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新冠疫情已然成為了一場「持久戰」,很多癲癇病友的正常生活、治療也備受困擾:
一、藥品用完了怎麼辦?癲癇持續發作如何處理?不便外出,我可以延期複查嗎?
對此,中國抗癲癇協會理事、上海德濟醫院院長郭輝教授與病友們進行了一場實時的直播互動,因為信息量大,我們分成3篇文章,幫助大家解決疫情期間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
二、疫情期間,癲癇患者大發作怎麼辦?
癲癇大發作時最需要注意的是什麼?郭輝教授強調最重要的是呼吸道安全。
讓患者往一側躺,但不要強行約束患者、硬掰腦袋。有時患者會咬破口腔、舌頭,嘴巴裡出現血沫和分泌物,要幫助患者吐出來(用柔軟的毛巾、紙巾,不可以往嘴裡塞硬物),不要讓患者把分泌物吸進呼吸道,這是很危險的。
三、疫情期間,出現持續性發作怎麼辦?
大部分時候,癲癇患者發作會在5分鐘內結束,但如果出現持續性發作,就一定警惕了!
持續性發作在醫學上被稱為「癲癇持續狀態」(不管是大發作還是小發作),是指癲癇連續發作之間意識未完全恢復又頻繁再發,或發作持續不自行停止。如果不及時處理,會對腦細胞造成嚴重損傷。
對此,郭輝教授針對不同人群給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
① 如果人在城市、方便就醫的,家屬可以直接送醫或撥打120,到急診邊觀察邊治療。
② 如果人在農村、距離醫院路途遙遠的,可以去村醫處打一支安定、開一些安定片(注射起效更快)。50~60公斤體重的成年人,服用一次安定通常為10毫克,兒童應該按體重比例減量,一般在2.5毫克左右。
③ 如果確實不便出門,家中有氯硝西泮和地西泮,也可以根據體重算好藥量服用,以控制發作。
按時吃藥,提前購藥
其實控制發作最重要的還是按時吃藥。之前一段時間,很多患者因為疫情影響不能出門又斷了物流,被迫斷藥、減藥,是非常無奈的。
針對特殊時期患者購藥難的問題,上海德濟醫院從2月3日起即通過專家門診網為全國城鄉患者加急寄藥。物流阻塞時期我們建議提前14天購藥,目前雖然物流有所恢復,但我們仍建議至少提前7天購藥,預留充足的時間。
四、疫情下,複查延期怎麼辦?
如果複查需要延期,要聯繫醫生告知近期發作情況,醫生會判斷是否可以延期複查、何時複查。
通常情況下,如果病情控制得很穩定,癲癇複查的頻率約為半年一次,如今遇到疫情,延期1-2個月影響也不大;
如果近期病情控制得不好、發作很頻繁,儘量還是要創造條件複查,或者通過網絡跟醫生當面溝通+當地就近複查腦電圖,得到病情的最新診療方案。
那麼,怎麼樣算是「頻繁發作」呢?什麼是「頻繁發作」?
從專業醫生角度看,每周1次、或一個月超過3次大發作,我們都認為是頻繁發作,因為它對大腦的危害性很大。如果是失神性發作,每周2-3次,也認為是頻繁發作。
因為大部分癲癇患者找到合適的藥物後,發作頻率會得到明顯改善,這時很多家屬會覺得現在發作少了,「不頻繁了」,其實對醫生來說,還是屬於很頻繁的。 什麼是「有效控制」?
癲癇的有效控制有兩個標準:
1 、發作症狀得到控制 2 、腦電圖基本正常
我們常碰到家屬諮詢:明明幾個月、一年多都沒發作了,為什麼還要調整藥物?
有時癲癇的症狀雖然得到了控制,但從腦電監測上看,大腦放電依然是不正常的。這時如果不及時調整藥物,一段時間後癲癇依然會再次發作,甚至演變為藥物難治性癲癇。
此外,大腦頻繁的異常放電會帶來難以挽回的腦細胞損傷,造成智力下降、記憶衰退等嚴重等後果。因此,症狀和腦電圖都正常了,才能認為是得到了「有效控制」。
五、如何正確選擇醫院和醫生?
很多醫生都說自己「會」看癲癇病,開一些廣譜的癲癇藥物處方,但科學的治療方法是要看腦電監測的變化、影像檢查的結果,結合醫生的經驗制定治療方案。癲癇學科是否專業,要看它有沒有深耕細作的醫生、豐富的經驗和先進的儀器。
我們看病習慣奔著大醫院去,但很多大醫院的癲癇學科比較薄弱。一些大醫院現在還在用隨身的動態腦電監測盒子,其實已經是十幾年前落後的技術了。
△上海德濟醫院的神經電生理室,規模和技術均處亞洲先進地位
此外,一定不能在多個醫院蜻蜓點水般地看病。如果你找到了一個覺得比較好的醫生,要穩定地找他看。癲癇治療很少是一步到位的,需要按症狀和檢查的變化調整治療方案,頻繁換醫生不利於病情。我們建議3次用藥方案都沒有改善的情況下,再找別的醫生。
六、除了藥物治療、癲癇還有哪些治療方式?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大約70%的癲癇患者可以通過藥物治療不再復發。剩餘的30%患者中,70%~80%可以通過手術得到治療。
對於智力倒退很快、病情都不適合手術治療的兒童來說,專業醫師指導下的生酮飲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此外,還有神經調控治療。原理是向腦內植入電極,再將刺激器埋在胸前的皮膚裡,通過神經刺激控制癲癇的發作。這種療法通常分為深部腦刺激和迷走神經刺激兩種,其中迷走神經刺激效果不是很理想,不是非常建議的方法。
七、癲癇手術的費用大概多少?
如果是簡單的手術,3-5萬就夠了;
大部分切除手術費用在10萬左右;
有些患者的病灶複雜,需要進行SEEG植入電極來監測定位,因為每根電極就要七、八千元,加上手術的全部費用就可能在20萬左右了。
八、我們孩子只有2歲,能手術嗎?
出生後3個月-95歲都可以做手術,年齡不是禁忌,醫生會根據病情評估是否符合手術指徵。
九、腦電圖多久做一次?做幾小時?
病情控制理想的,腦電圖半年複查一次。如果病情一直沒有調整好,應遵醫囑,有時一個月就要監測一次。
腦電圖時長建議至少要包括一整晚,因為這樣可以監測到「清醒、思睡、睡眠」的完整腦部活動過程,醫生可以對大腦放電情況做出完整的判斷。不建議記錄十幾分鐘、一兩小時,既不規範,沒有意義,對病情管控也沒有好處。
十、基因突變、遺傳性的癲癇可以治療嗎?
一樣可以通過藥物、手術等方式治療。由於致病基因表達蛋白質有輕有重、有充分不充分,表現出來的嚴重性各不相同。(近期上海德濟醫院將專門就基因型癲癇治療進行科普,歡迎關注。)
十一、藥調了多次,效果不大怎麼辦?
建議邊住院、邊觀察、邊治療。住院時可以進行長時的腦電監測,捕捉到準確的異常放電情況,醫生會根據影像資料、腦電監測評估,給出藥物、手術、或生酮治療方案。
住院觀察治療通常需要兩周左右,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
不管您的家鄉在哪裡,專家門診網都會與您一起對抗疾病,直到您康復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