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20多個政策,「農業產業網際網路」到底是什麼?

2020-12-11 騰訊網

導語:一文讀懂中國"農業產業網際網路"!

核心觀點CORE OPINIONS

1. 從政策導向來看,從2015年3月李克強總理兩提「網際網路+」開始,國家6年間便循序漸進地出臺了20多個與時俱進的「農業產業網際網路」配套政策,各省(市、區)的相關政策也越來越密集。從「網際網路+」現代農業,到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到農業特色網際網路小鎮,到「網際網路+」農產品出村進城,到「網際網路+」智慧農業,再到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目標越來越明確,發展前景也越來越好,在「網際網路+」與「三農」的融合推動下,農業轉型升級成效顯著。

2. 從農業產業網際網路發展趨勢來看,農村電商發展最為迅猛,2013~2019年處於連增狀態。2019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1.529萬億元,較2018年增長11.16%;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到2693.1億元,較2018年增長16.8%;食品行業入圍2019年淘寶直播增速、滲透率Top10;「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名單」也顯示由貧困縣向示範縣的轉化率越來越高,欠發達革命老區縣數量趨於0。

3.從項目發力點來看,網際網路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不斷深化,農業轉型升級成效顯著。在農業技術推廣、市場信息服務、農業農村電子商務、精準脫貧等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農業物聯網、大數據等展現出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同時也面臨:信息技術化水平低、應用標準缺乏、物聯網專業度較差、數據獲取及分析管理等問題。

什麼是"農業產業網際網路"?

「農業產業網際網路」是指將網際網路技術與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等產業鏈環節結合,實現農業發展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的農業發展方式。

目前,中國「農業產業網際網路」運行主要分為:網際網路技術深刻運用的智能農業、網際網路營銷綜合運用的電商、網際網路與農業深度融合的產業鏈3種模式。

網際網路技術深刻運用的智能農業模式。通過以計算機為中心,對當前信息技術的綜合集成,集感知、傳輸、控制、作業為一體,將農業的標準化、規範化大大向前推進了一步,不僅節省了人力成本,也提高了品質控制能力,增強了自然風險抗擊能力,正在得到日益廣泛的推廣。

網際網路營銷綜合運用的電商模式。即以農業的生產為基礎的電子化交易活動。其中包括農業生產的管理,農產品的網絡營銷,電子支付,物流管理等。它是以信息技術和全球化網絡系統為支撐點,構架類似B2B、B2C的綜合平臺支持,提供從網上交易、拍賣、電子支付、物流配送等功能,主要從事與農產品產、供、銷等環節相關的電子化商務服務,並將以充分消化利用。

網際網路與農業深度融合的產業鏈模式。將網際網路與農業產業的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充分融合。用網際網路技術去改造生產環節提高生產水平,管控整個生產經營過程確保產品品質,對產品營銷進行了創新設計,將傳統隔離的農業一、二、三產業環節打通,形成完備的產業鏈。

為什麼連續6年20餘次著墨"農業產業網際網路"?

2015年3月5日、3月15日,李克強總理兩提「網際網路+」,讓這一概念的熱度幾近沸點。我國農業產業鏈效率低下,農業現代化程度很低,擁抱網際網路成了農業未來發展的新出路。作為最傳統的產業,農業被網際網路改造的潛力最大。

2015年7月開始至今,國務院、農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人民銀行、稅務總局等多個行政機關連續6年20餘次出臺「農業產業網際網路」配套支持政策。在網際網路思維向農業領域滲透的6年多裡,網際網路技術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更是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改善了農民的生活,加快了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進程。

我國農業在某些方面譬如農業科技應用、農業機械化等,取得了非常大的跨越,而在另一些方面譬如農產品物流、農產品損耗率、農業產業鏈等,則存在較大或較嚴重問題,以至於雖然農業發展前景廣闊,但要想做大做強任重而道遠。

2020年1~5月又連續出臺了《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2020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開展「網際網路+」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工作》、《2020年農業農村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點》等多個政策。旨在通過「網際網路+」帶動傳統農業升級,將物聯網、大數據、電子商務等網際網路技術越來越多的應用在農業生產領域,並在一定程度上加速轉變農業生產方式、發展現代農業的步伐。

