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動態】馬背上的普查員

2020-12-14 澎湃新聞

【人口普查動態】馬背上的普查員

2020-10-20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瑪曲縣位於青藏高原東端,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地處甘青川三省結合部,全縣總面積10190平方公裡,總人口5.64萬人。其中藏族人口佔89%以上,擁有集中連片的天然優質牧場1288萬畝,是甘肅省主要的牧區和唯一的純牧業縣。這裡不產農作物,全縣牧民主要依靠畜牧養殖生活,雖然近幾年畜牧養殖發展由靠天養殖到人工養殖輔助方式轉變,但是夏季牧民們還是以逐水草而居的方式分散居住在夏季牧場,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裡5.8人。瑪曲縣的氣候屬高原大陸性高寒溼潤區,多風、雨、雪,沒有四季,僅有冷暖。冷季超過300天,暖季不超過兩個月。

2020年10月,瑪曲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入戶摸底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當中,全縣300多名普查人員起早貪黑、走街串巷,深入每家每戶對普查對象開展登記工作。

道吉仁青、南傑吉、扎西東珠是瑪曲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普查員,同往常一樣他們早早便開始了一天的普查工作,不同的是今天要入戶登記的是河曲馬場瑪洋村四組普查小區,這裡有牧戶20戶,均分散在夏季牧場。河曲馬場距縣城20公裡,是典型的草原溼地生態遊覽區,包括萬埏灘、文保灘、喬科灘,有河曲「水滸」之稱。道吉仁青他們從縣城坐車出發,正常情況下,半小時左右就到河曲馬場了。

高原的天氣變化很快,早上起來還是陽光燦爛,不一會就是烏雲密布,雪雨交加。由於河曲馬場地處溼地區域,暴雨天氣使普查入戶車輛陷入泥濘當中,但是道吉仁青他們沒有退縮,借用牧戶的馬匹,騎馬前往瑪洋村四組。溼地裡的水淹沒了馬蹄,十月的瑪曲已是接近零度的氣溫,風吹在臉龐有刺痛的感覺,經過半小時的路程,他們到了戶主扎西家中。道吉仁青用藏語向戶主一家問好,並說明了來意。扎西介紹說,家中共有8人,其中戶主是扎西,妻子卓瑪,四女兒香吉拉毛居住在家中;大女兒桑吉吉、二女兒旦巴草和三女兒達娃卓瑪在甘肅民族師範學院上學;家中父親依巴,母親革拉在縣城居住,但是戶口在河曲馬場瑪洋村。道吉仁青填完入戶摸底表,用PAD繪製好小區圖,填報入戶摸底信息後, 他們又前往革拉家。為了較快的完成普查工作,道吉仁青他們分成三組,分別前往每戶間隔近8公裡分散居住的18戶牧民家裡。一路騎馬的艱辛,寒風的凜冽,只有他們才能體會。當他們登記完瑪洋村的20戶牧民,拖著疲憊的身體到達河曲馬場場部已是深夜22點了。

「雖然很辛苦,但只要能完成普查工作,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道吉仁青一臉認真的說。

不同的場景,同樣的微笑,真誠地敲響每一家住戶的大門,同樣的開場白,但結果有時候卻差別很大。雖然大部分住戶都很客氣,能夠積極配合入戶登記的工作,但還是有一些住戶存在牴觸心理,進去之後並不是很高興,甚至不讓進門等,這些諸多的問題給道吉仁青他們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層層的困難,但是道吉仁青沒有氣餒,也沒有沮喪,因為他知道人口普查不僅需要耐心,還需要有更多的溝通技巧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人口普查工作看似只是簡單的填表,卻是一項細緻入微的工作,需要極大的耐心去做好它。為做到「區不漏房、房不漏戶、戶不漏人、人不漏項」的工作要求,道吉仁青他們需要對每一個數據進行檢查核對,只要有登記不詳細的地方,他們都要通過電話或者再次上門去核查。耐心細緻的工作態度,讓道吉仁青他們贏得了許多牧戶的理解和支持。

道吉仁青時刻記著普查員宣誓時的誓言:「我保證忠於職守,堅持原則,嚴格執行人口普查方案,依法開展人口普查工作,堅持實事求是,絕不弄虛作假,視數據質量為生命。」他們無條件地完成各自的普查工作任務,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基層普查員無私奉獻的精神。

談及普查工作的感受,道吉仁青說:「作為一名普查員,雖然有辛苦,有心酸,但是每次得到普查對象的理解與信任,看到自己填報好的入戶登記表,就覺得付出得到了回報,特別有成就感。」

