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適來釋去曾經說過:
「在人生的坐標系中,靠譜係數越高,你所帶的光環半徑就越大,成為巨大的成功者的概率也越高。」
靠譜的人,未必八面玲瓏,但卻總能讓人感到放心;
未必左右逢源,但卻總能讓人覺得踏實。
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專屬的社交貨幣。
靠譜的人,總是在對外發行自己的社交貨幣,積累自己的信用資產。
如果說,人際交往真的有捷徑的話,那唯一的捷徑,就是靠譜。
靠譜的人,言而有信
有人說:
「承諾,就像是以誠信為紙的支票。如果你能兌現你給出的每張支票,你會收穫更多的誠信而使你的支票更有價值;但如果你拿出太多的支票而無法兌現,總有一天你會失去誠信,而使你的支票淪為一文不值的廢紙。」
一個人若是說話出爾反爾,顛三倒四,只會讓人心存顧慮,敬而遠之。
《鬱離子》一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濟陽有個商人,在過河時船沉了。不習水性的他,連忙抓住一根大麻杆高聲呼救。
有個漁夫聞聲而來,商人大喊:「我是濟陽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我給你100兩金子。」
待救上岸後,商人卻翻臉不認帳了,只給了漁夫10兩金子,便打算離開。
漁夫責怪他言而無信,出爾反爾。
商人卻理直氣壯地說:「你一個打漁的,一生都掙不了幾個錢,突然得十兩金子還不滿足嗎?」
不料的是,後來那商人又一次原地翻船。
有人來救時,那個漁夫說:「他就是上回那個說話不算數的人!」於是便沒人再願意救,商人溺死河中。
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明明說好的事又臨時變卦,明明確定的話又臨時改口,只會打亂別人的計劃,辜負別人的心意。
就如宋朝餘靖所說:「不輕許諾,故我不負人;不輕信諾,故人不負我。」
做不到的事,不要輕易許諾;既然許諾了,就要言而有信。這不僅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背書。
俗話說:「說話算數,招待見;言而無信,惹人厭。」
一個言而有信的人,你不用擔心他中途掉鏈子,半路出么蛾子。
和他相處,你覺得踏實;和他共事,你感到放心。
而言而有信所折射出來的靠譜,就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通行證。
靠譜的人,心中有尺
黃執中曾經說過:
「一個人值不值錢,就看他的原則值不值錢。」
你有什麼樣的原則,就會成就什麼樣的人生。
如果一個人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就可以違背道義,為了一點一己私利就可以不擇手段,那他的人生便從此迷失了方向。
孟子曰:「人有所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也。」
判斷一個人的好壞,不是只看他做了多少事,更要看他不做哪些事。
《紅樓夢》中的王熙鳳,原是個伶俐之人,可最終卻「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她故意遲發賈府上下的月錢,拿著這些銀子私放高利貸,一年給自己掙回上千兩利錢;
她為了三千兩銀子的賄賂,弄權鐵檻寺,逼得張家的女兒和守備的兒子雙雙自盡。;
她打壓賈璉的妾室,表面和氣,暗地裡處心積慮耍手段,最終生生逼死了尤二姐和腹中胎兒。
李紈說她:「專會打細算盤分斤撥兩,天下人都被你算計了去。」
平兒勸她:「殘害無辜,小心報應。」
可她卻不以為然:"我是從來不信什麼陰司地獄報應的,憑是什麼事,我說要行就行。"
她的所作所為,讓丈夫厭惡她,姐妹們疏遠她,下人們也早就恨透了她。
賈母一去世,她便走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
最後病死在牢獄裡,被一張破草蓆裹著,扔在雪地的荒郊野外,下場何其悽涼。
一個人靠不靠譜,看他能否堅守心中底線。
沒有底線的人生,就像是脫韁的野馬、斷線的風箏。
一失足就會陷進淤泥裡,風一吹便會墜落深淵。
唯有守住心中的底線,有所為,有所不為,才能在略有坎坷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在稍有阻力的天空中越飛越高。
心中有尺,行事有度。
凡事講分寸、守底線,這樣的人生才能收放自如。
靠譜的人,成事有餘
陳岱孫是我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從哈佛大學博士畢業之後,便回到清華大學任教。
當時,清華大學對講義方面沒有明確的規定,而陳岱孫卻在每次課前都要花費3個小時,認真準備講義。
他備好的講義內容縝密、邏輯清晰,大到經濟學理論,小到一個標點符號,都力求準確無誤。
有一次,一位同學因為有事缺席了一堂課,想借陳岱孫的講義抄一下。
陳岱孫讓那位同學稍微等他一會兒,因為他在講課之後又有了新的見解,他要將這些想法補充到講義中。
同學有些不解,問他:「已經講過的講義還需要補充嗎?」
陳岱孫回答到:「不管講過多少遍的講義,我都會不斷進行修改,即使改上一百遍我也願意,因為這既是我的職責,也是對你們負責。」
而正是因為陳岱孫嚴謹的作風和負責的態度,讓他的課總是座無虛席,受到學生一致好評。
這樣精益求精的態度,總能造就成事有餘的結局。
著名的戲骨李雪健老師,也是這般「成事有餘」。
李雪健老師因為年齡大了,耳朵不好使。為了不影響劇組拍攝進度,他把對手的臺詞全部背了下來,在現場看口型來對戲。
而因為事先的準備充分,李雪健老師的戲常常是一次通過,導演常誇他是「最讓人省心的演員。」
靠譜的人,凡事盡心盡力,力求盡善盡美。
關鍵時候不掉鏈子,緊要關頭不拖後腿。
正如狄更斯所說的:「世界上能為別人減輕負擔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
事先準備充分,便能有備無患;提前安排妥當,便能成事有餘。
因為靠譜,所以讓人放心;因為讓人放心,所以能贏得人心。
餘生,只想跟靠譜的人在一起
巴菲特曾說:「靠譜,是比聰明更重要的品質。」
靠譜的人,或許不是最會說話的人,但一定是言而有信的人;
靠譜的人,或許不是本事最大的人,但一定是心中有尺的人;
靠譜的人,或許不是能力最強的人,但一定是成事有餘的人。
就如作家浮在天上的貓所說:
「人生之修行,非一日之功。靠譜的人,也許得不到一時的掌聲,但那份踏實卻能得到最終的認可;也許不善交際,沒法立刻抓人眼球,但那份安全感卻能使別人自動圍繞在你身邊。」
餘生,只想跟靠譜的人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