0.009
第七章 環境風險防範和應急事故管理7.1 環境風險防範措施公司已對排放的環境風險物質制定了相關排放管理規定和崗位職責。公司為防止事故排水和汙染物等擴散及排出廠界,建立了相關的措施和管理規定,主要措施包括:
1、設置事故應急池及配套的截留裝置、應急管道,事故應急池有一個,容積為250m3。事故應急池由消防組根據現場應急指揮部的要求進行操作。
2、廠區內甲基丙烯酸甲酯儲罐設置圍堰,地面做好防腐防滲防漏。
3、在廠區疏散集合點、事故應急池、雨水截斷、汙水截止處設置明顯標誌,便於相關人員尋找。
4、在廠區危險源設置標識,說明其危險特性、安全管理制度、風險防範措施、應急處置要點。
7.2 應急事故管理情況1、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針對本項目可能產生的環境汙染事故,企業制定了《浙江萬鴻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已報龍泉環境保護局備案。設立了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明確了環境事故的應急救援程序。
2、環境應急隊伍
企業內部已建立應急指揮機構和應急消防組、應急搶險組、醫療救護組、環境監測組、現場治安組和物資保障組、外聯組等二級機構。企業已加強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隊伍建設,加強應急救援隊伍的業務培訓和應急演練。重點培訓建立一支常備不懈、熟悉環境應急知識、充分掌握各類突發環境事件處置措施的應急隊伍,保證在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後,能迅速參與並完成搶救、排險、消毒、監測等現場處置工作。企業內部各部門建立聯動協調機制,提高準備水平,提高其應對突發環境汙染事件的素質和能力。在本單位應急救援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動員企業所在地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以及志願者等各種社會力量參與應急救援工作。
3、應急處置物資
根據現場核實,目前廠內現有環境應急裝備/物資配備情況具體如下表7-1:
表7-2 企業環境應急裝備/物資表
物資類別
物資名稱
數量(個)
用途
存放位置
備註
消防物資
乾粉滅火器
30
應急消防
車間、倉庫
己配備
消防栓
6
應急消防
廠區
己配備
消防泵
1臺
應急消防
廠區
己配備
消防服
5套
應急消防
倉庫
己配備
水帶
30(100m)
應急消防
車間、倉庫
己配備
水槍
30
應急消防
車間、倉庫
己配備
堵漏物資
沙子(袋裝)
2t
堵漏
車間
己配備
橡膠手套
15雙
堵漏
車間
己配備
雨鞋
15雙
堵漏
車間
己配備
圍裙
15條
堵漏
車間
己配備
空桶(20kg)
20
應急儲存
車間、倉庫
己配備
石灰
1t
應急處理
汙水站
己配備
移動泵
1臺
應急轉移
倉庫
己配備
醫療物資
淋洗器
0
醫療救護
車間、倉庫
需配備
洗眼器
0
醫療救護
車間、倉庫
需配備
防毒面具
5套
個人防護
倉庫
己配備
化學防護服
5套
個人防護
倉庫
己配備
監測物資
廢水採樣瓶
6
應急監測
汙水站
己配備
pH檢測儀(或試紙)
1
應急監測
汙水站
己配備
標識物資
危險界限標誌
50m
現場治安
倉庫
己配備
標誌袖章
15
應急人員標識
物資倉庫
己配備
風向標
1
應急標識
廠內空曠處
己配備
其他物資
發電機
1臺
應急電源
廠區
己配備
應急燈
9
夜間應急
車間
己配備
擴音喇叭
1
現場指揮
倉庫
己配備
對講機
3
現場指揮聯絡
倉庫
己配備
導流溝
1
洩漏疏導
儲罐區
己配備
初期雨水收集池
0
收集廢水
雨排口
需配備
應急泵
1臺
收集洩漏液
倉庫
己配備
事故應急池
1(250m3)
收集廢水
三號廠房邊
己配備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8.1.1環境保護執行情況
浙江萬鴻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1000噸亞克力板材生產線建設項目,先行驗收年產7000噸亞克力板材,履行了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環境保護審批手續較為齊全。公司內部設有負責環境管理的機構,制訂了相應的環境管理制度和環保設施操作規程。對於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及批覆文件中的環境保護要求基本進行了落實,環境保護設施運行和維護基本正常。基本落實了環境風險防範措施,制訂了環境事故應急預案。固體廢物按規定進行處置。
8.1.2廢水監測結果
監測期間天氣符合相關監測要求,企業正常生產,工況符合要求。
浙江萬鴻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1000噸亞克力板材生產線建設項目,實際先行驗收年產7000噸亞克力板材。