從中國農業發展特點來看,發展中國「農業產業網際網路」具有:提高效率、打破傳統、提升安全感、產業鏈條化、信息共享5大實際意義。

發展「農業產業網際網路」的實際意義

(信息整理及圖表繪製:農小蜂)

「網際網路+」與「三農」的融合,可以引領技術流、物資流、資金流、人才流向農業農村集聚;可以聚合分散的「小生產」,實現規模效益;可以精準對接產銷,促進總量結構平衡;可以加速現代科技、管理的應用,實現節本提質增效;可以推動農村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開闢農民就業增收新渠道;可以創新農村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供給方式,有效縮小城鄉差距。網際網路技術的普及和廣泛應用,正在為鄉村振興提供全新動力。

「農業產業網際網路」的優勢:通過物聯網實時監測,應用大數據進行分析和預測,可以實現精準農業,降低單位成本,提高單位產量。

網際網路技術推動農場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實現工廠化的流程式運作,進一步提升經營效率,更有助於先進模式的推廣複製。

「網際網路+農業」不僅能夠催生巨大數據搜集、信息平臺建設等技術服務需求,同時也打開了更大的農資產品銷售空間。

中國"農業產業網際網路"發展現狀

1、農村電商迅猛發展

2013年至今,中國電商平臺規模、網絡購物規模、團購用戶規模、網上支付規模呈正增長模式,一定程度上助力了中國農村電商的發展。

2014~2019年「農村網絡零售額」6連增

從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規模來看,2017年開始,便超過1萬億。

從趨勢來看,2014~2019年「農村網絡零售額」6連增。其中,2019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1.529萬億元,較2018年增長11.16%,2018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1.37萬億元,較2017年增長10.05%。

2014~2019年中國「農村網絡零售額」變化趨勢圖

(信息整理及圖表繪製:農小蜂)

隨著時間的推移,90後、00後正在成為主流消費群體。他們相比於「90前」的消費者有著全新的消費理念,喜歡追求創新、愛分享、愛社交。同時,他們也是網際網路時代的原住民,對科技的接納速度快、意願強。意味著未來「農村網絡零售額」還會持續增長。

2013~2019年「農產品網絡零售額」7連增

從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規模來看,2014年開始達到1000億元。

2013~2019年中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變化趨勢圖

(信息整理及圖表繪製:農小蜂)

2014~2019短短5年,便超過2500億元,未來隨著5G移動通信網絡的建設,加之直播等內容生態的豐富,農村電商處於「天時、地利、人和」的時期。不論從消費者、技術還是宏觀環境的層面來看,都具備了爆發的可能。新的農業產業模式從規模上,從體量上,從發展速度上都會碾壓傳統農業產業模式,新的機會永遠是更大的。農產品網絡零售額也會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從趨勢來看,2019年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到2693.1億元,較2018年增長16.8%;2018年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到2305億元,同比增長33.8%,農村電商迅猛發展。

食品行業入圍2019年淘寶直播增速Top10

2019年直播電商爆發,進入真正的電商直播元年;淘寶直播帶貨能力在2019年全面爆發,連續三年直播引導成交增速150%以上。這是近三年全球增長最快的電商形式。

目前,淘寶直播已經覆蓋了全部行業,用新經濟的活力改造各大傳統行業,製造了眾多風口;增速Top10行業中,「食品」等傳統上需要與線下商家結合的商品,直播引導成交增速排名第10。

2019年淘寶直播成交金額增速Top10行業

(信息整理及圖表繪製:農小蜂)

同樣的,從直播滲透率的維度來看,「食品」行業也在2019年下半年異軍突起,在所有行業中排名第9。

2019年淘寶直播滲透率增幅Top10

(信息整理及圖表繪製:農小蜂)

2、冷鏈物流需求空間巨大

我國生鮮電商市場發展迅速,平均每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長率。2016-2017年市場迎來洗牌期,大量中小型生鮮電商或倒閉或被併購,市場遇冷;但與此同時,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入局,不斷加碼供應鏈及物流等基礎建設投資,並帶來了一系列創新模式,使得生鮮電商市場重振活力。2017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約為1391.3億元,同比增長59.7%。

