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企業藉助「工業大腦」乘勢而上

2020-12-18 金臺資訊

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員工辦公場景

積微物聯產業網際網路五連展示屏

2020工業網際網路大會上,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表示,近3年來,我國工業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應用創新生態持續壯大、經濟社會貢獻不斷增強,有力支撐了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經濟規模達2.1萬億元。目前進入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工業設施已達4000多萬臺。

根據工信部的產業規劃,工業網際網路包括網絡、平臺、安全三大體系。其中,網絡是基礎、平臺是核心、安全是保障。而其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是新基建相關技術的集成應用,是聯接上遊設備製造、工業軟體與下遊工業場景應用的核心環節。著力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連續幾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當前更作為應對疫情衝擊化危為機的主戰場,被寄予厚望。

新一代信息技術結合工業製造,在改變生產方式的同時,也催生了新的商業模式。在成都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的過程中,一批平臺企業在其中找到了發展機遇。本期「對話工業網際網路產業一線」特別報導走進積微物聯、工業雲製造(四川)中心、用友網絡,關注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浪潮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企業的新機遇。

一個「富礦」

量身定製 「工業大腦」助企業降本增效

在成都積微物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液晶大屏上,一排排參數實時跳動著,這些數據代表著從原材料到鋼鐵成品中間的各個環節。環節越多,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就越多。積微物聯技術總監陳軍介紹道,「生產線上安裝了上萬個傳感器。以往採集的數據只是放在硬碟裡,沒有用起來。現在我們參與打造的工業大腦通過智能化數位技術,讓沉默了幾十年的工業生產數據『開口說話』,我們找到了一個『富礦』。」一套人工智慧工業大腦的引入,去年幫企業節約了上千萬元的成本。

為企業量身定製「工業大腦」,助力企業以數位化智能化手段降本增效只是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應用的一個縮影。積微物聯搭建了服務鋼鐵等大宗物資全產業鏈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積微物聯總裁謝海告訴記者,公司創建的「積微物聯C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藉助5G、物聯網、雲計算、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業務信息化、流程數位化、全程可視化,進而實現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提高質量和效率為目標,以整合資源為手段,助力鋼鐵等產業從製造端到用戶端的交易、生產、倉儲、加工和物流配送等全過程的高效協同。

在謝海看來,不同於消費網際網路,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搭建設計對平臺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現網際網路和產業的融合,我覺得必須具備幾個能力。第一個是洞察能力,就是要對產業有全面認識,深挖行業痛點。」他進一步分析道,第二個是聯接能力,就是用新技術去聯接資源、數據、知識等,並打通產業鏈上所有環節。「同時企業還應該要具備運營能力,要通過精細化運營,實現場景落地和降本增效;第四是賦能的能力,要創新共享,放大生態圈的價值,切實服務產業。」謝海表示,而這也是積微物聯深耕大宗商品領域,搭建平臺,構建產業生態的思路。「我們先建線下實體再發展線上平臺,以線下實體支撐線上平臺的構建,再以線上平臺帶動線下做大做強,並延伸到生產端,為鋼鐵等企業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服務和整體解決方案。最終,我們就形成了積微的產業網際網路生態圈,極致服務於大宗物資產業鏈的上下遊企業。」

一種協作

專業分工 蓉企爭創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

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指出,「勞動分工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主要原因」。事實上,經濟越發達,分工就越精細,協作就越緊密。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工業雲製造(四川)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剛看來,有了工業網際網路,以後的模式將變得更加專業化。

「企業不用面面俱到,只需做自己最擅長的部分,然後將自己的核心能力放在平臺上,服務其他客戶,自己不具備的能力,則通過平臺的第三方來提供。這種各家都實現專業化,做自己最擅長部分的模式,就是未來基於工業網際網路的製造模式。」劉剛分析道,所以平臺的建設就顯得愈發重要。而這也是工業雲製造(四川)創新中心成立的初衷。

據了解,該中心是四川省爭創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的「種子選手」。劉剛告訴記者,目前中心以航天科工複雜產品智能製造國家重點實驗室為載體,已匯聚國內產學研用各類創新主體,並覆蓋雲製造領域超過50%的國家級創新平臺。

把目光投向成都的不只成都本土成長的企業。「用友作為一家公共組織軟體、雲服務、金融服務提供商,成立三十餘年來經歷了產業發展的三個時期。在1.0時期,用友助力了中國幾十萬家企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2.0時期,我們服務了超過200萬家中國和亞太地區企業,普及ERP (企業資源計劃)應用。」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區總經理邵正善向記者介紹道,如今用友進入3.0時代,將持續構建和運營全球領先的商業創新平臺,為企業數智化賦能,用友精智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就是用友YonBIP商業創新在工業企業的全面應用。