由兩天監測結果可知,廠區生活廢水排放口pH範圍是6.76-7.57、汙染物CODcr、NH3-N、BOD5、懸浮物、總磷的最大日均值分別為102 mg/L、54.9 mg/L、32.9 mg/L、41 mg/L、0.118 mg/L。
監測結果顯示,廠區生活廢水排放口其他指標均滿足環評批覆中《汙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三級標準要求,其中總磷滿足《工業企業廢水氮、磷汙染物間接排放限值》(DB33/887-2013)中的間接排放標準。而氨氮不滿足《工業企業廢水氮、磷汙染物間接排放限值》(DB33/887-2013)中的間接排放標準。
經過企業整改,2017年7月5日和7月6日兩天再次對氨氮項目進行了監測,兩天的日均最大值是5.46mg/L,滿足《工業企業廢水氮、磷汙染物間接排放限值》(DB33/887-2013)中的間接排放標準。
8.1.3廢氣監測結果
鍋爐監測結果見表5-7,5月18日和5月19日鍋爐進口煙塵濃度日均值分別為264.0mg/m3和231.2mg/m3,鍋爐出口煙塵排放濃度日均值分別為43.5mg/m3和43.7mg/m3,除塵率分別為83.5%,81.1%;兩天鍋爐進口SO2濃度日均值分別為63.1mg/m3和60.0mg/m3,鍋爐出口SO2排放濃度日均值分別為55.5mg/m3和51.2mg/m3,除硫率分別為12.0%和14.7%;兩天鍋爐進口NOx濃度日均值分別為239mg/m3和232mg/m3,鍋爐出口NOx排放濃度日均值分別為198mg/m3和186mg/m3,除氮率分別為17.2%,19.8%;林格曼黑度均為1。監測結果顯示,鍋爐出口各項指標均滿足環評批覆中《鍋爐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14)的相關要求。
汙染源廢氣監測結果見表5-8,由5月18日和5月19日兩天結果可知,拌料間排氣筒出口,非甲烷總烴兩天的最大排放速率是0.035kg/h;投料間排氣筒出口,非甲烷總烴兩天的最大排放速率是0.040kg/h。兩天的監測結果均滿足《大氣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非甲烷總烴的標準要求(參照排氣筒高度為15m)。拌料間和投料間排氣筒出口,兩天的苯系物均未檢出,其中苯乙烯根據麗環建〔2015〕16號文,有組織排放的苯乙烯執行《惡臭汙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中表2的標準,即排放速率小於6.5kg/h。綜上所述,兩天的汙染源廢氣監測結果均滿足相關標準要求。
無組織廢氣監測結果見表5-9,由5月18日和5月19日兩天結果可知,拌料間附近非甲烷總烴日最大值是1.05mg/m3,投料間附近非甲烷總烴日最大值是1.45mg/m3,均滿足《大氣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為4.0 mg/m3的限值。其中,拌料間附近苯系物均是未檢出,滿足參照標準《惡臭汙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中苯乙烯排放濃度為5 mg/m3的限值。
8.1.4噪聲監測結果
監測結果見表5-9,監測數據表明,廠界各側噪聲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的3類標準,即晝間≤65分貝,夜間≤55分貝。
8.1.5汙染物排放總量
先行驗收年產7000噸亞克力板材,生活廢水排放量約為1800噸/年,計算CODcr排放量為0.09噸/年,NH3-N排放量為0.009噸/年。根據排風量和汙染物排出濃度計算,NOx排放量為2.50噸/年,SO2排放量為0.69噸/年。總量控制指標均低於環評建議值。
8.1.6總結論
浙江萬鴻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1000噸亞克力板材生產線建設項目在實施過程和試運行中,按照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的有關要求基本落實了環評報告及其批覆中要求的環保設施和有關措施。該項目廢氣、廢水、噪聲主要指標達標排放、基本具備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條件。
(1)進一步完善水汙染防治工作。節約用水;根據生產工藝特點,投料、攪拌、抽真空、冷卻桶使用的冷凝水確保循環使用,不外排;若無法完全回用,必須配套相應的處理設施;妥善處置初期雨水、應急池廢水。
(2)進一步完善廢氣汙染防治措施。優化各生產環節廢氣收集、處置措施,確保廢氣處理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3)進一步妥善處置各類固廢的儲存、轉運、處置和臺帳記錄,避免產生二次汙染。
(4)重視安全生產、環保治理、衛生防護,提高風險防範和管理意識,加強防火措施和對有毒、有害、易燃原材料等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