2018年中國生鮮食品冷鏈物流需求結構圖

(信息整理及圖表繪製:農小蜂)

從2018年中國生鮮食品冷鏈物流需求結構來看,水果、蔬菜、肉類、水產品、乳製品對冷鏈物流需求相對較大,其中水果需求佔比高達28%。

由於我國生鮮供應市場化時間短,供應鏈配套設施還處於發展階段,冷鏈物流的質量和效率都無法與滿足未來的市場需求。根據中物聯統計,2018年生鮮冷鏈的需求規模達到1.82億噸,2019年有望突破2.3億噸,而我國冷鏈物流水平尚不足,冷鏈流通率較低,與巨大的需求形成了結構性矛盾,是制約供應鏈發展的要因之一,同時也是未來生鮮供應鏈發展的核心動力。

3、農村網際網路金融:山東、四川、黑龍江、河南、浙江

2018~2019年,中國農村網際網路金融以山東、四川、黑龍江、河南、浙江5省為典型。目前,市場仍面臨困境一定的困境,產業也還存在問題,行業發展有一定風險。

4、中國農業大數據:吉林、山東、安徽、廣東、雲南

目前,中國農業大數據重點區域主要為:吉林、山東、安徽、廣東、雲南5省。主要面臨:數據獲取、數據處理與管理、數據分析解釋客觀性3大問題,需要進一步協同主體培養、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爭取產業政策支持。

以雲南省為例,雲南省農業大數據立足雲南實際,創新發展思路,圍繞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提高大數據應用能力,助力農業農村發展,取得很好成效。在農業大數據的共享開放方面還存在不足,具體表現在:跨部門數據共享不足、行業數據資源共享少、數據應用重複建設。

5、農業物聯網發展分析:技術突破、需求凸顯

物聯網產業鏈日漸豐富,產業發展架構不斷完善,傳感器、信息傳輸等關鍵技術不斷突破,RFID技術應用、食品安全系統、農業大棚設計與應用方面的需求日益凸顯。

同時,農業物聯網應用中主要存在:信息技術化水平低、應用標準仍然缺乏、物聯網專業度較差等問題。

要提升農業物聯網應用水平,就需要通過突破物聯技術難關、堅實物聯技術基礎、培養科技創新人才。

6、2018~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現代農業重點區域發展策略

2018~2020年,關於「中國網際網路+現代農業」新疆的策略為:「網際網路+」智慧農業、「網際網路+」農業模式、打造全國有機農產品基地、呼圖壁縣智慧農業發展;黑龍江的策略為:借力網際網路+發展、推動農業縱深發展、網際網路+現代農業示範基地、網際網路+現代農業發展規劃;浙江省的策略為:網際網路+現代農業發展、農村電商政策解讀、網際網路+現代農業發展戰略、嘉興農村電商特色模式。

2018~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現代農業重點區域發展策略

(信息整理及圖表繪製:農小蜂)

江蘇省的策略為:大力推進網際網路+現代農業、網際網路+現代農業發展建議、宿遷發展網際網路+現代農業、沛縣加速網際網路+現代農業。江西省的策略為:引入網際網路模式、智慧農業發展形勢、新餘市加速農業信息化、「123+N」智慧農業實踐、宜春網際網路+現代農業平臺建設;廣東省的策略為:「網際網路+」農業計劃、以網際網路+引導產業升級、廣東農業信息化發展戰略、東莞智慧農業大數據平臺;重慶市的策略為:網際網路+現代農業現狀、農村信息化的發展、網際網路+助推農業轉型、榮昌發展網際網路+現代農業;上海市的策略為:智慧農業信息化、農地系統大數據、農業電商銷售渠道、農業信息服務管理、浦東智慧農業新格局。

7、2016-2019年網際網路+現代農業領域典型企業

通過對企業發展概況、經營效益分析、業務經營分析、網際網路農業發展、財務狀況分析、未來發展前景進行綜合評估,2016-2019年網際網路+現代農業領域典型企業有:新希望、大北農、諾普信、冠農股份、鄒鷹農牧、智慧農業、芭田股份、神舟信息、華英農業9家。

