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還敢集會?硬核男子製造「恐襲」,幾槍嚇走數百名送葬者

2020-12-10 HE觀察

疫情期間,最重要的一項措施就是不要前往人員密集場所,很多國家的政府也要求民眾待在家裡,不準舉行10人以上聚會等等。在不同國家,這些禁令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抵制,諸如在俄羅斯,不少底層民眾就聚集起來,要求復工等,遭到了警察和國民近衛軍的武力驅散,而在歐洲和美國,儘管這些國家的政府給了底層民眾經濟補助,受益者甚至包括非法移民和外國留學生,但出於政治觀點等的不同,依然有不少人,在未戴口罩的情況下公開聚集,反對政府要求民眾自我隔離的命令。

疫情期間的人群聚集極度危險,各國政府採取了種種措施阻止,包括派出警察部隊將其驅散,以色列和巴基斯坦等國則紛紛動用情報部門,冒著侵犯個人隱私的指責,追蹤民眾手機的位置數據。即便如此,依然難以阻止那些視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於無物的「勇敢者」們聚集在一起。

當地時間4月23日,英國曼徹斯特發生了一起硬核驅散人群聚集的事件:一位名為克萊夫·平諾克的男子因車禍死亡,23日正是他的葬禮,因為克萊夫·平諾克算是當地一位名人,數百名當地民眾趕來為他送葬,完全不顧英國政府保持社交距離的禁令。

《曼徹斯特晚報》報導,葬禮進行中,送葬者中一名男子突然拔出手槍朝四周開槍,槍響之後,數百人在一片叫喊聲中做鳥獸散,現場隨機被清空,幾聲槍響堪比那句著名的宗教口號,數百名送葬者本能的以為發生了一起恐怖襲擊。

警方隨後趕到現場,將開槍者逮捕,發現這名男子只是拿了一把假槍,但不知為何,其臉部卻被割傷,不清楚是自己割傷還是被他人割傷,這名男子被控意圖製造暴力恐怖威脅,但他卻成功的破壞了一起數百人的危險聚集,警察沒做到的事,被這個「機智」的男子做到了。值得注意的是,逮捕這名男子的警察中,依然有多人未戴口罩,英國上下似乎依然沒有對新冠疫情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疫情期間,不管是為了自己、家人還是其他人,都應該戴口罩,避免前往公共場所,更不要前往人員密集場所,直到全球疫情結束。新冠病毒具備高傳染性和很強的潛伏期,即便是核酸檢測,其準確率也讓人憂心。

