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0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瑪曲縣位於青藏高原東端,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地處甘青川三省結合部,全縣總面積10190平方公裡,總人口5.64萬人。其中藏族人口佔89%以上,擁有集中連片的天然優質牧場1288萬畝,是甘肅省主要的牧區和唯一的純牧業縣。這裡不產農作物,全縣牧民主要依靠畜牧養殖生活,雖然近幾年畜牧養殖發展由靠天養殖到人工養殖輔助方式轉變,但是夏季牧民們還是以逐水草而居的方式分散居住在夏季牧場,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裡5.8人。瑪曲縣的氣候屬高原大陸性高寒溼潤區,多風、雨、雪,沒有四季,僅有冷暖。冷季超過300天,暖季不超過兩個月。
2020年10月,瑪曲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入戶摸底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當中,全縣300多名普查人員起早貪黑、走街串巷,深入每家每戶對普查對象開展登記工作。
道吉仁青、南傑吉、扎西東珠是瑪曲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普查員,同往常一樣他們早早便開始了一天的普查工作,不同的是今天要入戶登記的是河曲馬場瑪洋村四組普查小區,這裡有牧戶20戶,均分散在夏季牧場。河曲馬場距縣城20公裡,是典型的草原溼地生態遊覽區,包括萬埏灘、文保灘、喬科灘,有河曲「水滸」之稱。道吉仁青他們從縣城坐車出發,正常情況下,半小時左右就到河曲馬場了。
高原的天氣變化很快,早上起來還是陽光燦爛,不一會就是烏雲密布,雪雨交加。由於河曲馬場地處溼地區域,暴雨天氣使普查入戶車輛陷入泥濘當中,但是道吉仁青他們沒有退縮,借用牧戶的馬匹,騎馬前往瑪洋村四組。溼地裡的水淹沒了馬蹄,十月的瑪曲已是接近零度的氣溫,風吹在臉龐有刺痛的感覺,經過半小時的路程,他們到了戶主扎西家中。道吉仁青用藏語向戶主一家問好,並說明了來意。扎西介紹說,家中共有8人,其中戶主是扎西,妻子卓瑪,四女兒香吉拉毛居住在家中;大女兒桑吉吉、二女兒旦巴草和三女兒達娃卓瑪在甘肅民族師範學院上學;家中父親依巴,母親革拉在縣城居住,但是戶口在河曲馬場瑪洋村。道吉仁青填完入戶摸底表,用PAD繪製好小區圖,填報入戶摸底信息後, 他們又前往革拉家。為了較快的完成普查工作,道吉仁青他們分成三組,分別前往每戶間隔近8公裡分散居住的18戶牧民家裡。一路騎馬的艱辛,寒風的凜冽,只有他們才能體會。當他們登記完瑪洋村的20戶牧民,拖著疲憊的身體到達河曲馬場場部已是深夜22點了。
「雖然很辛苦,但只要能完成普查工作,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道吉仁青一臉認真的說。
不同的場景,同樣的微笑,真誠地敲響每一家住戶的大門,同樣的開場白,但結果有時候卻差別很大。雖然大部分住戶都很客氣,能夠積極配合入戶登記的工作,但還是有一些住戶存在牴觸心理,進去之後並不是很高興,甚至不讓進門等,這些諸多的問題給道吉仁青他們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層層的困難,但是道吉仁青沒有氣餒,也沒有沮喪,因為他知道人口普查不僅需要耐心,還需要有更多的溝通技巧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人口普查工作看似只是簡單的填表,卻是一項細緻入微的工作,需要極大的耐心去做好它。為做到「區不漏房、房不漏戶、戶不漏人、人不漏項」的工作要求,道吉仁青他們需要對每一個數據進行檢查核對,只要有登記不詳細的地方,他們都要通過電話或者再次上門去核查。耐心細緻的工作態度,讓道吉仁青他們贏得了許多牧戶的理解和支持。
道吉仁青時刻記著普查員宣誓時的誓言:「我保證忠於職守,堅持原則,嚴格執行人口普查方案,依法開展人口普查工作,堅持實事求是,絕不弄虛作假,視數據質量為生命。」他們無條件地完成各自的普查工作任務,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基層普查員無私奉獻的精神。
談及普查工作的感受,道吉仁青說:「作為一名普查員,雖然有辛苦,有心酸,但是每次得到普查對象的理解與信任,看到自己填報好的入戶登記表,就覺得付出得到了回報,特別有成就感。」
內容來源 | 中國甘南網
原標題:《【人口普查動態】馬背上的普查員》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