「用友精智網際網路平臺,是工業企業數位化技術應用的一個重要支撐平臺,它能夠幫助工業企業實現個性化定製,也能實現網絡化協同,智能化的生產和服務化延伸,製造業向服務化轉型,同時幫助很多工業企業實現數位化管理。2019年名列工信部『十大跨行業跨領域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清單,成為智能製造國家隊。」邵正善向記者介紹道,在過去的20餘年裡,用友已經立足成都,服務超過50萬家企業。成都活躍的商貿往來、創新基因、人才儲備等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都經濟活躍,在製造業和軟體業都有很好的基礎,我們一定會長期深耕成都市場。」

一個體系

搭建平臺 構建「1+N」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創新生態體系

搭好溝通供需之橋,不僅企業要發力,政府也要有所作為。據了解,為推進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成都市正構建「1+N」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創新生態體系,由政府投資建設1個工業網際網路公共服務平臺,匯聚政府、服務商、企業、科研機構等各類工業網際網路優質資源,作為統一門戶面向企業服務;由企業投資建設N個各類型的主題雲平臺,按照市場化模式面向企業提供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一年的籌建,由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指導、成都市軟體產業發展中心負責建設與運營的成都市工業網際網路公共服務平臺在11月2日已正式上線。「作為四川省首個工業網際網路公共服務平臺,目前該平臺已經接入電信天翼雲、移動雲、航天雲網、浪潮、用友等多家雲服務商資源。」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該平臺目前已建成政策資訊、項目申報、供需對接、企業上雲、標識解析、金融服務等服務模塊,涵蓋上百類服務,可為企業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倉儲物流、運營管理、供應鏈協同等全流程提供數位化服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平臺為成德眉資地區搭建供應鏈、資金鍊、物流、人力資源等方面的溝通渠道,為540家企業提供了1000多條供需信息服務。

在日前印發的《成都市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中,特別將加強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列為重點任務。「未來的三年裡,我們將培育多層次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推動工業APP向平臺匯聚、深化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合作。」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例如,成都將大力招引工業網際網路優勢平臺落地,積極培育本土平臺做強做優,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向平臺服務商轉型;鼓勵工業企業開放應用場景,滾動更新工業APP推薦目錄,促進工業APP功能完善與供需對接,培育形成2000個面向特定行業、特定場景的工業APP等。

企業聲音

現在我們參與打造的工業大腦通過智能化數位技術,讓沉默了幾十年的工業生產數據『開口說話』,我們找到了一個『富礦』。一套人工智慧工業大腦的引入,去年幫企業節約了上千萬元的成本。」

——積微物聯技術總監陳軍

企業不用面面俱到,只需做自己最擅長的部分,然後將自己的核心能力放在平臺上,服務其他客戶,自己不具備的能力,則通過平臺的第三方來提供。這種各家都實現專業化,做自己最擅長部分的模式,就是未來基於工業網際網路的製造模式。」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工業雲製造(四川)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剛

用友精智網際網路平臺,是工業企業數位化技術應用的一個重要支撐平臺,它能夠幫助工業企業實現個性化定製,也能實現網絡化協同,智能化的生產和服務化延伸,製造業向服務化轉型,同時幫助很多工業企業實現數位化管理。」

——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區總經理邵正善

對話專家

四川大學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副院長、教授陳良銀:

工業網際網路為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提供信息保障

在四川大學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副院長、教授陳良銀看來,成都工業網際網路在全國來說應該處於第二發展梯隊,僅次於一些製造產業發達的省份,且在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體系建設中佔據重要位置;四川工業雲製造創新聯盟等產業自動化發展都為推進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提供了保障。

「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可以實現整個生產供應鏈的信息流通,讓數據透明。這為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提供了基本的信息保障。」談及區域經濟協同下的產業發展時,陳良銀分析道,如川渝兩地將推動成渝地區工業網際網路一體化發展。兩地將以新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建共用,平臺資源合作互補,安全監管信息共享等為重點,推動兩地產業、科技、人才、數據、生產要素等資源匯聚,打造成渝地區工業網際網路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成都日報記者 程怡欣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相關焦點