內容來源 | 中國甘南網

原標題:《【人口普查動態】馬背上的普查員》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人口普查員劉興蓮的一天
    目前,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摸底登記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作為普查工作主體的普查員,他們的工作如何開展的,靖遠縣融媒體中心記者跟隨普查員劉興蓮,了解了她一天的工作情況。10月14日,大蘆鎮大蘆村人口普查員劉興蓮來到她們負責的村社,記錄了她們的普查工作。早上7點,劉興蓮和搭檔準時入戶,開始一天的工作,家裡幾口人,都在哪裡幹什麼,戶口本上有幾個人的信息……這些都要一一記錄,認真填入摸底登記表中,並將這些信息錄入資料庫。
  • 靖遠:人口普查員劉興蓮的一天
    「您好,我是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人員,到你們家裡摸個底,了解一些情況。」劉興蓮是靖遠縣大蘆鎮大蘆村人口普查員,每天早上7點,她和搭檔就會準時出現在她們所負責的村社,開始她們的普查工作。 「家裡幾口人?都在哪裡?戶口本上有幾個人的信息……」劉興蓮把這些都要一一記錄,認真填寫在摸底登記表上,並將這些信息錄入資料庫。
  • 2020人口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圖片 將佩戴什麼證件
    10月9日,記者從湖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發布會上獲悉,這次人口普查的標準時點是2020年11月1日零時。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將於2020年10月11日至12月10日入戶調查。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共進行了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國務院2019年10月31日印發了《關於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通知》,決定於2020年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 關注人口普查丨給大學生普查員點個讚
    原標題:給大學生普查員點個讚  今年剛滿18歲的胡嘉虹是蘭州文理學院播音主持的大一新生,在此次人口普查工作中,她自願報名,成了一名普查員。與她同校的劉嬌嬌,是數字出版專業的大二學生。
  • 「你好,我是普查員!」跟小布一起來看人口普查員的一天→
    11月1日零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正式開始。在康橋鎮城中花園居民區,共有26名普查員,要負責2669戶居民的普查工作。半個多月來,他們風雨無阻,未休息過一天,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這項工作中。他們覺得,這是一份認可、一份榮譽。
  • 人口普查見證成長——無棣縣「OO」後普查員李玉潔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孫秀成 通訊員 王延明2020年8月25日,無棣縣碣石山鎮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辦公室迎來了一個「小朋友」——2000年11月出生的李玉潔。普查辦裡其他同事的年齡至少是李玉潔的兩倍,他們中有的作為普查員參加了三次人口普查。而2000年「五人普」的時候,出生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冬日的李玉潔還不能作為普查對象;2010年「六人普」,10歲的她懵懵懂懂,還是個背著大書包奔跑在上學路上的小姑娘,對這段普查經歷沒有多大的印象。而這一次「七人普」,李玉潔以一個全新的身份——普查員來參與,開啟一段人生新體驗。
  • 原來,普查員的一天是這樣的!
    AM 8:00普查員登上「人口普查信息採集」小程序查看實時的填報進度「普查小區裡一共有81戶宿舍,系統顯示已經填報了69AM 9:00「您好,我是學校本次人口普查的普查員,請問您是住在1號宿舍樓1106房間的龍小馬同學嗎?
  • 有一種責任叫「我是人口普查員」
    自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開展以來,江北新區6600多名普查員、普查指導員肩扛責任、滿懷熱忱,用智慧和汗水,憑勇氣和執著,拉開普查工作的序幕,鋪就普查工作的道路,點亮普查路上的幸福之燈,他們以微笑相迎、為大國點名。
  • 【南京】大學生志願者「客串」人口普查員
    在廖家巷社區人口普查志願者隊伍中,有兩個年輕靚麗的身影,她們是南京財經大學的在校學生,汪蘇文和邱月。九月初在政府網站上看到玄武門街道招聘「七人普」普查員信息,他們第一時間來到廖家巷社區,主動報名參加人口普查工作。
  • 聚焦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員用腳步和韌性「普」寫幸福生活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在我市開展以來,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每天起早貪黑,走街串巷,帶著一個包,一支筆、一張表,一部手機,記錄著人口數據,用科學的方法統計國力,用詳盡的記錄展示大國輝煌,他們就是街道的人口普查員。「您好,我們是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普查員!」這不僅是一句工作用語,更是普查員對工作認真負責的莊重承諾。
