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月27日,伊朗衛生部公關和新聞中心對外公布稱:自26日中午至27日中午,伊境內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06例,截至27日,伊朗境內累計確診245例,累計死亡26例,累計54人痊癒。
雖然看起來人數不多,但同日出現的一些細節讓人懷疑這一數據是否真實。
同樣是在27日 ,伊朗副總統瑪蘇梅·埃卜特卡爾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這是目前該國被感染新冠病毒級別最高的政界人物。
伊朗副總統瑪蘇梅·埃卜特卡爾
而就在同一天,伊朗前駐梵蒂岡大使、教士哈迪·霍斯羅沙希在庫姆死於新冠肺炎,現年81歲。
哈迪·霍斯羅沙希
此外,伊朗還有5名政府官員感染新冠肺炎,其中不乏議會國安委員會主席、衛生部副部長這樣的高官。
驚人的死亡率和大量高官染病讓國際醫學界人士不得不推測,伊朗的疫情很可能只是掀開了「冰山一角」。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症狀較輕的病患沒有被檢測出來,這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檢測手段不足、上報不及時,還有可能是因為醫療設備老化失準。由於輕症患者沒被及時檢測,實際感染人數應遠高於目前公布的人數。27日,世界衛生組織緊急情況計劃執行主任邁克·瑞安說,新冠病毒已經「悄無聲息地」進入了伊朗,因此,它的感染範圍可能比目前已知的更為廣泛 ,世衛組織的一個小組將於本周末前往伊朗,探查該國的疫情究竟擴散至何種程度。而據加拿大研究人員的最新估測,伊朗感染者可能高達18300例,也可能介於3770例至53470例之間。他們表示,數據的不確定性會造成誤差,但都遠遠高於官方公布的數字。
BBC2月26日公布的伊朗疫情分布情況,西方媒體普遍質疑伊朗真實情況要嚴重的多。其實,伊朗疫情的不明晰,除了醫療條件等客觀因素,與該國政府在外界壓力下應對疫情時的思路不無關係。2月21日,伊朗民防部長、陸軍準將戈拉姆雷扎·賈拉裡率先表態,指責外國媒體發布有關新冠病毒感染的不準確或誤導性數據,是「給伊朗製造恐慌」。
2月26日,伊朗總統魯哈尼也定性稱:「伊朗人民不應讓敵人(美國)把冠狀病毒變成新的困境,使得伊朗人的生活和生產停擺,這正是敵人所希望看到的。」
魯哈尼正是在「不能讓生活和生產」停擺的思路下,伊朗的議會選舉頂著疫情照樣進行。當地時間21日上午,伊朗第11屆議會選舉投票正式開始,大量民眾在當天進行了聚集和投票,顯然大大增加了疫情擴散的風險。
疫情之下,伊朗的選舉投票依然在正常進行。眼下,伊朗對其國內疫情的公布可能還存在著另一層顧慮:擔心疫情的大爆發可能會給伊朗原本脆弱的經濟帶來致命的打擊。魯哈尼目前已經表示,伊朗政府沒有計劃進行封城或者封鎮。顯然,對於接連遭受制裁併被美國列入貿易黑名單的伊朗而言,是經不起類似封城這樣的折騰的,而被世衛組織列入「疫情爆發地」的「黑名單」則更是不可想像。與核問題一樣,伊朗眼下的疫情似乎也成了一個謎。 對於國內究竟有多少人被傳染,伊朗政府很可能既無能力也不敢進行大規模排查。面對席捲全球的疫情,這樣的國家治理狀態,似乎才是最讓人擔心的。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