  • 智光電氣與阿里雲達成合作 引入ET工業大腦預測設備故障
    5月3日,智光電氣與阿里雲達成合作,引入ET工業大腦建立自主可控的能源網際網路平臺,幫助智光電氣的全國客戶都能實時了解設備情況,降低運維成本,大大提升智光服務客戶的能力和市場競爭力。設備的運行狀態往往能反映出設備是否存在故障,ET工業大腦能根據運行狀態提前預測故障,有效指導售後的保養、維修工作,大大降低相關運營成本。
  • 較早實現「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100%」,成都咋做到?
    「堅持投資,是因為我們對成都充滿信心。」張雪峰說。的確,說起成都工業,很難忽略全球70%的iPad是成都造,全球一半的筆記本電腦晶片產自成都。而在此次疫情中,成都工業展現了相當的韌性——2月26日,成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實際復工率就達100%,是全國較早實現規上工業企業全面復工的副省級城市。截至3月10日17:00,成都3588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1.69萬戶工業中小企業復工率雙雙達到100%,員工在崗率分別達92.7%、88.6%。
  • 《解放你的大腦》:藉助神經工效學充分發揮大腦潛能
    《解放你的大腦》立體書封[圖書信息]:    書名:《解放你的大腦》    作者:[法] 伊德裡斯•阿貝爾坎    譯者:劉莉    出版時間:2019-03-01    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357-9883-1[內容簡介]:    我們的大腦潛能巨大。
  • 從安全中臺到輕量級平臺 看成都企業如何護航工業網際網路
    成都推動建立工業網際網路安全保障體系  ■經過多年的發展,成都工業網際網路安全防護體系逐步形成。目前成都已建成工業信息安全態勢感知平臺,遴選了中國網安、啟明星辰等20家工業信息安全支撐企業,將全市1300餘家重點企業納入日常安全監測,及時協助、指導企業完成風險處置,有效保障了企業信息安全。
  • 來賓市決定獎勵50家工業企業
    近日,市人民政府發文,決定獎勵廣西忻城信榮達電子有限公司等50家工業企業,鼓勵企業再接再厲,乘勢而上,再創佳績。2019年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重大決策部署,特別是疫情期間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全市工業企業克服市場疲軟、資金短缺等各種不利因素影響,推動我市工業經濟企穩回升,其中湧現出一批發展勢頭強勁的骨幹企業,為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 工業網際網路百家爭鳴隆力奇「奇雲大腦」表現亮眼
    從全球來看,工業網際網路都被視為工業發展下一個突破口,國內企業紛紛入局,搭建屬於自己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巨頭搶奪「蛋糕」的競爭已經逐漸白熱化,一場革命正在悄然展開。從「本土日化品牌」到「健康產業的領軍企業」,已過而立之年的隆力奇也在不斷轉型升級,搶灘工業網際網路。
  • 成都20條出臺後 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實際復工率達99.4%
    原標題:全市規上工業企業 實際復工率達99.4%   復工數字 (截至2月25日)   全市工業企業   復工13142戶   員工80.4萬人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復工3567戶   員工55.1萬人
  • 來賓獎勵這50家工業企業啦!
    來賓獎勵這50家工業企業啦!近日,市人民政府發文,決定獎勵廣西忻城信榮達電子有限公司等50家工業企業,鼓勵企業再接再厲,乘勢而上,再創佳績。2019 年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重大決策部署,特別是疫情期間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全市工業企業克服市場疲軟、資金短缺等各種不利因素影響,積極推動我市工業經濟企穩回升,其中湧現出一批發展勢頭強勁的骨幹企業,為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為激勵先進,樹立榜樣,加快推進我市工業高質量發展。
  • YonBIP智多星AI企業大腦隆重發布 讓企業AI開箱即用
    8月21日,主題為「商業創新 如此便捷」「2020商業創新大會·西部峰會」在成都隆重召開。用友在會上正式發布YonBIP|智多星AI企業大腦,打造集群體智能、人在迴路於一體的低門檻、可泛化、可交易、隨需隨用的智慧企業「作戰指揮」體系,以泛在智能創造新機遇,助力企業數智化提質增效!
  • 攻防新「戰場」:360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安全大腦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董事長兼CEO 周鴻禕就圍繞「加快推進工業網際網路安全保障」話題,提出了三點實質性建議:鼓勵工業企業部署第三方網絡安全系統和服務;推進工業企業和網絡安全企業間的深度合作;建設工業網際網路安全大腦,提升持續對抗能力。
  • 在成都直播地球 這家企業打造全球首個衛星全直播網際網路平臺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胡科)6月3日報導 今天,成都市科技創新大會在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舉行。專家學者、高校院所代表、重點產業領域企業代表等參會,共謀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發展,推動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科技創新,帶給成都澎湃動能,也為企業提供了一展拳腳的舞臺。
  • D1net閱聞 | 阿里雲發布ET工業大腦開放平臺