本文摘編自唯恆農小蜂《2015~2020年農業產業網際網路政策詳細分析報告!》

RECOMMEND

相關焦點

  • 大火的產業網際網路到底是啥
    網際網路主戰場正從To C轉向To B  大火的產業網際網路到底是啥  那麼,到底什麼是產業網際網路?它又為何會受到各界追捧?  並非新概念,早期應用領域限於工業  通俗地說,產業網際網路就是網際網路與傳統產業的結合,是應用網際網路技術進行連接、重構後的傳統產業。
  • 深度|政策利好,農資企業紛紛發力數字農業,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
    一數字農業不僅僅是國家戰略,更是農業企業競爭力。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與就業白皮書(2019年)》,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1.3萬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名義增長20.9%,佔GDF比重的34.8%。
  • 「數字農業」到底是什麼?
    數字農業近幾年在我國一直算是一個熱門話題,政府也出臺了很多相關政策來大力推進數字農業的發展,但是你知道所謂的數字農業到底是指什麼嗎?數字農業其實是一個集合概念,它主要包含以下4個主要部分:01農業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農業物聯網從本質上講,是一套數控系統。
  • 還有人以為農業產業網際網路就是農產品電商?
    農業企業如果是為了解決銷售問題,那麼真正應該做的是了解各個電商平臺的規則。而農業產業網際網路,其本質是服務平臺,是企業級對企業級,解決的是產業鏈上的問題。經常有人把農產品電商和農業產業網際網路當作一回事。當然,未來二者有可能會趨同,或者聯結成為一個新形態。但是在當下,二者之間實際上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 網際網路+認養農業,農業改革突破口
    「認養農業」是近年來新興的農業增值發展,令簡單乏味的農業作業"華麗轉身"。消費者預付生產費用,生產者為消費者提供綠色、有機食品,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建立一種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生產方式。這種生產方式打破了優質農產品走向市民餐桌最後一公裡的障礙,實現土地對餐桌的直接對接。
  • 美國「隱形」產業政策
    ,是其產業政策的一個重要做法 ◆ 分析美國的製造業產業政策,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非常重視國家安全與基礎研究,二是重視前沿技術的創新和發展,以持續保持競爭優勢 來源:《環球》雜誌2020年第25期 文/馬偉
  • 農業部長韓長賦:2020-2025年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產業,審議通過全國...
    目前,全國已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8.7萬家,其中國家重點龍頭企業1243家,註冊登記農民合作社217萬家,家庭農場60萬個。二是搭建融合載體。推進政策集成、要素集聚、功能集合、企業集中,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62個、農業產業強鎮552個,創建農村產業融合示範園200個、各類鄉村產業園1萬多個,形成原料生產、精深加工、體驗展示、物流銷售有機銜接的格局。三是豐富融合業態。
  • 2020年農業農村政策的實施計劃_蚌埠市人民政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面對國內外錯綜複雜環境,做好2020年農業農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義。研究制定2020年後產業幫扶政策舉措。9.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業。引導龍頭企業建設農產品加工技術集成基地和精深加工示範基地,推動加工產能向農產品主產區和重要物流節點布局。支持各地聚焦優勢特色主導品種,打造各具特色的農業全產業鏈,培育一批產值超百億元的區域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認定第四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第十批「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加強馬鈴薯主食產業推進工作。
  • 江西省人民政府 工作動態 2018年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產業融合培訓班...
    2018年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產業融合培訓班在重慶召開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建設農業科技園區的相關要求,進一步促進農業科技園區提質升級,11月26日-12月1日,由科技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主辦的「2018年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產業融合培訓班」在重慶召開。
  • 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公布2020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
