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疫情防控提供智力保障 日前,由陝西省科協主辦的「陝西省生物安全學術研討會」在西安召開。這場吸引全省生物安全領域各路專家參與的學術研討會,圍繞「加強生物安全建設、助力新冠疫情防控」主題,探討如何提升陝西生物安全治理能力,為防控疫情提供智力保障。
此次會議由省微生物學會、省法醫學會、省動物學會、省林學會承辦。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腫瘤細胞生物學和生物技術藥物專家、空軍軍醫大學教授陳志南,在線作《COVID-19發病特點及防控趨勢》主旨報告。他對新冠病毒的流行特點、突變趨勢、發病特點、疫苗研發、藥物研製等方面進行了簡要介紹。陳志南指出,國際生物安全形勢發展正處於大動蕩、大變革的重要轉折期,在短期內生物安全風險總體可控,但面臨生物襲擊威脅、新發突發傳染病等棘手問題,從長期看,戰略安全風險加大,亟須加強戰略引導和技術攻關。
在主題報告的5個分論題中,專家學者圍繞生物安全的5個重點領域,即: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防控、現代生物技術開發及應用、人類遺傳資源與生物安全管理、保護生物多樣性與防範外來物種入侵、動物疫病與生物安全,進行深入了解析、探討和解讀。
「微生物耐藥,特別是細菌耐藥問題日趨嚴重,已經成為世界範圍關注的熱點問題。」陝西省微生物學會理事長、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徐紀茹,圍繞《微生物耐藥與生物安全》主題,深入分析了微生物耐藥與生物安全的關係,並用實踐案例深入淺出地提出了防範措施。
2020年陝西疾控首批援鄂檢測隊員,獲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三八」紅旗手,長期從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室檢測和研究工作的陝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技師王麗,以《新冠病毒檢測實驗室生物安全》為主題,分享了個人防護要點、實驗室檢測及消毒經驗、關鍵注意事項等。
西安交通大學生物證據研究院院長、法醫學國家重點學科領軍學者李生斌教授,通過《生物安全司法溯源與預警》主題,從司法鑑定、遺傳學、基因組學、法醫微生物和進化生物學的角度,讓大家認識生物安全的源頭。
陝西省動物研究所所長金學林,以《秦嶺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現狀》為題,從秦嶺生物多樣性保護對我國生態安全的重要意義出發,針對秦嶺生物多樣性保護面臨的不完善、管理體系不健全、生態系統相對脆弱等問題,建議完善監管體系和考核機制,全方位加強秦嶺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確保秦嶺生態安全。
陝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醫師、陝西援鄂疾控檢測隊隊長劉東立,在《進口冷凍食品新冠病毒傳播風險》的報告中,通過8月份發生在西安方欣市場進口冷凍產品檢出新冠核酸陽性的事件,談到了親臨現場調查處置及疫情溯源的經歷,分析進口冷凍食品對我國新冠肺炎防控的風險,講解如何做好市場產品的檢測、普通群眾如何避免感染等。
會議現場,同期展出關於新冠疫情防控、秦嶺地區野豬非洲豬瘟防控、秦嶺生物多樣性保護,以及青藏高原科考、外來入侵物種及防控等一系列科普展板內容。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關穎
編輯:融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