相關焦點

  • 再查獲涉槍案,香港暴亂下的恐襲陰雲
    當日10時許,香港警方根據線報,對深水埗麗閣邨麗芙樓一個單位展開搜查,現場查獲10支手槍,包括6支曲尺手槍和4支左輪手槍,還一併搜到86發子彈及1副手銬,當場拘捕該單位內的一對男女夫妻。雖然沒有進一步的消息指出該案與香港反修例暴亂有關,但是接連查獲涉槍涉爆炸物品案,固然反映了香港警方的情報工作卓有成效,同時也讓外界對香港治安狀況感到擔憂。
  • 尼斯恐襲製造者有5名同夥 法情報部門對這些人一無所知
    原標題:尼斯恐襲製造者有5名同夥 法情報部門對這些人一無所知 (圖片來源:路透社)    巴黎檢察官弗朗索瓦·莫蘭21日說,在法國國慶日尼斯煙花表演期間製造了恐襲慘案的卡車司機穆罕默德·拉胡艾傑-布赫萊勒有5名同夥。這5人均已受到正式反恐立案調查。   400多人參與調查了這一奪去84人生命的恐怖襲擊,通過分析拉胡艾傑-布赫萊勒的手機通話記錄等信息,找出了涉嫌協助其作案的5名同夥。
  • 基督城恐襲最新:無名英雄奪下了歹徒手中的槍,紐西蘭民眾捐款一度導致網站崩潰……
    紐西蘭恐襲危險等級仍為高級。早上9時30分左右,紐西蘭總理Jacinda Ardern在恐襲發生後第三次發表全國演講。在演講中,她強調,紐西蘭的槍枝法律很快就會改變。「在我躲起來的時候,槍手走進了正門,在門口有老人坐在那兒,他就開槍打他們。」
  • 法圍攻恐襲嫌犯用力猛:警察開1500槍 嫌犯開11槍
    法圍攻恐襲嫌犯用力猛:警察開1500槍 嫌犯開11槍 2016-02-02 15:01:0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孔慶玲   中新網2月2日電 據歐洲媒體2日報導,去年11月18日,法國國家警察特警隊(RAID)在巴黎近郊聖德尼市(SAINT-DENIS)對恐怖分子藏身的公寓發動強攻期間,特警隊隊員一共開了1500槍,恐怖分子只開了11槍。
  • 恐襲後的法國:要安全還是自由
    、開放,並讓安保顧及自由,但這有不小的難度世界說專員 胡維妮 發自法國巴黎過去一年,巴黎兩次遭遇恐襲。米歇爾· 韋勒貝克和他最新一本著作《屈服》幾個小時後,法國諷刺漫畫周刊《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報社遭襲,12人喪生、5人受傷,襲擊者曾高喊「真主偉大」。8日,巴黎南郊一名女警被打死;9日,巴黎北郊猶太超市遭襲,4人喪生。
  • 記者觀察:法國巴黎恐襲五周年 恐襲陰雲仍在
    五年前的11月13日,巴黎在一天內遭遇了6起恐襲,共造成至少130人死亡,300多人受傷。五年過去了,最近的這兩個月裡,法國再次發生3起恐襲。專家認為,近期的這幾起恐襲與五年前的巴黎恐襲存在關聯,法國仍然面臨著恐怖主義的威脅。 2015年法國系列恐襲的起因開始於2015年1月份的《查理周刊》襲擊案。
  • 製造埃及恐襲分子持「伊斯蘭國」旗幟
    埃及軍方24日深夜發表聲明說,埃及空軍已對製造北西奈省清真寺恐襲的恐怖分子發動空中打擊,摧毀數臺車輛並消滅車上人員。埃及安全部隊正在從地面搜索追蹤殘餘恐怖分子。  埃及軍方25日宣布,埃及軍隊24日晚啟動的對恐怖分子的空中打擊進入第二天。
  • 紐西蘭4名槍手無差別掃射 聲稱模仿加拿大恐襲
    兇手在行兇武器上還寫了兩年前加拿大魁北克省清真寺恐襲案兇手的名字,說是受到他的啟發,估計加拿大人都要氣瘋。槍手持半自動步槍以及多個彈夾進入清真寺,在門口開槍殺害了第一名受害者。在此之後,他開始無差別濫射,第二名受害者在走廊試圖逃走時,被槍手補上了好幾槍。
  • 外媒爆法國尼斯教堂恐襲案襲擊者新冠陽性
    法新社剛剛援引消息人士透露,10月29日法國尼斯教堂恐襲案襲擊者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報導還援引消息人士表示,這可能會進一步拖延對該襲擊者的審問。法新社表示,這位來自突尼西亞的21歲襲擊者被捕時被警方槍擊數槍,目前仍在醫院接受治療。據悉,法國國家反恐檢察院已接手此案,並以「與恐怖主義行為有關的謀殺和企圖謀殺」罪名展開調查。
  • 美國指控一肯亞男子欲效防「9·11」恐襲
    美國司法部說,阿卜杜拉受一名青年黨高級指揮官指使,2016年前往菲律賓,報名飛行學校,模擬練習「9·11」那樣駕駛飛機撞擊高樓的恐襲。檢方沒有披露那名青年黨指揮官的姓名,說他策劃了2019年1月對肯亞首都奈洛比一家酒店的襲擊,致死20多人。檢方說,2017年至2019年,阿卜杜拉多次到飛行學校上課,最終完成飛行員資格考試。