    為便於廣大農民和社會各界了解國家強農惠農政策,發揮政策引導的作用,現將2020年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實施的重點支農政策發布如下。一、農業生產發展與流通 1. 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補貼對象原則上為擁有耕地承包權的種地農民。補貼資金通過「一卡(折)通」等形式直接兌現到戶,嚴禁任何方式統籌集中使用。
  • 農業產業謀定危機公關-農業大健康·萬祥軍:應對突發事件
    在食品安全的監督上,媒體也應明確自身責任,在監督食品安全、維護消費者權益的同時,也要維護生產者的合法權益,要以事實為依據,並儘可能降低對一個產業的殃及和誤傷。」全國工商聯執委、中國經濟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政策研究室中國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萬祥軍研讀表明。所以在這個問題上要更加科學,更加嚴謹,也要更加審慎。
  • 2017年以來 農業農村部累計培訓產業扶貧帶頭人83.3萬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2017年以來,農業農村部——累計培訓產業扶貧帶頭人83.3萬《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25日 第 06 版)今年以來,農業農村部探索建立產業技術顧問制度,幫助解決貧困地區在產業選擇、政策諮詢、科研攻關、技術服務等產業全鏈條中的發展難題。先後出臺《關於加強農業科技工作助力產業扶貧工作的指導意見》《關於組建貧困縣產業扶貧技術專家組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充分發動全國農業科教力量,指導組建4100多個扶貧專家組,在廣大貧困地區送品種、送技術、送服務。
  • 新技術革命引爆新產業新業態——產業網際網路將成發展新風口
    「大家最早知道慧聰集團,是1992年我們開始做中國最早的黃頁商情,但從2017年開始,慧聰集團毅然決然從傳統的網際網路商情公司向產業網際網路轉型。」劉小東說,「例如我們投資的中模國際這家企業。中模是國內最大的工地腳手架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大家一聽腳手架覺得這是一個非常低端的行業,其實產業網際網路制勝的根本是越低端、越高度分散的地方。以前,國內有幾十萬個供應商給工地供應腳手架,他們大多是一些夫妻老婆店。
  • 業內人士熱議網際網路大變局時代:產業網際網路會誕生更多偉大企業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狄文強12月16日,第三屆中國產業網際網路峰會(CIIS 2020)在深圳召開,峰會從產業數位化、產業資本論、金融創新、新技術等多個角度,討論企業數位化轉型升級。峰會由慧聰集團、龍光集團主辦。
  • 京東健康與中國農業銀行蘇州分行達成戰略合作 共建「網際網路+金融+...
    9月14日,京東健康與中國農業銀行蘇州分行(下稱「蘇州農行」)正式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以蘇州「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產業合作為基礎,共同打造「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生態體系,推進蘇州「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產業快速發展。中國農業銀行江蘇分行副行長兼蘇州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朱曄,中國農業銀行蘇州分行副行長朱芳,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健康CEO辛利軍,京東健康智慧醫療總經理王東媛等出席籤約儀式。
  • 走近產業網際網路的先行者們
    「大家最早知道慧聰集團,是1992年我們開始做中國最早的黃頁商情。我們也曾投資過多個行業,但從2017年始,慧聰集團毅然決然從傳統的網際網路商情公司向產業網際網路轉型。」劉小東說,「例如我們投資的中模國際這家企業。中模是國內最大的工地腳手架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大家一聽腳手架覺得這是一個非常low的行業,其實產業網際網路致勝的根本是越low、越高度分散的地方。
  • 2020年中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行業相關政策匯總分析 建立十四五...
    原標題:2020年中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行業相關政策匯總分析 建立十四五發展目標   2020年7月9號,農業農村部印發《全國鄉村
  • 2020年中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行業相關政策匯總分析建立十四五...
    2020年7月9號,農業農村部印發《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的通知,到2025年,鄉村產業體系健全完備,鄉村產業質量效益明顯提升,鄉村就業結構更加優化,產業融合發展水平顯著提高,農民增收渠道持續拓寬,鄉村產業發展內生動力持續增強。
  • 【聚力聚焦鄉村振興】2020年農業補貼政策解讀
    》農業生產發展資金要按照「政策目標明確、分配辦法科學、支出方向協調、績效結果導向」的原則分配、使用和管理。購置農機的經營者 今後農業將要向規模化的方向發展,因此國家支持機械化的作業方式,農民進行農業勞動時所需要的農業機械,只要合理,國家都會給予購買補貼,所有的費用都由國家財政支出。 6.
  • 騰訊(00700)籤約成為成都世大運官方網際網路合作夥伴 預計有170多個...
    原標題:騰訊(00700)籤約成為成都世大運官方網際網路合作夥伴,預計有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會   10月29日,在騰訊(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