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少年行二首》
為了能夠適應國家選拔人才的需要,我國建立起了全國統一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制度,也就是高考。同等學歷的考生可以通過考試來選擇自己心儀的院校,高考不得不說能夠更好地顯示公平,改變了千百萬人的命運,在某種程度上來講也給了更多人通往成功的機會。
考生可以同時填幾個學校,也可以被多個學校錄取,只要分數夠高,其能選擇的優質院校就更多,在國內的前兩所優質院校當數是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是無數個學子的夢想學校,而且有時候想去還不能去。可在廣東卻有這樣一個女孩兒,她卻說「其實我也想過上高三考清華北大,但是就是懶。」後來她的成績如何了呢?
先說北京大學,是我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在晚清時期那會兒是京師大學堂,成為了第一所新式大學,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當時的京師大學堂就是最高學府和教育機關,同時也標誌著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的開端。後來還是在1900年,京師大學堂遭到損壞,直至1902年才得以恢復。1912年京師大學堂才更名為北京大學校,其地位不可撼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冠名「國立」的大學。
而另一邊清華大學,也是全國重點大學,還是國家直屬高校,學校的前身是清華學堂始建於1911年,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8年才得名為國立清華大學,水木清華,鍾靈毓秀,清華大學中西融匯,古今貫通,文理齊辦,成為了我國高等學府之一。兩所高校的難考程度不用說我們都知道,不知要花費多少個日夜的辛苦付出才能踏進這兩所高校的門檻,這位16歲的廣東女孩兒為何會如此說呢,她又是誰呢?
這個女孩兒名叫洗奇琪,2004年出生於廣東陽江,從小就非常的聰明伶俐,不用參加課外補習成績也非常的優秀,是老師們心中的尖子生,在六年級的時候她就考上了廣東的華附奧校。這所學校在廣東也是非常難進了,裡面的師資雄厚,每年都會培養很多的人才,進了這所學校可以說高考都不用愁了。在這裡洗奇琪接觸了奧數,她對此表現出了驚人的天賦,總是能夠很輕鬆的解決,書上的內容也很快能吸收。
後來她不止步於課內知識,還豐富了課外知識,每天都會進行大量的練習,她桌上擺放的練習冊都要明顯比其他同學的多。天賦加上後期的努力讓這個女孩子有了回報,這個學校歷來有一個傳統,那就是讓高二的學生參加高考,因為這所學校的學習進度普遍比其他學校快,在高二的時候就已經把高中的內容都已經學完了,讓他們參加高考是可以讓他們接受到鍛鍊,能夠有質的跨越。
洗奇琪那會兒就拿到了663分的成績,這在真正高考的時候不知道能碾壓多少人,成績公布出來之後,洗奇琪並沒有很激動,反而是非常的平靜,因為她接受了很多次這樣嚴格的考核,早就已經習慣了這種模式。後來她沒有讀高三,而是經過層層選拔去了中科大少年班學習,這裡致力於探索培養這些特殊的大學生,同時也享有「麻省理工」的美譽,這也印證了她懶得考清華北大的那句話,在這裡成績優異的她也成為了普通人,因為比她優秀的人還有很多,因此也不再顯得那麼的光亮耀眼,所以她也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我,才能到達更高處。
結語
洗奇琪懶得考清華北大還真不是隨便說說,她的實力就在那裡,確實是人才中的人才,有人也就忍不住調侃道人家說「懶得考」其實是在謙虛,而我們自己說懶其實就是真的懶而已。而中國的發展就需要這樣的青年後備軍,充滿自信和奮鬥的決心,這樣才能成為國之棟梁。
圖片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