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高田1年後 安全業務訂單下滑108億 均勝電子:市佔率提升約5%

2020-12-23 財聯社

財聯社(杭州,記者 羅禕辰)訊,均勝電子(600699.SH) 發布2019年度財報,公司實現營收617億元,同比增長約9.82%。其中,扣非後淨利潤10.06億元,也取得約10個點的增長。但在整體業績向好同時,受毛利下滑等因素影響,公司實際扣非後淨利潤率與上年基本持平,維持在1.6%上下。

數據顯示,近兩年均勝電子在企業內部重組事項上共耗資約14億元。然而,僅從去年營收數據看,在全球汽車市場下行的大背景下,這一系列重組未能直接帶動業務高速發展,唯一營收增速超10%的電子業務也面臨毛利大幅下滑的問題。

2018年,均勝電子將高田公司與KSS公司整合為均勝安全系統有限公司,這次整合耗費企業重組費用7.94億元。經歷這番資本運作後,汽車安全業務交出的答卷為:2019年實現營收約470.7億元,同比增長9.77%,但受累於原料及匯率,其毛利率同比減少了0.42%。更引人注意的是,該業務去年新增訂單金額442億元,較2018年下降了108億元。

22日,財聯社記者就安全業務訂單額減少致電均勝電子,公司郵件回復稱訂單數量下降系整車廠在當年度的整體發包量有所減少,造成訂單數量絕對值下降,但安全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從此前約30%提升到35%左右,競爭實力增強。

繼汽車安全業務後,2019 年,公司的功能件業務和智能車聯業務也相繼完成重組。其中,均勝電子旗下子公司均勝汽車電子與德國群英合併稱為全新的均勝群英汽車系統公司;寧波均勝普瑞智能車聯有限公司與德國普瑞車聯公司整合為全新的均勝車聯事業部。

數據顯示,這兩項業務2019年營收佔比均在7%以下。其中,功能件業務全年營收38.4億元,同比增長6.96%。對此,公司表示主要系新產品量產,特別是高端方向盤產品銷售超預期。此前被曝計劃分拆上市的智能車聯業務則出現下滑,全年營收26.8億元,同比減少8.56%。

對於智能車聯業務,除分拆上市計劃外,另一關注點集中在公司第一代OBU 產品是否還按原計劃於2021年量產,對此,年報中並未提及。22日,均勝電子回復記者表示按目前的客戶要求和開發進度,OBU有望於2021年一、二季度之間實現量產。

相比之下,電子業務表現搶眼,實現營收74.84億元,同比增長18.78%,且該業務中的E-mobility子業務勢頭最猛, 增速達94.3%。但需要注意的是,該項業務在逆勢上漲同時毛利大幅下降5.47%,同期公司整體毛利降幅為0.95%。對此公司解釋除原料價格和匯率波動外,新產品技術和工藝要求更高也擠壓了盈利空間。

對於2020年發展規劃,均勝電子繼2018年強調 「發力車聯業務平臺化」後,首次將「發力新能源汽車相關業務」擺在首位,重點提到特斯拉和大眾兩位合作夥伴。而原本的車聯業務被納入到」數字基建「概念中,均勝電子表示將積極參與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領域,並已經與微軟等科技企業達成合作,希望能打通整個智能駕駛和車聯網產業鏈。