  • 海口美蘭區上坡社區普查員王海燕:用「足跡」丈量普查「數據」
    海口日報記者陳長宇 攝「您好,我是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普查員,這是我的工作證,耽擱您一點時間,謝謝……」連日來,美蘭區和平南街道上坡社區的普查員王海燕見到住戶,便開始忙起一天的普查工作,認真做好每一戶的「點名」,不漏一戶一人,忙到深夜已是常態。
  • 帶您走進人口普查員的工作日常
    11月16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工作進入長表登記階段,有10%被抽中的「幸運戶」參與長表填報工作。普查員們是如何開展普查工作的?近日,記者深入多個社區進行探訪。普查指導員向她們解釋,普查工作從11月1日零點正式開始,只要這一時間還居住在社區,就需要進行信息登記。「您這種情況也屬於人戶分離,戶口所在地也會統計您的信息,不過你們放心,最終信息會進行比對剔重。」普查員進一步解釋說。普查員告訴記者,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開展以來,精細化網格管理和普查指導員配合的模式,有效地幫助了普查員開展登記工作。
  • 石家莊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兩員」選聘完成
    9月7日,記者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截至目前,全市「兩員」(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選聘工作已基本完成,共選聘「兩員」7萬多名;「石家莊市七人普兩員培訓管理雲」正式啟動,實現對「兩員」的在線雲學習和管理。
  • 特寫:用腳「跑」數據的人口普查員
    43歲的高紅燕是北京市朝陽區安慧裡北社區居委會副主任,也是中國700萬人口普查員之一。自11月1日起,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個人身份、戶籍情況、受教育程度、職業等信息。11月25日,北京朝陽安慧裡北社區人口普查員高紅燕(右一)在向小區樓管員講解人口普查政策。
  • 西安人口普查摸底10月11日開始 普查員將佩戴統一證件上門入戶...
    人口普查即將開始,那麼普查人員什麼時候開始入戶?市民需要做哪些準備?記者昨日從西安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人口普查的摸底和登記兩個階段普查員需要入戶,市民可以提前準備好身份證。
  • 「人口普查」河口鄉穩紮穩打全面鋪排人口普查工作
    第七次人口普查時新時代開展的一次重大國情國力調查,是黨和國家工作中的一件大事,為高標準完成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河口鄉黨委政府嚴格按照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穩紮穩打全面鋪排人口普查工作。責、紀結合,確保「人」專。
  • 用「足跡」記錄數據——鏡頭下社區人口普查員的一天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用「足跡」記錄數據——鏡頭下社區人口普查員的一天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開展,開發區1047名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們踏著朝陽出發、踩著月光回家,從晨曦到夜幕,穿梭在各個普查的小區、村居內登門、解釋、記錄、整理……為了讓轄區群眾更加了解人口普查的相關工作,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乘風破浪的社區人口普查員的一天。
  • 「還以為他們是搞傳銷的」 | 你拒絕過人口普查員嗎?
    普查由政府人口普查機構派普查員到住戶家中進行登記,或由住戶自主填報普查短表。《條例》第三十六條規定,人口普查對象拒絕提供人口普查所需的資料,或者提供不真實、不完整的人口普查資料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責令改正,予以批評教育;阻礙普查機構和普查人員開展人口普查工作,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
  • 「第七次人口普查」「最美社區普查員」朱豔華:平凡崗位 默默奉獻
    衡東融媒11月23日訊(融媒體記者 邊冬宇)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已進入關鍵階段,我縣普查指導員、普查員們早出晚歸,穿梭在樓宇間和居民家中,為高質量完成普查任務貢獻力量。從九月份開始,自社區要求她加入團隊,朱豔華便認為她有責任把這次人口普查工作做好做細。第七次人口普查要求準確高效,作為經常深入社區與居民關係緊密的網格輔警,朱豔華對於人口普查每個步驟操作都能得心應手,準確熟練。第四網格新輔警陽美鳳,對工作內容不熟悉,朱豔華經常帶領她上門走訪、登記,耐心教她各項工作流程。
  • 挑燈夜戰,雙山街道人口普查員用腳步丈量數據
    他們細心專業、盡職盡責地為大國「點名」他們是人口普查調查員!今天讓我們來聽一聽普查員的故事。用腳步丈量數據劉宗超不僅是大山社區的一名人口普查員,還是第三網格支部書記,早在疫情摸排前期,就「常駐」海爾世紀公館小區,對這裡早已「輕車熟路」。接到人口普查任務後,劉宗超來到社區進行了專業培訓,在確認所攜帶的普查資料齊全後,他便正式開始了入戶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