    阿里雲發布ET工業大腦開放平臺該平臺將開放3大行業知識圖譜、19個業務模型、7個行業數據模型以及20+行業算法模型,生態夥伴可以在該平臺上進行編程,為工廠量身定製智能應用。而且,雙方還將藉助對方資源,將物聯網更好地應用到工業服務當中。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中國移動聯手布局5G時代根據協議,雙方將在技術、內容和資本三個層面合作。技術方面涉及5G領域、4K頻道建設和技術改造以及大數據合作,二者將合作建立實驗室,建立基於5G的內容生產、分發平臺。
  • 技改企業「有話說」|東營中聯混凝土:為混凝土搭建「最強工業大腦」
    編者按:技術改造是技術進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技術創新成果實現產業化、發揮效益的重要途徑,是我國在工業發展中形成的一項重要制度今年3月16日,東營市政府印發了《關於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促進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確定從2020年起,東營市財政每年拿出3億元專項資金,連續三年滾動實施1000項技術改造項目,完成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一輪高水平技術改造。年關將至,今年的「千企技改」也即將「收官大吉」。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聯合東營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推出技改企業「有話說」系列報導,一起聽東營的企業「說」他們的「技改之路」。
  • 免費:成都國際工業博覽會
    成都,報名後即告知詳情,請拉到文章最下面報名按照政府疫情防控要求,請特別注意如下四點:1 參觀者必須提前報名,報名方式見文章下方在素有「世界工業發展晴雨表」之稱的漢諾瓦工業博覽會,有關數字工業、智能製造的設想和願景越來越多地變為現實應用,2019年尤以人工智慧(AI)和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的應用最受矚目。
  • 成都高新區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規上工業企業超七成復工率是...
    2月15日,達到復工條件的戴爾(成都)有限公司等15家企業,通過了成都高新區相關部門的復工備案。截至當天,成都高新區已有249家規上工業企業通過復工備案,佔全區規上工業比例約為70.3%。龍頭企業的復工復產,更是提高了「超七成」這一數據的含金量。目前,成都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已恢復至平時產能的80%,成都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恢復至50%。
  • 自貢市與航空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籤署合作協議
    自貢市與航空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籤署合作協議 2020-09-21 17:0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楊一中深入工業集中區調研企業生產運行情況
    7月17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委書記楊一中專程深入辰溪工業集中區,調度園區企業生產運行情況。縣委辦、縣工信局、工業集中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參加。看到企業員工正在搶抓時間,加快設備改造升級,引進國內目前高新產品時,楊一中十分高興。楊一中指出,面對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九鼎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經營和項目轉型升級,目前項目呈現良好發展勢頭,對此縣委給予充分肯定,希望企業進一步堅定信心,抓住機遇,乘勢而上,不斷加大科技研發力度,拓展市場,加快改進生產工藝流程,擴大企業生產規模,推進企業做大做強。
  • 無人化垃圾分類 成都企業已先行
    近年來,不少成都新經濟企業對此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有益嘗試,成為垃圾分類中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在3月31日舉行的2020成都新經濟新場景新產品首場發布會現場,一項關於無人化垃圾分類的「成都經驗」引發關注。「讓更少垃圾被送去焚燒填埋、更多垃圾得到資源化處理,小到保潔員用的清潔劑,城市垃圾桶的設計,大到下遊的垃圾處理產業鏈,都有廣闊的商業機會。」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專場招聘會在成都航院舉行
    9月25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空工業)校園專場招聘會在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簡稱:成都航院)舉行。本次招聘會是航空工業面向高職院校的唯一一場專場招聘會,自2014年首次在成都航院舉辦以來,目前已連續七年來校組織開展專場招聘會。
  • 馬鞍山市經信局率隊來銅考察學習六國化工「工業大腦」項目
    12月23日,馬鞍山市經信局率隊來銅考察學習六國化工「工業大腦」項目,六國化工信息化部門及車間相關負責人、長江工業大數據公司技術人員現場演示並就「工業大腦」項目與瑞邦生物相關人員進行了深入交流。銅陵「工業大腦」作為阿里雲全國首個城市級工業大腦在「杭州雲棲大會」ET大腦峰會上向全球發布。銅陵市與阿里雲合作首個試點示範項目——六國化工「工業環境大腦」入選工信部百家大數據優秀案例和工業網際網路跨行業跨領域平臺典型應用案例,每年給企業帶來約600萬元直接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