相關焦點

  • 均勝電子:18年利潤預增2倍,9億負商譽貢獻收益
    百億收購日本高田產生9.44億負商譽 2017年11月,均勝電子發布關於設立均勝安全購買高田公司主要資產暨對外投資公告,稱公司在盧森堡設立的新公司均勝安全(Joyson KSS Auto Safety S.A.)與日本高田籤署了購買協議,將以不超過15.8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破產程序中高田除硝酸銨氣體發生器業務以外的主要資產。
  • 均勝安全單津暉:未來計劃達到全球40%的市場份額
    「無論汽車產業如何變革,安全部件永遠是不可或缺的,這也是均勝電子通過收購發展汽車安全業務的核心所在。」 單津暉說到。此外,高田的日本客戶資源,補齊了KSS的客戶短板。完成收購後,均勝電子於2018年4月將高田優質資產以及原有的安全業務進行了合併重組,命名為均勝汽車安全系統,公司安全業務營收由2016年的73億元增至429億元並登上全球安全市場份額第二的位置。2、博採眾長,匯聚國際化管理人才。「通常來講,一個企業格局有多大就能走多遠。
  • C Talk丨均勝安全單津暉:未來計劃達到全球40%的市場份額
    此外,高田的日本客戶資源,補齊了KSS的客戶短板。完成收購後,均勝電子於2018年4月將高田優質資產以及原有的安全業務進行了合併重組,命名為均勝汽車安全系統,公司安全業務營收由2016年的73億元增至429億元並登上全球安全市場份額第二的位置。 2、博採眾長,匯聚國際化管理人才。
  • 全球零部件百強中的中國企業:延鋒勢猛、均勝「低調」、中信戴卡...
    據均勝電子內部員工透露,針對該百強榜單,均勝電子是由各子公司根據業務情況各自申報營收情況,均勝電子去年整體營收總額大約是89.5億美元。也就是說,如果均勝電子此次整體申報營收,在該榜單中的排名必然不低。 均勝電子早期以汽車功能件起家,近年來通過海外收購等方式將自身業務擴充並整合為如今的汽車安全、汽車電子、汽車功能件和智能車聯四個事業部。
  • 均勝電子「斷臂」出售
    2015年1月,完成對其75%股權的收購,股權轉讓款為5.06億元人民幣;2018年10月,完成對剩餘25%股權的收購,股權轉讓款為1.71億元人民幣。兩次轉讓合計為6.77億元人民幣。2019 年 3 月,公司旗下子公司均勝汽車電子與德國群英合併為均勝群英汽車系統公司,主要從事汽車零部件的生產,包括發動機進氣增壓器、車身電子控制系統等。
  • 又是高田氣囊!通用全球召回700萬輛汽車 損失高達12億美元
    雖然高田公司早在2017年申請破產,但高田「死亡氣囊」對汽車行業的影響還遠遠未結束,如今美國車企一哥也被捲入召迴風波中。日前,據外媒報導,美國國家公路交通管理局(NHTSA)表示,通用汽車將在全球範圍內召回700萬輛汽車,原因是這些車輛使用了具有潛在危險的高田氣囊氣體發生器。
  • 均勝電子多項財務數據存疑 「併購狂人」商譽佔淨資產近五成
    在三家實施回購金額超過10億元的上市公司中,就包括了汽車零部件生產商均勝電子。今年5月3日,均勝電子發布了回購預案,稱本次回購股份資金總額不低於18億元,不超過22億元,回購期限為自5月2日後不超過六個月。截至11月8日,公司已支付回購金額16.07億元,佔總股本6.67%。
  • 均勝電子轉讓鬧烏龍,子公司營收增加十倍?香山股份的自救能成功?
    簡單來說,均勝電子就是一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同時與國內外多家主流車企達成合作,具體企業包括寶馬、戴姆勒、大眾、奧迪、特斯拉等,專注於智能車聯、汽車電子、汽車安全、功能件產品研發的技術積累和標準化,公司的的預研發一般領先行業水平 2-5 年。
  • ...要求說明併購高田除PSAN以外資產確認負商譽存較大差異的具體原因
    格隆匯5月17日丨均勝電子(600699.SH)公布,2019年5月17日,公司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關於對寧波均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年度報告的事後審核問詢函》(上證公函【2019】0694號),依據《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2號-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上交所行業信息披露指引等規則的要求,上交所對公司2018年年度報告進行了事後審核,為便於投資者理解
  • 再現「蛇吞象」併購 賣體重秤的香山股份20億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
    先是於2012年以24億元併購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德國Preh,又於2015年以6.8億元併購內飾供應商德國Quin。隨後在2016年分別以60億元和12.9億元併購百利得汽車安全系統有限公司(KSS)和德國TechniSat DigitalGmbHDaun(TS道恩)的信息系統業務。2018年,以111億元併購日本高田,成為全球第二大汽車安全公司。