  • 巴黎恐襲5年後,法國恐襲風險指數調至最高級別
    然而最近幾個月,法國本土接連發生恐襲,政府將恐襲風險等級調至最高水平。 法國國際電視臺France 24援引法新社報導,一位來自國家安全方面的消息人士表示,「由於類似『黃衫』抗議以及新冠疫情等問題的出現,我們有種感覺,就是有關恐怖威脅的問題已經退居至第二位了;然而事實上,數據顯示自2015年以來恐襲風險一直維持在高位。」
  • ISIS仿巴黎連環襲雅加達
    幾具屍體/路透社  【大公報訊】綜合外電報導: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14日在印尼首都雅加達發動「巴黎式恐襲」,7名恐怖分子在市中心的購物商場及咖啡店等地,引爆自殺式炸彈及開槍掃射,造成至少7人死亡27人受傷,死者包括5名恐怖分子,1名印尼平民及1名加拿大人;傷者則包括1名荷蘭人,目前暫無華人傷亡消息。
  • 倫敦一男子持刀刺傷多人被擊斃 警方:是恐襲事件
    中新社倫敦2月2日電 (記者 張平)倫敦市區南部2日發生一起持刀襲擊事件,一名男子持刀刺傷多人被警方當場擊斃。警方稱,這是一起「與恐怖主義有關」的恐襲事件。當地時間下午2時許,在倫敦市區南部斯特裡漢姆商業街,一名身著類似自殺式背心裝束男子,手持長刀接連刺傷數名行人,被聞訊趕來的武裝警察當場開槍打死。現場目擊者稱,當時現場很混亂,有多人被刺傷,警察趕到後聽到三聲槍響,一個穿著灰色褲子、黑色鞋子和綠色外套男子臉面朝下,伏倒在沿街的一家藥品商店門前,一動不動。
  • 一樁發生在奧運期間的恐襲慘案,引發了受害國9年的亡命報復
    在他們往直升飛機回跑的過程中更離譜的事情出現了:有人突然下令狙擊手開槍,然後狙擊手第一槍就打偏了……這是西德警方在這步行動中的第三個致命問題,沒有安排專業的軍方狙擊手而是讓幾個十分業餘的警察來完成狙擊工作。
  • 《查理周刊》恐襲案宣判
    上述3名恐怖分子殺害17人後,於2015年1月9日被警方擊斃。檢查官認為,如果沒有14名被告的幫助,這三個人「什麼都幹不成」,因此要求判處14名被告5年到無期徒刑等不等的徒刑。 這是16日審判現場的速寫圖。
  • 「獨狼」作案槍手僅一人,恐襲案暴露奧地利國家安全漏洞
    連日來,奧地利警方對這起襲擊事件展開了全面調查,逮捕多名涉案人員,而被警方擊斃的槍手、20歲的庫吉姆·費祖萊也受到媒體起底。這起恐襲事件暴露了奧地利情報安全領域存在的諸多漏洞,引發國家高層對於部門工作等問題的反思。
  • 維也納六處發生槍擊,突發恐襲重創「奧地利心臟」
    多國領導人向奧地利發去慰問電,不久前曾厲聲指責國內多起「伊斯蘭主義恐怖襲擊」的法國總統馬克龍第一時間對維也納恐襲事件表示譴責,他稱「這就是我們歐洲現在所處的情況……我們不會放棄反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3日援引以色列政治學者亞洛娃的話稱,歐洲近來的一系列恐怖襲擊看起來是相互關聯的,這些襲擊可能成為多米諾骨牌效應的開端。
  • 西班牙國王例行訪問巴塞隆納,引發數百名民眾街頭抗議集會
    雖然受到今年疫情的影響,加泰隆尼亞獨立浪潮來的沒有往年猛烈。但是,由於王室內部眾所周知的醜聞——老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因黑金醜聞潛逃,其桃色花邊新聞也「實錘」公之於眾,因此加泰隆尼亞民眾對國王的到訪所發出的抗議聲潮,比往年卻來得更加猛烈。
  • 比利時連環恐襲:各國加強安保 民眾為遇難者默哀
    爆炸致數十人遇難 襲擊者仍然在逃  當地時間23日,比利時檢察官召開新聞發布會稱,此次的布魯塞爾連環恐襲爆炸案已導致至少31人遇難,另有約230人受傷,其中61人傷勢嚴重。  各國加強安保措施 嚴防恐襲再次發生  在比利時發生連環恐襲後,歐盟專家表示下周將開會探討如何加強機場安保,但不會提出在全歐盟實施更嚴格的安檢規則。目前上述會議尚無明確議程,但這位歐盟委員會的官員排除了在全歐實施更嚴格安全措施的可能性。
  • 我在巴黎丨疫情和恐襲雙重威脅下,法國準備好了嗎?
    同時,他也將如在紐約時那樣,繼續記錄疫情陰影籠罩下的巴黎和歐洲的故事。9月25日,巴黎迎來了這個秋天的第一股寒潮。經過一夜的降雨之後,氣溫降到了攝氏13度左右。我感冒了。最近巴黎氣溫變化劇烈,我從幾天之前嗓子就不舒服,之後逐漸發展成了感冒。再加上之前朋友的一個同事確診了新冠,還讓我很是緊張了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