  • 均勝電子: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寧波均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擬...
    1,128,369,639.60元,扣除發行費用總計人民幣29,453,224.98元後的募集資金淨額為人民幣1,098,916,414.62元。    (二)本次轉讓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原因        公司原為2015年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收購Quin GmbH 100%股權」(以下簡稱「募投項目」)的實施主體。在2015年初完成對Quin GmbH 75%股權的交割後,公司於2017年底將收購Quin GmbH剩餘25%股權的募投項目實施主體變更為均勝群英。
  • 寧波新勝與均勝電子攜手開展充電樁等業務合作
    4月17日下午,新能源汽車動力管理系統供應商均勝電子的子公司均勝群英與寧波新勝中壓電器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就充電站、充電樁產品配套以及新一代充電網絡建設等開展合作。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20.6萬輛,連續兩年超過百萬輛。2019年全國新能源汽車公共充電樁的保有量約51.3萬根,相比新能源汽車約381萬輛的保有量仍有差距。
  • 均勝電子進一步聚焦智能駕駛和新能源方向
    隨著對汽車安全業務的整合在2020年接近尾聲,均勝電子已經在國內搭建了完整的研發團隊,具備全球同步研發與本地化技術支持的協同能力,更加精準服務中國本土整車廠商。  在中國的布局對均勝電子日益重要,寧波、上海、湖州工廠依次而起,中國區自主研發不斷推進,快速響應國內市場全新訴求的研發體系逐漸成型,與全球競爭對手相比進一步形成了差異化優勢。
  • 資色·深度丨前三季度預計利潤下滑6成,居然之家對賭協議壓力劇增
    近日,居然之家發布三季度業績預報稱,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公司對商戶採取了減租、免租等扶持措施,導致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利潤較去年同期下滑約58%-60%。第三季度公司預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49300萬元-54300萬元。
  • 中國飛鶴:市佔率加速提升,龍頭振翅高飛
    國盛證券11月30日發布對中國飛鶴的研報,摘要如下:逆境彰顯龍頭實力,市佔率加速提升。2020年3季度末公司市佔率提升至18%,繼續穩居市場第一,同時市佔率季均提升1.4pct,較19年加速。飛鶴作為嬰配粉龍頭品牌,仍在供應鏈、產品、品牌及渠道四大維度持續強化其優勢:1)供應端:飛鶴於9月發布針對原生態牧業的全面收購要約,截止11月18日,已獲得51.14%的股權接納,此次收購有助於增強公司對上遊稀缺優質奶源的掌控,保障產能供應。2)產品端:打造星飛帆、有機奶粉、乳鐵蛋白奶粉三大核心產品群,持續發力高端產品。
  • 360營收增速持續下滑 1/5股份解禁股價承壓
    截至目前,「360安全大腦」相關技術、成果以及全網安全大數據等核心安全能力由三六零(601360,股吧)自主研發,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2019年,公司直接從美國企業採購的軟硬體產品金額佔公司採購總金額的比例較低;公司經營業務以國內市場為主,境外收入主要來源於美國以外的國家和地區,來源於境外的對外交易收入僅佔公司營業收入約3%。
  • 均勝電子將為大眾ID.4提供關鍵零部件,ID.4將於中美歐三地投產
    【威帥車市 零部件】中國零部件企業均勝電子將會給大眾的ID.4純電動車提供關鍵零部件。該公司目前正竭力恢復和調整產能,並稱大眾在中國市場的未來產能投放將會努力支持。
  • 卡位汽車電子一級供應商,德賽西威能否華麗轉身?
    1、核心邏輯闡述1、智能座艙國內市場市佔率達到13.9%,是國內龍頭;技術加成本有望實現國產替代;2、ADAS產品L2進入量產期,L3進入導入期;德賽西威智能座艙作為人機互動的入口,正成為汽車下一個變革點,卡位於智能座艙產業鏈中遊一級供應商角色;同時公司自有ADAS產品均得到量產,業績進一步釋放;
  • 浙商證券--紅相股份點評報告:志良電子訂單充足 期待軍工電子業務...
    上市公司發布公告,更新擬收購子公司志良電子截止9月30日的最新訂單情況:  在手已確定訂單為3.45億元,將於2020年10-11月、2021年、2022年分別交付;另外客戶下達的備產預告金額為5.18億元,系公司首次披露,將有望在未來三年內形成具體訂單。
  • 31億!跨境換股,環旭電子收購歐洲第二大EMS公司!
    標的公司 100%股份對應交易價格約為31.48億元,對應標的公司 2018 年度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4.36億元約 7.22 倍。1.1 孫公司現金收購AFG 89.6%股權本次現金收購,環旭電子通過孫公司USI(France)實施。